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宇琼 车念聪 +3 位作者 付修文 高连印 吕爱平 谭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 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 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在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循证医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温病学》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C的《温病学》教学改革实践及其启示——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鑫辉 喻嵘 +4 位作者 何宜荣 苏丽清 祖冰筹 赵国荣 李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0-71,73,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MOOC的《温病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及其启示。方法在学习周期内,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后习题都在《温病学》MOOC化课程中设为任务点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老师的辅导以线上指导为主,同时在课程开设初期及中期辅以两次面授... 目的探索基于MOOC的《温病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及其启示。方法在学习周期内,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后习题都在《温病学》MOOC化课程中设为任务点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老师的辅导以线上指导为主,同时在课程开设初期及中期辅以两次面授课程,并且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学生学习成绩、平台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学生成绩显示,及格率为95.4%,优秀率为79.7%,平台自带的评价系统平均支持率为82.2%以上。调查问卷显示各项指标平均满意度为88.3%。结论通过基于MOOC的《温病学》教学改革实践,温病学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MOOC和温病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温病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旭锐 李长秦 +1 位作者 董正华 宋健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期155-156,共2页
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是我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 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是我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方法 案例式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故事的《温病学》德育内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茜 杨爱东 屠燕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35-2236,共2页
针对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德育融入内容,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古代医家史料与近期实际事例,撰写温病学数字故事,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置身于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现实和历史情境中学习理论,使学生既学到医学技能,又得以传统人文思想... 针对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德育融入内容,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古代医家史料与近期实际事例,撰写温病学数字故事,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置身于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现实和历史情境中学习理论,使学生既学到医学技能,又得以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提升课程的德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数字故事 德育内涵
原文传递
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旭锐 李长秦 +1 位作者 董正华 宋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39-239,F0003,共2页
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特色专业建设教改项目之一。实验区设在我校中医临床医学院,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特色专业建设教改项目之一。实验区设在我校中医临床医学院,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教学 中医创新实验班 P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温病学》慕课经验与体会——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鑫辉 喻嵘 +3 位作者 何宜荣 苏丽清 李彩云 祖冰筹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240-241,共2页
"慕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面对"慕课"时代背景,我校《温病学》课程最早启动慕课试点建设,在非中医专业作为选修课运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慕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面对"慕课"时代背景,我校《温病学》课程最早启动慕课试点建设,在非中医专业作为选修课运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温病学》慕课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慕课应用中学生学习状态变化,教师教学理念变化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体会,进一步阐述了在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慕课开展,对推广中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医学专业学生 《温病学》慕课 慕课应用经验 慕课应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学》脏腑辨证特点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又佳 王玉兴 王秀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脏腑辨证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温病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鑫辉 司马旦旦 +3 位作者 喻嵘 苏丽清 李彩云 何宜荣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目的:基于PBL教学法的《温病学》教学实践与探索。方法:随机抽取湖南中医药大学2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模式和单纯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 目的:基于PBL教学法的《温病学》教学实践与探索。方法:随机抽取湖南中医药大学2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模式和单纯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有较明显提升。结论:P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存在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温病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7-9,共3页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论及桃仁承气汤治疗温病蓄血证,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蓄血证 大便异常 桃仁承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学》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宜荣 赵国荣 +4 位作者 李鑫辉 苏丽清 黄益桃 李雅 李丹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通过探索实践《温病学》多种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教学课时不足与课程内容面广的矛盾、原著学习不足与经典学科性质间的矛盾,临床见习不足与学科临床性质间的矛盾,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开放性易位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 《温病学》教学 探索与实践
原文传递
《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秀丽 杨宇 +2 位作者 冯全生 郭尹玲 王浩中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0期134-135,共2页
案例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中医院校《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构建规范化的《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温病学》案例库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案例的筛选和分类等规范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教师和学生... 案例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中医院校《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构建规范化的《温病学》"教-学"两用案例库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温病学》案例库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案例的筛选和分类等规范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教师和学生两用案例库的设计与实践等,通过数字化案例资源建设与共享,使"教-学"双方各取所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温病学》的教学工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温病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目的,也可为其它课程的案例库形成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案例库 案例式教学 “教-学”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学》“三基”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光华 艾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9-50,共2页
根据温病学的教学现状,提出温病学的教学重心应回归原著,学习原著的重点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选择相关病案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基本临床技能"。并进一步具体介绍了"三基"教学法... 根据温病学的教学现状,提出温病学的教学重心应回归原著,学习原著的重点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选择相关病案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基本临床技能"。并进一步具体介绍了"三基"教学法的构建、实施和考核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法研究 三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玉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归纳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展照双 张思超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8期92-93,共2页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既具有中医基础学科属性,又具有中医临床学科特点,内容丰富,难点较多,教和学均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温病学》某些内容采取比较归纳法,可使其知识...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既具有中医基础学科属性,又具有中医临床学科特点,内容丰富,难点较多,教和学均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温病学》某些内容采取比较归纳法,可使其知识条理化、简单化、系统化,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 比较归纳法 应用
原文传递
《温病学》多维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展照双 王加锋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介绍《温病学》的多维化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易位式、PBL式、临床模拟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变学生为医生的三大转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 《温病学》 多维化教学 易位式、PBL式 临床模拟式
原文传递
《温病学》病案教学法浅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淑慧 《国医论坛》 2012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前,中医教学中存在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病案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医课堂教学中。《温病学》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如何运用病案教学呢?本文拟从病案的选取、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参与能力... 目前,中医教学中存在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病案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医课堂教学中。《温病学》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如何运用病案教学呢?本文拟从病案的选取、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参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病案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林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 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编《温病学》课程教材的设想
18
作者 吕文亮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8-78,共1页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有关会议精神,作为传统主干课程<温病学>教材主编遴选工作亦在进行之中.有感于前数版教材的得失,笔者不揣浅鄙,提出几点有关<温病学>教材编写的意见,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温病学》 教材改革 课程建设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温病学》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19
作者 郑春素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3期3522-3523,共2页
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上以教师为主,易形成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小,学习效果不理想等。为了提高《温病学》的教学效果,笔者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尝试从授课态度、授课对象、授课形式、授课方法等方面探讨... 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上以教师为主,易形成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小,学习效果不理想等。为了提高《温病学》的教学效果,笔者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尝试从授课态度、授课对象、授课形式、授课方法等方面探讨《温病教学》教学的新措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前课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师哲 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随着现代疾病的日愈复杂,"辛开苦降法"逐渐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部经典综合学习时发现,其中虽未直接提出"辛开苦降法",但却多处体现了该法的运用。遂将经... 随着现代疾病的日愈复杂,"辛开苦降法"逐渐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部经典综合学习时发现,其中虽未直接提出"辛开苦降法",但却多处体现了该法的运用。遂将经典串联学习,溯源《黄帝内经》,分析"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的运用,深入研究并阐明其作用优势、组方规律,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溯源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运用 作用规律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