1
|
韩愈《听颖师弹琴》考辨 |
佟晶凝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韩愈《听颖师弹琴》所及乐器辨析 |
尹晨曦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3
|
论《听颖师弹琴》引发的争论及内涵 |
翟敏
|
《天中学刊》
|
2008 |
1
|
|
4
|
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指瑕 |
张永军
|
《华夏文化》
|
2011 |
1
|
|
5
|
浅谈《听颖师弹琴》的音乐描写 |
王金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唐诗《听颖师弹琴》赏析 |
唐惠忠
|
《中学生读写(高中)》
|
2006 |
0 |
|
7
|
也谈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中所及乐器 |
石恩宇
|
《河北画报》
|
2020 |
0 |
|
8
|
韩愈音乐美学观的“性情三品”人性论基础——对《听颖师弹琴》《送孟东野序》的辨析与解读 |
修海林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试论李贺诗中的死亡焦虑 |
卢伟
朱继英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10
|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比喻的表现方式 |
戴诚
沈剑文
|
《河西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1
|
“悄无言”与“秋月白”——《琵琶行》教学片段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7 |
0 |
|
12
|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
刘道顺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5
|
|
13
|
通感·诗篇·乐声对唐代描绘器乐效果诗篇的探索 |
陈涵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4
|
音乐描写之比较——析三位唐代大诗人的赏乐名篇 |
王苹
|
《现代语文(高中版)》
|
2002 |
0 |
|
15
|
摹音绘声《琵琶行》 |
魏传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6
|
浅谈唐诗中的比喻 |
尤兢生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7
|
三首中唐音乐名诗的结构探析 |
丁茂华
|
《甘肃教育》
|
2006 |
0 |
|
18
|
古曲《三峡流泉》今安在 |
刘济民
|
《三峡论坛》
|
2013 |
0 |
|
19
|
诗苑艺葩──谈古诗中的书、画、乐、舞 |
徐昌洲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1995 |
0 |
|
20
|
摹声至文 形神各异——唐诗中的三首音乐名篇之风格漫谈 |
贾沛若
|
《文史杂志》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