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电影的类型模仿与本土再生——以《生死谍变》的人物典型性塑造为例
1
作者 马明凯 《西部广播电视》 2017年第15期98-99,共2页
近二十年来,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拥有较大影响力。其成功首先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其次是对好莱坞产业形态的本土尝试。《生死谍变》作为其电影产业辉煌的开路先锋,在民族文化反思和类型创造上都有典型体现。本文以此标志性文... 近二十年来,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拥有较大影响力。其成功首先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其次是对好莱坞产业形态的本土尝试。《生死谍变》作为其电影产业辉煌的开路先锋,在民族文化反思和类型创造上都有典型体现。本文以此标志性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人物典型性塑造,探究韩国电影在类型本土化上的努力,并试图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生死谍变》 类型本土化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死谍变》和《共同警备区JSA》看韩国型大片的萌芽和民族主义 被引量:6
2
作者 申国铉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7,共6页
序论 《生死谍变》从1999年2月13日首次上映到6月11日的119天之内,轰动了韩国全国,579万(其中包括汉城观众243万人)的观众创下了国内票房新纪录,市场占有率接近40%.2000年9月9日首映的《共同警备区JSA》则在至2001年2月9日止的154天之... 序论 《生死谍变》从1999年2月13日首次上映到6月11日的119天之内,轰动了韩国全国,579万(其中包括汉城观众243万人)的观众创下了国内票房新纪录,市场占有率接近40%.2000年9月9日首映的《共同警备区JSA》则在至2001年2月9日止的154天之内,创造了观众达58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谍变》 《共同警备区JSA》 影片评论 韩国型大片 民族主义 民族电影 票房收入 电影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谍变》与《色·戒》的人物与剧情比较
3
作者 王丽娜 《戏剧丛刊》 2008年第2期90-90,共1页
去年华语大片《色·戒》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热潮,趁余热未消将其与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作一比较。一 作为两部商业大作,《色·戒》和《生死谍变》的惊世程度相当,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所谓激情戏拍摄尺度的大胆以及对汉奸... 去年华语大片《色·戒》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热潮,趁余热未消将其与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作一比较。一 作为两部商业大作,《色·戒》和《生死谍变》的惊世程度相当,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所谓激情戏拍摄尺度的大胆以及对汉奸的“美化”,而后者则是由于给韩国电影输入了“强心剂”。两部影片就题材而言,应该属于间谍类型,只不过在人物设置的侧重点上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谍变》 人物设置 剧情 韩国电影 强心剂 侧重点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密的敌人——《生死谍变》、《色·戒》中的性别/国族叙事 被引量:16
4
作者 贺桂梅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X期4-11,共8页
本文从作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国族语境中产生的亚洲影片《生死谍变》与《色·戒》这两个文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从穿越边界:《生死谍变》与《色·戒》;新版《美人计》:亲密的敌人;"交换女人&quo... 本文从作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国族语境中产生的亚洲影片《生死谍变》与《色·戒》这两个文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从穿越边界:《生死谍变》与《色·戒》;新版《美人计》:亲密的敌人;"交换女人":女性、身体与国族认同;边界内外:东亚后冷战情境中的性别与历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谍战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谍变》 《色·戒》 战片 战类型与叙事主题
原文传递
韩国政治电影近年来的创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共5页
所谓“政治电影”,是一个反映电影与政治之间密切联系、且并存于电影学和政治学视野中的概念,一般来说,主要指以政治问题为核心,讲述政治事件、政治运动、政治思潮中的人和事的电影。正如著名导演戈达尔曾说“政治电影不是拍政治的电影... 所谓“政治电影”,是一个反映电影与政治之间密切联系、且并存于电影学和政治学视野中的概念,一般来说,主要指以政治问题为核心,讲述政治事件、政治运动、政治思潮中的人和事的电影。正如著名导演戈达尔曾说“政治电影不是拍政治的电影,而是‘政治地’拍电影”[1],因此从广义而言,凡是具有政治性的电影,都可看作政治电影。自20世纪90年代末姜帝圭的电影《生死谍变》打破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在韩票房纪录之后,韩国政治电影的创作日渐盛行,既展现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军政府独裁统治、人民民主抗争运动、总统选举等国家重大政治历史与当下社会现实,也有表现韩国与日本、中国等国家之间的民族历史问题,创作题材非常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谍变》 南北分裂 独裁统治 电影与政治 政治事件 戈达尔 票房纪录 政治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漫漫其修远——论韩国式大片的发展
6
作者 谈炜萍 《福建艺术》 2007年第2期56-58,共3页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影视大片因此随之成为一种趋势。韩国大片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在借鉴好莱坞大片要素的同时保持了本土的民族特征,具有深刻的主题蕴涵和人性探索,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视点。上个世纪90年代...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影视大片因此随之成为一种趋势。韩国大片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在借鉴好莱坞大片要素的同时保持了本土的民族特征,具有深刻的主题蕴涵和人性探索,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视点。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崛起的韩国电影在开始时是以艺术片的发展为主的,但从《生死谍变》起,韩国大片逐渐成为韩国类型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共同警备区JSA》、《实尾岛风云》等大片都有着不错的成绩,到了《太极旗飘扬》,这种大片情结更是达到了一种火热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共同警备区JSA》 《太极旗飘扬》 《生死谍变》 科技文化 民族特征 90年代 类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下) 被引量:1
7
作者 卞智洪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95,共7页
关键词 电影制作 《生死谍变》 独立制片 导演 十年 振兴 现象 年代 野蛮 姓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部大型影片看韩国的萌芽和民族主义
8
作者 董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26,共2页
《共同警备区JSA》和《生死谍变》这两部电影一再创造票房纪录。因此对这两部电影进行比较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制作以及题材方面的内容也具有可以比较之处。《共同警备区JSA》和《生死谍变》在上映之后,获得了一定的民族效应,它... 《共同警备区JSA》和《生死谍变》这两部电影一再创造票房纪录。因此对这两部电影进行比较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制作以及题材方面的内容也具有可以比较之处。《共同警备区JSA》和《生死谍变》在上映之后,获得了一定的民族效应,它们促使韩国电影圈的观察角度转向了民族的立场,因此《生死谍变》得到了一个称号——"国民电影",凭借这两部电影,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韩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形势作出预测,或者是通过这两部电影对电影核心移动造成的影响推理出今后电影核心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谍变》 《共同警备区JSA》 民族主义 韩国型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政治商业片的民族郁结
9
作者 戴巧平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5期14-14,共1页
在当代韩国电影里,首开政治商业片之成功先河的是1998年姜帝圭导演的《生死谍变》。该片以本土方案借鉴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在宏大、流畅的叙事里,不断添加各种扣人心弦的商业电影元素,如追逐、爆炸、阴谋以及爱情等,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商业片 政治 民族 《生死谍变》 1998年 制作模式 电影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里的朝韩关系
10
《中国报道》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南北题材是韩国银幕永远活跃的主题,1999年的《生死谍变》就是一部典型的韩国南北题材电影,它具备了紧张的枪战武打、惊险的谍战和纠缠的感情等几大成功元素,创造了国内票房3500万美元的纪录。
关键词 朝韩关系 电影 《生死谍变》 韩国 题材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电影:商业成功的背后:韩国文化产业扫描之一
11
作者 李泽华 《环球市场》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前几年的影视“韩流”席卷中国,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和中国比起来,韩国在文化上应该是一个小国,它的电影产业比中国起步晚,发展过程也和中国一样经受了战争等等波折,但是,它近十年来取得的成功远远超越了中国电影,获得多项... 前几年的影视“韩流”席卷中国,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和中国比起来,韩国在文化上应该是一个小国,它的电影产业比中国起步晚,发展过程也和中国一样经受了战争等等波折,但是,它近十年来取得的成功远远超越了中国电影,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尤其取得甚至在中国大陆市场优秀的票房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电影业 文化产业 爱情电影 冷幽默 喜剧片 电影配额制 《生死谍变》 电影辅助金 釜山电影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流“滚滚”——韩国电影启示录
12
《西部大开发》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韩国电影这几年绽放的蓬勃生机让几乎所有的亚洲本土电影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坞电影时多了一份希望.阳光无限的韩国影坛带给中国国产片一些启示:我们和好莱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 韩国 电影产业 电影摄兴委员会 电影辅助金 屏幕配额制 釜山电影节 《生死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电影是如何腾飞的?
13
作者 林大根 《当代韩国》 200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韩国 《生死谍变》 1999年 21世纪初 香港电影 不同时期 电影史 境界 历史
原文传递
韩国电影发行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育杰 《国际公关》 2009年第3期87-88,共2页
在最近的5年中.韩国电影人是值得庆祝和自豪的,他们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统治全球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奇迹。即使是1999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造票房传奇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在韩国也没有胜过本土电影《生死谍变》。近... 在最近的5年中.韩国电影人是值得庆祝和自豪的,他们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统治全球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奇迹。即使是1999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造票房传奇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在韩国也没有胜过本土电影《生死谍变》。近几年.韩国电影票房榜前几位都是清一色的本土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研究韩国电影的发行方式,对于中国电影有着积极而有效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电影发行 中国电影市场 《泰坦尼克号》 世界电影史 《生死谍变》 美国影片 本土电影
原文传递
韩国影帝——崔岷植“小人物的悲欢人生”
15
作者 赵想 《电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韩国 小人物 人生 《生死谍变》 《老男孩》 90年代 警察角色 演艺事业 舞台剧 电影
原文传递
太极旗飘扬——韩国电影产业崛起现象分析
16
作者 高飞 《中国电影市场》 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
1996年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大片《生死谍变》在大陆火爆登场,让人们看见了非好莱坞式的、把自身文化与国际制作完美结合的饕餮视觉大餐。随后的《八月照相馆》、《共同警备区JSA》、《朋友》等让人看到了正在崛起的韩国电影,... 1996年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大片《生死谍变》在大陆火爆登场,让人们看见了非好莱坞式的、把自身文化与国际制作完美结合的饕餮视觉大餐。随后的《八月照相馆》、《共同警备区JSA》、《朋友》等让人看到了正在崛起的韩国电影,而到了《我的野蛮女友》、《实尾岛》韩国已显出电影大国的实力和风范。人们开始把更多的视线投向韩国,同时也在探究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生死谍变》 好莱坞 照相馆 视觉 探究 大陆 大国 韩国 实力
原文传递
《登陆之日》韩国最贵战争片
17
作者 赵艳 《电影》 2012年第7期86-87,共2页
1999年姜帝圭的《生死谍变》开启了“大制作大明星”的韩国大片之门,为了拍摄下一部作品卖掉了自己的院线,投入1500万美元拍摄反映朝鲜南北战争的《太极旗飘扬》,该片成为了韩国酋部突破千万人次的票房大片。在这之后,姜帝圭把眼光... 1999年姜帝圭的《生死谍变》开启了“大制作大明星”的韩国大片之门,为了拍摄下一部作品卖掉了自己的院线,投入1500万美元拍摄反映朝鲜南北战争的《太极旗飘扬》,该片成为了韩国酋部突破千万人次的票房大片。在这之后,姜帝圭把眼光投向好莱坞,曾经打算拍摄一部科幻片,但最终还是落在了战争这个他尝试过的题材上,也就是这部《登陆之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片 韩国 《太极旗飘扬》 《生死谍变》 南北战争 拍摄 好莱坞 科幻片
原文传递
韩国电影发展契机——Screen Quota
18
《电影画刊》 2021年第2期6-6,共1页
韩国电影,简称韩影,韩流文化代表之一,诞生于1919年,20世纪70年代,韩国电影逐渐走向兴旺,但当地电影院仍以放映外国影片为主。1999年《生死谍变》拉开了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把韩国老百姓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 韩国电影,简称韩影,韩流文化代表之一,诞生于1919年,20世纪70年代,韩国电影逐渐走向兴旺,但当地电影院仍以放映外国影片为主。1999年《生死谍变》拉开了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把韩国老百姓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外国影片 《生死谍变》 好莱坞电影 发展契机 电影院 韩流文化
原文传递
韩国电影的“血液”来源
19
《电影画刊》 2021年第2期8-8,共1页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间接帮了韩国电影。金融风暴爆发后,虽然导致太企业在电影业的收缩,但是手上仍有资金的韩国企业家苦于无出路。屏幕配额制度使韩国电影一直是一个较有保障的资金避难所,大企业的财阀们从调查中发现,股票市场不稳定...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间接帮了韩国电影。金融风暴爆发后,虽然导致太企业在电影业的收缩,但是手上仍有资金的韩国企业家苦于无出路。屏幕配额制度使韩国电影一直是一个较有保障的资金避难所,大企业的财阀们从调查中发现,股票市场不稳定,银行利息又低,不如投资拍电影。例如:姜帝奎的《银杏床》是第一部在韩国获得银行贷款的影片,姜帝奎一共获得25亿韩元的投资,回报率达到30%,投资人非常满意。以后的著名电影《生死谍变》、《醉画仙》等,都是得力于大财阀的投资。充沛的资金,让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大力促进了韩国国内的电影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银行利息 亚洲金融风暴 《生死谍变》 银行贷款 股票市场 配额制度 避难所
原文传递
热剧热评
20
作者 欧阳琴书 《电影》 2009年第6期66-67,共2页
《生死谍恋》集数:34播出平台:各地卫视主演:姚芊羽 吴卓羲观众反响:《生死谍变》
关键词 《生死谍变》 电视剧 演员 表演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