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玲小说《在医院中》的历史考证 |
宋剑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陆萍·丁玲·延安青年——丁玲《在医院中》新论 |
潘磊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在医院中》:评说七十年的是非曲直——兼谈对作品的再解读 |
王卫平
徐立平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4
|
女性知识者的思索、困惑与追求——重读丁玲的《在医院中》 |
万国庆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5
|
依然沉重的性别牢笼——丁玲《在医院中》的性别解读 |
陈智慧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6
|
修辞的间离——重评丁玲《在医院中》中的政治写作 |
李美萍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多重话语纠结下的叙事分裂——从丁玲《在医院中》看延安文艺运动 |
李炎超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也评丁玲小说《在医院中》——兼与严家炎先生商榷 |
田中阳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6 |
1
|
|
9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姐妹篇──《在医院中》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比较观 |
罗守让
|
《肇庆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0
|
分裂的主体——读丁玲的《在医院中》 |
袁姝
吴晓东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1
|
《在医院中》的“平庸之恶” |
黄丽强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2
|
简论"十七年"小说创作主体性的失落与退隐——从《静静的产院》与《在医院中》的比较谈起 |
王瑞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3
|
陆萍同志谈《在医院中》 |
李钦业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9 |
0 |
|
14
|
对新时期的《在医院中》研究的思考 |
曾冬水
|
《武陵学刊》
|
1996 |
0 |
|
15
|
历史的局限──再议《在医院中》 |
杜晓丽
|
《绥化学院学报》
|
1995 |
0 |
|
16
|
一个“怀疑者”的离去——《在医院中》呈现的唯意志论与怀疑主义的冲突 |
王芷晨
|
《写作》
|
2019 |
0 |
|
17
|
从叙事角度看“五四”到40年代的“外来者故事”——以《故乡》《夫妇》《在医院中》为例 |
张烁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8
|
“失控”的反讽:《在医院中》与丁玲的自我超克 |
田淼
|
《写作》
|
2019 |
0 |
|
19
|
一柄批判与自省的双刃利剑-重评《在医院中》 |
禹民
|
《晋东南师专学报》
|
1994 |
0 |
|
20
|
再论《在医院中》——中国现代文学核心感觉的扭转及《讲话》的针对性 |
何浩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