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诗集传》在明代的衍生及其学术意义
1
作者 周荣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49,共23页
朱熹《诗集传》在明代的衍生著作大体有四种类型。其中删节本以删削朱注为主要编纂方式,取便初学是其重要考量;删选本取舍篇目、章句的原则,兼顾了科考的出题偏重和诗篇的辞章性;增注本摭拾众说,或辅翼、或辩证朱《传》,客观上推动朱子... 朱熹《诗集传》在明代的衍生著作大体有四种类型。其中删节本以删削朱注为主要编纂方式,取便初学是其重要考量;删选本取舍篇目、章句的原则,兼顾了科考的出题偏重和诗篇的辞章性;增注本摭拾众说,或辅翼、或辩证朱《传》,客观上推动朱子《诗》学的扩容与突破;拼合本对朱《传》进行二次改造,组合各类《诗》说文本以提供更为丰赡的经学知识和应试指导。明人不断增、删朱《传》的文本内容,又热衷于变换其外在形式,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科举制度下的广大学《诗》阶层。朱《传》从宋到明的衍变轨迹,折射出近世《诗》学教育普及化的历史进程,亦反映出与之相关的科举教习、书籍流转及商业出版等复杂历史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传》 衍生文献 明代《诗经》学 宋明书籍史
原文传递
论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对朱子《诗集传》的阐发
2
作者 赵威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6,59,共13页
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为羽翼、阐发朱子《诗集传》而纂,编纂始自熊禾的倡议,并一定程度上受《周易本义附录纂注》的影响。为阐发《诗集传》,胡一桂在其书中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取朱子语录、经说为《语录辑要》编于书前,... 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为羽翼、阐发朱子《诗集传》而纂,编纂始自熊禾的倡议,并一定程度上受《周易本义附录纂注》的影响。为阐发《诗集传》,胡一桂在其书中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取朱子语录、经说为《语录辑要》编于书前,为阐发《诗集传》张本;其二,选朱子语录编为附录,试图以朱解朱;其三,集诸家解说编为纂疏,以疏解《诗集传》;其四,下按语阐发自己见解;其五,附王应麟《诗考》于书末,羽翼朱子废《小序》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附录纂疏》 胡一桂 《诗集传》 阐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辙《诗集传》初名考
3
作者 易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苏辙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著作。此书上承欧阳修《诗本义》,下启朱熹《诗集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从整体上“腰斩”《诗序》的做法,更是对《诗经》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此书也... 苏辙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著作。此书上承欧阳修《诗本义》,下启朱熹《诗集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从整体上“腰斩”《诗序》的做法,更是对《诗经》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此书也被后世学者频繁称引。但在具体的称引过程中,学者对苏辙此书的称谓却各凭己意,互有出入,以致有十几种之多。更有甚者,例如朱熹、王应麟等学者称引苏辙此书时,就曾因名实不副,犯下张冠李戴,难证其引的错误。这样繁乱的现象已造成学术上的严重困扰,并且仍继续影响着现今学界的研究。但学界对于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重视,偶有一二学者讨论到这个问题,却也含糊不清。厘清前人对苏辙《诗集传》的误称并探析其初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诗集传》 “三苏”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毛诗补音》的改订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57-63,共7页
朱熹《诗集传》叶音是在参考吴《毛诗补音》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考察朱熹对吴补音的修改,可以看出三条修订意图:一是运用方言与文献语料考定古音,做到理据更充分、更合理;二是在叶音中注意韵段押韵的开合洪细和谐;三是在不违背古... 朱熹《诗集传》叶音是在参考吴《毛诗补音》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考察朱熹对吴补音的修改,可以看出三条修订意图:一是运用方言与文献语料考定古音,做到理据更充分、更合理;二是在叶音中注意韵段押韵的开合洪细和谐;三是在不违背古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近诗韵。此外,改订语料里面还可能透露了新的语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实际语音 叶音 《诗集传》 《毛诗补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诗集传》所代表的南宋《诗》学革新精神的主要成因——朱熹《诗集传》与南宋《诗》学革新精神研究之三 被引量:3
5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南宋《诗》学革新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用全新的学术思想来研究《诗经》;二是懂得用文学眼光来研究《诗经》;三是注重以涵泳文本的方法来研究《诗经》。
关键词 宋代《诗经》学 朱熹 《诗集传》 革新精神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辙《诗集传》以史为据的阐释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
受到北宋疑辨之风的影响,苏辙《诗集传》不仅对《诗序》首句、续申句作了大量的批驳,甚至对《毛传》、《正义》等旧注也提出了异议。但在疑经惑古的同时,苏辙也十分反对臆断之弊,其在批驳《诗经》传注及阐释经义等方面皆采用了以史为据... 受到北宋疑辨之风的影响,苏辙《诗集传》不仅对《诗序》首句、续申句作了大量的批驳,甚至对《毛传》、《正义》等旧注也提出了异议。但在疑经惑古的同时,苏辙也十分反对臆断之弊,其在批驳《诗经》传注及阐释经义等方面皆采用了以史为据的更为客观严谨的治学方法。这一治经之法对于纠正宋代义理之学带来的空疏之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诗集传》 以史为据 阐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励 余颂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 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二音的两种类型:一为并列古、今(或今、古)音;二为四声互用。从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的对比来看,二反、二音并非漏注了叶字,而是朱熹有意为之,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统一于朱熹的注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二反 二音 反切 注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诗集传》征引宋人《诗》说考论 被引量:4
8
作者 耿纪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朱熹以前,宋人《诗经》学著述,无虑数十百家,然见存者少而散佚者多,其尚为人道及者尤稀。朱熹《诗集传》固为宋人《诗经》学之翘楚,今人屡喜称道其书。朱氏于《诗》学勇于反古,创获颇多,而《集传》引本朝人《诗》说则有二十余家,可知... 在朱熹以前,宋人《诗经》学著述,无虑数十百家,然见存者少而散佚者多,其尚为人道及者尤稀。朱熹《诗集传》固为宋人《诗经》学之翘楚,今人屡喜称道其书。朱氏于《诗》学勇于反古,创获颇多,而《集传》引本朝人《诗》说则有二十余家,可知朱子非不重视学术传统者。然此书所引宋人之《诗》说究出何种著述,其传播、存佚,以及对朱氏之引述目的如何认识与评价诸问题,皆探讨《诗经》学史与读《诗集传》者所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宋人 诗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朱熹《诗集传》对诗旨的说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郝桂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0-53,共4页
朱熹用了50余年的时间注释《诗经》,主要是因为他解释《诗经》诗旨时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朱熹既想从文学角度解《诗》,又不能摆脱《小序》的政教说和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由于朱熹从多维角度看待《诗经》,《诗集传》的诗旨便呈现出多元... 朱熹用了50余年的时间注释《诗经》,主要是因为他解释《诗经》诗旨时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朱熹既想从文学角度解《诗》,又不能摆脱《小序》的政教说和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由于朱熹从多维角度看待《诗经》,《诗集传》的诗旨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朱熹《诗集传》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9-54,共6页
《诗集传》集宋代《诗》学之大成 ,又多有创新。《诗集传》大胆废除《诗序》 ,对“六义”作了新的解释 ;其名物训诂条例完备 ,对旧注能择善而从 ,同时也能自作新解 ;注释中也涉及到一些语法问题 ;注音以反切和直音为主 ,但其叶音方法不... 《诗集传》集宋代《诗》学之大成 ,又多有创新。《诗集传》大胆废除《诗序》 ,对“六义”作了新的解释 ;其名物训诂条例完备 ,对旧注能择善而从 ,同时也能自作新解 ;注释中也涉及到一些语法问题 ;注音以反切和直音为主 ,但其叶音方法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诗序》 六义 训诂 语法 旧注 注音 中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早年对朱熹学术的评判——以戴震《毛诗补传》与朱熹《诗集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嫩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196,共4页
关于戴震早年是否为朱熹学术的维护者这一问题,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以近年发现的戴震早年治诗作品《毛诗补传》入手来对此问题加以辨析。细绎《毛诗补传》可发现,戴震在词义考释、诗旨阐发及淫诗说、赋比兴等方面,对朱熹《诗集传... 关于戴震早年是否为朱熹学术的维护者这一问题,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以近年发现的戴震早年治诗作品《毛诗补传》入手来对此问题加以辨析。细绎《毛诗补传》可发现,戴震在词义考释、诗旨阐发及淫诗说、赋比兴等方面,对朱熹《诗集传》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批判,由此可知,戴震早年并非朱熹学术信徒。戴震治学不立门户,毕生遵奉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他早年对朱熹学术的评判,正是其践履治学理念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毛诗补传》 朱熹 《诗集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海应校勘朝鲜北汉本《诗集传》论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星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朱熹《诗集传》在古代朝鲜半岛广为流传,影响甚大,翻刻之作众多,翻刻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文字讹误。其中,朝鲜时代刊刻的北汉本《诗集传》影响最大,流播最广,文字讹误也较多。成海应广集众本,精审校勘,整理出校勘记122条,其中81条是对北... 朱熹《诗集传》在古代朝鲜半岛广为流传,影响甚大,翻刻之作众多,翻刻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文字讹误。其中,朝鲜时代刊刻的北汉本《诗集传》影响最大,流播最广,文字讹误也较多。成海应广集众本,精审校勘,整理出校勘记122条,其中81条是对北汉本讹误的校勘,41条是对北汉本所依据之底本讹误的校勘。成海应纠正了北汉本《诗集传》的诸多讹误,为朝鲜学者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诗集传》版本。成海应自觉运用文献校勘的研究方法,显示出朝鲜半岛《诗经》学研究路径的转变,以朱熹《诗集传》为中心的性理学研究转向清代朴学研究,这一转变在朝鲜半岛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海应 北汉本《诗集传》 校勘 朝鲜半岛《诗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大成:朱熹《诗集传》的训释特色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英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朱熹《诗集传》对《诗经》的注释既不同于前代汉学家,也不同于宋代宋学家。与前代相比,《诗集传》具有鲜明的变革创新精神;体现出明白晓畅、浅近易懂的语言风格以及网罗古今、博采众长、自创新解的训释特色。遍观《诗集传》,所引之书,... 朱熹《诗集传》对《诗经》的注释既不同于前代汉学家,也不同于宋代宋学家。与前代相比,《诗集传》具有鲜明的变革创新精神;体现出明白晓畅、浅近易懂的语言风格以及网罗古今、博采众长、自创新解的训释特色。遍观《诗集传》,所引之书,经史子集均有;所采之说,汉宋两家皆存,不愧为集大成之作。无论是解诗旨、释字词,还是串讲文义,都能既尊重故训,又能不薄时人,做到博览慎取,择善而从,并多有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集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集传》看朱熹的文艺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世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诗集传》作为至今广为流传的《诗经》注本,集中反映了朱熹的文艺观。朱熹在《诗集传》中明确地从文艺理论上简述了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运用这一理论来具体评价《诗经》,从而肯定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朱熹重视诗歌在抒发作者情思... 《诗集传》作为至今广为流传的《诗经》注本,集中反映了朱熹的文艺观。朱熹在《诗集传》中明确地从文艺理论上简述了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运用这一理论来具体评价《诗经》,从而肯定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朱熹重视诗歌在抒发作者情思方面的功用,并认为"诗言志"中的"志"是衡量诗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诗集传》载有有关赋、比、兴的论述及其在文艺理论上的贡献,对发展我国文艺事业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传》 朱熹 文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集传》对《诗经》篇章结构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有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朱熹的《诗集传》对郑笺《毛诗.小雅》的有关篇什划分作了调整,对《毛诗》14篇诗的章句划分作了改变,体现了宋人的疑古精神,所作调整也较为合理。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诗经》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集传》音释本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永新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共15页
随着朱子《诗集传》在《诗经》学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的形成,元人对《诗集传》进行再注释、再研究的著作不断涌现。就注音而言,《诗集传》仅对《诗经》的个别经文做了释音(采用反切、直音、标注声调或叶音等形式),未及《集传》本身... 随着朱子《诗集传》在《诗经》学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的形成,元人对《诗集传》进行再注释、再研究的著作不断涌现。就注音而言,《诗集传》仅对《诗经》的个别经文做了释音(采用反切、直音、标注声调或叶音等形式),未及《集传》本身文字,于是兼释《诗集传》经、传文读音的音释本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传》 《诗经》学 元人
原文传递
论朱熹《诗集传》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启成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3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诗集传》 《诗经》研究 《毛诗序》 《商颂》 《国风》 《毛诗正义》 《毛诗》 朱熹 《郑风》 三家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朱熹《诗集传》叙录中的态度笔法平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静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叙录朱熹的《诗集传》时,态度暧昧,笔调多有回护。这正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崇尚汉学、遵从《诗序》、反对聚众讲学的学术批评态度的表现,但由于康熙朝崇朱的余波辐射,和朱熹治学重视训诂考索的特点,又契合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叙录朱熹的《诗集传》时,态度暧昧,笔调多有回护。这正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崇尚汉学、遵从《诗序》、反对聚众讲学的学术批评态度的表现,但由于康熙朝崇朱的余波辐射,和朱熹治学重视训诂考索的特点,又契合了四库馆臣崇实黜虚的思想心态,所以《总目》在《诗集传》叙录中采取了一种出脱回护的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朱熹 《诗集传》 态度 暧昧回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雅各《诗经》英译本与朱氏《诗集传》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艳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前对《诗经》英译本与国学注本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的联系问题的探讨,尚是一片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拟以理雅各《诗经》英译本与我国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诗集传》的关系为例,对《诗经》英译本与国学注本的关系作以初步探讨。
关键词 理雅各 《诗经》英译本 朱熹《诗集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辙《诗集传》的成书及版本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冬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著作之一 ,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 ,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著作 ,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 ,突出...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著作之一 ,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 ,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著作 ,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 ,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诗集传》 版本源流 明刻本系统 宋代 蜀学研究 宋刻本系统 版本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