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形式、观看与视域——论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视觉模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鸣阳
黎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视觉模式即观看世界的方式,它决定着创作者和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品的内容、形式及意义。本文从形制、形式风格、视觉逻辑、观看体验和视域这几方面入手来探讨《采薇图》的视觉模式。文章认为,画家李唐充分运用了手卷这种形制,巧妙...
视觉模式即观看世界的方式,它决定着创作者和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品的内容、形式及意义。本文从形制、形式风格、视觉逻辑、观看体验和视域这几方面入手来探讨《采薇图》的视觉模式。文章认为,画家李唐充分运用了手卷这种形制,巧妙地将绘画的形式与观者视觉逻辑、观看体验融合,并与画面最终想要传达给观者的意义紧密相连,从而创造出《采薇图》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人物山水"形式。讨论《采薇图》的视觉模式,将对解决此图的意义和功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形式
观看
视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探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90,183,共9页
本文通过从《采薇图》图像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在对一般认为《采薇图》是为南渡降臣所发的意图提出质疑后,提供一种全新的《采薇图》的政治意涵。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政治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画《采薇图》中的环境考察——兼论南宋环境人物画的新样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9,208,共10页
《采薇图》是南宋画院初期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从形式来看,《采薇图》属于典型的"环境人物画",即环境和人物所占比重相仿且融合恰当。本文从《采薇图》的环境(包括农具、树木和山水)入手,探讨了北宋向南宋绘画过渡的过程中,...
《采薇图》是南宋画院初期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从形式来看,《采薇图》属于典型的"环境人物画",即环境和人物所占比重相仿且融合恰当。本文从《采薇图》的环境(包括农具、树木和山水)入手,探讨了北宋向南宋绘画过渡的过程中,人物与环境的比例和关系发生的变化,以及环境设置与画面氛围烘托与图像最终意义的关系等问题。并总结出此类环境人物画具备的四大特征及其可能诱发其产生的三点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人物
山水
环境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节、风格、意义——宋画《采薇图》的图文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9 225,225,共10页
本文主要研究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图文互动关系及影响其图文关系的因素。在确定《采薇图》的文本来源与原始形制后,将其与明代描绘夷齐故事的《夷齐录(志)》中的六个场景作对比,探究出李唐表现"采薇"情节的特殊之处。...
本文主要研究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图文互动关系及影响其图文关系的因素。在确定《采薇图》的文本来源与原始形制后,将其与明代描绘夷齐故事的《夷齐录(志)》中的六个场景作对比,探究出李唐表现"采薇"情节的特殊之处。《采薇图》之所以在南宋初呈现出较为特殊的图文关系,除了南宋的图文对应关系整体趋于简化和模糊之外,还与文本的关键性情节、个人与时代的绘画新风格、画作的意义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宋画
文本
情节
风格
图
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唐《采薇图》本旨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明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5-236,共2页
李唐在"靖康之难"中被掳至北方,逃跑后又南渡杭州继续为南宋服务。他的《采薇图》虽描写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其实是以夷、齐自况,因这种自况和暗喻太过隐晦,且与时人传统的绘画欣赏习惯相异,故使世人产生了理解误差。其...
李唐在"靖康之难"中被掳至北方,逃跑后又南渡杭州继续为南宋服务。他的《采薇图》虽描写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其实是以夷、齐自况,因这种自况和暗喻太过隐晦,且与时人传统的绘画欣赏习惯相异,故使世人产生了理解误差。其本旨并非规谏讽喻,实为以人以事而自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李唐
《采薇图》
美术作品
画以自喻
理解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采薇图》看画家的爱国情怀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亚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3期92-93,共2页
《采薇图》是宋代历史上闻名的爱国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采薇图》不仅仅展现出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兄弟的忠臣气节,也体现出了画家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采薇图》这幅著名的山水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当...
《采薇图》是宋代历史上闻名的爱国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采薇图》不仅仅展现出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兄弟的忠臣气节,也体现出了画家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采薇图》这幅著名的山水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现出李唐在画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爱国情怀
忠君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采薇图》看南宋绘画
7
作者
窦鑫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8期59-61,共3页
画作《采薇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所作。《采薇图》的主题立意及绘画构图特色都能典型地代表了李唐的艺术风格。李唐作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画家,以及"南宋四家"中资历最老的画家,他所创造的绘画风格,为后期南宋时期的艺术...
画作《采薇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所作。《采薇图》的主题立意及绘画构图特色都能典型地代表了李唐的艺术风格。李唐作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画家,以及"南宋四家"中资历最老的画家,他所创造的绘画风格,为后期南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典范,成为后期模仿与创作的样本。从大山水到边角山水,从披麻皴、点子皴到斧劈皴,从人物形象的神仙化到人物的平凡化、叙事化都有李唐的影响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南宋绘画
斧劈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新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鸣阳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1期349-381,共33页
本文从主要探讨李唐《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文章从图像本身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质疑《采薇图》是为南渡降臣所发的意图,而提供一种全新的《采薇图》之政治意涵之说。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考察作品的基本信息,再通过对夷齐故事原...
本文从主要探讨李唐《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文章从图像本身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质疑《采薇图》是为南渡降臣所发的意图,而提供一种全新的《采薇图》之政治意涵之说。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考察作品的基本信息,再通过对夷齐故事原典的考察,对图像内容、风格的分析,结合宋代历史情境,最终解读出《采薇图》的政治意涵,即《采薇图》中的伯夷叔齐形象是宋高宗时代理想化臣子的典范,也成为宋高宗对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希冀的复合体。他们进可叩马而谏,以死抗争,为国捐躯,退可避居山野,采薇而歌。《采薇图》的出现也使得利益双方都能在其中找到帝王支持自身一方的证据,因此安抚双方又互相挟制,以维护其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政治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唐的被俘经历与他的《采薇图》
9
作者
余辉
《中国书画》
2022年第8期37-49,共13页
两宋宫廷画家李唐在南宋初精心绘制的《采薇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是一件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绝世之作,直接触发李唐绘制该图的思想动机和创作激情与他难言的被俘经历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
两宋宫廷画家李唐在南宋初精心绘制的《采薇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是一件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绝世之作,直接触发李唐绘制该图的思想动机和创作激情与他难言的被俘经历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可揭开900多年前北宋的覆灭给李唐带来的屈辱经历,这对进一步认知《采薇图》卷里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性大有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宫廷画家
李唐
艺术特性
创作激情
思想动机
南宋初
思想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图像学角度解析《采薇图》
10
作者
张臻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薇图》乃宋代杰出画家李唐之作,以殷商末期伯夷与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创作主题,属于历史题材绘画。基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对《采薇图》中的场景及人物形象等进行解析,进一步揭示该作品中的深层内涵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图
像学
《采薇图》
人物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画《采薇图》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
3
11
作者
冯鸣阳
《美术学报》
2015年第2期41-50,共10页
本文主要考察《采薇图》人物相关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画面中人谁为伯夷,谁为叔齐;第二,伯夷叔齐的头饰、衣裳、鞋履:第三,伯夷叔齐的容貌表情、手势、性格等。通过考察这三个方面,来透视李唐对于画中伯夷叔齐在时间、身份、...
本文主要考察《采薇图》人物相关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画面中人谁为伯夷,谁为叔齐;第二,伯夷叔齐的头饰、衣裳、鞋履:第三,伯夷叔齐的容貌表情、手势、性格等。通过考察这三个方面,来透视李唐对于画中伯夷叔齐在时间、身份、地位上的定位,为我们更清晰地认知李唐为何要画此图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服饰
人物画
宋画
原文传递
释义中国历史题材名画《采薇图》
12
作者
韩耀红
《才智》
2014年第31期271-271,273,共2页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时期的《采薇图》画卷,表现的内容历来被人称颂。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感受却有很大的反差。在现代,从人文的角度,我们再来反思一下"采薇图"历史故事,释义故事中人物的本我思想。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伯夷
叔齐
宋高宗
原文传递
采薇图
13
作者
翁镇希
《管理与财富》
2003年第10期76-77,共2页
余十年前访穗,得睹紫罗兰室主人赵老珍藏采薇图,惊叹李河阳神来之笔,前年与俊明兄在苏庚春老先生家再赏此图,十分感奋,思绪无限.故宫所藏,伯夷正坐,面带忧愤,叔齐侧坐,悲吟《采薇图》.
关键词
《采薇图》
李河阳
清朝时期
绘画作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薇图》赏析
14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第6期57-57,共1页
作品描绘了殷商灭亡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画面的主要背景是山崖下的林中石坡。右侧绘藤蔓缠绕的古松,左侧绘枫树一株,再左侧是蜿蜒的溪流。画面上没有出现路径,凸显了环境之荒僻。画家用大斧劈皴绘写山石...
作品描绘了殷商灭亡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画面的主要背景是山崖下的林中石坡。右侧绘藤蔓缠绕的古松,左侧绘枫树一株,再左侧是蜿蜒的溪流。画面上没有出现路径,凸显了环境之荒僻。画家用大斧劈皴绘写山石,用较为粗犷的线条画树干,以沉着的墨色渲染画面,气氛颇显凝重压抑。伯夷、叔齐二人正席地而坐,交流思想。画面上,面对观者的是伯夷,他双手抱膝,望着叔齐,似乎表明自己宁可饿死也不丧失气节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水墨人物
成忠郎
宋徽宗
原文传递
笔法、构图与形象——试谈李唐在两宋绘画中的语言演变
15
作者
陈露
《中国书画》
2020年第7期14-16,共3页
李唐是一位供职于南北两宋画院的画家。在他8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他的绘画风格前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对南宋院体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和《采薇图》这三幅具有代表性和阶段性的作品来探讨其作品...
李唐是一位供职于南北两宋画院的画家。在他8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他的绘画风格前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对南宋院体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和《采薇图》这三幅具有代表性和阶段性的作品来探讨其作品构图、笔法、图式等方面的变化与关系。一、《万壑松风图》与《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早期的绘画《万壑松风图》(图1-1、1-2、1-3)中能看出很多宋代早期山水画家范宽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行旅
图》
李唐
《采薇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万壑松风
图》
绘画风格
范宽
早期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晰《伯夷叔齐采薇图》近现代递藏史
16
作者
冯嘉安(文/图)
《收藏.拍卖》
2020年第1期94-99,共6页
南宋画家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下称《采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众多清宫旧藏不同,《采薇图》并没有进入《石渠宝笈》,没有进入乾隆的收藏序列。清以前,《采薇图》一直在江南地区递藏;清代以降,《采薇图》进入岭南。进入2...
南宋画家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下称《采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众多清宫旧藏不同,《采薇图》并没有进入《石渠宝笈》,没有进入乾隆的收藏序列。清以前,《采薇图》一直在江南地区递藏;清代以降,《采薇图》进入岭南。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传播与展览的介入,使《采薇图》经历了一段别于文人鉴藏时代的收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
图
《采薇图》
《伯夷叔齐
采薇
图》
张大千
原文传递
艺苑资讯
17
《中华书画家》
2021年第11期140-140,共1页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9月1日,"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展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旧题韩滉《文苑图》卷)、赵佶(传)《听琴图》卷、...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9月1日,"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展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旧题韩滉《文苑图》卷)、赵佶(传)《听琴图》卷、李唐《采薇图》卷、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卷、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并书兰亭序》卷等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王振鹏
《采薇图》
周文矩
伯牙鼓琴
图
文徵明
韩滉
文苑
图
原文传递
伯夷、叔齐画像溯源
18
作者
朱万章
《荣宝斋》
202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笔者在《李唐<采薇图>及相关摹本》中谈到《采薇图》(故宫博物院藏)的祖本、摹本及异本问题①,因受篇幅所限,未涉及伯夷和叔齐画像的源流。现有资料表明,李唐的《采薇图》无疑是现存所见最早的伯夷和叔齐画像。画中,两人均为坐姿...
笔者在《李唐<采薇图>及相关摹本》中谈到《采薇图》(故宫博物院藏)的祖本、摹本及异本问题①,因受篇幅所限,未涉及伯夷和叔齐画像的源流。现有资料表明,李唐的《采薇图》无疑是现存所见最早的伯夷和叔齐画像。画中,两人均为坐姿,伯夷在右,为正面形象;叔齐在左,为侧面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形象
伯夷
叔齐
《采薇图》
李唐
采薇
图
摹本
原文传递
杭州古代画派、画家及其影响
19
作者
洪丽亚
《文物天地》
2001年第3期15-17,共9页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杭州集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充满着神奇的魅力。钱塘浩流、西湖山水孕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因此风景如画的杭州也是文化艺术的天堂。从南宋的李唐、马远、夏珪开创'院...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杭州集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充满着神奇的魅力。钱塘浩流、西湖山水孕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因此风景如画的杭州也是文化艺术的天堂。从南宋的李唐、马远、夏珪开创'院体'画风以后,元代黄公望在杭州掀起文人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黄公望
美术家
画派
绘画流派
艺术流派
蓝瑛
李唐
《采薇图》
杭州
浙江
绘画领域
院体山水画
画风
刘松年
戴进
院体画
笔墨情趣
全文增补中
读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20
作者
李源
《艺术品》
202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本书收录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作品近百件,既包括传世时代最早的《列女图》本子《列女智仁图》卷,代表北宋画院工笔重彩人物画高超艺术水平的《听琴图》轴,"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的人物画杰作《采薇图》卷等绘画史上的赫赫名...
本书收录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作品近百件,既包括传世时代最早的《列女图》本子《列女智仁图》卷,代表北宋画院工笔重彩人物画高超艺术水平的《听琴图》轴,"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的人物画杰作《采薇图》卷等绘画史上的赫赫名迹,也包括《人物故事图》册、《孙登长啸图》轴、《杨妃出浴图》轴等首次高清出版的画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薇图》
人物画
北宋画院
李唐
《听琴
图》
《列女
图》
原文传递
题名
形式、观看与视域——论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视觉模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鸣阳
黎晟
机构
东华大学
北京大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14YJC76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2014M561400)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宋代民间绘画赞助模式研究>(2013SJB760006)~~
文摘
视觉模式即观看世界的方式,它决定着创作者和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品的内容、形式及意义。本文从形制、形式风格、视觉逻辑、观看体验和视域这几方面入手来探讨《采薇图》的视觉模式。文章认为,画家李唐充分运用了手卷这种形制,巧妙地将绘画的形式与观者视觉逻辑、观看体验融合,并与画面最终想要传达给观者的意义紧密相连,从而创造出《采薇图》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人物山水"形式。讨论《采薇图》的视觉模式,将对解决此图的意义和功能有益。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形式
观看
视觉模式
分类号
J024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探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鸣阳
机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90,183,共9页
文摘
本文通过从《采薇图》图像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在对一般认为《采薇图》是为南渡降臣所发的意图提出质疑后,提供一种全新的《采薇图》的政治意涵。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政治意涵
Keywords
Li Tang
Caiweitu
political meaning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画《采薇图》中的环境考察——兼论南宋环境人物画的新样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鸣阳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9,208,共10页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14YJC760010)
文摘
《采薇图》是南宋画院初期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从形式来看,《采薇图》属于典型的"环境人物画",即环境和人物所占比重相仿且融合恰当。本文从《采薇图》的环境(包括农具、树木和山水)入手,探讨了北宋向南宋绘画过渡的过程中,人物与环境的比例和关系发生的变化,以及环境设置与画面氛围烘托与图像最终意义的关系等问题。并总结出此类环境人物画具备的四大特征及其可能诱发其产生的三点原因。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人物
山水
环境人物画
Keywords
Li Tang
Cai Wei Tu
Figure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figure painting
分类号
J20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节、风格、意义——宋画《采薇图》的图文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冯鸣阳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9 225,225,共10页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项目编号:14YJC76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项目编号:2014M5614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南宋人物画中的政治因素>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主要研究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图文互动关系及影响其图文关系的因素。在确定《采薇图》的文本来源与原始形制后,将其与明代描绘夷齐故事的《夷齐录(志)》中的六个场景作对比,探究出李唐表现"采薇"情节的特殊之处。《采薇图》之所以在南宋初呈现出较为特殊的图文关系,除了南宋的图文对应关系整体趋于简化和模糊之外,还与文本的关键性情节、个人与时代的绘画新风格、画作的意义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宋画
文本
情节
风格
图
文关系
Keywords
' Cai wei tu'('Boyi and Shuqi')
Li Tang
Song painting
text
plot
sty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text.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唐《采薇图》本旨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明波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5-236,共2页
文摘
李唐在"靖康之难"中被掳至北方,逃跑后又南渡杭州继续为南宋服务。他的《采薇图》虽描写的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其实是以夷、齐自况,因这种自况和暗喻太过隐晦,且与时人传统的绘画欣赏习惯相异,故使世人产生了理解误差。其本旨并非规谏讽喻,实为以人以事而自寄。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李唐
《采薇图》
美术作品
画以自喻
理解误差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采薇图》看画家的爱国情怀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亚宁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3期92-93,共2页
文摘
《采薇图》是宋代历史上闻名的爱国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采薇图》不仅仅展现出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兄弟的忠臣气节,也体现出了画家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采薇图》这幅著名的山水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现出李唐在画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爱国情怀
忠君爱国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采薇图》看南宋绘画
7
作者
窦鑫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8期59-61,共3页
文摘
画作《采薇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所作。《采薇图》的主题立意及绘画构图特色都能典型地代表了李唐的艺术风格。李唐作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画家,以及"南宋四家"中资历最老的画家,他所创造的绘画风格,为后期南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典范,成为后期模仿与创作的样本。从大山水到边角山水,从披麻皴、点子皴到斧劈皴,从人物形象的神仙化到人物的平凡化、叙事化都有李唐的影响于其中。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南宋绘画
斧劈皴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新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鸣阳
机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1期349-381,共33页
文摘
本文从主要探讨李唐《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文章从图像本身入手,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质疑《采薇图》是为南渡降臣所发的意图,而提供一种全新的《采薇图》之政治意涵之说。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考察作品的基本信息,再通过对夷齐故事原典的考察,对图像内容、风格的分析,结合宋代历史情境,最终解读出《采薇图》的政治意涵,即《采薇图》中的伯夷叔齐形象是宋高宗时代理想化臣子的典范,也成为宋高宗对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希冀的复合体。他们进可叩马而谏,以死抗争,为国捐躯,退可避居山野,采薇而歌。《采薇图》的出现也使得利益双方都能在其中找到帝王支持自身一方的证据,因此安抚双方又互相挟制,以维护其统治。
关键词
李唐
《采薇图》
政治意涵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唐的被俘经历与他的《采薇图》
9
作者
余辉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书画》
2022年第8期37-49,共13页
文摘
两宋宫廷画家李唐在南宋初精心绘制的《采薇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是一件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绝世之作,直接触发李唐绘制该图的思想动机和创作激情与他难言的被俘经历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可揭开900多年前北宋的覆灭给李唐带来的屈辱经历,这对进一步认知《采薇图》卷里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性大有神益。
关键词
《采薇图》
宫廷画家
李唐
艺术特性
创作激情
思想动机
南宋初
思想意蕴
分类号
J212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图像学角度解析《采薇图》
10
作者
张臻蔚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采薇图》乃宋代杰出画家李唐之作,以殷商末期伯夷与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创作主题,属于历史题材绘画。基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对《采薇图》中的场景及人物形象等进行解析,进一步揭示该作品中的深层内涵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图
像学
《采薇图》
人物山水
分类号
J212 [艺术]
K24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画《采薇图》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
3
11
作者
冯鸣阳
机构
东华大学
复旦大学
出处
《美术学报》
2015年第2期41-50,共10页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14YJC76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2014M561400)
文摘
本文主要考察《采薇图》人物相关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画面中人谁为伯夷,谁为叔齐;第二,伯夷叔齐的头饰、衣裳、鞋履:第三,伯夷叔齐的容貌表情、手势、性格等。通过考察这三个方面,来透视李唐对于画中伯夷叔齐在时间、身份、地位上的定位,为我们更清晰地认知李唐为何要画此图打下基础。
关键词
《采薇图》
服饰
人物画
宋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释义中国历史题材名画《采薇图》
12
作者
韩耀红
机构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31期271-271,273,共2页
文摘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时期的《采薇图》画卷,表现的内容历来被人称颂。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感受却有很大的反差。在现代,从人文的角度,我们再来反思一下"采薇图"历史故事,释义故事中人物的本我思想。
关键词
《采薇图》
李唐
伯夷
叔齐
宋高宗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采薇图
13
作者
翁镇希
机构
汕头收藏家
出处
《管理与财富》
2003年第10期76-77,共2页
文摘
余十年前访穗,得睹紫罗兰室主人赵老珍藏采薇图,惊叹李河阳神来之笔,前年与俊明兄在苏庚春老先生家再赏此图,十分感奋,思绪无限.故宫所藏,伯夷正坐,面带忧愤,叔齐侧坐,悲吟《采薇图》.
关键词
《采薇图》
李河阳
清朝时期
绘画作品
中国
分类号
J222.4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薇图》赏析
14
出处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第6期57-57,共1页
文摘
作品描绘了殷商灭亡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画面的主要背景是山崖下的林中石坡。右侧绘藤蔓缠绕的古松,左侧绘枫树一株,再左侧是蜿蜒的溪流。画面上没有出现路径,凸显了环境之荒僻。画家用大斧劈皴绘写山石,用较为粗犷的线条画树干,以沉着的墨色渲染画面,气氛颇显凝重压抑。伯夷、叔齐二人正席地而坐,交流思想。画面上,面对观者的是伯夷,他双手抱膝,望着叔齐,似乎表明自己宁可饿死也不丧失气节的决心。
关键词
《采薇图》
水墨人物
成忠郎
宋徽宗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笔法、构图与形象——试谈李唐在两宋绘画中的语言演变
15
作者
陈露
机构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出处
《中国书画》
2020年第7期14-16,共3页
文摘
李唐是一位供职于南北两宋画院的画家。在他8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他的绘画风格前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对南宋院体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和《采薇图》这三幅具有代表性和阶段性的作品来探讨其作品构图、笔法、图式等方面的变化与关系。一、《万壑松风图》与《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早期的绘画《万壑松风图》(图1-1、1-2、1-3)中能看出很多宋代早期山水画家范宽的影子。
关键词
《溪山行旅
图》
李唐
《采薇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万壑松风
图》
绘画风格
范宽
早期山水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晰《伯夷叔齐采薇图》近现代递藏史
16
作者
冯嘉安(文/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收藏.拍卖》
2020年第1期94-99,共6页
文摘
南宋画家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下称《采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众多清宫旧藏不同,《采薇图》并没有进入《石渠宝笈》,没有进入乾隆的收藏序列。清以前,《采薇图》一直在江南地区递藏;清代以降,《采薇图》进入岭南。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传播与展览的介入,使《采薇图》经历了一段别于文人鉴藏时代的收藏史。
关键词
采薇
图
《采薇图》
《伯夷叔齐
采薇
图》
张大千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艺苑资讯
17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21年第11期140-140,共1页
文摘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9月1日,"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展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旧题韩滉《文苑图》卷)、赵佶(传)《听琴图》卷、李唐《采薇图》卷、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卷、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并书兰亭序》卷等作品。
关键词
兰亭序
王振鹏
《采薇图》
周文矩
伯牙鼓琴
图
文徵明
韩滉
文苑
图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伯夷、叔齐画像溯源
18
作者
朱万章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荣宝斋》
202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文摘
笔者在《李唐<采薇图>及相关摹本》中谈到《采薇图》(故宫博物院藏)的祖本、摹本及异本问题①,因受篇幅所限,未涉及伯夷和叔齐画像的源流。现有资料表明,李唐的《采薇图》无疑是现存所见最早的伯夷和叔齐画像。画中,两人均为坐姿,伯夷在右,为正面形象;叔齐在左,为侧面形象。
关键词
正面形象
伯夷
叔齐
《采薇图》
李唐
采薇
图
摹本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杭州古代画派、画家及其影响
19
作者
洪丽亚
出处
《文物天地》
2001年第3期15-17,共9页
文摘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杭州集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充满着神奇的魅力。钱塘浩流、西湖山水孕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因此风景如画的杭州也是文化艺术的天堂。从南宋的李唐、马远、夏珪开创'院体'画风以后,元代黄公望在杭州掀起文人画风。
关键词
画家
黄公望
美术家
画派
绘画流派
艺术流派
蓝瑛
李唐
《采薇图》
杭州
浙江
绘画领域
院体山水画
画风
刘松年
戴进
院体画
笔墨情趣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读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20
作者
李源
机构
故宫出版社
出处
《艺术品》
202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文摘
本书收录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作品近百件,既包括传世时代最早的《列女图》本子《列女智仁图》卷,代表北宋画院工笔重彩人物画高超艺术水平的《听琴图》轴,"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的人物画杰作《采薇图》卷等绘画史上的赫赫名迹,也包括《人物故事图》册、《孙登长啸图》轴、《杨妃出浴图》轴等首次高清出版的画作。
关键词
《采薇图》
人物画
北宋画院
李唐
《听琴
图》
《列女
图》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形式、观看与视域——论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视觉模式
冯鸣阳
黎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探究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画《采薇图》中的环境考察——兼论南宋环境人物画的新样式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情节、风格、意义——宋画《采薇图》的图文关系研究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李唐《采薇图》本旨探析
刘明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采薇图》看画家的爱国情怀
刘亚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由《采薇图》看南宋绘画
窦鑫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新探
冯鸣阳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李唐的被俘经历与他的《采薇图》
余辉
《中国书画》
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图像学角度解析《采薇图》
张臻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宋画《采薇图》中的人物形象
冯鸣阳
《美术学报》
2015
3
原文传递
12
释义中国历史题材名画《采薇图》
韩耀红
《才智》
2014
0
原文传递
13
采薇图
翁镇希
《管理与财富》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采薇图》赏析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
0
原文传递
15
笔法、构图与形象——试谈李唐在两宋绘画中的语言演变
陈露
《中国书画》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细晰《伯夷叔齐采薇图》近现代递藏史
冯嘉安(文/图)
《收藏.拍卖》
2020
0
原文传递
17
艺苑资讯
《中华书画家》
2021
0
原文传递
18
伯夷、叔齐画像溯源
朱万章
《荣宝斋》
2023
0
原文传递
19
杭州古代画派、画家及其影响
洪丽亚
《文物天地》
2001
0
全文增补中
20
读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李源
《艺术品》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