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耕厚植 笃行致远——简谈《文史哲》的办刊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京希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办刊理念的高下,决定一本期刊的运势。如果对七十余年来《文史哲》的办刊路径与理念予以凝练,那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原则,着眼于“潜结构”和“长时段”,倾力于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从办刊策略来看,期刊影响力取决于内容的集中度。围... 办刊理念的高下,决定一本期刊的运势。如果对七十余年来《文史哲》的办刊路径与理念予以凝练,那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原则,着眼于“潜结构”和“长时段”,倾力于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从办刊策略来看,期刊影响力取决于内容的集中度。围绕集中度做文章,获取人文学界话语权,无疑就抓住了办好学术期刊的“牛鼻子”。围绕主打专题栏目这一核心,进行“归核化”经营,即构建以主打重头栏目为轴心的同心多元体系,形成围绕同心圆之圆点的集束簇及其向心力,从而完成期刊自身的特色化与个性化定位,不失为一种积极而能动的办刊理念与策略选择。而所谓期刊风格或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可取代性”;没有人能够无视或取代你的存在,就是你最为根本的个性和特色。对此办刊风格予以代际传承与遵循,进而形成传统,便会最终达至“以个性塑就品牌,以品牌张扬个性”的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办刊理念 期刊特色 “长期主义” 归核化经营 三盲匿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与新中国人文学术之初创
2
作者 陈峰 董彩云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3,共9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人文学术的创立期。1951年创刊的《文史哲》杂志,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文领域重要学术思潮、学术运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为新中国学术体系的创立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文史哲》通过批判胡适和“《红楼梦》事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人文学术的创立期。1951年创刊的《文史哲》杂志,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文领域重要学术思潮、学术运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为新中国学术体系的创立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文史哲》通过批判胡适和“《红楼梦》事件”,对民国时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重点清算,通过重启古史分期问题讨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以及开拓农民战争研究,塑造了共和国史学研究的新格局;通过发掘现实主义,重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以及探索“杜甫研究”“鲁迅研究”的新路径,推动了文学领域的新旧转换。《文史哲》早期的作为和命运,为思考人文学术研究和主流话语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共和国学术 马克思主义 学术政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办刊的学术性与时代性成因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祁丽华 王学典 任元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文史哲》自1951年5月创刊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学术性与时代性的办刊宗旨是《文史哲》成功立刊、闻名于世的本源所在。“预”学术潮流的使命感是《文史哲》始终走在人文学术研究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动力引擎;谨... 《文史哲》自1951年5月创刊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学术性与时代性的办刊宗旨是《文史哲》成功立刊、闻名于世的本源所在。“预”学术潮流的使命感是《文史哲》始终走在人文学术研究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动力引擎;谨记“知出乎争”的办刊理念,是《文史哲》不断推出新的学术论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活力源泉;恪守专家办刊的传统则是《文史哲》永葆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生命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学术潮流 “知出乎争” 专家办刊 《文史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看《文史哲》的成功和品牌 被引量:3
4
作者 龙协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一、《文史哲》何以能够获得成功? 这个问题肯定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学校领导的重视,历届主编、编辑部同仁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不待言说的因素。2005年,我作为教育部专家组的成员来山东大学检查名刊工程的情况,在听取汇报中,多... 一、《文史哲》何以能够获得成功? 这个问题肯定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学校领导的重视,历届主编、编辑部同仁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不待言说的因素。2005年,我作为教育部专家组的成员来山东大学检查名刊工程的情况,在听取汇报中,多少条办刊措施,多少条办刊经验,我现在都记不大清了。但山大领导汇报中讲的四个字,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山大领导说,我们学校是把《文史哲》当作“名门闺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成功 学校领导 品牌 名刊工程 山东大学 办刊措施 办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与学术的互动──20世纪50年代的《文史哲》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海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8,127,共7页
20世纪50年代的《文史哲》为观察政治与学术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她以学术研究的身份介入意识形态建立过程,立破兼行并举,成为在学术界推动观念转变和话语转换的排头兵。她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在带有意识形... 20世纪50年代的《文史哲》为观察政治与学术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她以学术研究的身份介入意识形态建立过程,立破兼行并举,成为在学术界推动观念转变和话语转换的排头兵。她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在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高度的学术性,蕴藏着珍贵的学术内核。她独特风貌的形成渊源,应从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和其特殊背景来寻找。《文史哲》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中对时代课题的关注,在意识形态诉求中对学术的坚持和发掘,对新生力量的培养,仍有大量值得后人揣摩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学术 《文史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主编笔谈:学习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京希 刘曙光 +3 位作者 陈双燕 李孝弟 郑珊珊 陈颖 《海峡人文学刊》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高度肯定《文史哲》创刊70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同时对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锻造高品质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在学术界和学术期... 《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高度肯定《文史哲》创刊70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同时对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锻造高品质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在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引发热烈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学术期刊 全体编辑人员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 编辑部 回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载文、引文及作者群计量分析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崇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104,共8页
关键词 《文史哲》 作者群 计量分析 篇均引文量 载文量 参考文献 引文率 文献计量学 社科研究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如何言说文化中国?--《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在山东大学举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文史哲》 山东大学 话语体系 文化中国 论坛 人文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大学人文血脉传承中的辉煌篇章——20世纪50年代的《文史哲》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海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3-14,共2页
星移斗转 ,光阴似箭。在进入 2 1世纪的第 4个年头 ,中国海洋大学满怀豪情地迎来了建校 80周年的盛大节日。这风风雨雨的 80年历史是海洋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海洋大学的前身是 192 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 ,此后历经国立青岛大... 星移斗转 ,光阴似箭。在进入 2 1世纪的第 4个年头 ,中国海洋大学满怀豪情地迎来了建校 80周年的盛大节日。这风风雨雨的 80年历史是海洋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海洋大学的前身是 192 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 ,此后历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和青岛海洋大学 ,2 0 0 2年 10月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回首历史 ,海洋大学与已积百余年跬步的山东大学有着近 30年的共同期 ,而在这个共同期内 ,一大批文史宿学相继聚集在美丽的青岛海滨 ,“焚膏继晷领风骚” ,铸就了誉满海内外的人文辉煌 ,为山东大学和海洋大学的校史谱写下了光彩灿烂的一章。这一骄人的学术传统不仅为山东大学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它也使海大人魂牵梦绕 ,难以忘怀。在海洋大学 80华诞到来之际 ,我们特邀请了山东大学和海洋大学部分专家撰成这一组文章 ,期望通过追寻学校发展渊源、探讨校史研究方法 ,共谋重振人文辉煌发展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大学 20世纪50年代 《文史哲》 师资力量 学校设施建设 学校管理 学术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杂志的特色化建设和国际化努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京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0-191,共2页
一、《文史哲》杂志特色化建设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特色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不可取代性”。在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没有人能够无视或取代你的存在,就是期刊最根本的特色,也是立刊之本。由此而言,所谓特色化建设,就是从... 一、《文史哲》杂志特色化建设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特色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不可取代性”。在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没有人能够无视或取代你的存在,就是期刊最根本的特色,也是立刊之本。由此而言,所谓特色化建设,就是从期刊的风格定位、选题策划,到栏目设计、内在质量,全部朝着“不可取代性”的方向去进行主观努力的过程。循着这样的轨迹去努力了、实践了,期刊特色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化建设 《文史哲》 杂志 国际化 学术期刊 风格定位 选题策划 栏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的独特道路:小综合、大专业 被引量:1
11
作者 仲伟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创办的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文史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我将《文史哲》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综合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我认...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创办的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文史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我将《文史哲》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综合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这种特点是《文史哲》独有的,在全国社科期刊中是独一无二的,已成为《文史哲》独特的品格,正是这一品格使《文史哲》成为中国社科期刊界的一面旗帜。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代表,《文史哲》不仅是山东大学的骄傲,而且也是全国社科期刊尤其是全国文科学报的骄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大专业 高校文科学报 道路 社科期刊 光辉历程 高等学校 山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编辑主体作用,打造学术期刊品牌——祝贺《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国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48,共2页
《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穿越时光的隧道,经过风雨的洗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史哲》由一个同人刊物到一份厚重的高校学报,一路奋斗,一路凯歌。她在高校学报开了“百家争鸣”的先河,她在高校学报树立了热情扶植“小人物”的典... 《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穿越时光的隧道,经过风雨的洗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史哲》由一个同人刊物到一份厚重的高校学报,一路奋斗,一路凯歌。她在高校学报开了“百家争鸣”的先河,她在高校学报树立了热情扶植“小人物”的典范,她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繁荣学术方面做出了榜样。她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多次关注和重视,受到陈毅元帅的表扬和推崇,受到全国学人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她首届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她曾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最近又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概而言之,《文史哲》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亮丽品牌,是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一座学术丰碑!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为她高歌,为她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学术期刊 期刊品牌 主体作用 创刊 高校学报 编辑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学习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家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共3页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深刻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深刻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宏阔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彰显了坚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自信 全体编辑人员 文化自信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学习体会 历史和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善与性恶: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五”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晓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3-164,共2页
2015年5月1日至2日,“《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五”在济南南郊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高校的近三十位知名学者与会。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之大宗,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和标志,两者长期以来曾... 2015年5月1日至2日,“《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五”在济南南郊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高校的近三十位知名学者与会。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之大宗,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和标志,两者长期以来曾经势如冰火。自由主义者一度认为,儒学不止是专制制度的帮凶,更是这种制度的直接设计者。第一代港台新儒家曾致力于从“老内圣”开出“新外王”(民主和科学),但与此同时却又坚称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那么,如何界定这种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者 《文史哲》 儒学 论坛 人文 杂志 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与我的学术生涯
15
作者 郭延礼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山东大学位于美丽的青岛海滨,如诗如画的校园浸沉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令每一个步入山大的学子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1955年9月初,我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当时正值山东大学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中期,人文荟萃,名流如云。文理各系... 山东大学位于美丽的青岛海滨,如诗如画的校园浸沉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令每一个步入山大的学子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1955年9月初,我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当时正值山东大学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中期,人文荟萃,名流如云。文理各系科均实力雄厚,名扬遐迩;尤以“文史见长”,誉满海内外。即以我所在的中文系而论,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黄公渚、殷孟伦、殷焕先、高兰诸教授均学富五车,名扬天下,历史系的杨向奎、童书业等八大教授亦著作等身,卓然大家,副校长吴富恒、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吴大琨、外文系的黄嘉德教授等均是国内的一流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学术生涯 山东大学 教研室主任 学术氛围 黄金时代 马列主义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文史哲》创刊5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词
16
作者 朱正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创刊50周年 学术研讨会 《文史哲》 庆祝活动 人文精神 现代化 开幕词 山东大学 专家学者 校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哲》大事记(1951-2004)
17
作者 邹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3-165,共13页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史哲》已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五十多年的历史,折射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七彩虹霓。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辉煌的顶峰,也有曲折的弯路。评说昔日的荣辱毁誉并不重...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史哲》已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五十多年的历史,折射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七彩虹霓。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辉煌的顶峰,也有曲折的弯路。评说昔日的荣辱毁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为今后的期刊发展提供宝贵的参照,这有助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大事记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新中国成立 社会科学发展 社会科学事业 回顾与反思 期刊发展 人文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史学现代脚注之确立:以《历史研究》与《文史哲》为中心
18
作者 陈怀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53,168,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一系列史学新刊物的出现,如《历史教学》《文史哲》《历史研究》等等,现代学术规范逐渐确立,其中也包括作为现代学术主要特点的脚注。尽管1950年代初这些刊物都采用直排形式,作者们多使用尾注或文中夹注,但1954年以后...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一系列史学新刊物的出现,如《历史教学》《文史哲》《历史研究》等等,现代学术规范逐渐确立,其中也包括作为现代学术主要特点的脚注。尽管1950年代初这些刊物都采用直排形式,作者们多使用尾注或文中夹注,但1954年以后逐渐使用“直排脚注”。《文史哲》1955年率先使用了横排并确立了脚注的格式,《历史研究》等刊物也在1956年根据文化部对出版物标准的指示改为横排,从而奠定了现代脚注的格局。马克思主义史家在采用现代注释格式方面起了标杆作用,这主要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取得史学界指导思想,使得史家开始重视规范地引用经典作家的著作,强调其经典性、权威性。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史学交流加强了对现代史学规范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脚注 横排 马克思主义史学 现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的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
19
作者 刘京希 《中国期刊年鉴》 2023年第1期344-349,共6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创办期刊极为少见,学术理论性期刊只有几家一一《新建设》《学习》《文史哲》,以及之后的《史学月刊》。《新建设》和《学习》在“文革”初期停刊后再没有复刊。与之不同的是,《文史哲》虽经历两次停刊的坎珂,但停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创办期刊极为少见,学术理论性期刊只有几家一一《新建设》《学习》《文史哲》,以及之后的《史学月刊》。《新建设》和《学习》在“文革”初期停刊后再没有复刊。与之不同的是,《文史哲》虽经历两次停刊的坎珂,但停刊和由此造成的间隔无论长短,随后又接续新命,绵延至今七十余载而不绝,几与共和国同龄,近乎全程参与因而见证了新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风雨历程。从这层意义上说来,它在新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界乃至人文学界,更在新中国人文学术发展史上,无疑具有标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史学月刊》 办刊实践 学术期刊 全程参与 人文学术 学术理论性 学术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在政治运动中的命运沉浮——以《文史哲》、《江海学刊》的停刊与复刊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华 《兰州学刊》 2006年第7期59-60,150,共3页
学术期刊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当政治环境良好时,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功能,为学术服务;当政治环境恶劣时,学术期刊为了自己的生存,有时不得不牺牲其科学性而为政治服务,这样,学术期刊就失去了学术所具有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多数情况... 学术期刊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当政治环境良好时,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功能,为学术服务;当政治环境恶劣时,学术期刊为了自己的生存,有时不得不牺牲其科学性而为政治服务,这样,学术期刊就失去了学术所具有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学术期刊只能选择停刊。像《文史哲》、《江海学刊》等学术期刊就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政治运动 《文史哲》 《江海学刊》 停刊 复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