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29
篇文章
<
1
2
…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家美学的构建:周朝“三礼”与中国美学
1
作者
陈望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先秦重要儒家学术典籍《仪礼》《周礼》《礼记》,后人号称“三礼”。三礼有一个中心,就是“礼”。三礼对礼的论述有一个根本点,就是强调礼立足于人情。礼不是用来治人的,而是用来养人的。养人不是统治好百姓,而是领导好百姓;不是让百姓...
先秦重要儒家学术典籍《仪礼》《周礼》《礼记》,后人号称“三礼”。三礼有一个中心,就是“礼”。三礼对礼的论述有一个根本点,就是强调礼立足于人情。礼不是用来治人的,而是用来养人的。养人不是统治好百姓,而是领导好百姓;不是让百姓受苦,而是让百姓幸福。养不只是让人民物质生活上不匮缺,还要让人民精神生活上丰富。精神生活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那个时期人民对审美的认识与追求,其涉及审美胸怀的“天下”观、“生态”观,涉及审美理想的“中和”观,涉及审美主题的“礼乐”观,涉及审美疆域的人生观。三礼文化蕴藏着儒家美学的基本内容,是中华美学的重要源泉。三礼中所说的礼制虽然已经消失,但三礼的精神仍然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存在,其审美意识更是化为中华民族集体意识,延续至今。三礼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它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国家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儒家美学
“天下”观
“生态”观
“中和”观
“礼乐”观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2
《文化产业》
2025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缋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
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缋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也。居冠属武,自天子下达,有事然后緌。五十不散送,亲没不髦,大帛不緌。玄冠紫緌,自鲁桓公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诸侯
鲁桓公
子姓
天子
组缨
布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雕青春模样 书写时代华章
3
作者
许艺珂
张海云(指导)
《作文》
2025年第4期9-9,共1页
《礼记·学记》日:“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青春如同璞玉,需要刀和锤的磨砺,如此方可与时代同心同向,和光同舞,让无悔的青春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呼吁,我们青少年应该精雕青春模样,书写时...
《礼记·学记》日:“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青春如同璞玉,需要刀和锤的磨砺,如此方可与时代同心同向,和光同舞,让无悔的青春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呼吁,我们青少年应该精雕青春模样,书写时代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的青春
《礼记·学记》
同心同向
精雕
青少年
华章
模样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4
《文化产业》
2025年第8期I0003-I0003,共1页
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
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礼记》
诸侯
明堂
尊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5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之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明白道理。因此,古代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办学校放在...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之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明白道理。因此,古代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办学校放在第一位。《尚书·说命》篇上讲:“要自始至终经常地考虑学习问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帝王
《礼记》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明白道理
《尚书·说命》
走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敬业乐群,绘就幸福底色——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排球育人”特色掠影
6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校名取自《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蕴含着教育者对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学校以“敬业乐群,绘就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底色”为办学愿景,秉持“民主化、生活化、个...
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校名取自《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蕴含着教育者对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学校以“敬业乐群,绘就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底色”为办学愿景,秉持“民主化、生活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聚焦“排球育人”,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有自信的“阳光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三十四年
办学理念
敬业乐群
师生共同成长
岱山县
排球
阳光少年
《礼记·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说学习
7
作者
宋婧仪
《农村电工》
2025年第3期62-62,共1页
“学习”一词早就见诸文献,《礼记》中就有“鹰乃学习”之说,《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则有“士则学习法令辟禁”的记载。老一辈革命家个个堪称勤学楷模。当前,实现中国梦、强企梦,更呼唤我们拿出百倍的勇气与毅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
“学习”一词早就见诸文献,《礼记》中就有“鹰乃学习”之说,《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则有“士则学习法令辟禁”的记载。老一辈革命家个个堪称勤学楷模。当前,实现中国梦、强企梦,更呼唤我们拿出百倍的勇气与毅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凝聚正能量、培塑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人翁精神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
老一辈革命家
《礼记》
只争朝夕
勤学
紧迫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8
《文化产业》
2025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而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译文】排列好上代祖祢的顺序,是为了尊其所当尊;排列好下代子孙的顺序,是为了亲其所当亲;排列好兄弟等旁系亲属的关系,集合同族的人在祖庙聚餐...
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而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译文】排列好上代祖祢的顺序,是为了尊其所当尊;排列好下代子孙的顺序,是为了亲其所当亲;排列好兄弟等旁系亲属的关系,集合同族的人在祖庙聚餐,以父昭子穆的次序排列座次;以礼义区别男女。这样,人伦之道就完全得到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序排列
《礼记》
礼义
旁系亲属
人伦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故训汇纂》所引《礼记注》郑玄语词训释资料疏失考
9
作者
齐秋影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郑玄是汉代经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他所作的《礼记注》在历来注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训汇纂》收录了大量郑玄《礼记注》的语词训释资料,但在编校上存在一些疏失。主要采用校勘法,对《故训汇纂》进行校正和增补,共归纳出21类疏失类型。
关键词
《故训汇纂》
《礼记注》
郑玄
疏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大简《仲尼曰》与《礼记》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杨宏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43-45,共3页
《仲尼曰》作为战国时期孔子语录的摘抄本,与《礼记》部分篇章在内容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文本多样性、编纂标准和材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流传地域不一致而导致。《仲尼曰》与《礼记》虽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思想上却呈现出内在的逻...
《仲尼曰》作为战国时期孔子语录的摘抄本,与《礼记》部分篇章在内容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文本多样性、编纂标准和材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流传地域不一致而导致。《仲尼曰》与《礼记》虽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思想上却呈现出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两者在核心观念“慎独”上保持一致,但在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仲尼曰》与《礼记》的关系不应被简化为单一的线性传承,而应视为各有独特之处的文献,它们可能各自保留了接近原始记录本貌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尼曰》
《礼记》
孔子言论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1
《文化产业》
2025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玉藻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邀。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燕居告温温。戎容暨暨,言容骼豁,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
玉藻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邀。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燕居告温温。戎容暨暨,言容骼豁,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容止
玉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2
《文化产业》
2025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内则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自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
内则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自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男左女右
诸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3
《文化产业》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谅;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译文]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子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劝谏如果不起作用,做儿子的就应更...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谅;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译文]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子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劝谏如果不起作用,做儿子的就应更加恭敬更加年顺,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谏。再次劝谏也可能招致父母的不高兴,但是与其让父母得罪千乡党州间,宁可自己犯颜苦谏。如果犯颜苦谏招致父母大怒,把自己打得皮破血流,那也不敢生气埋怨,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年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谏
《礼记》
恭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4
《文化产业》
2025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
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凡男拜,尚左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有室
方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5
《文化产业》
2025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膺,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译文】父亲呼喊儿子时,儿子要答...
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膺,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译文】父亲呼喊儿子时,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因为“唯”敬于“诺”,手中拿有东西要赶快放下,嘴里含有食物要立即吐出,要跑着前往而不可稍有磨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玉藻
亲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礼记》
16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译文】家中所有的人,不论男女上下,在鸡叫头...
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译文】家中所有的人,不论男女上下,在鸡叫头遍的时候,都要起来洗手漱口,穿戴整齐,把枕席收起来,洒水扫地,室内、堂上、庭中都要打扫,铺设座席,各人做自己分内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座席
布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仪礼》《礼记》看同义动词的历时替换
17
作者
武振玉
张馨月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仪礼》与《礼记》两部文献,在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作为历时比较的语料。通过调查梳理发现,表示“往适”“返回”“站起”“上升”“下降”“穿戴”“结束”“改变”“等待”“佐助”“遇到”义的几组同...
《仪礼》与《礼记》两部文献,在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作为历时比较的语料。通过调查梳理发现,表示“往适”“返回”“站起”“上升”“下降”“穿戴”“结束”“改变”“等待”“佐助”“遇到”义的几组同义动词存在历时替换关系。一方面,对各组词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展现同义动词的替换情况;另一方面,考察了各组词句法功能的异同情况。同时,对同义词历时替换的机制进行了阐释,认为多义化导致的词义负担加重是原有词被后起词替换的主要原因,这一词汇演变现象可以用“择一原则”来解释,而语言的“喜新厌旧”心理和方言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礼记》
同义动词
历时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18
作者
闫月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2,共13页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成感通互动的境域。在此一语境中,祭祀物色与所处季节直接相关,祭物参与仪式展演,成为意义的生成方式。月令图式是祭祀仪式的根据,这一图式展现出物候、农事和政令的协调。因而,感物与礼制场景直接相关,感物应物候之变,感人循礼制之限。在早期文本中,物不仅是外物,更是祭祀之物;情不仅是私人情感,也是公共情感。通过情实现群体的共鸣,是仪式表演的抒情策略,它最终指向家庭、族群和社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因此,在礼制背景中,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性,其早期形态并非指向个人情感,而是指向公共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月令
仪式
礼乐
公共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代裼袭礼辨疑
19
作者
彭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裼袭礼是周代典礼中常见的仪节之一,涉及周代贵族穿着裘衣之法、裘衣与裼衣色泽配合原则以及裼裘与袭裘的礼义等问题,《礼记》等屡有提及,而语焉不详。两汉以后,此礼亡佚,学者异说纷呈,莫衷一是。礼有“盛礼”与“非盛礼”之异,前者要...
裼袭礼是周代典礼中常见的仪节之一,涉及周代贵族穿着裘衣之法、裘衣与裼衣色泽配合原则以及裼裘与袭裘的礼义等问题,《礼记》等屡有提及,而语焉不详。两汉以后,此礼亡佚,学者异说纷呈,莫衷一是。礼有“盛礼”与“非盛礼”之异,前者要求“充美”,后者则要求“见美”。裘衣之外加裼衣作为文饰,谓之“见美”;在裼衣外用另一件衣服覆盖,称为“袭”,谓之“充美”。裼袭乃是专为裘而设,因裘而有裼与袭,绝非专为聘礼而设。春、夏行礼,葛衣之外加罩衣,虽或有裼袭之义,但不得蒙裼袭之名。学者分歧之根源有二,一是郑注“裼者,免上衣见裼衣”与“凡襢裼者左”,所指非一,贾疏误混,并以为吉凶皆袒,后儒遂以丧袒、射袒、罪袒与裼袭之袒为一,致使经义淆乱。二是文字讹误,裼袭礼之“袒裼”当如段玉裁之说作“但裼”,如此则经义自清。《玉藻》入公门的规定可证表裘、袭裘乃未与裘服配合使用的裼衣、袭衣,袭衣确为充美之衣的专名。周代君臣礼服于细微处见名分,两国交聘,君臣同服麛裘,而主国之君以素衣为裼,使臣以绞衣为裼;裘服君用纯色,袖口处臣用杂色。三年之丧,丧服亦有相应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裼袭礼
裼衣
袭衣
《礼记》
《玉藻》
江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孔颖达《礼记正义》著述体例之优及其原因
20
作者
陶广学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它不仅集两汉至初唐《礼记》学之大成,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著述体例上展现了众多优势。通过对《正义》文本的梳理,可以将孔颖达著述体例的优势归纳为六点:一是贯通“三礼”及...
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它不仅集两汉至初唐《礼记》学之大成,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著述体例上展现了众多优势。通过对《正义》文本的梳理,可以将孔颖达著述体例的优势归纳为六点:一是贯通“三礼”及其他经传;二是对名物和制度的考释详实丰富;三是努力补充《礼记》经文及其郑注的遗漏;四是善于阐释精深的义理;五是表现出谨慎的著述态度;六是训诂文字典雅而流畅。这些著述体例的优势,既与孔颖达深厚的经学素养密切相关,也与《五经正义》修撰发起者唐太宗的政治抱负有着重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礼记正义》
《礼记》
著述体例
唐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美学的构建:周朝“三礼”与中国美学
1
作者
陈望衡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11AZD053)。
文摘
先秦重要儒家学术典籍《仪礼》《周礼》《礼记》,后人号称“三礼”。三礼有一个中心,就是“礼”。三礼对礼的论述有一个根本点,就是强调礼立足于人情。礼不是用来治人的,而是用来养人的。养人不是统治好百姓,而是领导好百姓;不是让百姓受苦,而是让百姓幸福。养不只是让人民物质生活上不匮缺,还要让人民精神生活上丰富。精神生活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那个时期人民对审美的认识与追求,其涉及审美胸怀的“天下”观、“生态”观,涉及审美理想的“中和”观,涉及审美主题的“礼乐”观,涉及审美疆域的人生观。三礼文化蕴藏着儒家美学的基本内容,是中华美学的重要源泉。三礼中所说的礼制虽然已经消失,但三礼的精神仍然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存在,其审美意识更是化为中华民族集体意识,延续至今。三礼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它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国家美学。
关键词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儒家美学
“天下”观
“生态”观
“中和”观
“礼乐”观
人生观
Keywords
“Three Rites”(Rites of Ceremonies,Rites of Zhou Dynasty,and Book of Rites)
Confucian aesthetics
outlook on the world
outlook on ecology
outlook on moderation
outlook on rites and music
outlook on life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2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缋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也。居冠属武,自天子下达,有事然后緌。五十不散送,亲没不髦,大帛不緌。玄冠紫緌,自鲁桓公始也。
关键词
《礼记》
诸侯
鲁桓公
子姓
天子
组缨
布冠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雕青春模样 书写时代华章
3
作者
许艺珂
张海云(指导)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不详
出处
《作文》
2025年第4期9-9,共1页
文摘
《礼记·学记》日:“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青春如同璞玉,需要刀和锤的磨砺,如此方可与时代同心同向,和光同舞,让无悔的青春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呼吁,我们青少年应该精雕青春模样,书写时代华章!
关键词
我们的青春
《礼记·学记》
同心同向
精雕
青少年
华章
模样
书写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4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8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关键词
周公
《礼记》
诸侯
明堂
尊卑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5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之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明白道理。因此,古代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办学校放在第一位。《尚书·说命》篇上讲:“要自始至终经常地考虑学习问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关键词
古代帝王
《礼记》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明白道理
《尚书·说命》
走近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敬业乐群,绘就幸福底色——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排球育人”特色掠影
6
出处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校名取自《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蕴含着教育者对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望。学校以“敬业乐群,绘就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底色”为办学愿景,秉持“民主化、生活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聚焦“排球育人”,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有自信的“阳光少年”。
关键词
光绪三十四年
办学理念
敬业乐群
师生共同成长
岱山县
排球
阳光少年
《礼记·学记》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说学习
7
作者
宋婧仪
机构
国网大连开发区东部供电公司
出处
《农村电工》
2025年第3期62-62,共1页
文摘
“学习”一词早就见诸文献,《礼记》中就有“鹰乃学习”之说,《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则有“士则学习法令辟禁”的记载。老一辈革命家个个堪称勤学楷模。当前,实现中国梦、强企梦,更呼唤我们拿出百倍的勇气与毅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凝聚正能量、培塑强素质。
关键词
主人翁精神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
老一辈革命家
《礼记》
只争朝夕
勤学
紧迫感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8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而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译文】排列好上代祖祢的顺序,是为了尊其所当尊;排列好下代子孙的顺序,是为了亲其所当亲;排列好兄弟等旁系亲属的关系,集合同族的人在祖庙聚餐,以父昭子穆的次序排列座次;以礼义区别男女。这样,人伦之道就完全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
次序排列
《礼记》
礼义
旁系亲属
人伦之道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训汇纂》所引《礼记注》郑玄语词训释资料疏失考
9
作者
齐秋影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摘
郑玄是汉代经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他所作的《礼记注》在历来注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训汇纂》收录了大量郑玄《礼记注》的语词训释资料,但在编校上存在一些疏失。主要采用校勘法,对《故训汇纂》进行校正和增补,共归纳出21类疏失类型。
关键词
《故训汇纂》
《礼记注》
郑玄
疏失
Keywords
Gu Xun Hui Zuan
Annotation of Rites
Zheng Xuan
omissions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G256.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大简《仲尼曰》与《礼记》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杨宏
机构
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摘
《仲尼曰》作为战国时期孔子语录的摘抄本,与《礼记》部分篇章在内容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文本多样性、编纂标准和材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流传地域不一致而导致。《仲尼曰》与《礼记》虽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思想上却呈现出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两者在核心观念“慎独”上保持一致,但在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仲尼曰》与《礼记》的关系不应被简化为单一的线性传承,而应视为各有独特之处的文献,它们可能各自保留了接近原始记录本貌的特质。
关键词
《仲尼曰》
《礼记》
孔子言论
儒家思想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1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玉藻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邀。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燕居告温温。戎容暨暨,言容骼豁,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关键词
《礼记》
容止
玉藻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2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内则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自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
关键词
《礼记》
男左女右
诸母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3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谅;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译文]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子的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谏。劝谏如果不起作用,做儿子的就应更加恭敬更加年顺,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谏。再次劝谏也可能招致父母的不高兴,但是与其让父母得罪千乡党州间,宁可自己犯颜苦谏。如果犯颜苦谏招致父母大怒,把自己打得皮破血流,那也不敢生气埋怨,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年顺。
关键词
劝谏
《礼记》
恭敬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4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凡男拜,尚左手。
关键词
《礼记》
有室
方名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5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膺,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译文】父亲呼喊儿子时,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因为“唯”敬于“诺”,手中拿有东西要赶快放下,嘴里含有食物要立即吐出,要跑着前往而不可稍有磨蹭。
关键词
《礼记》
玉藻
亲老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礼记》
16
出处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译文】家中所有的人,不论男女上下,在鸡叫头遍的时候,都要起来洗手漱口,穿戴整齐,把枕席收起来,洒水扫地,室内、堂上、庭中都要打扫,铺设座席,各人做自己分内的事。
关键词
《礼记》
座席
布席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仪礼》《礼记》看同义动词的历时替换
17
作者
武振玉
张馨月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两汉器物铭文整理与研究”(16ZDA201)子课题“出土两汉器物铭文语言研究”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义场的《仪礼》《礼记》动词比较研究”(2023B114)。
文摘
《仪礼》与《礼记》两部文献,在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作为历时比较的语料。通过调查梳理发现,表示“往适”“返回”“站起”“上升”“下降”“穿戴”“结束”“改变”“等待”“佐助”“遇到”义的几组同义动词存在历时替换关系。一方面,对各组词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展现同义动词的替换情况;另一方面,考察了各组词句法功能的异同情况。同时,对同义词历时替换的机制进行了阐释,认为多义化导致的词义负担加重是原有词被后起词替换的主要原因,这一词汇演变现象可以用“择一原则”来解释,而语言的“喜新厌旧”心理和方言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
《仪礼》
《礼记》
同义动词
历时替换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18
作者
闫月珍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学物候传统的文献来源与早期形态”(23AZW004)。
文摘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成感通互动的境域。在此一语境中,祭祀物色与所处季节直接相关,祭物参与仪式展演,成为意义的生成方式。月令图式是祭祀仪式的根据,这一图式展现出物候、农事和政令的协调。因而,感物与礼制场景直接相关,感物应物候之变,感人循礼制之限。在早期文本中,物不仅是外物,更是祭祀之物;情不仅是私人情感,也是公共情感。通过情实现群体的共鸣,是仪式表演的抒情策略,它最终指向家庭、族群和社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因此,在礼制背景中,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性,其早期形态并非指向个人情感,而是指向公共情感。
关键词
《礼记》
月令
仪式
礼乐
公共情感
Keywords
Liji
Yueling(proceedings of government in the different months)
ritual
rituals and music
public emotion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代裼袭礼辨疑
19
作者
彭林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文摘
裼袭礼是周代典礼中常见的仪节之一,涉及周代贵族穿着裘衣之法、裘衣与裼衣色泽配合原则以及裼裘与袭裘的礼义等问题,《礼记》等屡有提及,而语焉不详。两汉以后,此礼亡佚,学者异说纷呈,莫衷一是。礼有“盛礼”与“非盛礼”之异,前者要求“充美”,后者则要求“见美”。裘衣之外加裼衣作为文饰,谓之“见美”;在裼衣外用另一件衣服覆盖,称为“袭”,谓之“充美”。裼袭乃是专为裘而设,因裘而有裼与袭,绝非专为聘礼而设。春、夏行礼,葛衣之外加罩衣,虽或有裼袭之义,但不得蒙裼袭之名。学者分歧之根源有二,一是郑注“裼者,免上衣见裼衣”与“凡襢裼者左”,所指非一,贾疏误混,并以为吉凶皆袒,后儒遂以丧袒、射袒、罪袒与裼袭之袒为一,致使经义淆乱。二是文字讹误,裼袭礼之“袒裼”当如段玉裁之说作“但裼”,如此则经义自清。《玉藻》入公门的规定可证表裘、袭裘乃未与裘服配合使用的裼衣、袭衣,袭衣确为充美之衣的专名。周代君臣礼服于细微处见名分,两国交聘,君臣同服麛裘,而主国之君以素衣为裼,使臣以绞衣为裼;裘服君用纯色,袖口处臣用杂色。三年之丧,丧服亦有相应之变化。
关键词
裼袭礼
裼衣
袭衣
《礼记》
《玉藻》
江永
Keywords
the protocols and rituals associated with XI and Xi
XI(裼swaddling clothes of thin silk out of fur robe)
Xi(袭clothes out of XI)
The Book of Rites(《礼记》)
Yuzao(《玉藻》Dresses and Caps Worn by Rulers)
Jiang Yong(江永1681 AD-1762 AD)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孔颖达《礼记正义》著述体例之优及其原因
20
作者
陶广学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ZX038)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BZX005)。
文摘
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它不仅集两汉至初唐《礼记》学之大成,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著述体例上展现了众多优势。通过对《正义》文本的梳理,可以将孔颖达著述体例的优势归纳为六点:一是贯通“三礼”及其他经传;二是对名物和制度的考释详实丰富;三是努力补充《礼记》经文及其郑注的遗漏;四是善于阐释精深的义理;五是表现出谨慎的著述态度;六是训诂文字典雅而流畅。这些著述体例的优势,既与孔颖达深厚的经学素养密切相关,也与《五经正义》修撰发起者唐太宗的政治抱负有着重要联系。
关键词
孔颖达
《礼记正义》
《礼记》
著述体例
唐太宗
Keywords
KongYingda
Commentary of Book of Rites
the Book of Rites
style of writing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Dynasty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97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家美学的构建:周朝“三礼”与中国美学
陈望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精雕青春模样 书写时代华章
许艺珂
张海云(指导)
《作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敬业乐群,绘就幸福底色——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排球育人”特色掠影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说学习
宋婧仪
《农村电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故训汇纂》所引《礼记注》郑玄语词训释资料疏失考
齐秋影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安大简《仲尼曰》与《礼记》关系研究
杨宏
《今古文创》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从《仪礼》《礼记》看同义动词的历时替换
武振玉
张馨月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闫月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周代裼袭礼辨疑
彭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孔颖达《礼记正义》著述体例之优及其原因
陶广学
《衡水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