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论》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研究
1
作者 张兵 任芷颖 《南方论刊》 2024年第10期41-43,46,共4页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建构的表征性文献,毛泽东的《实践论》历来倍受研究者关注。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对“整个”世界的考察深入到对世界的“整个”认识进而实现对世界的“整个”改造,体现了诸实践主体、诸实践客体、经由实...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建构的表征性文献,毛泽东的《实践论》历来倍受研究者关注。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对“整个”世界的考察深入到对世界的“整个”认识进而实现对世界的“整个”改造,体现了诸实践主体、诸实践客体、经由实践活动而联属一体的世界观。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现实过程中将对世界的整个认识转化为改造整个世界的现实力量,体现了实事求是、矛盾分析与系统思维的方法。以“实践”为基本范畴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圆融一体,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初次表达,而这一表达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得以建构的历史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矛盾论》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文茂群 王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当时党内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分析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二者的互释互补。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要学习借鉴毛...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当时党内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分析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二者的互释互补。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要学习借鉴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理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现实、指导实践,创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矛盾论》 两个结合 历史经验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实践论》《矛盾论》的理论考察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3
作者 于赫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8期83-87,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代表作,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对“两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代表作,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对“两论”进行理论考察,探析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具体实际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严谨学风、知行观、辩证思维、民本思想的结合,思考这对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矛盾论》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哲学意蕴的再探讨——以三对关系为中心的理论考察
4
作者 桑建泉 沈文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160,共10页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之作。哲学性质维度,《实践论》科学阐释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同时包含着重要的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哲学内容维度,通过《实践论》可以概...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之作。哲学性质维度,《实践论》科学阐释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同时包含着重要的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哲学内容维度,通过《实践论》可以概括出“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总公式,其中“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活动的必由之路,最终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而阐明认识活动的本质规定。哲学形态维度,《实践论》既承继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路,也蕴含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因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在三对关系的能动把握中全面体悟《实践论》的哲学意蕴,持续增强推进“两个结合”的方法论自觉,有助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矛盾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5
作者 黄永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29,共6页
《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并对否定此结合的主观主义作了深刻的哲学批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两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 《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并对否定此结合的主观主义作了深刻的哲学批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两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中国传统哲学、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相结合,在理论内容、理论素材和表达形式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范式。当今,重温“两论”的理论精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视域下“两个结合”的实现路径与价值启示
6
作者 牛晓靖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实践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系统阐述与继承发展,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中国化形态;既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的系统阐述与继承发展,又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实践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系统阐述与继承发展,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中国化形态;既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的系统阐述与继承发展,又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哲学的中国化,又实现了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的现代化;既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哲学和中国传统知行论哲学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实践论》为当今运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科学方法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毛泽东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历史自信的哲学基础
7
作者 李燕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0-18,361,362,共11页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辟阐述,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法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取得并且必然会取得更伟大的历史成就;标志着...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辟阐述,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法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取得并且必然会取得更伟大的历史成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向理论的成熟,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往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未来的新中国具有充分的历史自信,其历史自信来源于人民的信任和伟大的历史创造力,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哲学根基——辩证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深刻体现了《实践论》的人民性与革命性,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中国共产党 人民 主体性 历史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论》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提升方法研究
8
作者 毛剑 柏胜昔 《世纪桥》 2024年第10期78-80,共3页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而学习研究《实践论》的目的,在于立...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而学习研究《实践论》的目的,在于立足辅导员工作岗位,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科学利用教育教学最新发展成果,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辅导员 实事求是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论意蕴——基于《实践论》的考察
9
作者 王炎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实践论》的哲学智慧在文艺领域的具体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践论》确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为毛泽东观察研究文艺问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其二,《实践论》对认识与实...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实践论》的哲学智慧在文艺领域的具体运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践论》确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为毛泽东观察研究文艺问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其二,《实践论》对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科学阐释为毛泽东回答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哲学依据;其三,《实践论》对认识发展过程和规律的阐释为毛泽东科学规划文艺创作路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与当代青年成长
10
作者 杨玉仁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明确该著作产生时期所蕴含和集中体现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一... 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明确该著作产生时期所蕴含和集中体现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一哲学总结,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汲取引导青年成长的有益历史经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三观”、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知行统一”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青年成长 知行统一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为《实践论》问世80周年而作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8,共8页
深度总结百余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自信转化为方法论自觉的研究范式,必须要经过两大系列的型塑:第一系列是思想理论形态的型塑,需要经过聚焦中国问题,坚守中国立场,汇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凝聚中国视... 深度总结百余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自信转化为方法论自觉的研究范式,必须要经过两大系列的型塑:第一系列是思想理论形态的型塑,需要经过聚焦中国问题,坚守中国立场,汇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凝聚中国视域,创新中国理论,形成中国话语等环节,最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二是文化形态的型塑,需要经过文化态度转变、文化前理解反思、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内容、重塑文化形态等,最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论》 道路自信 中国问题 中国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祝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88-89,共2页
《实践论》《矛盾论》深刻地揭露了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实践论》《矛盾论》深刻地揭露了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工作提供重要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矛盾论》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经典:《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多重价值意蕴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世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7,175,176,共12页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贯穿于"两论"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贯穿于"两论"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哲学依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哲学总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推进提供了思想武器,为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论》 《实践论》 社会主义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前沿》 2013年第3期51-53,共3页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的《实践论》《矛盾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和香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95,共7页
《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体现了历史... 《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也为实现“两个结合”提供了哲学范式,即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关注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这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宝贵价值和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 《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优化路径——基于毛泽东《实践论》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维 刘玥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越来越强调双向互动性,因此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毛泽东《实践论》中的相关论点为依据,具体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优化的意义与具体优化的途径,以期对提高思想政治...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越来越强调双向互动性,因此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毛泽东《实践论》中的相关论点为依据,具体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优化的意义与具体优化的途径,以期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实效性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受教育者 主体性 毛泽东 《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荣亮 张维真 《求知》 2017年第12期55-57,共3页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问世至今年正好80年,"两论"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基本原理,深刻地阐释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问世至今年正好80年,"两论"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基本原理,深刻地阐释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解决了党内所犯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论》 《实践论》 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立统一规律 理论与实践 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探究——基于《实践论》的文本分析与现实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新时代重新研读《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践论》昭示我们:要立足基本国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结合... 《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新时代重新研读《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践论》昭示我们:要立足基本国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结合民族文化,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适应时代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保障;依靠人民群众,打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毛泽东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