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被引量:24
1
作者 杜志卿 张燕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作的隐喻性的阐释。认为 ,小说中的“荒诞”主题揭露了西方社会道德与文明的荒谬和虚假 ,反映了奥氏本人自觉的批判意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隐喻 荒诞主题 文学评论 小说 美国 社会批评 人文精神 批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旭琴 沐金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9-171,共3页
作为美国20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不仅延续了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作主题,强调家庭、宗教信仰、白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等概念,继承了南方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关注女性形象与生存体验的创... 作为美国20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不仅延续了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作主题,强调家庭、宗教信仰、白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等概念,继承了南方女性作家关注女性、关注女性形象与生存体验的创作传统,更以其强烈的宗教现实关怀的情怀,探讨了人和人、人和神的关系,使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人文母题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界限。其中,作品对人类生存困境以及人性两面价值的透视,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人类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人学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精神荒原的灵魂写实——奥康纳《好人难寻》的主题意义与宗教思想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龙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出色的南方女作家。她的极端的宗教观使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典型的南方乡土特色。其作品所宣扬的荒诞和异化的主题意义以及暴力和神灵顿悟的宗教思想在其短篇杰作《好人难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好人难寻》 主题意义 精神荒原 弗兰纳里·奥康纳 短篇 宗教思想 荒诞 气息 写实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的叙述声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国浒 尹雅莉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笔锋犀利,见解独特且富有诗意。本文主要从叙述声音的角度,通过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叙述声音的具体分析,充分展示该小说叙述的复杂性以及叙述者与小说审美之...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笔锋犀利,见解独特且富有诗意。本文主要从叙述声音的角度,通过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叙述声音的具体分析,充分展示该小说叙述的复杂性以及叙述者与小说审美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叙述声音 叙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的语用预设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红 柳文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65-66,共2页
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剖析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从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和语境多维性等特点探讨作者的巧妙构思,从而深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证实语用预设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的有效性。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语用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好人难寻》探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主题与艺术写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铁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8-90,共3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er)是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她的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文章以《好人难寻》为例,探讨了奥康纳作品的主题与艺术风格。在这部作品中,读者可清晰地体会到她的故土——美国南方留在她身上...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er)是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她的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文章以《好人难寻》为例,探讨了奥康纳作品的主题与艺术风格。在这部作品中,读者可清晰地体会到她的故土——美国南方留在她身上的深深烙印;目睹她为读者勾勒出的社会上的“畸形人物”(她试图通过对暴力和畸形人物的描写来达到让人们自己“清醒”的目的);捕捉到对她影响很大的宗教思想的影子。这些主题的成功塑造一方面归因于南方地域文化对她的影响和天主教家庭对她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得益于她对讽刺、幽默、象征等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难寻》 弗兰纳里·奥康纳 美国 艺术风格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与暴力·暴力与死亡·死亡与救赎——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被引量:17
7
作者 方汉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奥康纳的短篇故事《好人难寻》表面上并不复杂 ,但对于不太了解其宗教和哲学观的中国读者来说较难读懂。本文从喜剧与暴力 ,暴力与死亡 ,死亡与救赎三个相关的层面去解读这篇名作。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喜剧 暴力 死亡 救赎 宗教观 极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人性异化主题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从宗教信仰、道德人性、社会文明三个方面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人性异化主题。作者提出的宗教救赎并未解决人性异化问题。弗洛姆提出摆脱异化要从人性出发,培养人健康的性格,最终形成健康的社会,从而摆脱...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从宗教信仰、道德人性、社会文明三个方面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人性异化主题。作者提出的宗教救赎并未解决人性异化问题。弗洛姆提出摆脱异化要从人性出发,培养人健康的性格,最终形成健康的社会,从而摆脱异化对人性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难寻》 人性异化 弗洛姆 摆脱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中奥康纳矛盾的女性观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对这些传统的行为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内化了的父权制影响,对女性被压制地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最后,从奥康纳的职业作家身份和"南方淑女"身份分析奥康纳矛盾女性观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矛盾的女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下的《好人难寻》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37-38,共2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最受推崇的短篇小说之一,自发表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作品暴力救赎的宗教主题、荒诞的艺术特色已成为评论家的热点话题。而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种族和文化优越感,"另类"... 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最受推崇的短篇小说之一,自发表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作品暴力救赎的宗教主题、荒诞的艺术特色已成为评论家的热点话题。而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种族和文化优越感,"另类"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以及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对话"的失衡却被人们忽视。论文以后殖民批评理论为指导,深入文本,分析人物,从而挖掘该作品所折射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难寻》 后殖民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康纳《好人难寻》的主题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建国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
美国南方文学奇才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最难解读且最易误读的作品之一。作品以老祖母与名为"不合时宜者"的冷血杀手之间的对话来传达天主教的神学观:人是全然败坏的。因为人心刚硬,死不悔改,故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让人接受恩... 美国南方文学奇才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最难解读且最易误读的作品之一。作品以老祖母与名为"不合时宜者"的冷血杀手之间的对话来传达天主教的神学观:人是全然败坏的。因为人心刚硬,死不悔改,故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让人接受恩典。读者只有了解神学和美国南方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解读这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死亡 救赎 《好人难寻》 奥康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漠与关怀的交织凝视——《好人难寻》之关怀伦理学阐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英姿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85-186,共2页
本文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剖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人物之间的互动,指出在看似冷漠的浅层关系下,人与人之间实际上彼此关怀,并指出只有相互关怀,才能破除"好人难寻"的魔咒,从而彰显作者期望社会和谐的愿旨。
关键词 关怀伦理 《好人难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谬世界中扭曲人性的挣扎与呐喊——论美国小说《抽签》与《好人难寻》
13
作者 董静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抽签》与《好人难寻》这两部哥特式小说,在向读者呈现世界的荒谬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颠覆了母亲和儿童形象,扭曲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这两部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成长背景和自身身体长期遭受病痛... 《抽签》与《好人难寻》这两部哥特式小说,在向读者呈现世界的荒谬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颠覆了母亲和儿童形象,扭曲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这两部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成长背景和自身身体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谬 《抽签》 《好人难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的原型解读
14
作者 方海霞 束学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 《好人难寻》 原型 人物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难寻》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的人际功能探析
15
作者 张点 尚晓玉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2-94,共3页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索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人物话语的人际功能,并对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来探讨人物性格的塑造及作者意图的表达,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 人际功能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好人难寻》中的反讽
16
作者 龙中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18-119,共2页
20世纪著名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小说呈现在情节、人物、背景中由喜剧到暴力的反讽手法使小说的意蕴丰富,大大增强了这篇小说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好人难寻》 情节 人物 背景 反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好人难寻》中的冷漠主题
17
作者 刘英杰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7期70-72,共3页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关键词 《好人难寻》 冷漠 主题 标题 叙事方式 家庭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学视角下对《好人难寻》的解读
18
作者 沈妍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Z期31-32,共2页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和她的其他作品一样,也都充满了暴力、死亡与宗教的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解读,大多是关于文化、主题等方面的,从语用学视角出发进行评价的较少。本...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和她的其他作品一样,也都充满了暴力、死亡与宗教的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解读,大多是关于文化、主题等方面的,从语用学视角出发进行评价的较少。本文从语用学视角出发对《好人难寻》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反映出来的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好人难寻》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在寻找的路程——从《好人难寻》窥探奥康纳的人生哲思
19
作者 潘水萍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9期173-181,共9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于其微妙而恢弘的文学书写与叙事言说中,不仅隐秘地影射着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存在镜象之茫然和殊不可解的困惑,而且其笔触视点所关注的生活本身及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不解之缘,则透析着一股被放大了的"行走在寻找... 弗兰纳里·奥康纳于其微妙而恢弘的文学书写与叙事言说中,不仅隐秘地影射着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存在镜象之茫然和殊不可解的困惑,而且其笔触视点所关注的生活本身及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不解之缘,则透析着一股被放大了的"行走在寻找的路程"之生命内在真髓的诉说,同时也凸显并展示出她对人生之短暂性及历史之真实性所做出的深刻而独特的一种"无"的象征。罪恶信仰、神秘宗教与黑暗暴力正是奥康纳文学叙事中屡见不鲜的三大主题。她极其理性地掀开了某种类似于自闭的私隐,彰显了某种隐匿于心灵深处的灵魂真容,表达了某种不可靠但却依然鲜活的无能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人生哲思 文学叙事 寓言暗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域下对《好人难寻》的人格解读
20
作者 李婷 王海萌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6期48-52,共5页
《好人难寻》是美国作家奥康纳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小说讲述了一家人旅行途中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启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好人”的定义作出反思。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好人难寻》是美国作家奥康纳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小说讲述了一家人旅行途中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启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好人”的定义作出反思。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空间、小说中角色的心理空间以及空间与人格的重构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空间之下人物的异化和畸形以及人物在人格重构过程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难寻》 社会空间 心理空间 异化 人格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