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文学”之未完成与新的可能——读洪子诚先生著《问题与方法》 |
林凌
|
《现代中文学刊》
|
2009 |
0 |
|
2
|
诗与史纠葛中的文学史写作——评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
王家平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3
|
史家笔墨与智性反思——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评介 |
宋超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4
|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
温儒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5
|
对刘心武、路遥的一点补充--读程光炜《文学史二十讲》 |
白草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7 |
2
|
|
6
|
文学史复杂性及其解释学 |
刘复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出入文学史写作的内与外——浅论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著述 |
刘黎琼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批评家学术档案 |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重读《朦胧诗选》--不该尘封的历史记忆 |
叶红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0
|
意识形态话语与文本生产——以《当代》长篇小说为例 |
武兆雨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左翼文艺如何“走出19世纪” |
罗雅琳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