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读者主体位置的构建
1
作者 李妙晴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4X期60-61,共2页
运用研究指称和聚集化的用法,考察经典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是如何构建隐含读者主体位置,可以发现其用直接指称和间接指称的运用、插图及排版的作用、聚焦化的手法使得小说呈现出多声部复调,使得此童话是一部同时具有叛逆精神和教... 运用研究指称和聚集化的用法,考察经典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是如何构建隐含读者主体位置,可以发现其用直接指称和间接指称的运用、插图及排版的作用、聚焦化的手法使得小说呈现出多声部复调,使得此童话是一部同时具有叛逆精神和教化保守思想的狂欢化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读者主体位置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例
2
作者 相子夜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5期439-445,共7页
接受美学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并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翻译的视角。而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和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 接受美学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并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翻译的视角。而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和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本文从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的视野出发,选取赵元任和周克希的两个中译本,从词汇、修辞和句法层面对其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爱丽漫游记》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丽斯漫游奇境》的幽默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3,共3页
幽默儿童文学是最能感染儿童心灵的文学形式。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是最为典型的幽默儿童文学的典范。其感染力首先在于其故事本身所传达的幽默内容的独特性,其次是其结构上所运用的幽默文中的误会法和巧合法,另外则为... 幽默儿童文学是最能感染儿童心灵的文学形式。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是最为典型的幽默儿童文学的典范。其感染力首先在于其故事本身所传达的幽默内容的独特性,其次是其结构上所运用的幽默文中的误会法和巧合法,另外则为以幽默语言表达的双关语、文字游戏和滑稽诗等语言修辞技巧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斯漫游 儿童文学 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全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Z期55-55,共1页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后,它不仅受到了儿童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成年人的欢心,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对后来许多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其...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后,它不仅受到了儿童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成年人的欢心,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对后来许多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其荒诞之美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所蕴涵的荒诞美学特征,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翻译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X期67-68,共2页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翻译者在翻译任何一个译本的时候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是由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翻译策略决定的,而我们评价译本的翻译成功程度往往是看翻译者的翻译策略是否满足读者对译本的...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翻译者在翻译任何一个译本的时候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是由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翻译策略决定的,而我们评价译本的翻译成功程度往往是看翻译者的翻译策略是否满足读者对译本的需求。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一部名代表作,也是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去描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奇特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读者的关注,其中小说中的儿歌更是增加了这部作品的趣味性。本文试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本中使用到的翻译策略做出一定的剖析,从而提出有助于翻译者实现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合理性,旨在为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爱丽漫游记》 刘易斯·卡罗尔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的韵语儿童文学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个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左金梅 赵仪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顺应论的核心是选择和顺应。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样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和顺应。因此,顺应论可以为韵语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论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和交际语境层面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 顺应论的核心是选择和顺应。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样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和顺应。因此,顺应论可以为韵语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论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和交际语境层面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进行的剖析,为韵语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韵语儿童文学翻译 爱丽漫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儿歌翻译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敏敏 朱益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该作品以其神奇的想象和幽默的语言吸引了无数读者,其中的儿歌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赵元任和石心莹的中文译本,以为儿歌翻译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刘易斯·卡罗尔 儿歌翻译 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博弈论看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
8
作者 李双玲 姚丽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50-51,共2页
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本不断涌现,重译现象相当普遍。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和观念的重要性,符合重译活动的本质特征。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重译问题,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可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重译其实... 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本不断涌现,重译现象相当普遍。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和观念的重要性,符合重译活动的本质特征。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重译问题,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可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重译其实也是一种博弈活动,是重译者与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前译者等多个译事主体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儿童文学 爱丽漫游记》 重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目的原则视角下解读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为例
9
作者 鲍成莲 孙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4-145,共2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演变,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双语文本之间的语言转换翻译观;近年来,文本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已经成为广大翻译学者研究的新视角;创造性叛逆作为影响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曾被视为有悖于"忠...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演变,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双语文本之间的语言转换翻译观;近年来,文本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已经成为广大翻译学者研究的新视角;创造性叛逆作为影响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曾被视为有悖于"忠实"原则的翻译现象;借助于目的原则的理论框架,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原则 创造性叛逆 爱丽漫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的故事颠覆的目的深远的影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荒诞性解读
10
作者 毛新耕 赵明 《外语与翻译》 2013年第4期48-53,共6页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无论从人物角色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是诗歌的语言戏仿,无不彰显荒诞性,可谓“荒诞派”最杰出的童话故事。透过故事荒诞的表面可以看出作者荒诞写作的缘由是与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作者意欲颠覆传统说教分不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无论从人物角色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是诗歌的语言戏仿,无不彰显荒诞性,可谓“荒诞派”最杰出的童话故事。透过故事荒诞的表面可以看出作者荒诞写作的缘由是与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作者意欲颠覆传统说教分不开的。故事的“荒诞性”对广大儿童读者和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荒诞性 成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1
作者 吴其尧 《英语学习》 2020年第7期61-63,共3页
推荐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出版信息:1865年初版,后被多家出版社出版推荐人:吴其尧1865年,一本叫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书在英国出版,作者是刘易斯·卡罗尔(Lewi... 推荐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出版信息:1865年初版,后被多家出版社出版推荐人:吴其尧1865年,一本叫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书在英国出版,作者是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32—1898)。其实这位卡罗尔并非职业作家,而是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数学讲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推荐书目 推荐人 刘易斯·卡罗尔 牛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交际翻译观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的双关语翻译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婷 张顺生 《语言教育》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双关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双关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观的角度,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双关语为例,选取赵元任和黄建人的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两人在翻... 双关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双关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观的角度,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双关语为例,选取赵元任和黄建人的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两人在翻译时对双关语做出的处理,旨在探讨双关语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双关语 交际翻译观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接受理论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译本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晓晶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42-143,147,共3页
接受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重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了西方文论由以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变。《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为西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译入汉语,其译本的接受主体—儿童的特点对译者在... 接受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重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了西方文论由以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变。《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为西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译入汉语,其译本的接受主体—儿童的特点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词语、句式以及修辞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儿童文学 爱丽漫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翻译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海燕 《戏剧之家》 2017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在文学创作中,双关语是比较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运用双关语可以为文学作品增添色彩和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智慧。与别的语言表达相比,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双关语翻译具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将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双... 在文学创作中,双关语是比较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运用双关语可以为文学作品增添色彩和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智慧。与别的语言表达相比,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双关语翻译具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将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爱丽漫游记》 翻译 双关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荒诞之美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彦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9-51,62,共4页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启了荒诞儿童文学创作的先河,对之后的文学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写作背景出发,分析童心世界的荒诞之美以及与成人审美世界荒诞之美的区别,更易把握作品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启了荒诞儿童文学创作的先河,对之后的文学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写作背景出发,分析童心世界的荒诞之美以及与成人审美世界荒诞之美的区别,更易把握作品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荒诞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默翻译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佩 《海外英语》 2015年第8期141-142,共2页
人们普遍认为幽默是不可翻译的,或者至少是很难翻译的,特别是对于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来说,两种语言里所包含的幽默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多少都会发生缺失。该文将从幽默的定义入手,探讨幽默的表达方式,重点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 人们普遍认为幽默是不可翻译的,或者至少是很难翻译的,特别是对于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来说,两种语言里所包含的幽默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多少都会发生缺失。该文将从幽默的定义入手,探讨幽默的表达方式,重点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默的不同中文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成功的幽默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生动地表现其幽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 幽默翻译 爱丽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探析——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个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晓萌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8-50,55,共4页
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之前也一直不受重视。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纵观各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目前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本文以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 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之前也一直不受重视。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纵观各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目前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本文以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境顺应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顺应论 爱丽漫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维多利亚时期数学的一面镜子 道奇森和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懿宸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第2期5-16,共12页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数学日新月异,新旧数学思想不断冲撞交锋,本文通过分析我们熟悉的数学家道奇森(卡罗尔)的数学工作和小说作品中的数学思想,以其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数学史 爱丽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句复合体角度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原著与其简写本之间的区别
19
作者 陆少玲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8-59,共2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小句复合体角度出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原著及其简写版为语料,对比分析两者在句际关系上的差异,从中探讨原著被改编为简写版后对中学生阅读理解的适用性。
关键词 小句复合体 联合 主从 爱丽漫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化传播下的文化观念演变研究——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
20
作者 李罗慧 岳依帆 柯英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在西方影像化传播中,越来越多中国元素的融入不仅展现了影视文化共同体的意识,而且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审美意蕴,丰富了作品的风格,扩大了全球受众范围,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影响力。然而,影像化传播中文化形象的演变必然受到全球文化力量博弈... 在西方影像化传播中,越来越多中国元素的融入不仅展现了影视文化共同体的意识,而且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审美意蕴,丰富了作品的风格,扩大了全球受众范围,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影响力。然而,影像化传播中文化形象的演变必然受到全球文化力量博弈的影响,这已成为当今影像化传播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探讨了中国元素在西方影像化传播过程中的演变,讨论了中国文化形象的本质和内涵在影像化中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漫游记》 影像化传播 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