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媒体时代材料类专业《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雯 张青松 +1 位作者 王文一 张桂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2期133-134,共2页
根据我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借助微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微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提... 根据我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借助微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微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材料专业课程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凤燕 夏慧芸 +1 位作者 高莉宁 宋家乐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然而,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公式定律、材料种类较多,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非常难学。因此,该文针对该课程本身及教...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然而,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公式定律、材料种类较多,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非常难学。因此,该文针对该课程本身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综合改革探索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秋红 王卫伟 +2 位作者 曹俊 司维蒙 张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149-149,169,共2页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地方性和应用型",同时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学校所在周边区域,基于此,对"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水平建设、考核以及评价方...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地方性和应用型",同时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学校所在周边区域,基于此,对"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水平建设、考核以及评价方式等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实践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地方产业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产教研”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吴超 杭祖圣 +2 位作者 李华冠 熊桑 张旭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实际工作和科研问题时的解决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映和相关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表现的反馈,说明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产教研教学模式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
5
作者 布林朝克 包金小 +3 位作者 李涛 邢瑞光 葛鑫 潘高飞 《科技风》 202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专业重要课程,其内容与材料基础理论、工业生产紧密相关。此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措施,涉及课程目...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专业重要课程,其内容与材料基础理论、工业生产紧密相关。此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措施,涉及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手段、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等方面。本文的探索将促进“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工程教育认证框架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建设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创新实践探索
6
作者 万玉勤 刘泳 丛兴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文章结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4个方面提...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文章结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4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对策,达成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标。同时,将基础知识与产业科技发展有机融合,重塑课程创新实践内涵和价值导向,为高校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与改革
7
作者 薛小强 孙允凯 +3 位作者 刘健 丁轶 张煜桁 苗雪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1,共1页
材料科学领域,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材料表面与界面”这一核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明确思政素养目标、创新融合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以及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 材料科学领域,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材料表面与界面”这一核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明确思政素养目标、创新融合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以及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这种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探索对于推动教育全面进步、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深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思政 学生全面素质 思政教育 师资培养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科学领域 教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8
作者 李俊哲 马扬洲 +1 位作者 俞海云 冉松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优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报国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探究课程思政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中的实施策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推进学生综合素...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优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报国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探究课程思政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中的实施策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政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娜 柯红军 +3 位作者 汪东 许晓洲 李丽英 王国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改性 热塑性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黄河 杜宇航 任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碳纤维效果的发挥。因此,研究者们通过碳纤维表面处理或复掺其他材料对碳纤维/水泥浆体界面进行改善。本文从碳纤维表面氧化、碳纤维表面接枝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碳纤维复掺以及聚合物与碳纤维复掺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为今后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界面性能 纳米材料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界面接触下KDP晶体表面损伤缺陷研究
11
作者 孙殿富 查正月 +2 位作者 李芃谕 孙付仲 王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81,共8页
磷酸二氢钾(KH_(2)PO_(4),简称KDP)晶体作为激光倍频转换的重要材料,在激光器等设备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KDP晶体质软、易碎,在夹持过程中易产生表面损伤和缺陷,这对加工和夹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揭示不同接触状态下晶体的表面损伤和... 磷酸二氢钾(KH_(2)PO_(4),简称KDP)晶体作为激光倍频转换的重要材料,在激光器等设备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KDP晶体质软、易碎,在夹持过程中易产生表面损伤和缺陷,这对加工和夹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揭示不同接触状态下晶体的表面损伤和缺陷,笔者对不同界面接触方式下的晶体和铝合金(5A06)表面形貌开展研究。一方面,针对KDP晶体和铝合金(5A06)直接接触下的形貌损伤和缺陷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在晶体和金属表面填充不同的纳米级热界面接触材料,分析不同纳米材料和体积分数的纳米级热界面接触材料对晶体表面的损伤。结果表明:石墨烯复合材料产生的损伤最小,为0.045μm,但当体积分数超过30%时,由于团聚效应,易造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表面损伤 导热填料 界面损伤 铝合金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娟 赵媛 +4 位作者 梁栋 王昭 宋文利 林青 郝凌云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15期123-125,128,共4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作为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专业课。总结了“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重难点,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材料表面与界面”作为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专业课。总结了“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重难点,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专业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以研究生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鑫 高志玉 +2 位作者 吴纯 孟超 董世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23期107-109,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三观”建设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按章节列举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案例,为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三观”建设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按章节列举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案例,为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颗粒表面包覆处理对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逸飞 李新涛 +3 位作者 郑开宏 刘建永 韩胜利 潘复生 《铸造》 CAS 202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以AZ91D作为基体,Ti颗粒和利用电爆沉积法在Ti颗粒表面包覆Al的Al-Ti颗粒作为增强颗粒,使用搅拌铸造工艺分别制备了Ti_(p)/AZ91D和(Al-Ti)_(p)/AZ91D两种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中Ti颗粒分布的均匀性进行了观察,... 以AZ91D作为基体,Ti颗粒和利用电爆沉积法在Ti颗粒表面包覆Al的Al-Ti颗粒作为增强颗粒,使用搅拌铸造工艺分别制备了Ti_(p)/AZ91D和(Al-Ti)_(p)/AZ91D两种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中Ti颗粒分布的均匀性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的对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界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拉伸试验,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对断口进行了分析。由于表面包覆后的Al-Ti颗粒能够提供更好的界面结合,因此与Ti_(p)/AZ91D复合材料相比(Al-Ti)_(p)/AZ91D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颗粒 镁基复合材料 表面包覆 界面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教学改革探索
15
作者 薛小强 孙允凯 +3 位作者 刘健 丁轶 张煜桁 苗雪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88,共1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致力于探索材料表面与界面方面的专业知识。此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还能培养他们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致力于探索材料表面与界面方面的专业知识。此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还能培养他们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注重他们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实践应用。本文基于课程实际和往届学生的就业反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材料表面与界面 工程技术 材料科学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互动式新工科研究生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生物材料表界面与功能化课程为例
16
作者 贾昭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1期134-137,142,共5页
在生物医学工程院系开设生物材料表界面一类专精课程有利于凸显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助力培养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创新型科技攻关人才。该文以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生物材料表界面与功能化为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导向下... 在生物医学工程院系开设生物材料表界面一类专精课程有利于凸显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助力培养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创新型科技攻关人才。该文以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生物材料表界面与功能化为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导向下,以“自主创新精神”为引领,以生物材料表界面及表面改性相关原理、技术和应用为切入点,针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多元化个体需求及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潜在问题进行“主题互动式”教学改革,以实现教与学立体联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材料界面 主题互动式教学 研究生课程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与教学融合下的课程建设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明芳 张学习 耿林 《教师》 2022年第27期111-113,共3页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索、思政体系构建、评价方式优化等五个方面,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教育体系、打造精品课程,持续培养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学术素养深厚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研究生培养 课程思政 材料表面与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建设——以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课程为例
18
作者 林文鑫 杨叶锋 罗海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德育与智育并举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课程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针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学效果欠缺、德育效... 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德育与智育并举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课程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针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学效果欠缺、德育效果不佳、思政考核不足等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改进,探索课程思政在新工科专业课程中的建设途径,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并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培养具有正确思想观念、较高思想水准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课程教改探讨
19
作者 谢向宇 刘渊 罗军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50-151,171,共3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但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多、定律和公式繁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等问题,学生学习时普遍觉得难度较大...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但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多、定律和公式繁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等问题,学生学习时普遍觉得难度较大。为此,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从课程及学科发展方向出发探讨该课程教学的途径,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应用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彩宁 王煦漫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62-64,共3页
针对西安工程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加强教学管理。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