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性:音乐审美的一种维度——从维柯《新科学》“诗性”理论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叶佳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维柯在其所著《新科学》中将"诗性"作为具有人类文化学意指的学理化核心词。当下,"诗性"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审美讨论中,而将"诗性"运用于音乐审美,也是一种审美阐释路径。文章重点对音乐审美中的&qu... 维柯在其所著《新科学》中将"诗性"作为具有人类文化学意指的学理化核心词。当下,"诗性"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审美讨论中,而将"诗性"运用于音乐审美,也是一种审美阐释路径。文章重点对音乐审美中的"诗性"及相关要素进行学理性探讨,以力求揭示音乐的诗性审美能够兼具对音乐本体切实合理的解读,及其在音乐主体丰厚的智慧底蕴之上的本真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维柯 诗性 《新科学》 音乐审美 音乐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维柯《新科学》中的“诗性逻辑”之“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雷文彪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诗性逻辑"是维柯《新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分析维柯的"诗性逻辑"中的内在"逻辑",认为早期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诗性智慧是诗性逻辑的起点,诗性思维是诗性逻辑的演绎方式,而诗性逻辑的价值旨向则是探... "诗性逻辑"是维柯《新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分析维柯的"诗性逻辑"中的内在"逻辑",认为早期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诗性智慧是诗性逻辑的起点,诗性思维是诗性逻辑的演绎方式,而诗性逻辑的价值旨向则是探寻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共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 诗性逻辑 诗性智慧 诗性思维 共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维柯《新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武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维柯的《新科学》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出发点 ,试图在人的原初时代寻找人类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力 ,并竭力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挖掘人的创造力。人类创造的过程就是“共同意识”的诞生过程 ;早期人类用“以己度物”的诗性智慧进行创造 ,创造的过... 维柯的《新科学》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出发点 ,试图在人的原初时代寻找人类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力 ,并竭力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挖掘人的创造力。人类创造的过程就是“共同意识”的诞生过程 ;早期人类用“以己度物”的诗性智慧进行创造 ,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生成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新科学》 人文主义 信仰 理性 共同意识 语言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潜对维柯《新科学》的接受与阐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名诚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2-98,104,124,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朱光潜萌发了翻译维柯《新科学》的想法,并在极短时间内翻译且进一步阐释了维柯及其《新科学》的学术思想。朱光潜试图通过阐释维柯的学术思想来确立自身美...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朱光潜萌发了翻译维柯《新科学》的想法,并在极短时间内翻译且进一步阐释了维柯及其《新科学》的学术思想。朱光潜试图通过阐释维柯的学术思想来确立自身美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品格。他认为维柯的历史发展观、实践观、人民观、阶级斗争学说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他对维柯学术思想的接受和阐释对我国的维柯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拓展了我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探讨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朱光潜对维柯学术思想的过度阐释同时也透露出了其美学思想的深层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维柯 《新科学》 接受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哲学”对历史研究的宏观指导——兼评维科《新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祖恩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中外古代史著对历史研究自身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指导,历史研究处在自发、盲目、感触性阶段,“历史哲学”一改历史研究之积习,拨向共同规律性的历史探究,刷新历史研究之风尚,研究历史的目的性指明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历史编撰的手... 中外古代史著对历史研究自身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指导,历史研究处在自发、盲目、感触性阶段,“历史哲学”一改历史研究之积习,拨向共同规律性的历史探究,刷新历史研究之风尚,研究历史的目的性指明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历史编撰的手法改变了,史学精神抖擞了,史学的价值增加了。“历史哲学”重视历史规律探究,从浩瀚的史事中提炼出原理或原则。在“历史哲学”指导下,历史学致力于理论研究,规律探讨。“历史哲学”对历史研究的宏观指导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历史研究 维科《新科学》 历史理论 史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性智慧的历史演进轨迹——一种对于《新科学》之核心概念的梳理与阐释
6
作者 桑大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4-40,共7页
诗性智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把自我不断的导向完美与卓越的创造性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最早在原始野蛮人身上发露出来 ,原始人用这种诗性智慧创造了他们适以自存的形形色色的文明形态 :神话 ,宗教 ,艺术 ,政治体制等 ,并接受这些文... 诗性智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把自我不断的导向完美与卓越的创造性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最早在原始野蛮人身上发露出来 ,原始人用这种诗性智慧创造了他们适以自存的形形色色的文明形态 :神话 ,宗教 ,艺术 ,政治体制等 ,并接受这些文明的洗礼 ,形成文化与人类自我交错互生、变动不居的大历史格局。此文以维柯《新科学》的阐述为根据 ,梳理了诗性智慧如何由最初纯粹的激情冲动进行文明与自身的同步创化 ,逐步生发出理性观照意识并进而达到理性与感性并运互生的过程 ,向读者清晰地呈现出一条诗性智慧的历史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 诗性智慧 理性 感性 智力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科学》中的历史发展观
7
作者 谢欣然 《大观周刊》 2012年第3期39-39,共1页
詹巴蒂斯塔·维柯是意大利历史哲学的奠基人。其思想探究领域之广影响了此后各时期许多思想家和学术著述。本文旨在通过其代表作《新科学》中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观的论述来探讨维柯别具一格的哲学体系,浅析其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维柯 《新科学》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潜翻译维柯《新科学》的原因、过程与收获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4-210,311-312,共7页
维柯是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朱光潜晚年竭尽全力翻译其代表作《新科学》,是因其影响不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思想体系胜过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其阶级斗争学说、"实践观点"以及关于罗马法精神的哲学的观... 维柯是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朱光潜晚年竭尽全力翻译其代表作《新科学》,是因其影响不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思想体系胜过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其阶级斗争学说、"实践观点"以及关于罗马法精神的哲学的观点得到了马克思的赞扬。朱光潜翻译这本对近代西方文化和中国美学界有着巨大影响的书,是为后人的研究做些准备工作。自1980年开始到1985年该书付梓,他翻译该书五年。同时还翻译了维柯的《自传》,在香港做了介绍《新科学》的演讲,撰写了《新科学》一书的中译词的说明。在翻译《新科学》的过程中,80多岁的朱光潜加深了对维柯哲学思想的认识,感受到了维柯的"诗性智慧",并以《新科学》的观点反驳了当代翻译中的不正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维柯 《新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柯《新科学》与人文主义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立坤 杨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4-68,共5页
维柯是18世纪意大利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其历史哲学、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思想在世界近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柯《新科学》中的民政世界、诗性智慧和天神意旨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维柯与西方人文主义... 维柯是18世纪意大利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其历史哲学、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思想在世界近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柯《新科学》中的民政世界、诗性智慧和天神意旨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维柯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开创了人文主义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新科学》 诗性智慧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科学》看维科的文化史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凡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101,109,共3页
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社会科学超出生物学的领域描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统一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发展,人类科学领域掀起了一阵以研究文化为主题的热潮。本文拟从意大利学者扬母巴... 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社会科学超出生物学的领域描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统一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发展,人类科学领域掀起了一阵以研究文化为主题的热潮。本文拟从意大利学者扬母巴蒂斯塔·维科的代表作《新科学》中关于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论述,来探讨他的文化观,以及维科文化观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科 《新科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体结构与《新科学》的史学思想
11
作者 张小忠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5,共4页
《新科学》凸显了维柯独特的叙述风格,主要表现为文体结构方面。文体结构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新科学》的形式打上了理性时代的烙印,不过,内容却带有反-启蒙运动的品性。究其根源,维柯在秉承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了历史知识... 《新科学》凸显了维柯独特的叙述风格,主要表现为文体结构方面。文体结构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维度,《新科学》的形式打上了理性时代的烙印,不过,内容却带有反-启蒙运动的品性。究其根源,维柯在秉承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了历史知识蕴涵着确凿可凭的证据与渗入想象的特质。《新科学》的文体结构确立了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观念,对浪漫主义派的史学研究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结构 《新科学》 维柯 内外批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维柯《新科学》的美学意义
12
作者 王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维柯《新科学》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它为多个学科开辟了道路。就美学较适宜的界定"感性学"而言,《新科学》的美学意义体现于五个方面:第一,辟开"诗性文化"世界;第二,在包括感性在内的人性研究上,得出不... 维柯《新科学》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它为多个学科开辟了道路。就美学较适宜的界定"感性学"而言,《新科学》的美学意义体现于五个方面:第一,辟开"诗性文化"世界;第二,在包括感性在内的人性研究上,得出不少重要的发现或假说;第三,在诗学上,特别是在语言的发生研究与史诗的个案研究领域实现了突破;第四,艺术哲学上,揭示出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发展史中的人类需求规律;第五,审美学上,维柯停留于古希腊哲学或经院哲学的美之观念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新科学》 美学 感性学 诗性 心性 诗学 艺术哲学 审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象思维”到“原始思维”——以朱光潜译《新科学》为契机
13
作者 姜茜 安静 《济宁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
我国在建国后兴起过两次“形象思维”讨论。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形象思维”以多种方式转入了新的话题中,其中之一就是“原始思维”。我国学术界关注“形象思维”或“原始思维”的文章不在少数,但鲜有人关注二者的联系及具体转变过程... 我国在建国后兴起过两次“形象思维”讨论。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形象思维”以多种方式转入了新的话题中,其中之一就是“原始思维”。我国学术界关注“形象思维”或“原始思维”的文章不在少数,但鲜有人关注二者的联系及具体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向中,朱光潜首次将“想象”与“形象思维”相联系,并在翻译《新科学》的过程中,进一步阐述了“想象”与“原始思维”的关系。因此,朱光潜论“想象”为“形象思维”转向“原始思维”的研究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性,翻译《新科学》更成为了转变的重要契机,推动了“原始思维”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形象思维 原始思维 《新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科《新科学》之历史划分体系研究
14
作者 常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4-36,共3页
维科的《新科学》借用古埃及人的划分体系将人类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尽管程度不同,但构建这一体系的主体都是"人"。每个时代的内容都很纷繁复杂,但却都以13个特征为表征,且在这13个特征之下,有一条暗线即人类... 维科的《新科学》借用古埃及人的划分体系将人类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尽管程度不同,但构建这一体系的主体都是"人"。每个时代的内容都很纷繁复杂,但却都以13个特征为表征,且在这13个特征之下,有一条暗线即人类理性发展的程度将三个时代区分开来。最后,社会并没有在第三个时代止步,而是以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继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科 《新科学》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柯《新科学》神话思想研究
15
作者 连晨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在《新科学》一书中,维柯从"诗性智慧""语言产生""文明起源""历史循环"等角度探讨了原始人类的思维和文化,以此作为解读人类史前文明的钥匙,从神话考查原始社会与原始思维的方法对了解早期人... 在《新科学》一书中,维柯从"诗性智慧""语言产生""文明起源""历史循环"等角度探讨了原始人类的思维和文化,以此作为解读人类史前文明的钥匙,从神话考查原始社会与原始思维的方法对了解早期人类文明开辟了新路径,并影响了此后美学、神话学等学科的发展。维柯在《新科学》中对神话故事的解读反映出他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是如何起源并发展的"。这种肯定神话价值并将其自觉运用到认识人类社会的尝试,对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赫尔德、缪勒、卡西尔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方法,由此可见维柯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新科学》 神话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与历史的统一——论维柯《新科学》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16
作者 赵金轶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坚巴蒂斯塔·维柯被誉为近代社会科学的奠基人。他的《新科学》对西方历史哲学和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维柯提出的历史哲学观点的阐述 ,论证了其人创造历史 ,阶级斗争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坚巴蒂斯塔·维柯被誉为近代社会科学的奠基人。他的《新科学》对西方历史哲学和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维柯提出的历史哲学观点的阐述 ,论证了其人创造历史 ,阶级斗争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影响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认识局限 ,肯定了其对史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历史哲学 诗性 智慧 心智 《新科学》 坚巴蒂斯塔·维柯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最聪明人看的书——斯蒂芬·沃夫兰姆的《新科学》
17
作者 徐彬 《上海科学生活》 2002年第7期62-63,共2页
世界上有那么一本书,可能只是供极聪明的一小撮人看的。斯蒂芬·沃夫兰姆最近出版的《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应该就是这么一本。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撰写这部奇书,宣称该书将颠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部书厚达1263... 世界上有那么一本书,可能只是供极聪明的一小撮人看的。斯蒂芬·沃夫兰姆最近出版的《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应该就是这么一本。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撰写这部奇书,宣称该书将颠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部书厚达1263页,共583,313字,几乎相当于120万汉字——看来,你若想领略世界上一等一的头脑的思维,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芬·沃夫兰姆 《新科学》 科学体系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青年》到《新科学》武衡探索科学救国道路 从木土学到无线电李强创造《发信菱形天线》公式
18
作者 王渝生 《中国科技教育》 2021年第2期78-79,共2页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的一百年,是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的一百年,也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百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就没有社会主...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的一百年,是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的一百年,也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百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最早的一批党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近代科学技术背景或较早接受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他们对于在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比其同代人理解得更深切、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技术 《新科学》 《新青年》 英勇奋斗 同代人 救国道路 民主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学》的美学反思
19
作者 武茜佳 《品位·经典》 2019年第6期1-7,41,共8页
《新科学》是意大利思想家维柯于1725年发表的著作,但此书在发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直至20世纪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来看,国内对《新科学》的研究仍不完善,该书思想复杂,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历史循环论"和"... 《新科学》是意大利思想家维柯于1725年发表的著作,但此书在发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直至20世纪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来看,国内对《新科学》的研究仍不完善,该书思想复杂,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历史循环论"和"诗性智慧"的美学思想;作者在书中还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因此,对《新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 历史循环论 诗性智慧 意义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格林《新政治科学》对现代心灵失序的诊断
20
作者 冯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沃格林对现代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的不满,与其对现代西方文明中心灵失序问题的全面检讨有关。在《新政治科学》中,沃格林开篇对韦伯的批评是他全书对现代内在主义或“灵知主义”之革命问题进行诊断的开端。由于偏离了前现代灵魂秩序中人... 沃格林对现代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的不满,与其对现代西方文明中心灵失序问题的全面检讨有关。在《新政治科学》中,沃格林开篇对韦伯的批评是他全书对现代内在主义或“灵知主义”之革命问题进行诊断的开端。由于偏离了前现代灵魂秩序中人性与神性的参与性经验,现代灵知主义的精神倾向无法给出关于实在秩序的全面表征,而只能返回信心与良知等内在维度。在这一倾向转向宗教化的激进主义实践时,必然要求一整套带有实证意涵的政治技术作为其创制新秩序的保证。这样的代表机制实则延伸到现代主权国家的法权建构原则当中,并为现代意识形态政治提供了原型。由此,沃格林认为,从发生原因、内在机制和历史效果来看,现代的实证主义倾向和灵知主义倾向,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格林 《新政治科学》 实证主义 灵知主义 内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