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台新咏》编撰者新考
1
作者 叶薇 叶桂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经典《玉台新咏》的编撰者为徐陵,自唐以来似乎已成定论。21世纪初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史专家章培恒先生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玉台新咏》实为张丽华所“撰录”(编撰)。这一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玉...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经典《玉台新咏》的编撰者为徐陵,自唐以来似乎已成定论。21世纪初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史专家章培恒先生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玉台新咏》实为张丽华所“撰录”(编撰)。这一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玉台新咏》的“编辑”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参与,《玉台新咏》的“编辑”是集体合作的成果。《玉台新咏》的编辑者是徐陵,“丽人”是“撰录”者,“高楼红粉”是校对者。《玉台新咏》除了《玉台新咏序》之外,还有“小序”,即编撰者为诗集中的个别诗篇所加的序言。“小序”乃是考证《玉台新咏》编撰人的重要“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编辑过程 徐陵 “丽人” “高楼红粉” “小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版本考——兼论此书的编纂时间和编者问题 被引量:20
2
作者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6,共15页
本文以北宋年间晏殊《类要》中所引《玉台新咏》为主要依据 ,通过对“郑玄抚刻本系统”和“陈玉父本系统”不同之处的细致分析 ,突破了自清初以来学术界在《玉台新咏》版本问题研究上所陷入的误区 ,初步确定了《玉台新咏》原貌的几个主... 本文以北宋年间晏殊《类要》中所引《玉台新咏》为主要依据 ,通过对“郑玄抚刻本系统”和“陈玉父本系统”不同之处的细致分析 ,突破了自清初以来学术界在《玉台新咏》版本问题研究上所陷入的误区 ,初步确定了《玉台新咏》原貌的几个主要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论证《玉台新咏》只可能编纂于陈代 ,其编者决不可能是徐陵 ,而只能出于该书《序》中所言的一位宫中妃子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版本 编纂时间 编者 《类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玉台新咏》的撰录者问题 被引量:11
3
作者 章培恒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回答,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并非徐陵所编,而是一位很受皇帝宠...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回答,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并非徐陵所编,而是一位很受皇帝宠爱的妃子所“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撰录者 张丽华 徐陵 章培恒 邬国平 樊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版本补考 被引量:9
4
作者 谈蓓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4,共11页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版本 冯班抄本 翁心存影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撰录”真相考辨——兼与章培恒先生商榷 被引量:9
5
作者 樊荣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章培恒先生认为,《玉台新咏》为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所撰录,《玉台新咏序》中所载内容并非假托,且已明确指出该书为一“美丽妃子”所编,因此,《玉台新咏》的题署明显为后人伪造。事实上,《玉台新咏》一书编干梁代,但序言写于陈代太建六年(5... 章培恒先生认为,《玉台新咏》为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所撰录,《玉台新咏序》中所载内容并非假托,且已明确指出该书为一“美丽妃子”所编,因此,《玉台新咏》的题署明显为后人伪造。事实上,《玉台新咏》一书编干梁代,但序言写于陈代太建六年(574)徐陵70岁以后;徐陵在序言中假托“丽人”,有多处叙述与本人身世遭遇暗合。因此,撰录与序言不应割裂,均应是徐陵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徐陵 序言 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赵氏覆宋本的刊印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刚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4,共17页
一、赵氏覆宋本叙录 明末赵均覆宋本《玉台新咏》,被学术界尊为最合徐陵原貌之本,自刊刻以来,学者咸利用研究。赵氏本乃赵均据所得宋陈玉父刻本覆刻,覆刻时对宋陈玉父本作了行格上的改动和字句的校勘,这些都是学术界熟知的史实,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宋本 赵氏 学术界 叙录 学者 刻本 校勘
原文传递
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纪昀评点《玉台新咏》管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使评点交织着通达之论与迂腐之语。由此映照出正统派文人对艳体诗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玉台新咏》 《玉台新校正》 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是张丽华所“撰录”吗?——从文献学角度看《〈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继清 纪健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1-29,共9页
《<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的文献学考察有待商榷。在讨论历代目录著作对《玉台新咏》的著录时,间接或直接回避《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接从南宋说起,而其所列出的三条分别出自《玉台... 《<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的文献学考察有待商榷。在讨论历代目录著作对《玉台新咏》的著录时,间接或直接回避《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接从南宋说起,而其所列出的三条分别出自《玉台后集》、《沧浪诗话》、《后村诗话》的旁证也都存在明确的反证。在版本考察中,“嘉本”《新唐书.艺文志》“缺页”不实,对《大唐新语》有关《玉台新咏》记载的轻易否定有漏洞,引证的“宋袁州刊本”《郡斋读书志》乃明代影刻本。在考据方法及材料运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其在文献考辨基础上得出的《玉台新咏》撰录者非徐陵而可能为张丽华的结论难于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撰录者 徐陵 张丽华 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陵为《玉台新咏》协助撰录者及其《序》的撰作时间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大雷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3,共7页
一、徐妃为《玉台新咏》撰录者又一佐证 先师詹镆《(玉台新咏)三论》据《玉台新咏序》叙一丽人,“细考文意,知一后宫贵人失宠之后,长日寂寥,此编(指《玉台新咏》)乃为其排遣而作”,我伸扬先师之论,作《(玉台新咏)为梁元帝... 一、徐妃为《玉台新咏》撰录者又一佐证 先师詹镆《(玉台新咏)三论》据《玉台新咏序》叙一丽人,“细考文意,知一后宫贵人失宠之后,长日寂寥,此编(指《玉台新咏》)乃为其排遣而作”,我伸扬先师之论,作《(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撰录”考》,主张《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主持撰录。现又检得一条新的佐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序》 撰录者 时间考 协助 徐陵
原文传递
论《玉台新咏》之“撰录者”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关于《玉台新咏》的撰录者,目前有“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全新观点提出,传统的“徐陵说”受到了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徐陵说”本身存在的种种疑点未得到合理解析。文章先对“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 关于《玉台新咏》的撰录者,目前有“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全新观点提出,传统的“徐陵说”受到了挑战。根本原因在于“徐陵说”本身存在的种种疑点未得到合理解析。文章先对“张丽华说”、“徐妃说”、“某位宫妃说”三种观点进行回应,然后针对“徐陵说”中的种种历史悬疑进行了解读,从而为“徐陵说”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撰录者 张丽华 徐妃 某位宫妃 徐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玉台新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玉如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近 2 0年来 ,对《玉台新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编纂目的、编纂标准及对《玉台新咏》的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 ,取得了新的成果。同时 ,也指出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玉台新咏》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成书时间 编纂目的 评价 文学研究 诗歌 编纂标准 官体诗 玉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武帝与《昭明文选》、《玉台新咏》的编纂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旭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5期16-23,共8页
《昭明文选》的编纂可能主要是适应萧梁建国后政治教化方面“润色鸿业”的需要,但梁武帝本人的一些重学问、好策事的习尚,对《文选》的选文标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是《文选》一书呈现典重雅正风格的重要原因。但梁武帝的情趣、好尚... 《昭明文选》的编纂可能主要是适应萧梁建国后政治教化方面“润色鸿业”的需要,但梁武帝本人的一些重学问、好策事的习尚,对《文选》的选文标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是《文选》一书呈现典重雅正风格的重要原因。但梁武帝的情趣、好尚又是多元的,其诗歌创作受到晋宋以来乐府民歌的重要影响,沿袭的主要是鲍照、汤惠休那种轻艳、流丽的诗风,成为宫体诗的先导。而且,这种诗风在梁代不仅不曾中断,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玉台新咏》的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昭明文选》 《玉台新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编撰与女性主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乾伟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10期90-94,共5页
新世纪以来,《玉台新咏》研究编撰者直指为女性的成果一改传统定论,这就为女性视角切入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和空间可能。中古时期,以宫教为编撰目的带有女性化或者女性特质的诗集《玉台新咏》选录了一些女性诗人作品,细腻表现女性孤苦... 新世纪以来,《玉台新咏》研究编撰者直指为女性的成果一改传统定论,这就为女性视角切入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和空间可能。中古时期,以宫教为编撰目的带有女性化或者女性特质的诗集《玉台新咏》选录了一些女性诗人作品,细腻表现女性孤苦酸楚相思、向往美满婚姻的爱情诗章,更有大量寄寓女性题材感慨人生身世的诗作,由女性主义视角观之,诗什无非是满足"四德"规驯女性的男权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编撰 女性主义 四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编者和编纂时间再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林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4-89,96,共7页
关于《玉台新咏》的编者,章培恒先生认为是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撰录”、徐陵作序。徐陵《玉台新咏序》记载此书收录“往世名篇,当今巧制”,但唐人所见原本《玉台新咏》于陈代只收录徐陵一人诗作;如果为张丽华所撰录,理应编于陈后主至德以... 关于《玉台新咏》的编者,章培恒先生认为是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撰录”、徐陵作序。徐陵《玉台新咏序》记载此书收录“往世名篇,当今巧制”,但唐人所见原本《玉台新咏》于陈代只收录徐陵一人诗作;如果为张丽华所撰录,理应编于陈后主至德以后,且收入陈代几次影响较大的文会诗作。所以,此书绝不可能为张丽华编纂,当是徐陵编于梁代。《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的发展壮大有密切关系。宫体得名之后在梁代的发展当以大同中期为界,此前为宫体与京城各种文风融合期,此后为宫体兴盛期。李康成《玉台后集》和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玉台新咏》编纂时间在宫体兴盛期。今本题名刘肃著的《大唐新语》虽可能为明人伪作,但其中关于《玉台新咏》编纂时间的记载与李康成说法一致,应接近历史真实。从徐陵仕历来看,《玉台新咏》当编于梁代大同六年至大同十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编年 大同后期 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与中古文学的历史主义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晓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7,168,共8页
在中古抄本文化时期,作品的题目、内容和作者的归属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以《玉台新咏》中萧纲、徐干和曹操的诗作为例,可以讨论中古文本在不同文本载体中的不同形态如何与作者归属、文本异文选择和作品诠释互为表里,成为文学史叙事的... 在中古抄本文化时期,作品的题目、内容和作者的归属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以《玉台新咏》中萧纲、徐干和曹操的诗作为例,可以讨论中古文本在不同文本载体中的不同形态如何与作者归属、文本异文选择和作品诠释互为表里,成为文学史叙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针对中古文学,一种历史主义的解读模式值得提倡,它要求我们回到文本的载体也即文本的资料来源,检视不同资料来源中保存下来的早期异文,考究词语的历史意义,借此打破后代偏见对中古文学的阐释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本文化 《玉台新咏》 异文 作者归属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的编者与梁陈文学思想的实际 被引量:4
16
作者 章培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香奁集序》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确非徐陵所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文选》女性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玉台新咏》中的女性美及其审美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晓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编纂的一部以女性为主题选诗结集的诗歌总集,其中表现的女性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欣赏。这种美包括容貌、姿态、服饰的外在美和人情、人格的内在美,具有体现古代女性的创造力和纯洁人们道德、美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女性美 审美价值 社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不是歌辞总集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炼农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在详实的校勘和统计基础上,从作品性质构成、歌辞记录方式、作品编排体例、编撰目的和宗旨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证明了《玉台新咏》以作家为中心进行编辑,所录作品以徒诗为主体,歌辞拟作亦具有徒诗的性质;乐府歌辞作为“杂诗”之... 本文在详实的校勘和统计基础上,从作品性质构成、歌辞记录方式、作品编排体例、编撰目的和宗旨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证明了《玉台新咏》以作家为中心进行编辑,所录作品以徒诗为主体,歌辞拟作亦具有徒诗的性质;乐府歌辞作为“杂诗”之一得以收录,但配乐痕迹全被清除,变成纯粹的“诗”文本;编撰者自序更明确表示其目的仅供诸姬把玩、目阅口诵而已,故其本意不在度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歌辞总集 记录方式 编排体例 徒诗 杂诗 乐府歌辞 音乐文学史 作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体视阈之外的《玉台新咏》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红菊 徐明英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3-86,共4页
《玉台新咏》常被认为是一部宫体诗的专集,实际上,《玉台新咏》中还有很多不以宫体为趣味的诗作,从反映现实的角度可将这些诗作分为三类:表现社会生活的、表现家庭生活的、表现爱情婚姻生活的。此外,《玉台新咏》中被后代视为宫体诗的作... 《玉台新咏》常被认为是一部宫体诗的专集,实际上,《玉台新咏》中还有很多不以宫体为趣味的诗作,从反映现实的角度可将这些诗作分为三类:表现社会生活的、表现家庭生活的、表现爱情婚姻生活的。此外,《玉台新咏》中被后代视为宫体诗的作品,即主要是以女性为吟咏对象的诗作和以咏物来展示艳情的诗作,也不能全部归入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宫体 社会 家庭 婚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作时新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九首"有八首见于《古诗十九首》,这九首诗陆机都有拟作,称作"古诗"。九首中有六首无论从题材、内容、风格还是从篇幅看,都接近民歌,文献中又称其中几首为"乐府"或"枚乘乐...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九首"有八首见于《古诗十九首》,这九首诗陆机都有拟作,称作"古诗"。九首中有六首无论从题材、内容、风格还是从篇幅看,都接近民歌,文献中又称其中几首为"乐府"或"枚乘乐府",说明它们本是民间作品,后被收集入乐府,可能曾经过文人的润色。另外三首为文人之作,而从诗本身可以看出是西汉时作品。总体来说,《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应是西汉时文献所传,后来全被看成枚乘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 “枚乘杂诗” 《古诗十九首》 古乐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