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参加王朝闻教授《美学概论》编写活动(1961-1981)的回忆--刘宁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宁
李世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关键词
《美学概论》
编写工作
王朝闻
访谈录
教学与研究
刘宁
俄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第一部美学教材《美学概论》的编写与出版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醒尘
李世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4-258,共5页
李世涛:李醒尘先生,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刚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不久后又参加了《美学概论》的编写工作。众所周知,《美学概论》是新中国第一部集体编写的美学教材,对普及美学知识,培养美学人才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请...
李世涛:李醒尘先生,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刚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不久后又参加了《美学概论》的编写工作。众所周知,《美学概论》是新中国第一部集体编写的美学教材,对普及美学知识,培养美学人才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请您谈些1960年代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和《美学概论》的编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概论》
编写工作
美学
教材
新中国
出版
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
美学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三本《美学概论》的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先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33-137,共5页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首批美学原理中就有三本同名的《美学概论》。这几本概论就像三胞胎一样,通过对其外表即结构框架的比较,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其内在的性格即美学本体论,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具有开创性,但也为后代美学教材...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首批美学原理中就有三本同名的《美学概论》。这几本概论就像三胞胎一样,通过对其外表即结构框架的比较,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其内在的性格即美学本体论,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具有开创性,但也为后代美学教材的写作留下了漏洞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美学概论》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望道美学思想寻踪及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汉广
夏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39,共7页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寻:第一,陈望道建立在实践主体论基础上的美学思想体系,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符合,并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趋势符合,这一作用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第二,陈望道以问题先行的研究思路来...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寻:第一,陈望道建立在实践主体论基础上的美学思想体系,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符合,并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趋势符合,这一作用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第二,陈望道以问题先行的研究思路来研究美学问题,而不堕入抽象的概念以及理论流派之争的窠臼也是非常可取的;第三,陈望道虽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的理念来尝试建构美学科学,但不完全囿于西方的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而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的概念和理论范式,对当下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美学
思想
实践主体
《美学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美学原理建构的思考
5
作者
孙楚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1-49,共9页
美学原理的建构,主要必须考虑哲学基础与方法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及整体构架,以及主要范畴、概念等等问题。我们已经渐次粗略地考察了以1981年出版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为发端,迄今已公开出版的十余本书。这十几本书,从框架结构...
美学原理的建构,主要必须考虑哲学基础与方法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及整体构架,以及主要范畴、概念等等问题。我们已经渐次粗略地考察了以1981年出版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为发端,迄今已公开出版的十余本书。这十几本书,从框架结构看,大体有四类:一种是以《美学概论》为代表,把全书分为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艺术论三部分,另一种是以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为代表,把全书分成现实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原理》
《美学概论》
公开出版
哲学基础
整体构架
审美对象
审美意识
艺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力美学的恶之花(上)
6
作者
王绍培
《住宅与房地产》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暴力美学的几种类型 过去读《美学概论》之类的书,依稀还记得里面讲壮美和优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等等。但好像没有“暴力美”,也没有“暴力美学”这个范畴。在20多年前,暴力是暴力,美学是美学。那个时代的学者...
暴力美学的几种类型 过去读《美学概论》之类的书,依稀还记得里面讲壮美和优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等等。但好像没有“暴力美”,也没有“暴力美学”这个范畴。在20多年前,暴力是暴力,美学是美学。那个时代的学者还没有把这两个看起来不搭界的概念黏合到一起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美学
恶之花
《美学概论》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社会需要教育美学
7
作者
牛瑾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受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美学
现实美
艺术美
现代社会
《美学概论》
研究对象
全文增补中
于民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世涛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先生
访谈录
《美学概论》
亲身经历
王朝闻
当事人
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家门口看月亮--读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9
作者
施崇伟
《青春期健康》
2022年第2期80-81,共2页
基本信息:书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作者:蒋勋ISBN:978-7-5086-5023-4装帧:平装页数:221页定价:39.8元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3月修《美学概论》这门课时,是一段难受的学习经历。因为不能理解“美”,被各种专业词汇、分析...
基本信息:书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作者:蒋勋ISBN:978-7-5086-5023-4装帧:平装页数:221页定价:39.8元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3月修《美学概论》这门课时,是一段难受的学习经历。因为不能理解“美”,被各种专业词汇、分析方法搞得头昏脑涨之后,靠着死记硬背蒙混过关,留下来的,没有一点美的印记。究其原因,或许是我这种俗人看不见“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概论》
出版日期
蒋勋
专业词汇
中信出版社
竞争力
死记硬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
被引量:
5
10
作者
张法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一面停滞两面演进: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刘师培、梁启超开始,百多年来,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面演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通史写作。自aesthet...
一面停滞两面演进: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刘师培、梁启超开始,百多年来,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面演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通史写作。自aesthetics从西方东传,初始在日本继而在中国被定译为"美学"之后,美学原理和美学史的写作由之开始,美学原理的写作因为有西方样板,很快顺利展开,自萧公弼《美学概论》(未写完,连载于1917年《寸心》杂志)和吕潋《美学概论》(1923)以来,不断涌出,特别是以朱光潜《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为代表的西方美学原理模式和以蔡仪《新美学》(1947)为代表的苏俄美学原理模式,奠定美学原理演进的坚实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学概论》
《文艺心理学》
美学
原理
应当
争论
《新
美学
》
原文传递
陈望道与中国现代美学——写在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11
作者
朱立元
栗永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70,共8页
1926年陈望道先生的《美学概论》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初创时期理论探索的重要收获。1927年陈望道同潘菽围绕美的"本质"和"特质"的区别的学术论争,对当代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美学概论》以美感而非"...
1926年陈望道先生的《美学概论》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初创时期理论探索的重要收获。1927年陈望道同潘菽围绕美的"本质"和"特质"的区别的学术论争,对当代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美学概论》以美感而非"美的本质"为研究重心的理论架构方式,是1920年代中国美学具有共性的一个特征,而陈望道将美学作为"说明科学"而非"哲学"的研究领域的学科建构思路,则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路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是当代美学值得探索的一条理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美学概论》
美的本质
说明科学
原文传递
“泛听音乐”与“聆听音乐”的比较性意义
12
作者
毛羁龙
《儿童音乐》
2013年第6期64-65,共2页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如此千差万别呢?首先,要弄懂音乐是什么。《词海》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美学概论》上又说: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这两种解释都说到了“音乐形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音乐欣赏者来说,同样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人理解的“音乐形象”就会有差别;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音乐
意义
泛听
《美学概论》
音乐形象
摇滚音乐
思想感情
形象表达
原文传递
析山水画的符号与风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书兰
《国画家》
2012年第5期63-64,共2页
人的审美活动必然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其具体的存在.牛宏宝在《美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关于符号形式一个是符号形式的具体最小单位或元素,如色彩、声音、语词、线条、某些简化出来的形体等...
人的审美活动必然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其具体的存在.牛宏宝在《美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关于符号形式一个是符号形式的具体最小单位或元素,如色彩、声音、语词、线条、某些简化出来的形体等,它们构成了符号形式的基本单位。第二是这些基本单位的组织、结合以及这些组织、结合构成的整体。”对于山水画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形式
山水画
风格
《美学概论》
基本单位
审美活动
组织
原文传递
杨成寅雕塑、绘画作品选
14
《古今谈》
2016年第3期I0010-I0012,共3页
杨成寅(1926—2016),河南南阳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美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杨成寅(1926—2016),河南南阳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美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艺术美学》、《新编艺术概论教程》、《石涛画学全解》、《黄宾虹画学解析》、《现代汉语句型概论》等,译著主要有《艺术概论》、《美学概论》、《马克思列宁美学概论》、《美的分析》、《美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作品选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
美学
》
《艺术
概论》
《美学概论》
绘画
中央美术学院
原文传递
题名
参加王朝闻教授《美学概论》编写活动(1961-1981)的回忆--刘宁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宁
李世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基金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文艺理论、美学访谈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05FA131
关键词
《美学概论》
编写工作
王朝闻
访谈录
教学与研究
刘宁
俄苏文学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第一部美学教材《美学概论》的编写与出版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醒尘
李世涛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4-258,共5页
文摘
李世涛:李醒尘先生,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刚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不久后又参加了《美学概论》的编写工作。众所周知,《美学概论》是新中国第一部集体编写的美学教材,对普及美学知识,培养美学人才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请您谈些1960年代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和《美学概论》的编写情况。
关键词
《美学概论》
编写工作
美学
教材
新中国
出版
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
美学
知识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三本《美学概论》的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先方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33-137,共5页
文摘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首批美学原理中就有三本同名的《美学概论》。这几本概论就像三胞胎一样,通过对其外表即结构框架的比较,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其内在的性格即美学本体论,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具有开创性,但也为后代美学教材的写作留下了漏洞去完善。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美学概论》
比较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望道美学思想寻踪及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汉广
夏野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事件性思维与文学研究"(17BZW051)
黑龙江大学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18-004HLJU)
文摘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寻:第一,陈望道建立在实践主体论基础上的美学思想体系,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符合,并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趋势符合,这一作用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第二,陈望道以问题先行的研究思路来研究美学问题,而不堕入抽象的概念以及理论流派之争的窠臼也是非常可取的;第三,陈望道虽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的理念来尝试建构美学科学,但不完全囿于西方的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而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的概念和理论范式,对当下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关键词
陈望道
美学
思想
实践主体
《美学概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美学原理建构的思考
5
作者
孙楚荣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1-49,共9页
文摘
美学原理的建构,主要必须考虑哲学基础与方法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及整体构架,以及主要范畴、概念等等问题。我们已经渐次粗略地考察了以1981年出版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为发端,迄今已公开出版的十余本书。这十几本书,从框架结构看,大体有四类:一种是以《美学概论》为代表,把全书分为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艺术论三部分,另一种是以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为代表,把全书分成现实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三部分,
关键词
《美学
原理》
《美学概论》
公开出版
哲学基础
整体构架
审美对象
审美意识
艺术论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力美学的恶之花(上)
6
作者
王绍培
出处
《住宅与房地产》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文摘
暴力美学的几种类型 过去读《美学概论》之类的书,依稀还记得里面讲壮美和优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等等。但好像没有“暴力美”,也没有“暴力美学”这个范畴。在20多年前,暴力是暴力,美学是美学。那个时代的学者还没有把这两个看起来不搭界的概念黏合到一起的发现。
关键词
暴力
美学
恶之花
《美学概论》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社会需要教育美学
7
作者
牛瑾
机构
昆明师专教育学
出处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受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教育
美学
现实美
艺术美
现代社会
《美学概论》
研究对象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于民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世涛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金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美学
文艺思潮访谈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先生
访谈录
《美学概论》
亲身经历
王朝闻
当事人
编写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家门口看月亮--读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9
作者
施崇伟
机构
不详
出处
《青春期健康》
2022年第2期80-81,共2页
文摘
基本信息:书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作者:蒋勋ISBN:978-7-5086-5023-4装帧:平装页数:221页定价:39.8元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3月修《美学概论》这门课时,是一段难受的学习经历。因为不能理解“美”,被各种专业词汇、分析方法搞得头昏脑涨之后,靠着死记硬背蒙混过关,留下来的,没有一点美的印记。究其原因,或许是我这种俗人看不见“美”。
关键词
《美学概论》
出版日期
蒋勋
专业词汇
中信出版社
竞争力
死记硬背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
被引量:
5
10
作者
张法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文摘
一面停滞两面演进: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刘师培、梁启超开始,百多年来,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面演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通史写作。自aesthetics从西方东传,初始在日本继而在中国被定译为"美学"之后,美学原理和美学史的写作由之开始,美学原理的写作因为有西方样板,很快顺利展开,自萧公弼《美学概论》(未写完,连载于1917年《寸心》杂志)和吕潋《美学概论》(1923)以来,不断涌出,特别是以朱光潜《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为代表的西方美学原理模式和以蔡仪《新美学》(1947)为代表的苏俄美学原理模式,奠定美学原理演进的坚实方向。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学概论》
《文艺心理学》
美学
原理
应当
争论
《新
美学
》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陈望道与中国现代美学——写在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11
作者
朱立元
栗永清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70,共8页
文摘
1926年陈望道先生的《美学概论》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初创时期理论探索的重要收获。1927年陈望道同潘菽围绕美的"本质"和"特质"的区别的学术论争,对当代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美学概论》以美感而非"美的本质"为研究重心的理论架构方式,是1920年代中国美学具有共性的一个特征,而陈望道将美学作为"说明科学"而非"哲学"的研究领域的学科建构思路,则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路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是当代美学值得探索的一条理论道路。
关键词
陈望道
《美学概论》
美的本质
说明科学
Keywords
Chen Wangdao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essence of beauty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泛听音乐”与“聆听音乐”的比较性意义
12
作者
毛羁龙
机构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儿童音乐》
2013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如此千差万别呢?首先,要弄懂音乐是什么。《词海》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美学概论》上又说: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这两种解释都说到了“音乐形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音乐欣赏者来说,同样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人理解的“音乐形象”就会有差别;其次,
关键词
古典音乐
意义
泛听
《美学概论》
音乐形象
摇滚音乐
思想感情
形象表达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析山水画的符号与风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书兰
出处
《国画家》
2012年第5期63-64,共2页
文摘
人的审美活动必然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其具体的存在.牛宏宝在《美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关于符号形式一个是符号形式的具体最小单位或元素,如色彩、声音、语词、线条、某些简化出来的形体等,它们构成了符号形式的基本单位。第二是这些基本单位的组织、结合以及这些组织、结合构成的整体。”对于山水画来说,
关键词
符号形式
山水画
风格
《美学概论》
基本单位
审美活动
组织
分类号
J211.26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杨成寅雕塑、绘画作品选
14
出处
《古今谈》
2016年第3期I0010-I0012,共3页
文摘
杨成寅(1926—2016),河南南阳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美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艺术美学》、《新编艺术概论教程》、《石涛画学全解》、《黄宾虹画学解析》、《现代汉语句型概论》等,译著主要有《艺术概论》、《美学概论》、《马克思列宁美学概论》、《美的分析》、《美的问题》等。
关键词
雕塑
作品选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
美学
》
《艺术
概论》
《美学概论》
绘画
中央美术学院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参加王朝闻教授《美学概论》编写活动(1961-1981)的回忆--刘宁先生访谈录
刘宁
李世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第一部美学教材《美学概论》的编写与出版
李醒尘
李世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三本《美学概论》的比较
田先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陈望道美学思想寻踪及启示
马汉广
夏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美学原理建构的思考
孙楚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暴力美学的恶之花(上)
王绍培
《住宅与房地产》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社会需要教育美学
牛瑾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
全文增补中
8
于民先生访谈录
李世涛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在家门口看月亮--读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施崇伟
《青春期健康》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
张法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原文传递
11
陈望道与中国现代美学——写在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朱立元
栗永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12
“泛听音乐”与“聆听音乐”的比较性意义
毛羁龙
《儿童音乐》
2013
0
原文传递
13
析山水画的符号与风格
王书兰
《国画家》
2012
1
原文传递
14
杨成寅雕塑、绘画作品选
《古今谈》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