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萨迦格言》与《沉思录》中的道德伦理思想比较 |
周莹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让沉思成为一种习惯——《沉思录》读后感 |
陈后方
|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
|
2013 |
0 |
|
3
|
也谈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从《沉思录》的复译谈起 |
余叶盛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0 |
0 |
|
4
|
心灵的井然有序——读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
刘强
|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
2009 |
0 |
|
5
|
道德的省察与心性的剖白──《沉思录》伦理哲学思想评析 |
韩秉成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6
|
对“Nature”的顺应与接受——解读《沉思录》中马可·奥勒留的人生理念 |
邹雯
|
《黑河学刊》
|
2018 |
1
|
|
7
|
认识自己 勇于承担——读《沉思录》有感 |
庞赫男
|
《新西部(中旬·理论)》
|
2014 |
1
|
|
8
|
读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札记 |
张元杰
|
《中国内部审计》
|
2011 |
1
|
|
9
|
《沉思录》,作为一个事件 |
蒙木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哲人与“奶酪”——《沉思录》出版沉思 |
杨晓波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何怀宏:书写自己的《沉思录》 |
闫方博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沉思录》的沉思 |
张穗华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温馨又从容——读《沉思录》有感 |
刘凤坤
|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我读《沉思录》 |
张良
|
《前线》
|
2013 |
0 |
|
15
|
伦理学的吊诡与复位——对温总理读《沉思录》的漫想 |
蒙木
|
《中国报道》
|
2008 |
0 |
|
16
|
《沉思录》,作为一个事件 |
蒙木
|
《出版参考》
|
2009 |
0 |
|
17
|
《沉思录》中的德性观及对当代人的启示 |
谢天添
|
《西部学刊》
|
2019 |
0 |
|
18
|
《沉思录》 再读温总理的枕边书 |
李勍
|
《中国西部》
|
2009 |
0 |
|
19
|
《沉思录》里有一片瓦尔登湖 |
涂玉霞
|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2016 |
0 |
|
20
|
别让我们羞愧于灵魂的早衰——《沉思录》有感 |
钱伟华
|
《中国内部审计》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