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本中《官箴》出自《童蒙训》原本考 被引量:5
1
作者 粟品孝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8,共3页
宋人吕本中(1084-1145)著有《官箴》一卷,“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固有官者之龟鉴也”,长期为人所重。但其书如何形成,历来不甚了然。清代四库馆臣即有疑问,《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九载:
关键词 《官箴》 吕本中 《四库全书总目》 原本 童蒙
原文传递
“有官者之龟鉴”:吕本中《官箴》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5-152,共8页
吕本中所著《官箴》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官箴书,但却称得上是早期官箴典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之作。《官箴》的开篇语"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堪称全书之警策,道出了吕本中对于踏入仕途、临民理政且... 吕本中所著《官箴》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官箴书,但却称得上是早期官箴典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之作。《官箴》的开篇语"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堪称全书之警策,道出了吕本中对于踏入仕途、临民理政且志在有所作为的官员所应具备的官德作风与修养的基本观点和主张。书中的诸多论断,既是他本人和前修时贤为官从政经验的总结,同时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并且由于言简意赅、论述精辟,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巨大的影响。1990年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多次引述和创造性阐发,对于实现吕本中《官箴》及其当官"三事"的价值再发现和推动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可谓居功至伟,同时也为各级领导干部能动、自如地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作出了表率、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官箴》 当官“三事” “清、慎、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慎、勤:为官的基本准则——说吕本中的《官箴》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酉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早年以荫入官,徽宗朝做过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大名帅府干官等,召为枢密院编修官;钦宗靖康初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早年以荫入官,徽宗朝做过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大名帅府干官等,召为枢密院编修官;钦宗靖康初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等,绍兴八年,反对和议,忤秦桧,罢官奉祠。绍兴十五年七月,在贫病交加中,死于上饶城郊一座荒寒寂寞的古寺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官箴》 枢密院 绍兴 学士院 进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官箴》《训荫官》看广西莫土司的为官之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丽芳 瞿小娟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7-90,共4页
《官箴》《训荫官》是明清时期广西莫氏土司总结和传承的为政良训,蕴含仁民爱物、重视修身、勤政节俭、感念祖德宗功、思报皇恩等政治理念。莫氏土司在儒家思想基础上描摹出理想的为官之道,但其政治实践与政治理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虽... 《官箴》《训荫官》是明清时期广西莫氏土司总结和传承的为政良训,蕴含仁民爱物、重视修身、勤政节俭、感念祖德宗功、思报皇恩等政治理念。莫氏土司在儒家思想基础上描摹出理想的为官之道,但其政治实践与政治理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如此,莫氏土司仍竭尽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增强其政治理念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莫氏土司的为官之道,对今天官员树立正确的为政理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训荫官》 莫氏土司 为官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官论”之嚆矢——廉政视野解读《官箴》
5
作者 周怀宇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用廉政文化眼光,解读宋代吕本中《官箴》提出的"清慎勤"三事,揭示其内涵和意义。《官箴》以"清"冠篇首,义贯全文,阐发了"临财"廉的内涵。首次赋予官员种种"清"的品格,"清官"概念首... 用廉政文化眼光,解读宋代吕本中《官箴》提出的"清慎勤"三事,揭示其内涵和意义。《官箴》以"清"冠篇首,义贯全文,阐发了"临财"廉的内涵。首次赋予官员种种"清"的品格,"清官"概念首现中国廉政文化史,《官箴》成为历史上"清官论"嚆矢。著者吕本中采集"前言往行",结合自身为官体验,为"清官论"注入很多新鲜元素,成为资政诲人的思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官箴》 廉政文化 清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箴》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海 《决策与信息》 2007年第11期37-39,共3页
官箴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有四:一要洁己自律,"万分廉洁,只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二要节用养廉,"倘奢侈任意,饮食若流,是亦坏心术之萌蘖也";三要拒绝贿赂,所谓"从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士大夫若... 官箴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有四:一要洁己自律,"万分廉洁,只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二要节用养廉,"倘奢侈任意,饮食若流,是亦坏心术之萌蘖也";三要拒绝贿赂,所谓"从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士大夫若爱一文,不值一文";四要力勤奉公,"凡事之所当办,时时察之,汲汲行之"、"勿以酒色自困,勿以荒乐自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解读 士大夫 廉洁 贪污 贿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骃《官箴》(三首)中的历史反省精神
7
作者 杨建祥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9期52-55,共4页
崔骃《官箴》(三首)主要通过政治历史的变迁深刻反省儒家政治道德。这种反省精神表现了儒家政治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包含了德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道义意识等有关执政能力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 崔骃 《官箴》三首 官德刻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箴》要义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兰 《嘉应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3-36,共4页
《官箴》是由南宋学者吕本中所写的、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对官员的基本要求的重要著作。书中阐述了“清”、“慎”、“勤”三字为“当官之法”,深得后世的赞同。现在看来,《官箴》一书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同时也包含了中国... 《官箴》是由南宋学者吕本中所写的、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对官员的基本要求的重要著作。书中阐述了“清”、“慎”、“勤”三字为“当官之法”,深得后世的赞同。现在看来,《官箴》一书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同时也包含了中国古代为官者所必备的、对于现代为官者仍有借鉴意义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国当前的勤政、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吕本中 主题 职业道德 廉政建设 现实意义
全文增补中
传承“公生明,廉生威”《官箴》的颜氏家族
9
作者 颜健 《党员文摘》 2024年第4期58-59,共2页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时,在知府残壁上见到一则《官箴》碑刻,碑文日:“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著名的“公生明,廉生威”座右铭,出自一...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时,在知府残壁上见到一则《官箴》碑刻,碑文日:“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著名的“公生明,廉生威”座右铭,出自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的明代泰安知州顾景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族 廉生威 清正廉明 《官箴》 知府 泰安
原文传递
常保泰然天君直养浩然正气——读张其仁《官箴》和《铭心斋臆说》有感
10
作者 赵勤 《大理》 2010年第1期18-19,共2页
十年前,我参与编写《喜洲镇志》时,张其仁族后裔张天伦先生从《静山先生文集》卷三里特意抄出两篇短文《官箴》和《铭心斋臆说》。一是请我将两文编人志书,给邑人有“存史与教化”作用;二是让我也读读,可从张其仁的文章里受到教育... 十年前,我参与编写《喜洲镇志》时,张其仁族后裔张天伦先生从《静山先生文集》卷三里特意抄出两篇短文《官箴》和《铭心斋臆说》。一是请我将两文编人志书,给邑人有“存史与教化”作用;二是让我也读读,可从张其仁的文章里受到教育与启发。说真的,当时。我未认真研究这两篇短文。近日在空隙之时.研读这两篇短文,有许多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心斋 正气 浩然 短文
原文传递
从孟昶的《官箴》谈起
11
作者 孔见 《中华魂》 2017年第10期70-70,共1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汉唐两代是值得称道的。唐朝经历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周女皇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但随后发生的安禄山造反,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到了唐末,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军阀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出现了五代... 在中国古代社会,汉唐两代是值得称道的。唐朝经历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周女皇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但随后发生的安禄山造反,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到了唐末,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军阀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这个时期的君主在位时间一般都不很长,但有一个君主例外,这就是后蜀的第二个皇帝孟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孟昶 “贞观之治” 古代社会 开元盛世 民族矛盾 社会矛盾 五代十国
原文传递
历代官吏的《官箴》
12
作者 王克强 《求贤》 2010年第2期54-54,共1页
官箴是我国古代为官吏制定的道德基准和行为准则。它对各级官吏的思想言行起到了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的作用。如称官吏廉政善良者为“不辱官箴”,称品行不端者为“有玷官箴”。
关键词 《官箴》 官吏 历代 行为准则 互相监督 自我约束 吏制 廉政
原文传递
官箴和《官箴碑》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朝流 《文史杂志》 2003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官箴碑》 规劝作用 明朝 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伯温官德述评
14
作者 陈守文 何向荣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4-88,共5页
刘基作《官箴》自律,为官清正,亲民爱民。他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直言敢谏,其气刚正。他抨击时政,性刚嫉恶,严惩贪吏,整肃纪纲。他受爵能让,成功不取,品格高尚。他律身以廉,清白一生,简朴薄葬,移风易俗。刘伯温为官之德,历来为百姓所称颂。
关键词 官德 《官箴》 亲民爱民 直言敢谏 严惩贪吏 律身以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廉政准则》落实 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15
作者 侯智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第9期62-62,共1页
清代的张聪贤在《官箴》中写道“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党员领导干部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严格遵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清代的张聪贤在《官箴》中写道“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党员领导干部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严格遵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准则》 廉洁执法 党员领导干部 公正 中国共产党 《官箴》 廉洁从政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官之法 唯有三事
16
作者 鄯爱红 《求知》 2017年第1期61-61,共1页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宋)吕本中《官箴》【释义】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宋)吕本中《官箴》【释义】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作者简介】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宋代寿州(今安徽寿县)人,诗人、道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作者简介 吕本中 道学家 耻辱 法则 宋代 清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之以圭臬 行之以规绳——《补未信编》简述
17
作者 周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7期19-21,共3页
明清时期官箴书很多,内容从公牍选编到传记汇辑、从文告谳语到政训规诫,不一而足。文章所述《补未信编》为清人潘杓灿著《未信编》之补,以初政为始,按入仕后应行之事的顺序依次记述,再叙刑名、钱谷,最后补载道府规模,以补《未信编》只... 明清时期官箴书很多,内容从公牍选编到传记汇辑、从文告谳语到政训规诫,不一而足。文章所述《补未信编》为清人潘杓灿著《未信编》之补,以初政为始,按入仕后应行之事的顺序依次记述,再叙刑名、钱谷,最后补载道府规模,以补《未信编》只记州县事之缺。该书尚未见于其他官箴书汇编中,或可一述,为研究明清官箴书提供一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未信编》 《官箴》 《未信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廉品行的养成和坚守
18
作者 李佳 《法律与监督》 2014年第12期18-19,共2页
“清廉”自古以来都是对从政者的基本要求。《三国志·魏书·李通传》里提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官箴》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威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代梁寅在... “清廉”自古以来都是对从政者的基本要求。《三国志·魏书·李通传》里提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官箴》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威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代梁寅在回答如何做官时也说:“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清代王夫之说:“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廉 品行 《官箴》 从政者 三国志 王夫之 做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慎、勤”中淬标兵
19
作者 李兴文 《廉政瞭望》 2017年第15期60-60,共1页
宋人吕本中在《官箴》开篇写道:“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这“清、慎、勤”三个字的为官做人之道,垂训千古,影响深远。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当先躬身践行作表率,做干净与千事、廉政与勤政... 宋人吕本中在《官箴》开篇写道:“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这“清、慎、勤”三个字的为官做人之道,垂训千古,影响深远。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当先躬身践行作表率,做干净与千事、廉政与勤政的标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干部 《官箴》 做人之道 吕本中 执行者 政纪 党纪 勤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鹜已远》连载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司空图与李煜
20
作者 萧含 《学苑教育》 2013年第24期96-96,共1页
(五)与五代走马灯式的新陈代谢迥然不同,十国大体上属于并蒂莲花,媸艳于历史时空里。 唐廷壁州(今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乘唐末之乱以权谋私,贩卖私盐,积聚了巨额财富,唐廷覆灭,他以武力吞并西川、东JIl与汉中,建立蜀国,史... (五)与五代走马灯式的新陈代谢迥然不同,十国大体上属于并蒂莲花,媸艳于历史时空里。 唐廷壁州(今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乘唐末之乱以权谋私,贩卖私盐,积聚了巨额财富,唐廷覆灭,他以武力吞并西川、东JIl与汉中,建立蜀国,史称前蜀。其子王衍奢侈荒淫,刻酷残忍,为后唐庄宗李存勖诛灭,庄宗派遣其姻亲孟知祥“空降”到成都,欲控制江南锦绣河山,岂料他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孟知祥乘乱攻取东川,建国称帝,史称后蜀。其子孟昶颇有作为,16岁登基,47岁降宋,在位31年。即位之后,他劝农桑,改吏治,惠百姓,并作《官箴》颁行天下,要求各级官吏廉政爱民,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太祖赵匡胤摘取其中四句,下令各级官吏勒石为铭,置于公堂——“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连载 李煜 新陈代谢 历史时空 以权谋私 《官箴》 宋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