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周译本《虬髯客传》“而”字翻译
1
作者 王周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0期114-117,共4页
基于文化差异以及古文特殊性,古文英译往往给译者带来极大挑战,除了常见的古文译介难点,译本中的许多微小之处常能体现出译者的诸多妙思,通过对既有译本进行讨论,翻译学习者可以收获颇多反思与启示。古文《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经... 基于文化差异以及古文特殊性,古文英译往往给译者带来极大挑战,除了常见的古文译介难点,译本中的许多微小之处常能体现出译者的诸多妙思,通过对既有译本进行讨论,翻译学习者可以收获颇多反思与启示。古文《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经典一篇,其生动的语言描述与奇特的故事情赋予其较大欣赏与分析价值。其不同英译本也各有精彩之处,给译者提供了极大的学习空间。本文选取周劲松教授的《虬髯客传》英译本,对其中“而”字这一微小之处的翻译与处理进行分析与统计,以期能够从这一小处窥见译者妙思,尝试领略古文翻译的奥妙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翻译 《虬髯客传》 “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之故事及版本衍变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庆新 陈松青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0-114,130,共6页
从史志目录将《虬髯客传》归入"传记"看,据唐人苏鹗《苏氏演义》记载,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比对《太平广记》《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及《神仙感遇传》引《虬鬚客》诸本,知《虬髯客传》最初以带有传奇色彩之传记类型... 从史志目录将《虬髯客传》归入"传记"看,据唐人苏鹗《苏氏演义》记载,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比对《太平广记》《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及《神仙感遇传》引《虬鬚客》诸本,知《虬髯客传》最初以带有传奇色彩之传记类型流传,经历了由权力上层流传至民间广传等过程,并分化成两种流传版本:一是,以《广记》本始流为小说类成一系,衍变为《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等,并随诸多小说类书的刊刻而为社会通行本。一是,约略于苏鹗所见"近世本"向《广记》本过渡时或更早,以杜光庭据流传初本编改成道教传扬本《虬鬚客》为一系,此系未曾广为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虬髯客传》 小说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 被引量:6
3
作者 卞孝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3-98,共6页
《虬髯客传》的作者,有张说、裴铏、杜光庭等说,无定论。本文从政治背景入手,详考武、韦以后,在唐玄宗、太平公主争夺皇位的决斗时刻———先天二年( 7 1 2 )六月,忠于玄宗的名臣张说,向玄宗献佩刀,“请先事讨之”,同时抛出宣传玄宗是... 《虬髯客传》的作者,有张说、裴铏、杜光庭等说,无定论。本文从政治背景入手,详考武、韦以后,在唐玄宗、太平公主争夺皇位的决斗时刻———先天二年( 7 1 2 )六月,忠于玄宗的名臣张说,向玄宗献佩刀,“请先事讨之”,同时抛出宣传玄宗是“真人”(真命天子) ,并警告“人臣”(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勿“谬思乱”的《虬髯客传》。附带说明,此传非裴铏、杜光庭等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玄宗 太平公主 张说 《虬髯客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的版本流传与作者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立群 陈灵心 《文学与文化》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虬髯客专》是唐传奇名篇,其版本问题没有引起研究界的关注。本文在对《虬髯客传》重要版本比对、梳理之后,发现后世流传且影响较大的版本《太平广记》本和《说郛》本存在较大差别,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关于《虬髯客传》的作者,目前... 《虬髯客专》是唐传奇名篇,其版本问题没有引起研究界的关注。本文在对《虬髯客传》重要版本比对、梳理之后,发现后世流传且影响较大的版本《太平广记》本和《说郛》本存在较大差别,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关于《虬髯客传》的作者,目前学术界有杜光庭、张说、裴铏三种说法。本文结合版本流传、作者署名与文献著录作综合考察,认为《虬髯客传》最初是单行本流传,没有作者署名。后世流传的署名,应该是删改本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版本 作者署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作者献疑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小龙 《励耘学刊》 2012年第2期159-177,共19页
《虬髯客传》的作者历来有两种说法,从其繁简本的嬗变关系中我们可以确定其作者并非杜光庭;而属之张说也与作品时代背景、传奇文体发展历程甚至文献考证方面有诸多龃龉,亦不可靠。又有论者据《绀珠集》所引定其为裴铏所作,本文通过内证... 《虬髯客传》的作者历来有两种说法,从其繁简本的嬗变关系中我们可以确定其作者并非杜光庭;而属之张说也与作品时代背景、传奇文体发展历程甚至文献考证方面有诸多龃龉,亦不可靠。又有论者据《绀珠集》所引定其为裴铏所作,本文通过内证的比较与外证的分析认为,裴铏也并非此传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杜光庭 张说 《豪异秘纂》 裴铏 奇》 《绀珠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虬髯客传》的“识人”意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建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4-98,共5页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识人"意识是《虬髯客传》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但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从人物形象的塑形看,文本不仅将"识人"意识体现在主要人物...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识人"意识是《虬髯客传》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但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从人物形象的塑形看,文本不仅将"识人"意识体现在主要人物的性格结构中,而且通过"识人"意识的推演也彰显了晚唐豪侠小说的超人色彩。从"识人"意识的视角研究《虬髯客传》,不仅可以重新观照"风尘三侠"的形象特质,而且对挖掘文本的复杂内蕴也有其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识人”意识 风尘三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庸对《虬髯客传》的评说看其武侠小说的情节要素观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求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9-44,111,共7页
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这些要素应熔于一炉,刚柔相济,张弛相间。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 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这些要素应熔于一炉,刚柔相济,张弛相间。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多彩的,是综艺大观式的,因而引人入胜,雅俗共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虬髯客传》 武侠小说 情节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8
作者 汤朝菊 吕由 李琴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7-44,82,共9页
功能派翻译观的目的论认为,目的法则是翻译的首选法则,即根据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也可以用来评判翻译结果,阐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和译者视角。通过对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 功能派翻译观的目的论认为,目的法则是翻译的首选法则,即根据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也可以用来评判翻译结果,阐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和译者视角。通过对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五个英译本中不同文化负载词比译分析发现,翻译目的不同因而翻译策略和方法有异,同时对翻译结果的评判也需要在翻译目的基础上,译者的归化异化策略和译者的不同视角也得到合理化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虬髯客传》 文化负载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人小说《虬髯客传》的政治目的
9
作者 贺润坤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6-57,65,共3页
《虬髯客传》以李靖、红拂、虬髯客等主要人物的言行活动为衬托,突现了李世民的天命真主形象。该小说混淆视听,旨在伪造唐初历史,其政治目的是为了宣扬天命归李氏,李世民为天生真主,目的是为李世民日后非法夺取皇位的政变行为制造合法... 《虬髯客传》以李靖、红拂、虬髯客等主要人物的言行活动为衬托,突现了李世民的天命真主形象。该小说混淆视听,旨在伪造唐初历史,其政治目的是为了宣扬天命归李氏,李世民为天生真主,目的是为李世民日后非法夺取皇位的政变行为制造合法的天命依据,为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虬髯客传》 政治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与河东道地域文化之关系
10
作者 智宇晖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8-71,80,共5页
《虬髯客传》之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设计都与唐初河东道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其选择李靖为侠客兼开国功臣的角色,与李靖在河东道的历史活动和民间影响有直接关联。灵石作为初唐开国著名战争的发生地,在李靖与虬髯客旅店邂逅情境... 《虬髯客传》之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设计都与唐初河东道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其选择李靖为侠客兼开国功臣的角色,与李靖在河东道的历史活动和民间影响有直接关联。灵石作为初唐开国著名战争的发生地,在李靖与虬髯客旅店邂逅情境中起着重要的气氛烘托功能。虬髯客邀请道士为李世民相面,有隋末李渊太原起兵时道教徒在舆论方面协助的历史基础,李世民相貌特征转嫁于虬髯客的艺术再创造,亦受到太原侠风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河东道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解读唐传奇《虬髯客传》
11
作者 付洪伟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5-68,96,共5页
约产生于唐代晚期的古典小说《虬髯客传》属于短篇豪侠小说的一种,文章看似温情平淡的描写背后所表现出的却是争权夺利的斗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空间不单是一种物理概念,也具有权力、法则、秩序、关系等各种特性。运用后现代主义... 约产生于唐代晚期的古典小说《虬髯客传》属于短篇豪侠小说的一种,文章看似温情平淡的描写背后所表现出的却是争权夺利的斗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空间不单是一种物理概念,也具有权力、法则、秩序、关系等各种特性。运用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解读《虬髯客传》,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空间隐喻性背后的权力分化、空间流动性的争夺以及资本控制下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空间理论 权力争夺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敷设情节 演“识人”意识——兼谈《虬髯客传》的情节艺术
12
作者 安建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对其均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诞生于晚唐的豪侠小说《虬髯客传》,可称一篇演绎"识人"意识的典范文本。从情节敷陈看,"识人"意识贯穿情节始终。"识人"...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对其均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诞生于晚唐的豪侠小说《虬髯客传》,可称一篇演绎"识人"意识的典范文本。从情节敷陈看,"识人"意识贯穿情节始终。"识人"场景成为情节的血肉和主体;"识人"意识成为情节进程中的主导因素和叙事的内在驱动力。作者借情节演绎其"识人"意识的倾向十分鲜明。研究《虬髯客传》的情节艺术及"识人"意识,可为经典重读提供新视角,开拓新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识人”意识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作者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良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关于《虬髯客传》作者的论述问题,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至今仍然看法不一。在归纳前人的几种看法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分析张说、裴铏以及杜光庭等人创作的可能性,最后得出《虬髯客传》的成书是一个累积型过程,并且真正的... 关于《虬髯客传》作者的论述问题,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至今仍然看法不一。在归纳前人的几种看法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分析张说、裴铏以及杜光庭等人创作的可能性,最后得出《虬髯客传》的成书是一个累积型过程,并且真正的最后定稿者当已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作者 张说 裴铏 杜光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始与传衍之间:关于《虬髯客传》作者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争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虬髯客故事当来自李世民图谋天下的谶纬传说,后由某位文人写就,并流播传衍为目前所见的十几种版本的《虬髯客传》(其他版本又称《虬须客》、《虬髯客》等)。目前关于该传作者问题的考证,不出张说、杜光庭、裴铏三说,但这些结论仅是某一... 虬髯客故事当来自李世民图谋天下的谶纬传说,后由某位文人写就,并流播传衍为目前所见的十几种版本的《虬髯客传》(其他版本又称《虬须客》、《虬髯客》等)。目前关于该传作者问题的考证,不出张说、杜光庭、裴铏三说,但这些结论仅是某一版本的作者或者改编者,并不是第一位写就并定型了这篇传奇的人,而要考证这个人,难度有加,证据不足,由此不必强立结论,应有所阙疑。从宏观来看,这样一部优秀的唐人传奇,其产生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当基于彼时传奇创作水平的提高及文学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作者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侠义之轻财表现政治远见之豪爽——读《虬髯客传》
15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2,54,共5页
《虬髯客传》系唐传奇名作,属于文言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与话本小说出于民间艺人不同,本文作者为文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探其源流,曰:“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 《虬髯客传》系唐传奇名作,属于文言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与话本小说出于民间艺人不同,本文作者为文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探其源流,曰:“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志怪所传皆为奇闻,意在将怪异作实事记载,非有意虚构。而唐传奇则是“作意幻设”,即“有意识地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政治远见 《中国小说史略》 侠义 文言小说 民间艺人 话本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虬髯客传》儒家主题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潮寒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2-66,共5页
《虬髯客传》历来被归为豪侠小说或侠义小说,虬髯客、李靖与红拂女并称为“风尘三侠”。小说虽或多或少体现了些侠义因素,但从文本细节观之,三人分别欠缺传统侠客应该具备的平民意识、独立精神和淡泊品格,因此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宣扬... 《虬髯客传》历来被归为豪侠小说或侠义小说,虬髯客、李靖与红拂女并称为“风尘三侠”。小说虽或多或少体现了些侠义因素,但从文本细节观之,三人分别欠缺传统侠客应该具备的平民意识、独立精神和淡泊品格,因此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宣扬侠义精神。相比较而言,小说所述李靖的人生道路是儒家士子成才之路,红拂的选择也是儒家女性人生观的体现,而虬髯客更是体现了大济苍生的儒家政治理想。因此,《虬髯客传》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更多体现了儒家的政治人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主题思想 儒家 政治人生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红拂女的形象塑造--以三个英译本为例
17
作者 王艳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115-117,共3页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此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曲折婉转、人物形象丰满鲜活。该小说成功塑造了"风尘三侠"的形象,作者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刻画了红拂女这一经典侠女...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此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曲折婉转、人物形象丰满鲜活。该小说成功塑造了"风尘三侠"的形象,作者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刻画了红拂女这一经典侠女形象。本文选取唐人侠客小说《虬髯客传》的三种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浅析作品对红拂女的形象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英译本 红拂女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古文的有意误译现象探析——以《虬髯客传》的三个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秦齐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翻译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同样也是文化的碰撞和传播的产物。基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加上译者翻译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体现,译作中的"误译"现象难以避免,表现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情况。以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 翻译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同样也是文化的碰撞和传播的产物。基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加上译者翻译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体现,译作中的"误译"现象难以避免,表现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情况。以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三个译本为例,对译本出现的有意误译现象进行研究,剖析其成因及表现形式,以期提高古文英译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误译 古文 《虬髯客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唐传奇文化意象英译策略探析--以《虬髯客传》为例
19
作者 朱炎昌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活动,亦是文化交流活动。本文在译介学视域下对比唐传奇《虬髯客传》多个英译本中服饰、植物、乐器、动物意象的英译策略,管窥诸英译策略在文化交流层面的得失。本文通过对比发现,在充分理解文化意象且熟悉汉语与英...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活动,亦是文化交流活动。本文在译介学视域下对比唐传奇《虬髯客传》多个英译本中服饰、植物、乐器、动物意象的英译策略,管窥诸英译策略在文化交流层面的得失。本文通过对比发现,在充分理解文化意象且熟悉汉语与英语文化的前提下,译者采用直译加注或增译策略翻译《虬髯客传》中的文化意象,可兼顾其物象与深层含义的传递,有效完成文化交流的使命,促进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虬髯客传》 文化意象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虬髯客传》中的“空间”
20
作者 胡奥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翘楚,开启了后世武侠小说创作的无数法门。历来论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小说作者考辨、虬髯客原型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析和政治背景挖掘等方面,而对其中的空间元素有所忽略。《虬髯客传》中的空间,不... 《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翘楚,开启了后世武侠小说创作的无数法门。历来论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小说作者考辨、虬髯客原型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析和政治背景挖掘等方面,而对其中的空间元素有所忽略。《虬髯客传》中的空间,不仅是作为情节发生场所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还与人物行为一起构成了情节发展的主要因果链,且具有更深层的隐喻义和暗示性,其在主题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承担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空间叙事 隐喻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