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遵循--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编写思路与内容解释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共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0,共5页
《经济与社会生活》以世界为舞台,紧紧抓住农、工、商、住、行、医六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解读教科书时应充分挖掘教师的学术潜能,重点关注编写思路、框架与... 《经济与社会生活》以世界为舞台,紧紧抓住农、工、商、住、行、医六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解读教科书时应充分挖掘教师的学术潜能,重点关注编写思路、框架与原则;深入把握本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全面发挥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铸魂固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高中选择性必修教学中的删繁就简——以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凯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4,共7页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精神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是新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门径。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从农、工、商、住、行、医六个领域的若干侧面展开,并不是要求人们咬文嚼字,而是引领师生把握住...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精神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是新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门径。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从农、工、商、住、行、医六个领域的若干侧面展开,并不是要求人们咬文嚼字,而是引领师生把握住某些主题,深入历史情境思考探究。这就需要老师抓主要矛盾,淡化一定的枝杈信息,针对重点内容设置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综合性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在信息量上宜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做减法的程度与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必修 《经济与社会生活》 删繁就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