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节古诗注的突破——以《汉魏乐府风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寒辉 吴建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9-82,共4页
黄节对先秦和汉魏六朝诗歌有颇多精当见解,以《汉魏乐府风笺》为例,可以看出黄先生对古诗注有许多突破。由于文学史观的引入及重视发掘诗歌的美学特征,其注开启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 黄节 《汉魏乐府风笺》 作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乐府研究特色及其学术渊源
2
作者 陈奕奕 吴大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近代乐府学的重要成果,在乐府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也奠定了萧涤非在乐府学史上的地位。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作为继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之后的近代乐府断代史,其乐府研究特色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近代乐府学的重要成果,在乐府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也奠定了萧涤非在乐府学史上的地位。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作为继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之后的近代乐府断代史,其乐府研究特色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乐府观方面,提出“乐府创诸体”的独特观点,肯定各类乐府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二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采用综合性、多视角的作品解读方法,深入挖掘南朝乐府的价值和特色。《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体现了萧涤非师从黄节的学术渊源。无论是在汉代民间乐府的分类,对“清商三调”“相和歌”的认识和作品的解读上,抑或是学术精神上,均可窥见萧史对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的吸收。黄节、萧涤非作为“九江学派”后学,其对民间乐府的研究和重视反映了动乱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涤非 黄节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汉魏乐府风笺》 乐府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三部乐府笺释著作评述
3
作者 张晓明 《文教资料》 2014年第7期17-18,共2页
民国时期,乐府诗作笺注成为学术取向之一,其中黄节《汉魏乐府风笺》、朱建新《乐府诗选》和闻一多《乐府诗笺》三部著作值得重视。在相对一致的广义“乐府”范畴下,三著存在“乐府”观念、选目和笺注体例的差异性。整体而言,黄著取... 民国时期,乐府诗作笺注成为学术取向之一,其中黄节《汉魏乐府风笺》、朱建新《乐府诗选》和闻一多《乐府诗笺》三部著作值得重视。在相对一致的广义“乐府”范畴下,三著存在“乐府”观念、选目和笺注体例的差异性。整体而言,黄著取材宏富、考证严谨、体例完备,朱著选诗广、分类新,而闻著笺释颇多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乐府风笺》 乐府诗选》 乐府笺》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