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算功能、预算规制与预算授权——追寻《预算法》修订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雍君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费时经年、至今尚未最终完成的我国《预算法》修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法理方面的共识依然相当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修订工作不仅难以抓住要害,而且易受权力之争的影响,从而导致这部"财政宪法"无法获得法理基础的深度滋养。... 费时经年、至今尚未最终完成的我国《预算法》修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法理方面的共识依然相当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修订工作不仅难以抓住要害,而且易受权力之争的影响,从而导致这部"财政宪法"无法获得法理基础的深度滋养。本文认为,唯有遵循《宪法》确立的预算授权框架并在新《预算法》中对其作操作性建构,确立基于预算授权的预算规制在政府财政事务规制中的最高地位,才是对法理基础的真正回归,进而为充分激发预算制度的潜在功能和最终产生一部高质量的《预算法》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功能 预算规制 预算授权 《预算法》修订 法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法》修订对财政审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伟兵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7-30,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预算法》修订后在三个方面对我国财政审计产生的影响。预算控制方式改变对中期财政审计产生影响,全口径预算实行对审计内容产生影响以及授予地方政府发行一定债务的权利,对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 《预算法》修订 财政审计 全口径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法》修订背景下的预算权力规范问题研究
3
作者 曾军平 刘守刚 蒋洪 《公共治理评论》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基于《预算法》~①修订的背景,本文就我国预算权力的规范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预算权力的配置上,《预算法》的修订应该就预算中的权力主体设定(包括党的权力及公民的参与权)以及相关权力主体在预算编制、审批、监督与执行方面的... 基于《预算法》~①修订的背景,本文就我国预算权力的规范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预算权力的配置上,《预算法》的修订应该就预算中的权力主体设定(包括党的权力及公民的参与权)以及相关权力主体在预算编制、审批、监督与执行方面的权力分配进行制度规范;为保证预算权力的运用,《预算法》的修订需要为预算信息公开等提供法律保障;而在规范预算权力行使方面,《预算法》的修订需要就包括人大在内的所有权力主体的权力运用作出实体性的、程序性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修订 预算权力
原文传递
《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冉 《当代会计》 2020年第22期35-36,共2页
从论述《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的原因历程、核心要素和现实影响入手,剖析了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实际操作和新要求之间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从预算管理宣传、预算系统保障、预算... 从论述《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的原因历程、核心要素和现实影响入手,剖析了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实际操作和新要求之间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从预算管理宣传、预算系统保障、预算绩效问责、预算支出公开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预算管理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 高校预算管理 应对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预算调整行为的现实考察、潜在问题与破解对策——基于2015年—2023年495份预算调整方案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吕凯波 郑冰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7,共12页
依法规范地方政府的预算调整行为,不仅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保障财政收支平衡的科学举措,也是全面落实预算法定原则、构建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的现实需要。继201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 依法规范地方政府的预算调整行为,不仅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保障财政收支平衡的科学举措,也是全面落实预算法定原则、构建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的现实需要。继201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地方人大”)强化了各地《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对预算调整行为的制度约束,并在预算调整范围及时间限制、预算调整方案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引入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询问权和预算修正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基于所选取的31个省(区、市)2015年—2023年495份地方政府预算调整报告(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仍存在预算调整范围不够明确、预算调整时间偏晚、预算调整幅度偏大及预算调整方案不够详细等4个方面问题。基于此,在明确预算调整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相关条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调整 预算审查监督条例 《预算法》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过程与预算改革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新华 赵瑶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78,共7页
公共预算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它体现了利益权威分配的政治过程。作为反映预算改革进程的一面镜子,《预算法》修订浸透着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决策选择。从预算改革的政治学角度看,《预算法》修订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 公共预算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它体现了利益权威分配的政治过程。作为反映预算改革进程的一面镜子,《预算法》修订浸透着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决策选择。从预算改革的政治学角度看,《预算法》修订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预算是"国家的钱袋子",而掌控这个钱袋子的权力,是政治权力的核心,因此《预算法》修订与政治过程紧密相连。作为分配利益的工具,预算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修改和完善《预算法》,但是政治改革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在注重政治过程预算权力配置改革的同时,推进技术性项目改革是《预算法》完善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过程 预算改革 《预算法》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治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预算法定是预算民主的产物,其形式意义在于保障支出必须且只能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进行。然而,在预算法的制度框架之下,形式意义的预算法定面临失灵的困境,预算对支出失去约束效力。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放松了对预算执行者具体支配资金的行... 预算法定是预算民主的产物,其形式意义在于保障支出必须且只能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进行。然而,在预算法的制度框架之下,形式意义的预算法定面临失灵的困境,预算对支出失去约束效力。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放松了对预算执行者具体支配资金的行为约束,拓宽了预算事前授权的范围,与此同时将规制重心转移至预算资金使用的重大变动、预算执行过程以及影响预算执行的外部因素上,使预算效力重新得以实现,并确立了立法者与执行者预算权配置的新的平衡点。我国《预算法》的修订应当以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为方向,建构适应其要求的制度体系,扩大预算授权范围,确立预算变更的多元可控机制,规定绩效预算的基本框架,制定宏观总额控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 形式意义 实质意义 预算约束 预算支出 《预算法》修订
原文传递
形式与实质:预算法定的实践反思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治 《经济法论丛》 2014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预算法定的内涵可以从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加以认知。形式意义的预算法定强调支出必须且只能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进行;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强调拓宽预算事前授权的范围,同时将规制重心从预算执行者具体支配资金的行为转移至预算资金使用的重... 预算法定的内涵可以从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加以认知。形式意义的预算法定强调支出必须且只能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进行;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强调拓宽预算事前授权的范围,同时将规制重心从预算执行者具体支配资金的行为转移至预算资金使用的重大变动、预算执行过程以及影响预算执行的外部因素上。在预算法的制度框架之下,形式意义的预算法定面临失灵的困境,预算对支出失去约束效力。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有助于使预算效力重新得以实现。我国《预算法》的修订应当以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为方向,扩大预算授权范围,确立预算变更的多元可控机制,规定绩效预算的基本框架,制定宏观总额控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 形式意义 实质意义 预算约束 预算支出 《预算法》修订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人大法定职责履行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根治
9
作者 陈蔚 黄胜平 《人大研究》 2022年第9期30-36,共7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的规定,所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隐”债的称呼其实是2014年《预算法》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的规定,所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隐”债的称呼其实是2014年《预算法》修订后相对于可以发行的显性地方政府债券而言的。本文从深入挖掘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入手,论述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治理隐性债务中应切实承担起的重要职责使命,提出根治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修订 地方政府债券 人民代表大会 防范化解 隐性债务 思路与对策 法定职责 职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法律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皖宁 《经济法论坛》 2023年第1期127-143,共17页
目次一、引言二、以法律为主导规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三、规范政府发债的权力运行和民主决策四、深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五、结语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14年《预... 目次一、引言二、以法律为主导规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三、规范政府发债的权力运行和民主决策四、深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五、结语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14年《预算法》修订将发行债券确立为地方政府唯一合法融资方式,正式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当前,地方政府债券不仅是财政筹资的重要手段和规范公共债务管理的关键举措,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调节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债券 《预算法》修订 权力运行 关键举措 公共债务管理 有效工具 民主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的思考
11
作者 严力 《新疆财会》 2020年第5期29-31,共3页
2015年以来,《预算法》修订实施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政府债务管理翻开了新的篇章,明确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彻底改变了... 2015年以来,《预算法》修订实施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政府债务管理翻开了新的篇章,明确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变相举借政府债务的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法》修订 地方政府债务 项目收益 地方政府性债务 融资平台公司 地方政府举债 管理机制 专项债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预算制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海涛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21年第4期32-36,共5页
"十三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财政部以《预算法》修订作为突破口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方面,取得了丰硕... "十三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财政部以《预算法》修订作为突破口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现代预算制度主体框架已经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现代预算制度 主体框架 多点突破 《预算法》修订 规范透明 纵深推进 丰硕成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