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法总则》知识产权条款评析及未来立法展望 |
何华
肖志远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2
|
《民法总则》中知识产权条款的意义与影响 |
李雨峰
倪朱亮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3
|
论《民法总则》对《海商法》修改之影响 |
胡正良
孙思琪
|
《中国海商法研究》
|
2018 |
7
|
|
4
|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及其缓和——兼对《民法总则》第123条条文的分析 |
易继明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8
|
|
5
|
论《民法总则》知识产权条款中的“专有” |
李琛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8
|
|
6
|
《民法总则》规定的非法人组织的主体地位与规则 |
杨立新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7
|
《民法总则》对商事关系的包容性及表现——兼论决议行为立法问题 |
薛波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1
|
|
8
|
《民法总则》背景下商事表见代理的制度回应 |
吴京辉
金恩雨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9
|
习惯作为民法法源的类型化分析——以《民法总则》第10条的适用为中心 |
刘智慧
|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
2017 |
12
|
|
10
|
认可、吸纳与空漏:《民法总则》对习惯的规范及完善 |
高其才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1
|
德国潘德克吞式《民法总则》之后的人格权法的立法 |
许中缘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7 |
7
|
|
12
|
《民法总则》第10条的成功与不足——我国民法渊源五分法理论的确立 |
张民安
|
《法治研究》
|
2017 |
27
|
|
13
|
论《民法总则》第111条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益立场 |
李倩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7
|
|
14
|
《民法总则》第123条的功能考察——兼论知识产权法典化的未来发展 |
何华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5
|
《民法总则》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
梁慧星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6
|
《民法总则》的时代特征、价值理念与制度变革 |
谢鸿飞
|
《贵州省党校学报》
|
2017 |
11
|
|
17
|
《民法总则》的公因式元素与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 |
许中缘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7
|
|
18
|
从类型化到法典化: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与变革——以《民法总则》第123条为切入点 |
刘鑫
|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
2018 |
7
|
|
19
|
民商二元视角下《民法总则》法人制度的不足——以制度供给理论为方法展开 |
杨秋宇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0
|
论我国《民法总则》的创新与时代特征 |
陈华彬
|
《法治研究》
|
201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