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汇报》看汉语字母词的历史演变 |
皇甫素飞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2
|
中外媒体对中国GDP下降的不同解读-以《经济日报》、香港《文汇报》和《纽约时报》三家媒体为例 |
郭光华
贾茜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充满韵味的章回式标题——评析《文汇报》世界杯特刊标题 |
张梦新
阮家骅
|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4
|
19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城市社会——以英文《文汇报》相关文章为例 |
王健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5
|
论“孤岛”时期《文汇报》的编辑出版文化 |
潘国好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孤岛”时期《文汇报》停刊原因探析 |
周立华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7
|
“孤岛”时期《文汇报》上发刊广告的史料价值 |
周立华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孤岛”时期《文汇报》的“洋旗”及其作用 |
周立华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2008 |
0 |
|
9
|
《文汇报》能否弯道超车 |
张涛甫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实行精品战略 讲究有效传播──上海《文汇报》改版的启示 |
张骏德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1
|
《文汇报》的优秀文化品质应当长期保持——以2012年、2013年6月和2014年1月上海《文汇报》瑕疵为例 |
曾铁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文汇报》新闻标题研究 |
崔静
曹姝
|
《文教资料》
|
2009 |
0 |
|
13
|
1967年《文汇报》《解放日报》造反派夺权事件 |
阴艳
|
《新闻前哨》
|
2011 |
0 |
|
14
|
一个富有创新的版面——《文汇报》第五版评析 |
杨志顺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5
|
倾斜的文学场——施蛰存与1957年《文汇报》 |
刘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6
|
新闻说书人:《文汇报》体育版标题语言探析 |
丁春花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7
|
《文汇报》的报道特色及传播效果研究 |
赵盼盼
王正友
|
《新闻世界》
|
2012 |
1
|
|
18
|
视角·素材·话语:重大主题报道的新闻叙事对比分析——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香港《文汇报》迎接党的十九大专版报道为例 |
李忱阳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8 |
2
|
|
19
|
沪上主流媒体医患关系报道框架研究——以《解放日报》《文汇报》为例 |
于淼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3 |
1
|
|
20
|
解放前《文汇报》广告策略浅探 |
朱宏
李艳平
周鼎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