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4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尚荣 田敬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等特点和聚焦教育质量提升、聚焦课程结构改革、聚焦教师能力培养和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 教育质量 课程结构 教师能力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
作者 赵庆华 邓林森 郑靓妮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立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着重强调其在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的核心作用,目的在于引导美术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效能,促进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分析当前美术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着重强调其在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的核心作用,目的在于引导美术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效能,促进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分析当前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学科理论,深入阐述新课标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新课标为美术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倡导美术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师 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策略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课程理念解读与贯彻——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彩燕 肖建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现了"课程即发展资源"的理念,力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适切。创新课程理念,才能形神兼备地贯彻《标准》。遵循《标准》...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现了"课程即发展资源"的理念,力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适切。创新课程理念,才能形神兼备地贯彻《标准》。遵循《标准》的课程理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研制了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新方案,其可以为教师教育机构落实《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理念 发展资源 教师教育课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开发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应从具体到抽象;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应联系学习者的经验,并综合运用多种探究取向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高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专访《标准》研制专家组首席专家钟启泉教授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艳玲 《教师发展研究》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为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 为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课程建构理念,研制出一个具有模块化、选择性、灵活性等特征的全新课程框架。《标准》实施十年,规范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推进了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标准》面临着如何与其他相关标准有机衔接、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等问题;基于《标准》的课程创新也面临着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如何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研究、如何加强课程创新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建构探析——关于贯彻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考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西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的保证。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教师...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的保证。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宏观上指导推进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领会贯彻《意见》精神,执行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三类四修(选)"型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建立阶段目标区别、终极目标一致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师教育资源课程,提高教师教育效益;加强教师教育教师课程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施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点、线、面结合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富洪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重视教师能力目标的达成,应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能力的基本要求选取职业能力训练点、确定职业能力训练主线、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模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职业...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重视教师能力目标的达成,应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能力的基本要求选取职业能力训练点、确定职业能力训练主线、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模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应坚持以《课程标准》的能力目标和幼教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改变当前专业课程设置艺术化、重视技能课程而轻视理论课程的倾向,使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学前教育专业 线 面结合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师的自我嬗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勇樽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1期110-111,共2页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新标尺,其"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也将规范到业已为师的思想品德教师;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积极研习与贯彻落实其新理念与新要...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新标尺,其"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也将规范到业已为师的思想品德教师;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积极研习与贯彻落实其新理念与新要求,努力探索教师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嬗变,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思想品德教师 教师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平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5期51-53,共3页
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往往不被关注和重视,然而,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却是整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教师专业成长应该贯穿于教师职前、职后乃至一生。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的要求,围绕优秀教师的特质与素养,分别... 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往往不被关注和重视,然而,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却是整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教师专业成长应该贯穿于教师职前、职后乃至一生。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的要求,围绕优秀教师的特质与素养,分别从"育人为本",强化教师教育信念与责任意识;"终身学习",发展教师知识与能力;"实践取向",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方面为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寻找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专业成长 优秀教师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选择——兼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翔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第4期30-35,共6页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上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归属,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强化实践为基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比重,提升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的契合度,同时,应分层设置课...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上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归属,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强化实践为基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比重,提升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的契合度,同时,应分层设置课程内容,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课程实施和管理上,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和制度化的课程管理模式,强化"输出导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教育实习”课程的理性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红敏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80-82,99,共4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并对传统的作为终结性课程的教育实习也进行了重新定位。它不仅是师范生理论学习结束时去尝试应用教育知识的过程,也是师范生反思与重构教育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程实施...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并对传统的作为终结性课程的教育实习也进行了重新定位。它不仅是师范生理论学习结束时去尝试应用教育知识的过程,也是师范生反思与重构教育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分期、分阶段进行,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育实习 课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袁磊 叶薇 +1 位作者 徐济远 陆乙丹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转变问题,基于探索跨学科的发展历程,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跨学科意识、跨学科行动及跨学科反思的综合型跨学科素养。通过联合培养、教研迭代、角色转变和技术赋能可以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对推进高质量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助力义务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程标准 跨学科教师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究——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启平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期10-13,共4页
教师专业的国家标准是各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认证、评估与保障标准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规范和引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的国家标准是各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认证、评估与保障标准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规范和引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应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应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深化改革:创新课程理念;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凸显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规范实践性课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传月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68-72,共5页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已进行了许多的探索,总结并实施了集群式课程、模块整合式课程等模式,但依然存在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学科本位、实践时间欠缺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有利于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已进行了许多的探索,总结并实施了集群式课程、模块整合式课程等模式,但依然存在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学科本位、实践时间欠缺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有利于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视角,优化以课程领域、学习领域、模块等构成的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体现未来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应用型 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艺术课程标准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5
作者 曹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造性地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整合成艺术课程,标志着我国基础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与国际艺术教育接轨的新阶段。为此,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必将进行新...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造性地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整合成艺术课程,标志着我国基础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与国际艺术教育接轨的新阶段。为此,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必将进行新一轮重大调整。立足“大中小”一体化的艺术教育发展框架,从新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教育的新要求入手,在剖析新艺术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需求基础上,建立“产出导向”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以“师范性”“综合性”“民族性”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拓宽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路径,构建“学校—基础教育基地—社会”一体化的综合实践场域三个方面,提出在新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师培养人才模式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艺术教师提供学理性与实践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检视与路径优化——以“中学教育基础”“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为例
16
作者 任爱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49-52,共4页
教师教育课程对于师范生学习非常重要。“中学教育基础”与“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的课程衔接存在前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强化不够、前置课程对后置课程内容的延伸较多且宽泛、后置课程与前置课程的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教师教育课程对于师范生学习非常重要。“中学教育基础”与“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的课程衔接存在前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强化不够、前置课程对后置课程内容的延伸较多且宽泛、后置课程与前置课程的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各门课程实施要紧密围绕课程目标、保持课程内容螺旋式上升的特性、选择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合理开发各门课程的课程资源、不同课程的教师混合教研等策略,以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衔接 “中学教育基础” “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科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分结构及课程设置探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明钊 《教师》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标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贯穿教师教育的全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弱化教师教育机构长期存在的学科本位思...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标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贯穿教师教育的全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弱化教师教育机构长期存在的学科本位思想,有利于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儿童教育发展的新型人民教师。“标准”的实施,鲐将深刻影响我国教师教育——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可能在学分结构与课程安排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这些困难与担忧会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学分结构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小班化教学刍议
18
作者 胡小萍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大班化是导致该课程遭遇困境、教学质量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为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执行《课程标准》必须以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为支撑。实行小班化... 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大班化是导致该课程遭遇困境、教学质量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为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执行《课程标准》必须以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为支撑。实行小班化教学需要任课教师转变课程与教学观,需要校方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任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高师教育课程 小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志明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5-59,共5页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针对现行教师教育课程脱离儿童需要、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术前沿的弊端,《标准》重塑了教师的专业形象,在"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q...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针对现行教师教育课程脱离儿童需要、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术前沿的弊端,《标准》重塑了教师的专业形象,在"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优化了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了实践性教育环节,推进了职前、在职教育的一体化。《标准》所建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中小学及幼儿教师专业化培养提供了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教师形象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历史回顾与新颁课程标准解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海钟 秦积翠 路宏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师范性质的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加教育实习;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增加了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以及三笔字、普通话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始终按照学... 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师范性质的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加教育实习;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增加了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以及三笔字、普通话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始终按照学科理论课程的体系和标准开设,而教学法也演变为学科教育学,甚至教育技术演变为教育技术学,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学。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培养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逐步向教师教育过渡,最近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现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变革,由此将会引起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