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地民间的人性风景——评迟子建长篇新作《群山之巅》 被引量:8
1
作者 欧阳澜 汪树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聚焦于北中国的边地民间,展示了时代大潮冲击下的众生相,历史和现实互相纠缠,人性善恶交织。执着于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之光,展开较为严厉的现实批判,捕捉乡村传统文化最后一缕光芒,是...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聚焦于北中国的边地民间,展示了时代大潮冲击下的众生相,历史和现实互相纠缠,人性善恶交织。执着于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之光,展开较为严厉的现实批判,捕捉乡村传统文化最后一缕光芒,是该小说的主旨所在。不过,该小说在精神探索方面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民间 精神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的寓言——评迟子建长篇小说《群山之巅》
2
作者 关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19-122,共4页
迟子建写出了静中之动和动中之静,以及动静失衡后的无奈和无助。"静"的意义可在安详、和平和美丽上来理解,正像承载龙盏镇人希望和重托的龙山山顶的土地祠一样。"动"则是一切俗世尘嚣、纷乱、挣扎和罪恶的象征。迟... 迟子建写出了静中之动和动中之静,以及动静失衡后的无奈和无助。"静"的意义可在安详、和平和美丽上来理解,正像承载龙盏镇人希望和重托的龙山山顶的土地祠一样。"动"则是一切俗世尘嚣、纷乱、挣扎和罪恶的象征。迟子建不仅留意从内到外的这些变化,她还试图把握这变化之间的因缘和转合。安雪儿的孤独无援和深陷困境正是寓言,昭示了美丽的消失和理想的没落,既冷寂又绝望。物质和精神的对立统一框架给了迟子建无限的灵感源泉,而悲壮和忧伤相交织的情感结构则使她在现代审美的接受习惯中游刃有余。迟子建从不孤立地直写当代生活中的喜与怒、罪与罚,她总能在思考之中写出为大众所接受的变化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子建《群山之巅》婚恋叙事研究
3
作者 郑宇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梳理了《群山之巅》中的五类婚恋模式,结合婚姻伦理的角度来阐释,可见迟子建小说中的婚恋叙事不是进行道德批判和说教,而是探究婚恋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感受,有生存的无奈和困窘,有欲望的满足和毁灭,有生命的尊严和温暖。在迟子建笔下无... 梳理了《群山之巅》中的五类婚恋模式,结合婚姻伦理的角度来阐释,可见迟子建小说中的婚恋叙事不是进行道德批判和说教,而是探究婚恋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和感受,有生存的无奈和困窘,有欲望的满足和毁灭,有生命的尊严和温暖。在迟子建笔下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无论模式如何变化,婚恋叙事的核心始终关注的是人本身,体现了迟子建一以贯之的对于生命个体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婚恋叙事 婚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中“傻子”形象及其功能转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顾佳琪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5-59,共5页
迟子建作品中不乏"傻子"形象,与她小说中众多充满灵气的人物形成极大反差。在其新作《群山之巅》中,装傻的单夏和被害的陈媛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傻子,进一步充实了迟子建的"傻子"人物序列。通过其独特视角和... 迟子建作品中不乏"傻子"形象,与她小说中众多充满灵气的人物形成极大反差。在其新作《群山之巅》中,装傻的单夏和被害的陈媛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傻子,进一步充实了迟子建的"傻子"人物序列。通过其独特视角和社会处境,展现了"傻子"狭窄的生活空间,并以"傻子"的结局反思人类的终极幸福,由此完成了"傻子"形象的功能转变。这体现了迟子建追求理想人性的价值取向和不断调整创作理念的不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傻子”形象 功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人性与自然的双重变奏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斌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92-96,112,共5页
《群山之巅》的创作深受"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影响,在一场场小人物的命运交响曲中思考了人性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匠心独运地呈现了人性与自然关系中的人性自然化和自然人性化,对这两者关系的书写使小说《群山之巅》对人性跌宕... 《群山之巅》的创作深受"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影响,在一场场小人物的命运交响曲中思考了人性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匠心独运地呈现了人性与自然关系中的人性自然化和自然人性化,对这两者关系的书写使小说《群山之巅》对人性跌宕的剖析更加深刻,小说中的故事演绎出了相互矛盾的人性与自然变奏模式,一是"出走"与"归来"的二律悖反,一是"现代化"与"生态意识"的辩证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人性自然化 自然人性化 “出走”与“归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中小人物的形象意蕴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2期42-43,共2页
在《群山之巅》中,作者以哀婉的笔调描绘了生活在中国北疆大地上的众生相,写尽了他们的人生变故与苦难命运,写出了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与不幸。在生活的窘境下他们苦苦挣扎却从不屈服;在情与爱的道路上历经坎坷却炽热纯情;在乡土伦理中... 在《群山之巅》中,作者以哀婉的笔调描绘了生活在中国北疆大地上的众生相,写尽了他们的人生变故与苦难命运,写出了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与不幸。在生活的窘境下他们苦苦挣扎却从不屈服;在情与爱的道路上历经坎坷却炽热纯情;在乡土伦理中他们求得救赎;在特权体制下寻找自我。同时作者还以批判的眼光去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光辉,讴歌他们质朴而顽强的生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小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身体叙事的伦理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洁 高侠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在小说《群山之巅》中,迟子建把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借形色各异的"身体"表现出来。"苦难之躯"虽饱受折磨,最终因坚守善良之心得到善报;"欲望之躯"不加以规训便陷入罪恶的泥淖,受到应有的惩罚;而"神... 在小说《群山之巅》中,迟子建把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借形色各异的"身体"表现出来。"苦难之躯"虽饱受折磨,最终因坚守善良之心得到善报;"欲望之躯"不加以规训便陷入罪恶的泥淖,受到应有的惩罚;而"神性之躯",既构建了现代神话,也承担了解构神话的功能,在"祛神话"的过程中呈现了人性的善与恶。迟子建将这三种"身体"形态汇通,为读者提供了反思伦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身体叙事 伦理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群山之巅》意象叙事的美学意蕴
8
作者 张婧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关注着具有个性生命色彩的意象,寻找它们在美学范畴内所代表的叙事美学和生命诗学的功能,不断探求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基础的对生命的体认与感悟。她的小说蕴涵着浓郁的抒情笔调和纯美的诗意,表现出典型的散文化的特点,而...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关注着具有个性生命色彩的意象,寻找它们在美学范畴内所代表的叙事美学和生命诗学的功能,不断探求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基础的对生命的体认与感悟。她的小说蕴涵着浓郁的抒情笔调和纯美的诗意,表现出典型的散文化的特点,而叙事中意象的巧妙运用,放大了她的小说的抒情力度,显示出生命的审美风韵,也使得意象叙事这个极富中国民族精神和特色的叙事理论,在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意象叙事 美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群山之巅》的罪恶、赎罪以及批判性的思考
9
作者 刘乐琴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的最新长篇力作,描写一群挣扎在人性泥淖中的小人物,他们双足深陷人性恶之河,却又向往人性善之岸。这些小人物自觉或不自觉踏入罪恶的深渊之中,可是他们又在努力地自我救赎,迟子建写他们的罪恶与赎罪,意在表达她对...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的最新长篇力作,描写一群挣扎在人性泥淖中的小人物,他们双足深陷人性恶之河,却又向往人性善之岸。这些小人物自觉或不自觉踏入罪恶的深渊之中,可是他们又在努力地自我救赎,迟子建写他们的罪恶与赎罪,意在表达她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对温情主义的执着与眷恋,以及对美好人性的憧憬。值得注意的是,《群山之巅》给读者带来了陌生感,迟子建的笔锋变得冷酷,转向对当下社会的批判,温情关怀的背后藏匿着对社会尖锐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罪恶 赎罪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雪皑皑,心之所依--论小说《群山之巅》中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姗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0期189-190,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以反传统文学观念为特色在文坛快速占有了一席之地,大量作家远离和放弃了对“三风画”的描摹。就在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的创作思潮弥漫文坛之时,迟子建以东北“极地之女”形象步入文坛,以饱蘸诗意的... 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以反传统文学观念为特色在文坛快速占有了一席之地,大量作家远离和放弃了对“三风画”的描摹。就在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的创作思潮弥漫文坛之时,迟子建以东北“极地之女”形象步入文坛,以饱蘸诗意的笔法捍卫了乡土文学的形象。《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笔下一部带着故乡回忆的长篇小说,不同于她在以往作品中将主体情感贯穿于小说始末,这部小说采用平民叙述立场,以客观、冷静的口吻叙述了龙盏镇里各色人物的身世浮沉和悲欢离合。我们从自然景观文化、乡土民俗文化、人物形象塑造三方面来探究小说中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地域文化 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人物塑造的生命美
11
作者 赵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最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将笔触再次深入北疆世界,将目光投向边地民间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着力塑造出一系列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通过一系列人间悲喜剧的重奏,充分展现出小人物身上散发人性光辉...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最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将笔触再次深入北疆世界,将目光投向边地民间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着力塑造出一系列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通过一系列人间悲喜剧的重奏,充分展现出小人物身上散发人性光辉的生命之光、忏悔者在自我救赎中的挣扎之痛,并对堕落灵魂自甘沉沦进行严厉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挣扎 沉沦 生命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地民间的奇特风景——评迟子建的《群山之巅》
12
作者 周越强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8-82,共5页
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描绘了边地民间的奇特风景。之所以称"奇特",从内容上讲,在于它本身包含的大量因果报应的朴素的民间信仰和宗教逻辑;从人物形象上讲,在于它不仅讲述了众多平凡小人物身上非同寻常的地方,同时也塑造了... 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描绘了边地民间的奇特风景。之所以称"奇特",从内容上讲,在于它本身包含的大量因果报应的朴素的民间信仰和宗教逻辑;从人物形象上讲,在于它不仅讲述了众多平凡小人物身上非同寻常的地方,同时也塑造了凝聚作品灵魂的中心人物;从语言和叙事角度上讲,在于它夸张的语言和寓言式的叙事逻辑;从情感上讲,在于作者对小说人物感伤情感的捕捉与精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边地民间 因果报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的“镜与灯”——重读《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烟火漫卷》
13
作者 刘秀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下去谈论文学似乎并非易事,此文化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文学理论、文学流派与文学现象纷繁复杂,引发读者关于文学的诸多思考。显然,对于文学这样开放的场域而言很难做到标准统一,但我们还是会尽可能地去寻求一个最... 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下去谈论文学似乎并非易事,此文化背景下所衍生出的文学理论、文学流派与文学现象纷繁复杂,引发读者关于文学的诸多思考。显然,对于文学这样开放的场域而言很难做到标准统一,但我们还是会尽可能地去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我们所需要的文学应该是书写现实与表达理想并重,反映生活与表现浪漫结合,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对人生的沉思,还应该有对精神的慰藉。基于此,有些作品便值得我们去重读与深省,迟子建的文学作品即是如此。《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烟火漫卷》中所蕴含的人生体悟与精神沉淀,在体现独特的感性张力之余,更彰显着深厚的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镜与灯” 《白雪乌鸦》 《群山之巅》 《烟火漫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叙事——以《群山之巅》为例
14
作者 翟介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以迟子建的最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为例,从"民间性"的叙事立场、宏大叙事视角下个性化的书写、"环形链式"的叙事结构和对传统历史叙事及其美学的还原四个方面论述迟子建小说的历史叙事。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的艺术建构
15
作者 张佳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7-81,共5页
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延续了她一贯的题材选择,将笔触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从小人物琐碎的生活写起,将小人物的遭遇和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讲述了在社会巨变下龙盏镇人的命运遭际,其冷静而悲凉的叙事策略、自然"复... 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延续了她一贯的题材选择,将笔触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从小人物琐碎的生活写起,将小人物的遭遇和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讲述了在社会巨变下龙盏镇人的命运遭际,其冷静而悲凉的叙事策略、自然"复魅"的诗意建构、对信仰与道德的不渝坚守构筑起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创作风格 叙事策略 自然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山之巅》悲情女性的罪与赎
16
作者 鲁淼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继《白雪乌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长篇中迟子建的笔锋突然变得冷峻粗粝,由先前的温润叙事转向对于现世人生更加深邃入微的思考。她写"群声",道出了一种存在的无情和有情。书写罪恶,而又尽可能...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继《白雪乌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长篇中迟子建的笔锋突然变得冷峻粗粝,由先前的温润叙事转向对于现世人生更加深邃入微的思考。她写"群声",道出了一种存在的无情和有情。书写罪恶,而又尽可能走出道德的藩篱。"群山之巅"上有光芒,下邻深渊。坚信人性力量的迟子建面对群山之中悲情女性的罪恶,予以了超拔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罪恶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的温度--浅谈《群山之巅》的叙事艺术
17
作者 周琪儿 《文教资料》 2021年第28期23-26,共4页
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以北国边陲龙盏镇为背景,当地自然环境的寒冷被作者的诗意情怀包裹,悲凉的行文基调中蕴藏着人性的光辉。本文通过探讨这部小说的乡土情结、灵动文风、童话叙事、女性意识和伤怀之美等叙事艺术,分析作者如何赋... 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以北国边陲龙盏镇为背景,当地自然环境的寒冷被作者的诗意情怀包裹,悲凉的行文基调中蕴藏着人性的光辉。本文通过探讨这部小说的乡土情结、灵动文风、童话叙事、女性意识和伤怀之美等叙事艺术,分析作者如何赋予了作品文学性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山之巅》 叙事艺术 寒冷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弑亲者的迷失与救赎——论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
18
作者 王海文 《文教资料》 2018年第15期21-23,共3页
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都涉及对"弑亲"和"强奸"这两大类主题的书写。本文通过分析与这两个主题相关的人物《群山之巅》中的辛欣来及《晚安玫瑰》中吉莲娜、赵小娥三者的同源异构关系,进一步阐释弑亲主题投射出的意义... 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都涉及对"弑亲"和"强奸"这两大类主题的书写。本文通过分析与这两个主题相关的人物《群山之巅》中的辛欣来及《晚安玫瑰》中吉莲娜、赵小娥三者的同源异构关系,进一步阐释弑亲主题投射出的意义,并透视情节背后承载的内核,揭示弑亲者的迷失和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安玫瑰》 《群山之巅》 弑亲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的建构与结构——以神话原型理论分析迟子建的《群山之巅》
19
作者 王婉婉 《文教资料》 2018年第12期5-6,89,共3页
迟子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充盈着灵性的世界,万物有灵,到处都是自然的精灵。她虽表现人性丑恶的一面,但更注重对人性善的挖掘。寂静隔绝的时空,扑面而来的是莫名的空虚与彻骨的悲凉,《群山之巅》已不再是一个天真的世界,它是一个魅性的世... 迟子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充盈着灵性的世界,万物有灵,到处都是自然的精灵。她虽表现人性丑恶的一面,但更注重对人性善的挖掘。寂静隔绝的时空,扑面而来的是莫名的空虚与彻骨的悲凉,《群山之巅》已不再是一个天真的世界,它是一个魅性的世界,神性与魔性搏斗,进行一场罪与罚的灵魂对白。本文以神话原型理论解读《群山之巅》,探求迟子建在文本中对神话的建构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群山之巅》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子建《群山之巅》唐汉成形象浅析
20
作者 徐杏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4期46-47,共2页
龙盏镇的精灵安雪儿惨遭强暴一夜之间从云端坠落凡尘;冰美人唐眉要带着痴呆的陈媛赎罪,她的生活没有色彩没有希望;善良的理容师李素贞陷入丈夫意外死亡的愧疚之中;法警安平也许在等待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痴情的安大营坠入格罗江死了,林... 龙盏镇的精灵安雪儿惨遭强暴一夜之间从云端坠落凡尘;冰美人唐眉要带着痴呆的陈媛赎罪,她的生活没有色彩没有希望;善良的理容师李素贞陷入丈夫意外死亡的愧疚之中;法警安平也许在等待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痴情的安大营坠入格罗江死了,林大花从此没有白天只有无边的黑暗;罪大恶极的辛欣来伏法了,换了肾死里逃生的陈金谷却终究难逃法网……小说《群山之巅》众多人物命运令人唏嘘,但你不得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人物命运 《群山之巅》 意外死亡 安雪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