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续汉书·郡国志》户口数谬误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60-61,共2页
《续汉书·郡国志》对东汉时期各郡国的户口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记载,但是通过与《汉书?地理志》户口数记载的比较和对同一郡国户数与口数的比较,某些谬误得以显现。该文以文献、考古资料为依据,针对玄菟郡、辽东郡户口数谬误进行辨... 《续汉书·郡国志》对东汉时期各郡国的户口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记载,但是通过与《汉书?地理志》户口数记载的比较和对同一郡国户数与口数的比较,某些谬误得以显现。该文以文献、考古资料为依据,针对玄菟郡、辽东郡户口数谬误进行辨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户口数 谬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汉书·郡国志》永昌郡人口辨
2
作者 王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永昌郡的户口数,以永昌郡处地之偏远而户口之繁盛却远超绝大部分内郡,以及口户比的失于常理,近代以来遭到了不少质疑。但若把当时民族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和华夏人口的一般情况...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所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永昌郡的户口数,以永昌郡处地之偏远而户口之繁盛却远超绝大部分内郡,以及口户比的失于常理,近代以来遭到了不少质疑。但若把当时民族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和华夏人口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审视,并联系当时汉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对南方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的推动,以及在此背景下永昌郡的开发程度,又不难发现其实《郡国志》所载永昌郡户口数其实是值得起信赖和推敲的。对历史时期民族人口的估计,不能轻易否定史籍的记载,而也应关注其特殊时期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永昌郡 哀牢 民族人口 西南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林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82-83,共2页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璩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中国地名学源流》 《续汉书·郡国志》 地名渊源 任乃强 《异物志》 西南夷 西南地区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崧与云南地方志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永平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云南丛书》 云南 南诏野史 云南史 地理 地方 《续汉书·郡国志》 《水经注》 《山海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
5
作者 周国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年第2期32-36,共5页
《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周国林平昔翻检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1982年版),偶见标点疑误之处,辄录以待考。今略加排比,发现其中以专名号使用时所出问题最为突出,故将此类疑误先行整理出来,以供是书读者及古籍整理者参... 《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周国林平昔翻检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1982年版),偶见标点疑误之处,辄录以待考。今略加排比,发现其中以专名号使用时所出问题最为突出,故将此类疑误先行整理出来,以供是书读者及古籍整理者参考。为排印方便,下面引录《三国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名号 《三国志》 点校本 《左传》 《续汉书·郡国志》 吕将军 诸葛亮 中国历史地图集 类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亩租额稽核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国林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两汉时期,田租征收采取比例税制。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比例有租税什一、什五税一、三十税一等三种,而以三十税一制施行时间最长。 当然,采取比例税制,并不等于说各地田租标准总是随着每年亩产量的变化而不断波动。《盐铁论·... 两汉时期,田租征收采取比例税制。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比例有租税什一、什五税一、三十税一等三种,而以三十税一制施行时间最长。 当然,采取比例税制,并不等于说各地田租标准总是随着每年亩产量的变化而不断波动。《盐铁论·未通篇》文学言曰:“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粱粝而寡取之,凶年饥馑而必求足。”据此推测,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是有固定租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租 《续汉书·郡国志》 租税 汉书 河内郡 长公主 刘敞 食货 户口数 晁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虢国史迹试探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世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虢国史迹试探马世之(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虢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家。文献记载,除东虢、西虢之外,还有南虢、北虢、小虢之称。历代言虢,甚为纷错,有些竟然相互抵牾。《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云:“故虢国。……北虢在大... 虢国史迹试探马世之(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虢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家。文献记载,除东虢、西虢之外,还有南虢、北虢、小虢之称。历代言虢,甚为纷错,有些竟然相互抵牾。《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云:“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荣阳,西虢在雍州。”《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上村岭 三门峡市 西周晚期 虢仲 《春秋经传集解》 李家窑 《续汉书·郡国志》 中国文物 出土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户口总数之谜试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延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1-16,共6页
东汉户口总数记载之间互有矛盾,被学者称为东汉户口总数之谜。但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户口之谜,有的是史书传抄中的错误造成的,有的是后世学者的误解造成的,有的是后人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造成的。《续汉书·那国志》及注中所载... 东汉户口总数记载之间互有矛盾,被学者称为东汉户口总数之谜。但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户口之谜,有的是史书传抄中的错误造成的,有的是后世学者的误解造成的,有的是后人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造成的。《续汉书·那国志》及注中所载的东汉户口,大部分还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户口 《续汉书·郡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江南的农业开发与自然环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福昌 《古今农业》 1999年第4期11-20,共10页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气候、土壤、生物、江河湖泊等各种要素。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及其变化也会...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气候、土壤、生物、江河湖泊等各种要素。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及其变化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农业开发,或加速,或延缓。农业开发必然会引起环境的变化,或改良,或破坏,或是某种复杂的状态。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动态的发展机制。要利用环境,又要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进步、永续利用,这是人类面临的艰难选择。对秦汉时期江南农业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考察,是耐人寻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农业开发 江南地区 自然环境 《续汉书·郡国志》 《淮南子》 经济重心 《史记·货殖列传》 合理利用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诸葛营古城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枝彩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58,共2页
保山诸葛营古城李枝彩在云南,特别是滇西,许多汉晋时期的文物遗迹,都是以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字命名的。如诸葛城、诸葛营、诸葛堰、诸葛井、诸葛旗台、孔明碑等。这些遗物,尽管目前没有多少证据证明系诸葛亮生前所为,但由于诸... 保山诸葛营古城李枝彩在云南,特别是滇西,许多汉晋时期的文物遗迹,都是以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字命名的。如诸葛城、诸葛营、诸葛堰、诸葛井、诸葛旗台、孔明碑等。这些遗物,尽管目前没有多少证据证明系诸葛亮生前所为,但由于诸葛亮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历来是以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西南地区 火葬墓 永昌郡 云南省 诸葛亮 装饰图案 滇缅公路 滇西地区 古城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谢邑故址应在今南阳县境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其骧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2年第1X期14-14,共1页
凡古城邑故址的今地,旧籍有几种不同说法者,在一般情况下,理应以见于较早记载为准。西周初年以前的谢国、宣王时用以封申的谢邑的今地,自来有三说:南阳、唐河、信阳。南阳说所依据的文献远远早于唐河、信阳说。 《续汉书·郡国志》... 凡古城邑故址的今地,旧籍有几种不同说法者,在一般情况下,理应以见于较早记载为准。西周初年以前的谢国、宣王时用以封申的谢邑的今地,自来有三说:南阳、唐河、信阳。南阳说所依据的文献远远早于唐河、信阳说。 《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棘阳县刘昭注引《荆州记》:“东北百里有谢城”。《荆州记》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末年的盛弘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址 南阳 唐河 荆州记 信阳 水经注 刘宋 宣王 熊会贞 《续汉书·郡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鼓山和石鼓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仲操 《文博》 1999年第1期21-20,共2页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郊东南约十余里之渭河南岸,当陈仓山之北阪,隔渭水与秦汉时的占陈仓城相对,它是我国春秋时代秦国君猎祭活动最频繁的一个地点,是秦人争霸图强的精神支柱。 石鼓山的名称,最早见于《三秦记》。刘昭(续汉书·郡国志...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郊东南约十余里之渭河南岸,当陈仓山之北阪,隔渭水与秦汉时的占陈仓城相对,它是我国春秋时代秦国君猎祭活动最频繁的一个地点,是秦人争霸图强的精神支柱。 石鼓山的名称,最早见于《三秦记》。刘昭(续汉书·郡国志》陈仓县下,注引《三秦记:》曰:“秦武公都雍陈仓城是也,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据此,知秦武公之世,陈仓就有石鼓山,则石鼓山名的形成时间,应早于秦武公。按秦人原居陇西之西县,至秦文公之世才迁居沂渭之间。《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山 石鼓文 古陈仓 《续汉书·郡国志》 形成时间 周王室 《史记·秦本纪》 精神支柱 春秋时代 《春秋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郾子国考辨
13
作者 张汝鲤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古郾子国考辨张汝鲤《辞海》上说:“郾,古国名”,亦写作“”或“偃”。“郾城,县名。汉置郾县,隋改郾城县”。历代相传,郾城县是由古郾子国演变而来。明人张自烈撰著的《正字通》说:“郾城,汉颍川县,古郾子国故地,今为开封... 古郾子国考辨张汝鲤《辞海》上说:“郾,古国名”,亦写作“”或“偃”。“郾城,县名。汉置郾县,隋改郾城县”。历代相传,郾城县是由古郾子国演变而来。明人张自烈撰著的《正字通》说:“郾城,汉颍川县,古郾子国故地,今为开封府许州郾城县”。清顺治十六年和乾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郾城县 《续汉书·郡国志》 奄国 《史记·夏本纪》 “商” 《说文解字》 《读史方舆纪要》 山东曲阜 《正字通》 原始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牂牁中心当在晴隆县河塘濮人城
14
作者 蒋彻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周朝有牂牁国,汉朝有牂牁郡,隋唐亦有牂牁国,宋朝还有西南牂牁.牂牁中心究竟在何处?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多年研究认为,牂牁中心当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花贡镇河塘村濮人城.周襄王元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 周朝有牂牁国,汉朝有牂牁郡,隋唐亦有牂牁国,宋朝还有西南牂牁.牂牁中心究竟在何处?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多年研究认为,牂牁中心当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花贡镇河塘村濮人城.周襄王元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会盟称霸.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貉,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吴、越、巴、牂牁、(瓜辰)、不庚、雕题、黑齿(唐朝房玄龄或尹知章注:皆南夷之国也)、荆夷之国,莫违寡之命”.宰相管仲说:“故东夷、西戎、南蛮、北戎中诸侯国,莫不宾服”.他们所说的“牂牁国”,在巴国(今重庆巴县)、(瓜辰)国(今湖南辰溪)、雕题(今云南保山)之间,即今贵州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隆县 北盘江 黔西南 濮人 齐桓公 西南夷 《续汉书·郡国志》 《水经注》 司马迁 布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光武所省郡国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峤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年第3期80-80,共1页
东汉光武所省郡国考舒峤《续汉书·郡国志》云:"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根据《后汉书·光武帝纪》的记载,知《郡国志})所说的"省郡国十"乃是指光武帝末年的情况,实... 东汉光武所省郡国考舒峤《续汉书·郡国志》云:"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根据《后汉书·光武帝纪》的记载,知《郡国志})所说的"省郡国十"乃是指光武帝末年的情况,实际上,光武一朝曾6次共省并郡国14。它们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汉书·郡国志》 金城郡 光武帝 中郎将 汉书 诸侯王国 河间国 胶东 中央集权 十三年
原文传递
敦煌遗书 被引量:1
16
作者 伏俊连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年第4期42-45,共4页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汉武帝攻取河西后所建四郡之一。据《汉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志》记载,敦煌户籍不多,人口稀少,但它南枕祁连,西控西域,是汉唐时代中西交通贸易南、北两道上的分合点,东西方文明荟萃的枢纽。司马彪《...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汉武帝攻取河西后所建四郡之一。据《汉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志》记载,敦煌户籍不多,人口稀少,但它南枕祁连,西控西域,是汉唐时代中西交通贸易南、北两道上的分合点,东西方文明荟萃的枢纽。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说,敦煌郡乃“华戎所交一都会”。《隋书·裴矩传》引《西域图记序》更明确地说:“发自敦煌,至于西域,凡为三道,各有襟带。……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汉魏之际,西域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很深。敦煌邻接西域,扼南北两道之门户,影响所及,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魏书·释老志》说:“敦煌村坞相属,多有塔寺。”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的榆林窟,上起东晋元魏,下迄赵宋蒙元,前后千年左右,佛教信徒们开凿洞窟,塑造佛像,彩绘佛画,创造了绚烂多姿的敦煌佛教艺术,因而成为西陲佛教信仰者们的胜地。同时,敦煌乃至河西地区也是我国最早佛典翻译要地。竺法护、昙无谶、鸠摩罗什等著名的高僧,都曾乔居敦煌或河西从事讲经翻译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大批信徒们不辞艰辛,跋涉于冰天雪地和荒漠沙碛之中,西行求经,瞻仰圣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敦煌佛教 图书馆 《续汉书·郡国志》 唐写本 文学作品 西域图记 文学史 伯希和 河西地区
原文传递
“南郦”与“北郦”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胜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年第2期84-84,共1页
王氏合校本《水经·湍水注》云:“湍水出弘农界冀望山,水甚清微,东南流经南阳郦县故城东,《史记》所谓下郦析也。”朱本原作“经南郦县故城东”,赵本始以郦县属南阳郡增刻“阳”字,而王氏合校本从之。究其实际,当以朱本为是。
关键词 《史记》 南阳 故城 合校 水经 王氏 《续汉书·郡国志》 县属 荆州记 汉初
原文传递
杨守敬《水经注疏》纠谬一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嘉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4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水经注疏》 杨守敬 临澧县 崇义县 纠谬 《续汉书·郡国志》 地理 安福县 澧水流域 桑植县
原文传递
西汉桂阳郡“金官”考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昌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3期45-,115,共2页
关键词 地理 《续汉书·郡国志》 桂阳 铁官 秦汉时期 《后汉书 《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 黄金 银手镯
原文传递
北魏顿丘县治所考辩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豫北 文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北魏时期顿丘县有二,一属顿丘郡,一属黎阳郡。关于此二顿丘县的治所,历代史志资料的记载颇多含混,不可不辩。据《魏书·地形志》,顿丘郡“晋武帝置”,领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其中顿丘县“太和中并汲郡,余民在畿外者... 北魏时期顿丘县有二,一属顿丘郡,一属黎阳郡。关于此二顿丘县的治所,历代史志资料的记载颇多含混,不可不辩。据《魏书·地形志》,顿丘郡“晋武帝置”,领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其中顿丘县“太和中并汲郡,余民在畿外者景明中置。有鱼阳泽、帝颛顼冢、帝喾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县 北魏前期 《读史方舆纪要》 中国历史地图集 《水经注》 北魏后期 内黄县 《续汉书·郡国志》 太和 《古文尚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