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文姬》:郭沫若隐曲心声考释 被引量:4
1
作者 贾振勇 《郭沫若学刊》 2007年第2期14-22,共9页
历史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在多种历史和现实机缘刺激下,创作的一部熔铸着复杂思想情感和微妙政治底蕴的多声部、复调式剧作,是窥测从政文人郭沫若真实内心世界的一条隐秘艺术渠道,是从政文人郭沫若的自叙传、寓言和象征诗。
关键词 郭沫若 《蔡文姬》 翻案 从政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逢人每听说曹公”——《蔡文姬》谈片 被引量:3
2
作者 冯锡刚 《郭沫若学刊》 2005年第1期44-51,共8页
文章通过郭沫若对《蔡文姬》和《替曹操翻案》两种作品,从孕育、构思、写作过程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蔡文姬》的写作动机,主要是歌颂毛泽东;同时,又仔细分析了作品从创作实践及演出效果上的得失。
关键词 郭沫若 《蔡文姬》 歌颂毛泽东 议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郭沫若、老舍、田汉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以《蔡文姬》、《茶馆》、《关汉卿》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兴泽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以《蔡文姬》、《茶馆》、《关汉卿》为中心 ,对郭沫若、老舍、田汉三作家五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进行比较 ,指出 ,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等不同 ,三作家在坚持历史剧创作的“两个真实”原则、人物形象塑造和作品艺术风... 本文以《蔡文姬》、《茶馆》、《关汉卿》为中心 ,对郭沫若、老舍、田汉三作家五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进行比较 ,指出 ,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等不同 ,三作家在坚持历史剧创作的“两个真实”原则、人物形象塑造和作品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蔡文姬》 《茶馆》 《关汉卿》 文学评论 郭沫若 老舍 田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蔡文姬》《王昭君》的现代生命
4
作者 何思玉 马小宁 《郭沫若学刊》 2003年第3期59-65,共7页
本文认为两部剧作都写出了"我",都表现了政治化了的"狂欢",都有历史性的陈述与个性化的叙述,都表现了时代性的话语和历史性的话语。但两部书又各有其特点。
关键词 狂欢 陈述 叙述 时代话语 历史话语 互动互补 《蔡文姬》 《王昭君》 郭沫若 话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剧作《蔡文姬》与《武则天》的文化解读
5
作者 李雪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蔡文姬》与《武则天》是郭沫若解放后创作的两部历史剧,对其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 思考,也许比单纯欣赏剧作本身更有意义。其中蕴含了作者的世纪梦想与对妇女解放命题的思考。
关键词 郭沫若 《蔡文姬》 《武则天》 话剧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 历史剧 理想主义 妇女解放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文姬》和《关汉卿》的艺术独创性
6
作者 陈鉴昌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关汉卿》 《蔡文姬》 艺术独创性 社会主义文化 “双百”方针 历史悲剧 话剧创作 中国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文姬》与郭沫若的家国新体验
7
作者 吕东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话剧剧本《蔡文姬》集中呈现了郭沫若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迥异于现代知识分子“感时忧国”传统的家国新体验。这种新体验包括对国族复兴之新时代的体认、情感困境化解之新方式的体味,也体现在作者对于文人姿态之调整的肯定中。郭沫... 话剧剧本《蔡文姬》集中呈现了郭沫若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迥异于现代知识分子“感时忧国”传统的家国新体验。这种新体验包括对国族复兴之新时代的体认、情感困境化解之新方式的体味,也体现在作者对于文人姿态之调整的肯定中。郭沫若的家国新体验,主要缘于其作为“有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公共理想和社会理念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郭沫若 家国新体验 文人姿态 有机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姬归汉题材的新视角新突破新超越——谈评剧《胡风汉月》、京剧《蔡文姬》兼及泼来的污水 被引量:1
8
作者 康式昭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京剧 评剧团 主演 演出 王蓉蓉 剧本改编 历史故事剧 胡风 《蔡文姬》 意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人物”到“历史中的人”——从《蔡文姬》、《曹操与杨修》和《捉刀人》看曹操 被引量:1
9
作者 庄清华 《当代戏剧》 2005年第6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历史中的人” 《蔡文姬》 《曹操与杨修》 《捉刀人》 曹操 中国 人物评价 戏剧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郭沫若的《蔡文姬》到评剧《胡风汉月》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海 《大舞台》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古罗马戏剧理论家贺拉斯在其《诗艺》中说:"写凡庸主题而独运匠心是件难事,把伊利翁之歌编成一部剧就胜似独创一个无人知无人歌咏的主题".
关键词 《蔡文姬》 左贤王 郭沫若 蔡文姬 胡风 汉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蔡文姬》的版本变迁
11
作者 王阳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3,共9页
1959年2月3日至2月9日,郭沫若用七天的时间完成了五幕历史喜剧《蔡文姬》初稿,此后该剧有过多次修改①.学界所公认的、最早公开发行的版本是连载于1959年4月8日至4月20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上的《蔡文姬》,即《蔡文姬》初刊本②,... 1959年2月3日至2月9日,郭沫若用七天的时间完成了五幕历史喜剧《蔡文姬》初稿,此后该剧有过多次修改①.学界所公认的、最早公开发行的版本是连载于1959年4月8日至4月20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上的《蔡文姬》,即《蔡文姬》初刊本②,但对初刊本以前的剧本却不甚明了.而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新发现的《蔡文姬》铅印本③,正填补了这一空缺④.相比铅印本,初刊本的正文本作了大量修改.此后,收获社与文物出版社分别于5月刊载、出版《蔡文姬》.郭沫若在1959年5月2日给阳翰笙等人的信中写道“我已把改本交收获社和文物出版社”,由此可知,收获本与文物本出于同一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郭沫若 版本 文物出版社 1959年 变迁 《羊城晚报》 上海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案”何须“傅粉多”?--《蔡文姬》、《武则天》得失略论
12
作者 刘元树 《天府新论》 1992年第5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历史剧 曹操形象 武则天形象 文学评论 蔡文姬形象 《蔡文姬》 《武则天》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梨园戏《蔡文姬》中的人性化书写
13
作者 施珍妮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9-34,共6页
泉州籍国家一级编剧王仁杰在新世纪初创作了梨园戏《蔡文姬》的剧本,用人性化的书写生动塑造了东汉末年的女性人物蔡文姬。全剧充满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文精神。在这一部新编历史剧中,不仅可以从蔡文姬这一女性人物身上看到她所陷入的情... 泉州籍国家一级编剧王仁杰在新世纪初创作了梨园戏《蔡文姬》的剧本,用人性化的书写生动塑造了东汉末年的女性人物蔡文姬。全剧充满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文精神。在这一部新编历史剧中,不仅可以从蔡文姬这一女性人物身上看到她所陷入的情感泥淖与文化困境,还可以从中探讨王仁杰所践行的“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梨园戏 人性化书写 人文精神 返本开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苦旅——读王仁杰梨园戏新作《蔡文姬》
14
作者 方李珍 《福建艺术》 2002年第6期19-20,共2页
<蔡文姬>倾注了王仁杰先生太多的心血.无法揣想在夜半时分的窗前,他香烟缭绕的指间,遥远而切近的蔡文姬究竟诉说了些什么.而浮现在我们面前的确乎是一个相当个人化、生命化的蔡文姬.
关键词 《蔡文姬》 梨园戏 左贤王 蔡文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蔡文姬》
15
作者 孙焕英 《戏文》 2001年第5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排演 导演 演出 北京人艺 演员 《蔡文姬》 编剧 重评 历史剧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姬归汉题材的新视角新突破——谈评剧《胡风汉月》京剧《蔡文姬》兼及泼来的污水
16
作者 康式昭 《大舞台》 2002年第2期10-14,共5页
历史和历史剧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了。似乎只要历史剧的写作不停止,这种争论就不会停息。孙焕英对去年的“文姬戏”出现的“用玉帛掩干戈”倾向提出了批评,康式昭著文反驳。理不辩不明。舞台已经搭好,有兴者何不乘兴而来呢?
关键词 《蔡文姬》 蔡文姬 文姬归汉 左贤王 京剧 戏曲 评剧 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首演
17
《歌剧》 2016年第6期80-80,共1页
4月29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民委联合监制,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出品,省歌剧团、河南交响乐团、省舞蹈团联合演出的人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该剧由关峡作曲,刘麟编剧,王湖泉执导,河南歌舞... 4月29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民委联合监制,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出品,省歌剧团、河南交响乐团、省舞蹈团联合演出的人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该剧由关峡作曲,刘麟编剧,王湖泉执导,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周虹担任艺术总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民族歌剧 原创 河南省委 交响乐团 艺术中心 艺术总监 宣传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黄美菊饰演的《蔡文姬》
18
作者 钱永林 《戏文》 2004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黄美菊 演员 嵊州市越剧团 花旦演员 《蔡文姬》 创作题材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是如何成就的 以话剧《蔡文姬》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25,共2页
按照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经典”一词用来指称“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不过,具体到戏剧经典,恐怕还需要做一点修正。毕竟戏剧作品有别于学术著作,权威性并不是戏剧经典必备的特性,我们只能说戏剧经典是... 按照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经典”一词用来指称“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不过,具体到戏剧经典,恐怕还需要做一点修正。毕竟戏剧作品有别于学术著作,权威性并不是戏剧经典必备的特性,我们只能说戏剧经典是古往今来中外戏剧史上那些具有开创性、典范性、恒久性的传世之作,它们是中外戏剧舞台天幕上那些最为璀璨的明星,是不同时代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案头的必备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作品 典范性 恒久性 《蔡文姬》 中外戏剧 传世之作 戏剧经典 学术著作
原文传递
新编歌剧《蔡文姬》在音乐表达上的突破评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元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43,共2页
自2016年4月在中原地区隆重首演,至2016年9月入京成功举办大型会演,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已然成为当前中原戏剧界的代表符号之一。而《蔡文姬》的公演所引发的行业内部的讨论与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 自2016年4月在中原地区隆重首演,至2016年9月入京成功举办大型会演,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蔡文姬》,已然成为当前中原戏剧界的代表符号之一。而《蔡文姬》的公演所引发的行业内部的讨论与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歌剧的革新探索。作为一部取材自重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又融入了民间传奇色彩的七幕歌剧,新编版的《蔡文姬》在基于1959年五幕《蔡文姬》的剧作框架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蔡文姬》 中国古代历史 革新探索 音乐表达 演艺集团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