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乌调查》“子”尾名词英译的信息对等与缺失
1
作者 曾繁健 刘丹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方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给方言英译也带了难题。为了促进方言英译和传播,本文以汤若杰(Thompson,Roger R)的《寻乌调查》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借助NVivo质性研究软件,探析其中客... 方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给方言英译也带了难题。为了促进方言英译和传播,本文以汤若杰(Thompson,Roger R)的《寻乌调查》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借助NVivo质性研究软件,探析其中客家方言“子”尾名词英译信息对等与缺失。为了实现“子”尾名词英译的信息对等,译者应首先分析汉语“子”尾的功能,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其蕴含的信息,进一步实现语义和文化信息对等。研究发现,《寻乌调查》英译本中关于“子”尾词的英译绝大多数实现了信息对等,让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能够最大程度地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少部分由于译者汤若杰未能很好地理解到“子”尾功能,导致译文信息存在部分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子”尾功能 英译 信息对等 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寻乌调查》对新时代推进公安调查研究工作的现实启示
2
作者 蔡令 廖宝光 陈林平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当前公安调查研究工作存在调查研究预设结果固定化、经验成果泛用化、人员选定随意化、报告撰写失范化等现状与困境,亟需寻找破题之道。深入挖掘党的调查研究典范之作《寻乌调查》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与方法论,能够为新时代提高公安调查研... 当前公安调查研究工作存在调查研究预设结果固定化、经验成果泛用化、人员选定随意化、报告撰写失范化等现状与困境,亟需寻找破题之道。深入挖掘党的调查研究典范之作《寻乌调查》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与方法论,能够为新时代提高公安调查研究思想认识、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水平、夯实调查研究工作作风等方面带来现实启示,从而进一步筑牢公安机关发挥“刀把子”作用的“基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研究 《寻乌调查》 公安工作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寻乌调查》和《长冈乡调查》领悟新时代人大调查研究之道
3
作者 赵多仙 《党史文苑》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和基本工作方法,是做好人大工作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早在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和基本工作方法,是做好人大工作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在赣南地区作了大量调查,写下《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著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党员干部 基础性环节 基本工作方法 《寻乌调查》 赣南地区 《长冈乡调查》 新时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调查》:调查研究的典范
4
作者 唐诗源 《群众》 2024年第8期63-64,共2页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做的最大的一次社会调查,也是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土地革命问题进行有益探索的成功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做的最大的一次社会调查,也是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土地革命问题进行有益探索的成功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重读《寻乌调查》以获得启示,学习融注其中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从而激发调查研究的自觉性,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工作作风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和实际 成功实践 发言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寻乌调查》对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时代启示
5
作者 杨天凤 《新丝路》 2024年第16期174-177,共4页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中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领悟其中“求真、求实、求深”的价值导向,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要求,对于推动当前全党调查研究工作“走真、走实、走深”...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中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领悟其中“求真、求实、求深”的价值导向,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要求,对于推动当前全党调查研究工作“走真、走实、走深”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启示。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写作原因,探讨了其中“求真、求实、求深”的调研导向和经验,并提出了其对新时代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启示,即坚持“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调研导向、坚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调研态度、坚持“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调研原则、坚持“到群众中去做实际调查”的调研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调查研究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寻乌调查》的社会人类学意义——与同期三部作品相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国强 李亚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1,共10页
毛泽东无愧于一位学者型的革命家。作为他的一部成熟作品,《寻乌调查》具有典型的民族志特性。较之于同时期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邹平市集之研究》和《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这部作品的社会人类学意义十分突... 毛泽东无愧于一位学者型的革命家。作为他的一部成熟作品,《寻乌调查》具有典型的民族志特性。较之于同时期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邹平市集之研究》和《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这部作品的社会人类学意义十分突出。在对各篇报告作出公允的事实判断和"透物见人"的价值判断之后,可以确信《寻乌调查》在价值取向、理论特点和叙事方法上棋高一着,凸显了毛泽东在特殊条件下讲究科学的调研态度和注重实效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李景汉 杨庆堃 陈翰笙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调查》与20世纪初的客家社会经济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建新 周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寻乌调查》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重要思想,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由于《寻乌调查》所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农村社会,保存了许多当...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寻乌调查》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重要思想,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由于《寻乌调查》所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农村社会,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丰富资料,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田野调查 客家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红色寻踪——基于《寻乌调查》的历史地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瑞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基于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寻乌调查》,利用历史地图资料,结合当前遥感影像数据、道路地名信息及相关历史资料等,运用GIS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还原处理,从交通区位、经济地理与区域文化等方面,对20世纪30年代寻乌与南粤的区域历史地理关系进... 基于毛泽东同志所作的《寻乌调查》,利用历史地图资料,结合当前遥感影像数据、道路地名信息及相关历史资料等,运用GIS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还原处理,从交通区位、经济地理与区域文化等方面,对20世纪30年代寻乌与南粤的区域历史地理关系进行研究:1)还原并佐证了《寻乌调查》描述的区域交通系统,梳理出寻乌与南粤区域水陆交通网络及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寻乌典型的边区区位与自然地理等条件,成就了其联系南粤的交通枢纽功能。2)寻乌与南粤的区域经济地理关系具有典型的"盐上米下"特征;寻乌在区域贸易流通中承担着中转站的功能,但边区市集发展程度较低,寻乌的社会经济深受以梅县为腹地的南粤地区发展的影响。3)南粤革命力量对中央苏区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红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理解寻乌与南粤的区域历史地理关系,既对当前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具较强的指导作用,也为当前的南粤古驿道活化和开发提供了一条"寻乌调查红色之旅"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 《寻乌调查》 历史地理 交通系统 区域贸易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寻乌调查》的新时代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先春 李金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82,共9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传承的传家宝,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寻乌调查》一文作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经典代表作,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有着鲜明的新时代价值。这一新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它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传承的传家宝,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寻乌调查》一文作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经典代表作,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有着鲜明的新时代价值。这一新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它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效地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地增强调研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时代价值 群众路线 工作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调查》对统计学专业教学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良清 章贵军 王开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58,共6页
本文旨在对《寻乌调查》报告中的调查思想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挖掘有效的统计学专业教学素材,为新时期统计学专业学科发展提供借鉴,也为用活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推动统计学专业教学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寻乌调查》在对调查地址... 本文旨在对《寻乌调查》报告中的调查思想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挖掘有效的统计学专业教学素材,为新时期统计学专业学科发展提供借鉴,也为用活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推动统计学专业教学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寻乌调查》在对调查地址和调查对象的选取方面,充分体现了“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思想和“划类选典”式的典型调查方法,而重点调查不仅体现调查单位上,还体现在关注事件和调查对象上。通过详实的结构分析、动态比较和频数统计等方法的灵活处理,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结合《寻乌调查》中体现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力求为统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和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统计学专业 调查研究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毛泽东《寻乌调查》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提起毛泽东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毛泽东作的《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而忽略了同在1930年5月创作的《寻乌调查》,殊不知《调查工作》和《寻乌调查》是理论与实际的重大结合。文章以学... 提起毛泽东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毛泽东作的《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而忽略了同在1930年5月创作的《寻乌调查》,殊不知《调查工作》和《寻乌调查》是理论与实际的重大结合。文章以学者们对毛泽东《寻乌调查》的研究为基础,探讨毛泽东作《寻乌调查》的动因分析、经过和《寻乌调查》的价值与启示,并给出简要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调查》记载的山林制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福昌 《古今农业》 2000年第2期45-46,共2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一直在湖南、江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调查。1930年5月,毛泽东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在本地人古柏的帮助组织下进行寻乌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为纪念《寻乌调查》发表七十周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一直在湖南、江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调查。1930年5月,毛泽东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在本地人古柏的帮助组织下进行寻乌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为纪念《寻乌调查》发表七十周年,我们把其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当地山林管理情况的第四章第七节《山林制度》介绍给读者。 江西省寻乌县的山地分四种:“一姓公山”,占15%;“一乡公山”,占5%;“私山”,占10%;“离人家远开发不到任其荒废的所谓‘荒山’”,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毛泽东 山林管理 大革命失败后 寻乌 闽粤赣 合理内核 革命活动 农村调查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寻乌调查》学习毛泽东的调查艺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机明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这句至理名言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发出熠熠光辉。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一系列农村调查与其他著作一样极具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寻乌调查》是其中一篇代表作,是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这句至理名言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发出熠熠光辉。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一系列农村调查与其他著作一样极具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寻乌调查》是其中一篇代表作,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实践篇。从《寻乌调查》一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从调查前到调查过程,再到调查的整理三个阶段的调查艺术。学到融注其中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从而激发调查研究的自觉性,提高调查研究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毛泽东 《寻乌调查》 调查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著名《寻乌调查》解读的启示——富裕阶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历史怪圈
14
作者 温锐 陈涛 《古今农业》 2016年第4期38-51,共14页
近百年来,关于传统农村富裕阶层的评价,学术界与社会均历经了两端跌宕,思想混乱,深陷历史认识怪圈。然而,即便多角度解读毛泽东著名的《寻乌调查》,富裕阶层在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不是非黑即白两个极端:它既是农村财富创造... 近百年来,关于传统农村富裕阶层的评价,学术界与社会均历经了两端跌宕,思想混乱,深陷历史认识怪圈。然而,即便多角度解读毛泽东著名的《寻乌调查》,富裕阶层在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不是非黑即白两个极端:它既是农村财富创造及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公共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市场竞争中致富的先富群、阶级矛盾的聚焦点与社会动荡的牺牲品;苏区"共产革命"作为一次人类探索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实践,整体"打倒地富阶层",并非否定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或地位,亦非仅出于有的学者所谓"政治谋略"或地富的"为富不仁"等简单考量,而是地富阶层那财富私有的追求及聚集与传统共产共富理想的严重对立。总结人类拿捏发展与公平平衡点的经验和"共产风"的教训,中国正在走出社会发展与先富命运轮回的历史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阶层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公平 历史怪圈 《寻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农村圩市与社会变迁:1930—2016
15
作者 谢庐明 汪建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6-42,共7页
1930年至2016年初,寻乌农村圩市发生明显变化,商业获得一定发展。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提到的吉潭、牛斗光、留车、县城、澄江、石排下等圩场有起有落。圩市贸易由水路贸易转变为陆路贸易,商品结构及经营者的构成... 1930年至2016年初,寻乌农村圩市发生明显变化,商业获得一定发展。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提到的吉潭、牛斗光、留车、县城、澄江、石排下等圩场有起有落。圩市贸易由水路贸易转变为陆路贸易,商品结构及经营者的构成也发生变化。但寻乌商业仍保持转运贸易和边界贸易等边区经济的区域性特点。寻乌农村圩市的兴衰历史说明,交通条件和政治经济的变迁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农村圩市 边界贸易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寻乌的商业经营方式——以《寻乌调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依菲 张明宜 徐艳艳 《老区建设》 2015年第14期16-18,共3页
以毛泽东《寻乌调查》中对寻乌城市场的现实描述为基础,依据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着手分析20世纪20年代寻乌城的商业经营模式。并根据其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试图厘清酒坊、豆腐店、伙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寻乌调查》 商业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的三大导向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的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廷昌 王浩斌 《实事求是》 2019年第2期37-42,共6页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等经典文本是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超人胆略和勇气,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潮和错误实践进行坚决抵制与斗争,并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大...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等经典文本是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超人胆略和勇气,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潮和错误实践进行坚决抵制与斗争,并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光辉著作。这些文本所阐发的问题意识导向、实践基础导向以及群众路线导向,是毛泽东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系统梳理与总结这些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社会调查方法,无论是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体系还是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都无疑具有重大的时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调查方法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寻乌调查》 《反对本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毛泽东《寻乌调查》的社会学研究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珊珍 李凌晨 《苏区研究》 2015年第3期28-36,共9页
85年前的《寻乌调查》不仅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同时还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寻乌调查》一文中体现的"本土化"特色、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以及经济分析法的运用,使《寻乌调查》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社... 85年前的《寻乌调查》不仅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同时还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寻乌调查》一文中体现的"本土化"特色、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以及经济分析法的运用,使《寻乌调查》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社会学方面的价值极为显见。正是这种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使得《寻乌调查》至今仍不失为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调查研究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调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杨 黄少斌 《南方文物》 2005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寻乌调查》 历史 《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同志 社会调查 全面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革命的艺术:试析毛泽东1930年的《寻乌调查》
20
作者 蒲乐安 何国强 王霞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4-28,共5页
寻鸟是江西省南部的一个纯客县。1930年5月一,毛泽东在这里调查了客家人的社会情况,留下一篇厚重的报告。本文揭示了毛泽东调查思想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首先审视了寻鸟调查的背景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继而介绍了他将阶级分析从欧洲经验中剥... 寻鸟是江西省南部的一个纯客县。1930年5月一,毛泽东在这里调查了客家人的社会情况,留下一篇厚重的报告。本文揭示了毛泽东调查思想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首先审视了寻鸟调查的背景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继而介绍了他将阶级分析从欧洲经验中剥离出来运用到一个山区农村,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展开调研,从廓清生产关系到理顺社会关系的努力;紧接着比较了《寻鸟调查》与后人的4本反映中国农村著作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肯定经济分析在政治研究中当之无愧的地位;然后提出毛泽东擅长用民族的、大众的话语来解读中国农民的内心世界,在此又提出5本书来比较,告知《寻乌调查》包含着当代人类学"写文化"的技巧,表明毛泽东在方法论上注意到尊重传统文化,"主位"资料语言与"客位"资料语言的辩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调查》 阶级分析 写文化 客位和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