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简介
1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 心血管生理学 临床医学 书评 医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心血管测量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婷婷 王振常 +5 位作者 魏璇 孙婧 宋丽君 颜颖 魏巍 杨正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3组:无症状+轻型组151例,普通型组278例,重症+危重症组26例。应用GE ADW4.7工作站的测量工具评估10个心血管测量参数:冠脉钙化积分、主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短轴直径、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55例COVID-19患者中,冠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钙化积分、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参数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对比后发现,心胸比、主干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短轴直径等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多个影像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为评估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L+PBL+CBL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3
作者 袁良 张军 +1 位作者 孔维国 戴小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讲授式教学法(L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以具体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三轨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方法 选取60名首次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本科医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分为LBL... 目的 研究“讲授式教学法(L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以具体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三轨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方法 选取60名首次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本科医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分为LBL+PBL组、LBL+CBL组和LBL+PBL+CBL三轨组,每组20人,各组分别采取对应授课方式教学4周。实习结束后,比较三组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 LBL+PBL+CBL三轨组理论成绩高于LBL+PBL组、LBL+CBL组(P<0.01),且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LBL+PBL组、LBL+CBL组(P<0.05)。结论 应用LBL+PBL+CBL三轨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轨教学模式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
4
作者 范家亮 任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29-1436,共8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但MAFL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频率高于肝脏疾病本身。与MAFLD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表...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但MAFL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频率高于肝脏疾病本身。与MAFLD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存在与CVD相关的潜在机制,涉及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糖脂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in-angiotensin system,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促进CVD事件的发生。这篇综述分析了MAFLD和CVD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可能将MAFLD与CVD联系起来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无创测量信息与心血管系统模型融合技术的个体化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估测
5
作者 张至城 梁夫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1-641,共1页
目的在体测量主动脉僵硬度、中心动脉血压等受成本、风险或技术可靠性等限制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可测临床数据与心血管系统计算机模型的融合技术,实现对关键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量化评估。方法构建心血... 目的在体测量主动脉僵硬度、中心动脉血压等受成本、风险或技术可靠性等限制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可测临床数据与心血管系统计算机模型的融合技术,实现对关键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量化评估。方法构建心血管系统的0-1维几何多尺度模型,通过随机参数抽样生成表征不同个体的模型,开展数值仿真生成虚拟个体信息库。在信息库中提取多处动脉的血流波形和肱动脉血压作为虚拟测量数据,以人群平均化模型为初始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rdt算法自动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模拟结果与测量数据匹配,进一步使用优化后的模型模拟主动脉血压、血流波形等,并与原模型模拟结果对比。结果对50例虚拟个体开展的测试表明,基于多个动脉血流波形的特征值和肱动脉血压开展模型参数优化,可使模型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高度匹配(均方根误差<1%),估测的模型参数值与预期值的误差小于3%,利用估测的模型参数开展数值模拟得到的主动脉血压、血流波形与原模型输出结果的差异小于5%。结论将可无创测量的血流、血压等信息融入心血管系统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对主要生理学参数的量化评估,也为临床上难以无创测量的中心动脉血压等重要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估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肱动脉血压 临床数据 心血管系统 预期值 计算机模型 多尺度模型 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在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同梅 铁娅滕 +4 位作者 范洁怡 李程飞 潘益凯 李曦 赵星成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在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7级八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和2021年、2022年航空军医任职教育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21年航空军医任职教育培... 目的 探讨“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在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7级八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和2021年、2022年航空军医任职教育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21年航空军医任职教育培训班学员采用传统讲授法(66人),试验组为2017级八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员(5人)和2022年航空军医任职教育培训班学员(42人)采用“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根据成绩和满意度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对照组学员理论知识随堂测试成绩为(7.39±1.16)分,试验组为(8.96±0.48)分(满分10分,P<0.01);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为(14.93±1.47)分,试验组为(16.97±1.64)分(满分20分,P<0.01)。试验组中89.36%的学生(42/47)认可“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结论 “讲演练纠评”五步教学法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学实践课的授课效果,为其他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教学法 航空航天医学 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学 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基于DIP参与心血管内科药事管理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袁琴 于芳玲 《上海医药》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基于病种分值付费(DIP)参与心血管内科药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DIP背景下,对比临床药师参与前、后患者相关指标和治疗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住院患者的费用均有降低;DIP实施后人均医疗费用、中高风险医疗费用、中低...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基于病种分值付费(DIP)参与心血管内科药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DIP背景下,对比临床药师参与前、后患者相关指标和治疗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住院患者的费用均有降低;DIP实施后人均医疗费用、中高风险医疗费用、中低风险医疗费用、低风险医疗费用和无死亡病例医疗费用的双重差分净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P实施后人均住院时间、中高风险住院时间、中低风险住院时间、低风险住院时间和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的双重差分净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IP分组的背景下,临床药师参与到心血管内的药事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升药物使用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DIP 临床药师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结合OSCE教学法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惠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206-206,I0001,F0004,共3页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CBL)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中医心血管内科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实习生76名,以抽签法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8名。参照组应用常规...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CBL)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中医心血管内科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实习生76名,以抽签法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8名。参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模式,试验组应用CBL结合OSCE教学法,评析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资料判读、病历书写及临床技能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为94.74%(36/38),高于参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结合OSCE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中医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临床带教 案例式教学法 OSCE教学法 带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
9
作者 张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81-084,共4页
研究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选取100例年龄在40~60岁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划分单纯高血压组23例,另外合并轻度OSAHS、中度OSAHS、重度OSAHS... 研究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选取100例年龄在40~60岁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划分单纯高血压组23例,另外合并轻度OSAHS、中度OSAHS、重度OSAHS分别为30例、22例、25例,以A、B、C、D组表示,分析临床特点、探讨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内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P<0.05);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发现年龄、BMI、总胆固醇比较,A组最低(P<0.05);AHI、hs-CRP比较,A组<B组<C组<D组(P<0.05);LDL-C比较,A、B组<C、D组(P<0.05)。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比较,A组<B组<C组<D组,但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BMI、总胆固醇、AHI、hs-CRP、LDL-C等是患者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包括男性占比、BMI、血脂、AHI、hs-CRP等较高,并且随着OSAHS严重程度增加,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也会随之增加,针对OSAHS重度患者需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监测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OSAHS 临床特点 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非糖尿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
10
作者 王雅昆 郑博力 +1 位作者 郝晓青 陈月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98,共1页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由周胜华,赵水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33399。该书的核心在于为心血管病的诊疗提供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涵盖了最新的心血管病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该书详细解释心血管疾病的...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由周胜华,赵水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33399。该书的核心在于为心血管病的诊疗提供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涵盖了最新的心血管病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该书详细解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以及管理策略,帮助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最新的诊疗规范。本书内容包含从高血压、冠心病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融入了最新的国际和国内研究成果,提供了丰富的病例分析和实用性的临床指导。书中的每一章节都配有详尽的配图和数据表格,力求将复杂的理论阐述得简明易懂,方便读者理解和运用。本书不仅关注成年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也涵盖了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管理。为医务工作者深入了解心血管病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研究 医学研究者 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能 数据表格 特殊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期《临床内科杂志》综述与讲座--“肥胖与心血管疾病”栏目导读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2-12,共1页
肥胖作为一种病因复杂、异质性、慢性和进行性的疾病,不仅严重损害公民健康,还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其过早死亡的风险。本期“综述与讲座”栏目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方理刚教授为“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专栏组稿,并邀请该... 肥胖作为一种病因复杂、异质性、慢性和进行性的疾病,不仅严重损害公民健康,还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其过早死亡的风险。本期“综述与讲座”栏目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方理刚教授为“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专栏组稿,并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撰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董蔚教授撰写的《肥胖的病因、流行病学与心血管风险因素》,概述了肥胖的病因、流行特点及与肥胖相关的部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知,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肥胖不仅作为风险因素参与其中,还通过内脏脂肪和心外膜脂肪的沉积,显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方理刚教授撰写的《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结了肥胖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制及肥胖对ASCVD(主要是冠心病)的诊断技术影响和临床管理现状,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管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临床内科杂志 临床医生 心血管风险 心外膜脂肪 心血管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原文传递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12
作者 李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9-042,共4页
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2院内13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对比效果。结果 患者无性别分布差异性,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居多,... 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2院内13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对比效果。结果 患者无性别分布差异性,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居多,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典型症状包括心悸、乏力、憋气。治疗前后,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明显(P<0.05);不同方案实施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相对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结论 心律失常好发于老年人,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变典型症状,与单纯美托洛尔相比,联合胺碘酮可强化症状改善,同时有利于调节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26-029,共4页
评估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23年3月—202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10例,以双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各60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疗法,探讨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评估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23年3月—202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10例,以双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各60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疗法,探讨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探讨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张宇霞 张晶 +2 位作者 魏玮 周芸慧 陈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46-049,共4页
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不同治疗方式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 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不同治疗方式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更低;预后情况数据指标来看,观察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和不良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的探讨
15
作者 汪鲁青 赵立云 徐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探究心血管内科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52名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而对照组则采... 探究心血管内科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52名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好转状况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3.5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4.12%;在室性早搏的改善方面,观察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中,心律失常患者症状复杂多变,发作程度不一,应用胺碘酮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副作用出现概率,疗效显著,因此推荐临床可广泛采用此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16
作者 夏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观察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心脏康复理念的融入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3.1~2023.6心肺康复科护理实习生30例作参比组,应用常规教学法护理带教;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3.7~2023.12,心肺康复科护理实习生30例作... 观察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心脏康复理念的融入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3.1~2023.6心肺康复科护理实习生30例作参比组,应用常规教学法护理带教;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3.7~2023.12,心肺康复科护理实习生30例作融入组,应用理念融合带教。比对其多方面能力、多角度考核与反馈认可评分。结果 融入组多方面能力评定较参比组均更高;融入组多角度考核评定较参比组均更高;融入组反馈认可度评分较参比组均更高,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心肺康复科护理带教融入心脏康复理念,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知识掌握与实践干预操作能力,学生反馈更认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理念 临床护理教学 心血管疾病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夏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166-169,共4页
观察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心脏康复理念的融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4年1月~2024年6月之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生25例作为参比组,应用常规教学法护理教学;选择在2024年7月~2024年12月之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生25例... 观察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心脏康复理念的融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4年1月~2024年6月之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生25例作为参比组,应用常规教学法护理教学;选择在2024年7月~2024年12月之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生25例作为理念组,应用心脏康复理念护理教学。比对其职业能力测评、综合考核测评、满意反馈测评。结果 理念组的职业能力测评均明显高于参比组;理念组的综合考核测评均明显高于参比组;理念组的满意反馈测评均明显高于参比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使用心脏康复理念,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对于心脏康复相关护理知识的全面掌握度,提升对心脏相关护理的科学认知水平,强化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综合考核测评与满意反馈测评均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更高,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理念 临床护理教学 心血管疾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观察
18
作者 韩宁蕙 朱圣芳 周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15-018,共4页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观察。方法 将2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心功能,治...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观察。方法 将2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心功能,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功能,治疗有效率较高,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硝酸酯类药物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19
作者 张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47-050,共4页
本次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深刻剖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在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执行标准治疗的流程中,其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成效的现实状况。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 本次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深刻剖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在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执行标准治疗的流程中,其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成效的现实状况。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50名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50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规范治疗措施。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和LDL-C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这些指标均下降,差异显著。实验组指标降低更明显,且CK、CK-MB和LDH水平更高,差异显著。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心脏梗塞,作为心脏血管疾病范畴内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状,其医治方案的挑选和医治成效的评估始终是临床医学探讨中倍受注视的热点。在本项探讨中,我们采取了对照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常规心脏血管内科医治措施与经过严格标准化的医治措施在急性心脏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成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临床观察,本探讨进一步证实了标准化医治措施相较于传统医治方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规范治疗 临床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管理与临床疗效评估研究
20
作者 孙明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3-086,共4页
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与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特定的用药管理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方法。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FBG、2hPG和HbA1C)、血压指... 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与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特定的用药管理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方法。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FBG、2hPG和HbA1C)、血压指标(SBP和DBP)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BG、2hPG、HbA1C、SBP和DBP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证明了特定的用药管理方法在控制血糖、血压稳定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用药管理 临床疗效评估 血糖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