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身份的真相: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及其认知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德旭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50,共6页
《抵达之谜》展现了奈保尔在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时期对“他者”身份真相的探求。小说引导读者体认两种真相:一方面,通过移民主人公对英格兰反复的错误认知行为,奈保尔暗示殖民主义施加于被殖民者的认知暴力;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对英国人... 《抵达之谜》展现了奈保尔在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时期对“他者”身份真相的探求。小说引导读者体认两种真相:一方面,通过移民主人公对英格兰反复的错误认知行为,奈保尔暗示殖民主义施加于被殖民者的认知暴力;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对英国人的渐进式认知,小说揭示了撒切尔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重振英国国民身份这一政策的意识形态性,展示了白人“自我”与移民“他者”之间的身份联结,借此打破了后殖民解读中常见的“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认知模式 他者 国民身份 《抵达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贵明 韩伟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奈 保尔 是 一位 通过 大 量作 品对 后 殖民 主义 理 论的 发展 有 深远 影响 的 当代 英语 作 家。 本文 从 后殖 民主 义 的角度 分析 奈 保尔 的 半 自 传体 小 说 《抵 达 之 谜》,分 析 他 作为 一 位 “流 放 ”的 知 识 分 子在... 奈 保尔 是 一位 通过 大 量作 品对 后 殖民 主义 理 论的 发展 有 深远 影响 的 当代 英语 作 家。 本文 从 后殖 民主 义 的角度 分析 奈 保尔 的 半 自 传体 小 说 《抵 达 之 谜》,分 析 他 作为 一 位 “流 放 ”的 知 识 分 子在 这 部 小 说中 和 现 实 中的 文 化 心 理,同 时通 过 与 赛义 德 等 其 他后 殖 民 主 义文 化 理 论 家观 点 的 比 较,阐 述奈 保 尔 的 文化 世 界 观 ,即 西 方 的先 进 文 化 不一 定总 是表 现 为殖 民性 ,积 极的 “流 放 ”以吸 收 西方 先进 文 化有 利于 第 三世 界文 化 、乃至 世 界文 化的 发 展和 繁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流放 奈保尔 赛义德 文化世界观 《抵达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抵达之谜》中的失望主题看奈保尔的世界意识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祥凤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英国移民后殖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具有世界意识的作家,奈保尔在小说中通过表达对宗主国英国的失望源于对英国的衰败状况的失望这一主题,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问题的深深担忧。他认为英国... 英国移民后殖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具有世界意识的作家,奈保尔在小说中通过表达对宗主国英国的失望源于对英国的衰败状况的失望这一主题,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问题的深深担忧。他认为英国教育的殖民意识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但导致了教育的失败,更加强化了英国的霸权意识,从而导致了英国的衰败,为世界和平带来了阴影。奈保尔对英国的失望正是他的世界意识的真实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失望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保尔《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抵达之谜》中英国性如何被消解以及这一消解如何引领后殖民主体走向一种积极的混合身份认同的问题,进而指出,对奈保尔而言,英国人/非英国人的二分法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传统上或此或彼的逻辑在此并不适用。相反,作为后殖... 本文分析了《抵达之谜》中英国性如何被消解以及这一消解如何引领后殖民主体走向一种积极的混合身份认同的问题,进而指出,对奈保尔而言,英国人/非英国人的二分法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传统上或此或彼的逻辑在此并不适用。相反,作为后殖民主体,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异质混合的身份,这种身份不仅关乎自我和他者之间的横向关系,亦与过去和未来的纵向联系不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自传写作 英国性 混合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保尔《抵达之谜》的生态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3-59,共7页
在当今全球范围下的生态危机中,批评家和作家们试图以生态批评为媒介,抨击人类以往施加在生态系统上的桎梏,尽可能还原出一个绿色、原始的地球。作为后殖民作家群体代表人物的奈保尔在追寻文化身份的旅途中肩负着还原自我、定位自我的... 在当今全球范围下的生态危机中,批评家和作家们试图以生态批评为媒介,抨击人类以往施加在生态系统上的桎梏,尽可能还原出一个绿色、原始的地球。作为后殖民作家群体代表人物的奈保尔在追寻文化身份的旅途中肩负着还原自我、定位自我的相同使命,他犀利地刻画了殖民地居民在殖民者撤离之后寻找、还原自我的心灵旅程。《抵达之谜》中奈保尔展现出的安宁静雅的简单生活观、失衡环境中的生态整体观和敬重动物的万物平等观三方面,体现出作家所表现出的生态意识和对宗主国自然风貌的生态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自然界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保尔《抵达之谜》中杂糅视觉体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纯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99-102,共4页
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通过对杂糅视觉体验的不断思考,获得了一种既是感官体验又是心理经验的,既源于真切感受又源于潜在记忆的新型叙事。本文对书中所着力凸现的三种特殊观看方式———技术性观视、陌生人观视、经验式... 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通过对杂糅视觉体验的不断思考,获得了一种既是感官体验又是心理经验的,既源于真切感受又源于潜在记忆的新型叙事。本文对书中所着力凸现的三种特殊观看方式———技术性观视、陌生人观视、经验式观视进行了逐一的论述,进而展示其杂糅视觉体验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杂糅的视觉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抵达之谜》形式之谜 被引量:1
7
作者 聂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5,共5页
英国当代移民作家奈保尔的成熟之作《抵达之谜》记录了他在"古老的英格兰心脏"十年生活的感知,包含了作者对文化自觉的认识,标志着作者从边缘走向中心,"抵达"了英国文学经典的行列。本论文关注《抵达之谜》独特的... 英国当代移民作家奈保尔的成熟之作《抵达之谜》记录了他在"古老的英格兰心脏"十年生活的感知,包含了作者对文化自觉的认识,标志着作者从边缘走向中心,"抵达"了英国文学经典的行列。本论文关注《抵达之谜》独特的创作技巧,从形式上阐释作品的内涵。首先,《抵达之谜》模糊了传记、随笔与小说的界限,呈现出文体杂糅的特征。传记因素能真实传达离散者的生活体验,而虚构的特征使得人物和背景的象征意义得以呈现。其次,对同一话题的不断修正从形式上体现了来自殖民地的作家不断地认识、不断地改变认识的学习过程。同时,奈保尔将绘画艺术转化为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基础的文学想象也使小说具有独特的形式魅力,而作品的环形结构及人物、事件的互见也使《抵达之谜》呈现平衡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保尔游离中的文化身份——以《抵达之谜》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文华 《学习月刊》 2012年第4期49-49,共1页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l932》随着其作品在国内陆续出版.逐渐被国内的读者熟知和喜爱。评论界曾给奈保尔的作品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是情理之中的.但同时他又是一位倍受争...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l932》随着其作品在国内陆续出版.逐渐被国内的读者熟知和喜爱。评论界曾给奈保尔的作品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是情理之中的.但同时他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他作品中营造的异常丰富的文学世界以及他的文学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奈保尔 文化身份 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 文学世界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人的朝圣: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9
作者 刘须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跨媒介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叙事策略,受到许多当代作家青睐,几乎成为文学作品中跨越文学边界,指涉其他媒介的常见现象。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通过跨媒介叙事中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借用基里科画作的名字,在整部小说里以“抵... “跨媒介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叙事策略,受到许多当代作家青睐,几乎成为文学作品中跨越文学边界,指涉其他媒介的常见现象。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通过跨媒介叙事中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借用基里科画作的名字,在整部小说里以“抵达之谜”作为隐喻,进行独特的“主题化”书写。通过对康斯特布尔和拉斐尔前派画作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对马蒂斯《粉色裸女》的“隐性跨媒介指涉”,奈保尔使《抵达之谜》中充满着画面的静止美与生活的动态美,从而使语词对人物和景观的描写成为言说的图像。《抵达之谜》是奈保尔精神觉醒的叙事,是作家战胜自我和过去的成长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跨媒介叙事 跨媒介指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与抗争:《抵达之谜》中的女性角色解读
10
作者 张君 汪海燕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1,共5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以其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传统保守却又具有超时代的特质区别于其他作家。奈保尔在半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中塑造了“无声中抗争”的布伦达、“有声但无我”的菲利普斯太太以及“有声且自主”的安杰拉三种典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以其复杂而矛盾的女性观、传统保守却又具有超时代的特质区别于其他作家。奈保尔在半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中塑造了“无声中抗争”的布伦达、“有声但无我”的菲利普斯太太以及“有声且自主”的安杰拉三种典型女性形象。奈保尔将自身的经历与价值观融入这些女性角色的建构中,描绘了她们迥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展现了自身女性观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奈保尔 女性意识 女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达之谜》的女性人物对世界和平的启示
11
作者 赵祥凤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9-191,共3页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与同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女性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生存状况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奈保尔对当今社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女性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想象的藩篱——解读《抵达之谜》
12
作者 钱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35-48,共14页
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具有浓厚的精神自传色彩,是解读作者文化身份的关键作品.本文以“英国想象”为切入点,揭示奈保尔和英国文化的复杂关系,剖析他艰辛的身份探寻之路.从身处历史、想象与现实的张力场中而不自知,到在文化象征层面对帝... 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具有浓厚的精神自传色彩,是解读作者文化身份的关键作品.本文以“英国想象”为切入点,揭示奈保尔和英国文化的复杂关系,剖析他艰辛的身份探寻之路.从身处历史、想象与现实的张力场中而不自知,到在文化象征层面对帝国价值观进行重估,奈保尔经历从幻想到失落、从困惑到顿悟的过程,也完成了与英国精神层面的深度对话,正视自己的多重文化根源,走出认同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想象 文化符号 身份 奈保尔 《抵达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生态政治:《抵达之谜》的动物书写
13
作者 冯溢 张帆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3-99,共7页
英国印度裔作家奈保尔的著作《抵达之谜》通过后殖民语境下的动物叙事,探讨了殖民冲突与文化融合,凸显了反对霸权主义的政治理想。小说中的动物表征,引领读者建立跨物种的情感联结,强调了“动物有灵说”理念下动物的主体性;同时,奈保尔... 英国印度裔作家奈保尔的著作《抵达之谜》通过后殖民语境下的动物叙事,探讨了殖民冲突与文化融合,凸显了反对霸权主义的政治理想。小说中的动物表征,引领读者建立跨物种的情感联结,强调了“动物有灵说”理念下动物的主体性;同时,奈保尔通过动物与殖民地人民生命权力的丧失,暗示了二者被他者化的命运同构。基于动物与人类的形象指涉,小说刻画出后殖民时代前殖民地和前帝国的社会危机,并解构了传统的英国性,展现了兼具流动性与全球化趋势的后殖民生态政治。从作者对后殖民生态政治的建构来看,《抵达之谜》的动物书写挖掘了种际道德,成为奈保尔在后殖民语境下对霸权主义的有力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动物 后殖民生态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V.S.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叙事
14
作者 刘须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7-125,共9页
在《抵达之谜》中,V.S.奈保尔将全书的主题隐藏于叙事中,创作出引发多种阐释的“抵达之谜”。通过对社会和世界变迁的质询和思考,借助非线性的空间书写,奈保尔揭示了作为“精神之地”“花园”的多重意义。通过对“栖居之地”“庄园”和... 在《抵达之谜》中,V.S.奈保尔将全书的主题隐藏于叙事中,创作出引发多种阐释的“抵达之谜”。通过对社会和世界变迁的质询和思考,借助非线性的空间书写,奈保尔揭示了作为“精神之地”“花园”的多重意义。通过对“栖居之地”“庄园”和“小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空间的描写,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绘制了居住者的心理地图和意识空间。植根于各种细腻的外部景观描写中的,以及叙述者与新世界的情感和精神的碰撞、对旧世界的留念与反思中的,是作家对身份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和对生命和人的存在的“顿悟”。所谓“抵达”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抵达”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奈保尔 《抵达之谜》 空间叙事 自我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人的孤独寻根逆旅——解读V.S.热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15
作者 史龙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奈保尔是当代"换语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奖,由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外来的思维方式和多重文化身份使得他的创作中的"寻根"主题得以凸现,对其小说《抵达之谜》进行分析,进而展示主人公及作者作为陌... 奈保尔是当代"换语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奖,由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外来的思维方式和多重文化身份使得他的创作中的"寻根"主题得以凸现,对其小说《抵达之谜》进行分析,进而展示主人公及作者作为陌生人在孤独中的寻根逆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陌生人 孤独 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与死的抵达:《抵达之谜》的死亡主题解读
16
作者 汪海燕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抵达之谜》是英籍作家V.S.奈保尔第一部全面反映自己人生与创作思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第一部荣登英国畅销书榜首的著作。作品通过叙述者观察四季变化、草木荣衰以及生老病死等事件,探究了人生中的种种谜团。从西方死亡哲学的视角解... 《抵达之谜》是英籍作家V.S.奈保尔第一部全面反映自己人生与创作思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第一部荣登英国畅销书榜首的著作。作品通过叙述者观察四季变化、草木荣衰以及生老病死等事件,探究了人生中的种种谜团。从西方死亡哲学的视角解读奈保尔对死亡的认识过程,表达出他从对死亡的困惑、恐惧到直面死亡,最后超越死亡,理解生命轮回的生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弃与背叛:《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解读
17
作者 葛春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抵达之谜》中作家努力脱离特立尼达实现向英国的抵达之旅分为两部分:对特立尼达的生活经验抛弃实现从"第一童年"向"第二童年"抵达;对特立尼达的文学经验抛弃实现从男人向作家的抵达。在英国殖民语境下奈保尔被英... 《抵达之谜》中作家努力脱离特立尼达实现向英国的抵达之旅分为两部分:对特立尼达的生活经验抛弃实现从"第一童年"向"第二童年"抵达;对特立尼达的文学经验抛弃实现从男人向作家的抵达。在英国殖民语境下奈保尔被英国精英文化同化,实现了"英国化",在后殖民语境下奈保尔不是作为被殖民者的复现,却是以"他者"面目出现的殖民者的"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后殖民 抛弃 背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中的家园——论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玉 孙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中,一个具有双重移民背景的叙事人"我"从特立尼达踏上寻求自己文化家园的旅程。在经历了现实与理想的一系列碰撞之后,"我"的主体意识慢慢觉醒,逐渐从一个... 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中,一个具有双重移民背景的叙事人"我"从特立尼达踏上寻求自己文化家园的旅程。在经历了现实与理想的一系列碰撞之后,"我"的主体意识慢慢觉醒,逐渐从一个被殖民教育异化了的人回归自我,并最终使自己获得了自觉的流散视角,从而在异域性当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在超民族的维度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流亡 《抵达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达之谜》中的绘画意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从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跨文化视角出发,以绘画艺术语言对奈保尔作品《抵达之谜》中的绘画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奈保尔文学作品与西方绘画主题的契合,挖掘奈保尔小说中的绘画意味及现代性,揭示奈保尔复杂矛盾的灵魂及绘画艺术对奈保尔... 本文从文学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跨文化视角出发,以绘画艺术语言对奈保尔作品《抵达之谜》中的绘画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奈保尔文学作品与西方绘画主题的契合,挖掘奈保尔小说中的绘画意味及现代性,揭示奈保尔复杂矛盾的灵魂及绘画艺术对奈保尔艺术思维方式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奈保尔 绘画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达之谜》中的后殖民主义
20
作者 王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Z期24-26,共3页
生活在20世纪的人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纷争四起、饱经沧桑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冷战,以及随后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等影响深远的事件,导致数以万计的人们离开了他们的家乡甚至祖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 生活在20世纪的人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纷争四起、饱经沧桑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冷战,以及随后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等影响深远的事件,导致数以万计的人们离开了他们的家乡甚至祖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感到疏离、缺乏归属感,最终陷入身份危机的困境中。“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往何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达之谜》 殖民地 解构 作家 特立尼达 奈保尔 英国性 后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