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月牙儿》:女性叙事话语与中国文人心态的曲折表达 |
王春林
王晓俞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9
|
|
2
|
《月牙儿》的苦难意识 |
李玲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3
|
欲望叙述与《月牙儿》的诗化伦理 |
席建彬
曾小娟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月牙儿》与底层妓女的现代书写 |
郭文元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命运的轮回 生命的隐痛——解读《月牙儿》的叙事裂隙 |
刁丽英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6
|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老舍《月牙儿》与《阳光》新探 |
张爱兰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4
|
|
7
|
老舍小说《月牙儿》的意象营造 |
傅晓燕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高扬女性主体意识——浅析《月牙儿》中的女性意识 |
侯艳娜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1 |
3
|
|
9
|
《月牙儿》的象征主义完全解读 |
王再兴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0
|
互文叙事与老舍小说中的女性构建——以《月牙儿》《阳光》为例 |
易华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1
|
诗意的栖息——《月牙儿》的艺术生命精神解读 |
陈俐
李家富
|
《文教资料》
|
2014 |
1
|
|
12
|
老舍的悲剧艺术及其现代指向——以《月牙儿》为例 |
闫晓昀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3 |
2
|
|
13
|
一首凄楚哀切的散文诗——小说《月牙儿》创作方法探索与创新 |
闵爽
李洪辉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4
|
女性浪漫神话的颠覆与衍异——试论老舍小说《月牙儿》中的女性意识 |
郭文元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5
|
《月牙儿》意蕴美探析 |
李富强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6 |
1
|
|
16
|
意境 困境——《月牙儿》艺术特色解析 |
张连义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05 |
3
|
|
17
|
女性堕落文本的互补性阐释——《月牙儿》、《沉香屑·第一炉香》比较 |
胡群慧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8
|
月光下的宿命式悲剧——浅析《金锁记》中长安与《月牙儿》中“我”的形象 |
燕淑梅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9
|
同是月下不幸人:女性的生存悲剧——评奥尼尔的《月照不幸人》和老舍的《月牙儿》 |
金莉
侯林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西方文学对《月牙儿》中的人性刻画的影响 |
周倩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