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在、感触与行动:里芬斯塔尔电影中的动力场——以《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为例
1
作者 魏子超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4期142-144,共3页
在情动理论中,人是情感的主体。借助情动理论的阐释,尽管里芬斯塔尔的电影中流动着鲜明的权力,但观众并非权力塑造的主体,而是被情感扰动,在内在性关系中被渗透进与希特勒合一的权力意志。在现实和虚构的双重场景与脚本中,导演与观众都... 在情动理论中,人是情感的主体。借助情动理论的阐释,尽管里芬斯塔尔的电影中流动着鲜明的权力,但观众并非权力塑造的主体,而是被情感扰动,在内在性关系中被渗透进与希特勒合一的权力意志。在现实和虚构的双重场景与脚本中,导演与观众都注定要选择某种权力,里芬斯塔尔则通过“仪式化”的方式,用摄影机捕捉这一现实的权力意志,并以“诗化”的形式表现身体的生命力,在力的流动中,身体蕴含的权力意志得以浮现。里芬斯塔尔正是通过对美感的追求,将权力隐匿于情感与美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动理论 里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 《奥林匹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美学探赜——以《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为例
2
作者 张聪 徐锦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德国纪录片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作为曾为纳粹党服务过的极具争议性的女性传奇人物,其作品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政治美学色彩,代表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袒露出的身体美学,既是扭曲政治语境下的身体规训,又是电影诗歌笔墨... 德国纪录片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作为曾为纳粹党服务过的极具争议性的女性传奇人物,其作品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政治美学色彩,代表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袒露出的身体美学,既是扭曲政治语境下的身体规训,又是电影诗歌笔墨下的身体赞美。她还在20世纪40年代就展现出创新性的技术美学革新,极致追求画面的形式美,严格掌控声音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妮·里芬斯塔尔 纪录美学 《意志的胜利》 《奥林匹亚》 身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怒公众:《奥林匹亚》的开放空间 被引量:2
3
作者 占跃海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2期18-30,共13页
马奈的《奥林匹亚》所参考的图像材料中,《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可能并非最重要的,提香的《达娜厄》与它之间的图式关系更值得关注。在达娜厄的故事中,金雨是宙斯的化身,代表了情欲力量,正逐渐聚集在女仆的布袋中。奥林匹亚的鲜花已经被... 马奈的《奥林匹亚》所参考的图像材料中,《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可能并非最重要的,提香的《达娜厄》与它之间的图式关系更值得关注。在达娜厄的故事中,金雨是宙斯的化身,代表了情欲力量,正逐渐聚集在女仆的布袋中。奥林匹亚的鲜花已经被送到床边,落在女仆的手中。这两个"袋子"之间的联系是颇有意味的。《奥林匹亚》消除线性透视和色调纵深,消除近大远小,消除来自上方的光线,这样做就是消除权力化的阿尔贝蒂式"窗口"比喻。该画所经营的空间不再向内部延伸,而是向四周拓展,绘画成为现场。观众置身于新的空间之中,其私密的欲望身体被"公示"在大众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马奈 裸体 公众 达娜厄 维纳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猫的震惊——解读马奈的《奥林匹亚》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勇 《艺苑》 2010年第2期14-21,共8页
印象派画家马奈的名画《奥林匹亚》在展出时被指责为色情之作,左拉在为马奈辩护时回避了这个问题。从巴塔耶的理论来看,色情只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的违反。马奈的作品受到批评是因为他挑战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中的道德戒律。德里达... 印象派画家马奈的名画《奥林匹亚》在展出时被指责为色情之作,左拉在为马奈辩护时回避了这个问题。从巴塔耶的理论来看,色情只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的违反。马奈的作品受到批评是因为他挑战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中的道德戒律。德里达对羞耻感的解构推进了巴塔耶的观念,为马奈提供了更深刻的支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马奈作品中的黑猫对观众反应的震惊揭示出了深层的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色情 动物哲学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估《奥林匹亚》
5
作者 赵思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奥林匹亚》的接受历史中,意识形态批评一直以压倒性力量主宰着对它的艺术评价。我们要更新研究方法,重新思考"电影眼睛"与"权力眼睛"怎样才能获得平衡,在看到纳粹法西斯主义对《奥林匹亚》的渗透成分同时,还要对其艺术性和在纪录... 《奥林匹亚》的接受历史中,意识形态批评一直以压倒性力量主宰着对它的艺术评价。我们要更新研究方法,重新思考"电影眼睛"与"权力眼睛"怎样才能获得平衡,在看到纳粹法西斯主义对《奥林匹亚》的渗透成分同时,还要对其艺术性和在纪录片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芬斯塔尔 《奥林匹亚》 过度政治化 艺术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待一部绿色奥运纪录片——看《奥林匹亚》和《东京世运会》随想
6
作者 杜彬 《南方电视学刊》 2007年第5期93-93,共1页
德国导演里芬斯塔尔1936年拍摄的第11届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是奥运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导演以政治上的反动和艺术上的成功留给后人无尽评说。而邻国日本1964年由市川崑导演拍摄的第十八届奥运会纪录片《东京世运会》也... 德国导演里芬斯塔尔1936年拍摄的第11届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是奥运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导演以政治上的反动和艺术上的成功留给后人无尽评说。而邻国日本1964年由市川崑导演拍摄的第十八届奥运会纪录片《东京世运会》也以艺术上的革命性成为了历史中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绿色奥运 纪录片 东京 随想 期待 里芬斯塔尔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亚》的艺术之美
7
作者 王胜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11期95-97,共3页
"近代绘画是从马奈开始的"。马奈"一旦面对画面就格外大胆,他完成了库尔贝不可能完成的大胆的革新。自马奈开始,近代绘画就朝着《奥林匹亚》暗示的方向——打破古典的维美的、理想的三度空间,强调绘画平面性的方向发展... "近代绘画是从马奈开始的"。马奈"一旦面对画面就格外大胆,他完成了库尔贝不可能完成的大胆的革新。自马奈开始,近代绘画就朝着《奥林匹亚》暗示的方向——打破古典的维美的、理想的三度空间,强调绘画平面性的方向发展。这个发展的方向得到了人们的公认"。马奈是传统绘画的革新者,马奈是个拥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家,虽然众多的人认为他疯狂亵渎了和谐唯美的神殿,颠覆了古典题材和绘画手法,但是他没有随波逐流,沉沦于世俗,而是桀骜于时代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艺术家 传统绘画 古典题材 绘画手法 平面性 近代 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芬斯塔尔与电影《奥林匹亚》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4,共2页
一、引言 里芬斯塔尔何许人也?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她是德国电影导演和摄影家,是一位世界级的颇具争议的名人,她是将电影艺术和体育竞赛与政治权力充分结合的第一人. 2002年 8月 22日,是她 100岁生日.一般对已成名人的人来说... 一、引言 里芬斯塔尔何许人也?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她是德国电影导演和摄影家,是一位世界级的颇具争议的名人,她是将电影艺术和体育竞赛与政治权力充分结合的第一人. 2002年 8月 22日,是她 100岁生日.一般对已成名人的人来说,媒体往往会以一种相当的敬意来对待.但是,她却没能获得这份起码的尊敬.许多媒体仍然对她与纳粹合作的过去抓住不放,原因就是因为她作为一个为纳粹张目、受希特勒宠爱的导演,至今没有做出过令人可以接受的忏悔.她总是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辩护.这些让里芬斯塔尔的一生为之享受荣耀与屈辱的,其实就是她拍摄的两部为纳粹做宣传的电影,即<意志的胜利>与<奥林匹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芬斯塔尔 《奥林匹亚》 电影评论 德国 电影导演 摄影家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亚》作为国家形象公关的宣传技巧
9
作者 谢韩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33,共3页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早在诞生之初,电影便已不自觉地成为许多政府的"公共关系代理人"。一战期间,电影更是被大规模使用的战争宣传武器。随着视听一代的成长,电影在传播与沟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应用视听手段进行有效的宣...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早在诞生之初,电影便已不自觉地成为许多政府的"公共关系代理人"。一战期间,电影更是被大规模使用的战争宣传武器。随着视听一代的成长,电影在传播与沟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应用视听手段进行有效的宣传、沟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选择《奥林匹亚》为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切入点的选择、叙事层次的结构、视听元素的组合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了解电影如何通过视听技巧来达到传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电影 视听 宣传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之美——奥运官方电影《奥林匹亚》与《东京奥运会》中蒙太奇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涛 《影视制作》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文尝试对奥运官方影像中的剪辑艺术特点作以分析和比照,探讨在奥运官方电影中,蒙太奇艺术手段在完整影像叙事和营造画面气氛中的应用。文章分为对奥运官方电影所承载的双重宣传功能的阐释、对奥运官方电影中的蒙太奇艺术特点的比较分... 本文尝试对奥运官方影像中的剪辑艺术特点作以分析和比照,探讨在奥运官方电影中,蒙太奇艺术手段在完整影像叙事和营造画面气氛中的应用。文章分为对奥运官方电影所承载的双重宣传功能的阐释、对奥运官方电影中的蒙太奇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两个部分。希望通过本文的思考与研究,为原有的理论观点寻找新的影像着力点。为集中爆发的和即将创造的奥运影像整理出相对系统的可操作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官方电影 《奥林匹亚》 《东京奥运会》 蒙太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奥林匹亚》
11
作者 马虎 《新闻传播》 2009年第12期70-70,共1页
德国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以1936年柏林奥运为主题拍摄的奥运电影纪录片《奥林匹亚》堪称历史经典,分若干部分对影片进行回顾与评论,即《奥林匹亚》简介和影片导演里芬斯塔尔的基本情况、象征与意义解读。
关键词 奥运电影 莱妮·里芬斯塔尔 《奥林匹亚》 影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沉睡的维纳斯》到《奥林匹亚》的传承与革新
12
作者 何阿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10期55-56,共2页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创造了卧式女人体的范式,到了19世纪,爱德华·马奈模仿乔尔乔内卧式女人体的表现方式,创作了《奥林匹亚》这幅有悖于传统人文理念及绘画技法的现代化表达的画作。文章通过对《沉睡...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创造了卧式女人体的范式,到了19世纪,爱德华·马奈模仿乔尔乔内卧式女人体的表现方式,创作了《奥林匹亚》这幅有悖于传统人文理念及绘画技法的现代化表达的画作。文章通过对《沉睡的维纳斯》的分析入手,借助图像学的方法,梳理并归纳出维纳斯形象的转变与绘画技法的革新,从而探讨出《奥林匹亚》的现实意义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奈 《奥林匹亚》 图像 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奈《奥林匹亚》的艺术批评研究综述
13
作者 葛心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0期72-73,共2页
19世纪,马奈创作完成《奥林匹亚》,进而引发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针对作品中展示出的绘画技法方面的颠覆性表达和题材有悖人文主义思想的争议,评论界从多元视角进行了艺术批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艺术大家的评论,对《奥林匹亚... 19世纪,马奈创作完成《奥林匹亚》,进而引发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针对作品中展示出的绘画技法方面的颠覆性表达和题材有悖人文主义思想的争议,评论界从多元视角进行了艺术批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艺术大家的评论,对《奥林匹亚》做出艺术批评,为进一步地研究该作品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马奈 《奥林匹亚》 艺术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九世纪马奈作品《奥林匹亚》的艺术批评
14
作者 郑鸥帆 《上海视觉》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十九世纪,马奈作品《奥林匹亚》艺术语言的革新引发了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针对画作表现出有悖于传统的人文理念及绘画技法的现代性表达,评论界进行了多元视角的艺术批评。本文立足十九世纪国外学者的经典论述,分别对以爱弥儿·左拉... 十九世纪,马奈作品《奥林匹亚》艺术语言的革新引发了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针对画作表现出有悖于传统的人文理念及绘画技法的现代性表达,评论界进行了多元视角的艺术批评。本文立足十九世纪国外学者的经典论述,分别对以爱弥儿·左拉为代表的"画作形式的批评"、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绘画史角度的批评"、以米歇尔·福柯和迈克尔·弗雷德为代表的"画作与观者联系的批评"和以提莫尼·J·克拉克为代表的"阶级与意识形态的批评"进行观点综述,总结西方评论界十九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马奈 《奥林匹亚》 艺术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看与视角——多面的《奥林匹亚》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兆凯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一 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长期封闭的中国艺术界,再次向西方现代艺术敞开窗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听到爱德华·马奈这个名字。
关键词 《奥林匹亚》 20世纪80年代初 观看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界 爱德华 马奈
原文传递
奥林匹亚中彰显出来的力与美解析——以莱尼·丽芬斯塔尔的电影纪录片《奥林匹亚》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强 王玉镜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219-220,共2页
德国女导演体育题材的纪录片《奥林匹亚》,成功地以视觉的形式对运动员身上展现出来的力与美做了形象地阐释,并通过图像的方式对这场人类运动史上的体育盛会进行记录,以表达她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地电影美学实践。
关键词 莱尼·丽芬斯塔尔 《奥林匹亚》 力与美
原文传递
论马奈的《奥林匹亚》的挑战性
17
作者 任涛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83,共4页
19世纪中期,学院主义对艺术的垄断造成油画只能以逼真地再现古典题材、自然风光和家庭生活作为审美标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院主义也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教条的代名词。1865年陈列在巴黎沙龙里的马奈的《奥林匹亚... 19世纪中期,学院主义对艺术的垄断造成油画只能以逼真地再现古典题材、自然风光和家庭生活作为审美标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院主义也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教条的代名词。1865年陈列在巴黎沙龙里的马奈的《奥林匹亚》最具挑战意义的作品之一,《奥林匹亚》是一份战争宣言,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和一种把观察到的事物描绘下来的新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 马奈 挑战性 19世纪中期 学院主义 古典题材 审美标准 家庭生活
原文传递
马奈的《奥林匹亚》
18
作者 李建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19世纪中期,西方学院派艺术被冠以"保守、僵化"的帽子,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马奈却不断地进行着独具匠心的艺术探索。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作品《奥林匹亚》被认为是他反传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文对《奥林匹亚》的创作主题和创作... 19世纪中期,西方学院派艺术被冠以"保守、僵化"的帽子,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马奈却不断地进行着独具匠心的艺术探索。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作品《奥林匹亚》被认为是他反传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文对《奥林匹亚》的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反叛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作为方法论的“文本间性”——对《奥林匹亚》的意义解读
19
作者 王国瑜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为读者揭示了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是当代人书写的,艺术史即是当代人用自己的“方法”对艺术品、艺术家的解读。而不同的方法,能够为艺术史找到更多解读的路径。“文本间性”,作为一种视... 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为读者揭示了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是当代人书写的,艺术史即是当代人用自己的“方法”对艺术品、艺术家的解读。而不同的方法,能够为艺术史找到更多解读的路径。“文本间性”,作为一种视角,为艺术研究开拓了更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间性 《奥林匹亚》 解读 方法论 意义 艺术研究 当代人 艺术史
原文传递
奥林匹亚的选择(上)
20
作者 T.J.克拉克 沈语冰 诸葛沂 《当代美术家》 2017年第4期32-35,共4页
T.J.克拉克在《现代生活的画像》的《奥林匹亚的选择》一章中,在分析《奥林匹亚》让公众震惊、让批评家愤怒的原因时指出,这幅画中的裸女背离和颠覆了传统的裸女画惯例和形象,这种背离暗示了《奥林匹亚》的先锋性,它是对现成流行... T.J.克拉克在《现代生活的画像》的《奥林匹亚的选择》一章中,在分析《奥林匹亚》让公众震惊、让批评家愤怒的原因时指出,这幅画中的裸女背离和颠覆了传统的裸女画惯例和形象,这种背离暗示了《奥林匹亚》的先锋性,它是对现成流行符码、艺术惯例和社会观念的颠覆与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克拉克 《奥林匹亚》 马奈 艺术 社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