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指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朱方翔 董兰 +5 位作者 冯霞 李文放 韩曾涛 张丽霞 卢跃 官同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指标及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2例重症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予以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 目的观察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指标及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2例重症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予以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急救效率和短期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处置时间、预检至初步确定病情时间、院内急诊科处理留置时间、院内转运及科室交接时间、院内有效救治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死率、休克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9.76%(4/41)、12.20%(5/41)、17.07%(7/41)、7.32%(3/41)、41.46%(17/41)、7.32%(3/4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4.39%(10/41)、26.83%(11/41)、31.71%(13/41)、21.95%(9/41)、60.98%(25/41)、19.51%(8/41)(P均<0.05)。结论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多发伤可缩短院前和院内救治时间,缩短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重症多发伤 救治指标 短期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预住院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诊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叶晓丽 陈三梅 +3 位作者 刘瑜 邹爱萍 何永祥 马国栋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预住院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诊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4年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行急诊手术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方案... 目的:探究急诊预住院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诊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4年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行急诊手术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方案的患者纳入常规组(56例),2022年11月—2024年2月实施急诊预住院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的患者纳入联合组(64例)。对比两组救治时效性指标、救治预后指标以及抢救质量。结果:联合组首次CT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多科会诊完成时间、提出输血申请时间、首袋血液输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治愈出院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手术物品准备、急救技能、术中护理配合、急救秩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预住院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有助于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各环节抢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急诊手术 急诊预住院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应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
3
作者 徐婧 高优雅 李伊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1-204,共4页
探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运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多发伤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3.06-2024.06,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n=35),观察组行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n=35),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探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运用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多发伤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3.06-2024.06,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n=35),观察组行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n=35),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救治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CRAM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利于缩短患者救治时间,缓解其创伤程度,改善其预后,使患者对医护服务更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脑卒中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林晓斌 叶颖颖 陈梁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析为急诊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展开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4月—2024年4月急诊室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将2023年4月—2023年10月收治的45例AIS患... 目的探析为急诊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展开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4月—2024年4月急诊室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将2023年4月—2023年10月收治的45例AIS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将2023年11月—2024年4月收治的45例AIS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急诊抢救环节时间、抢救有效率、抢救效果及预后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转诊、检查、从入院到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35.56%(16/45)(P<0.05)。抢救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质量评价方面,观察组出血、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诊收治AIS患者展开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配合,对提高患者抢救质量和远期预后康复有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急诊 脑卒中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张晶 朱俊杰 +1 位作者 邹美林 马宗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34-1837,1843,共5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院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传统组,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院实施院前院内无缝隙一...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院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传统组,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院实施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母婴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6.4±1.6 min)、院内转运时间(10.3±3.1 min)、急救物品准备时间(15.4±5.1 min)、急诊科救治时间(21.5±6.8 min)均短于传统组(8.1±1.8 min、13.8±4.2 min、24.5±6.4 min),急救总有效率(95.3%)高于传统组(85.5%),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3.5%)、新生儿窒息率(5.9%)及死亡率(1.2%)均低于传统组(16.9%、9.6%)(均P<0.05)。结论: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采取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孕产妇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救效率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患者急救时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秦亚伟 游江红 +1 位作者 况杭 刘永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规急救模式,n=60),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一体化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n=60),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两种急救模式患者远期预后及总满意度。结果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67%、96.67%,治愈率分别为43.33%、63.33%,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5.00%,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67%、18.33%,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一体化组患者远期预后中、重度残疾、植物人占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78.33%、93.33%,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可大大提高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抢救的时效性,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治愈率,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参与急诊科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 基层医院 急诊科 运行 急救时效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娟 苗洁 张婧玥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分析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救护车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 目的:分析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救护车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8例,研究组21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急救,研究组采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心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并发症、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逃避评分、屈服评分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生活质量、面对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应对方式,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心功能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连华 仲艳华 王琳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月-10月收治的130例采取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的AMI患者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干预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及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对比风险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时间、会诊到确诊、分诊到会诊、接诊到分诊以及出诊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CK、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可缩短AMI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及心功能,降低风险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衔接护理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护理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净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护理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1...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护理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43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流程护理,观察组采取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护理.对比2组临床指标、临床转归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入院候诊、呼救到院前急救、入院到接受治疗、ICU住院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及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护理应用于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者的诊断及急救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抢救成功率,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性骨折 无缝衔接式一体化急救流程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创伤评分指导下的一体化急救护理联合时间环节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10
作者 林燕芳 谢文莉 +1 位作者 陈美婷 陈婉玲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指导下的一体化急救护理联合时间环节护理干预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9月收治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指导下的一体化急救护理联合时间环节护理干预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9月收治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创伤评分指导下的一体化急救护理联合时间环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效率、创伤程度及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学科会诊时间、检查完成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评分指导下的一体化急救护理联合时间环节护理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急救中,能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效率,减轻患者创伤程度,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时间环节护理 多发伤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11
作者 何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1-0024,共4页
观察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39例/组。对比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救治时间、... 观察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严重创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39例/组。对比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经护理试验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可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 救治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创伤评分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12
作者 程汝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状况、急救结局、急救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入院至确诊、入院至手术、入院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岗位职责、信息沟通、候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创伤情况,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急救结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修正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多学科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急救干预模式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ISS评分及救护有效率的影响
13
作者 龚淼 贾平 张九菊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干预模式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接受常规救护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干预模式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接受常规救护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救护干预模式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急救效率(院前急救、多科会诊、急诊抢救时间)、创伤程度[创伤严重度(ISS)、创伤患者评分量表(CRAMS)]评分、救护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多科会诊及急诊抢救时间分别为(15.31±2.68)min、(5.09±3.86)min、(79.81±14.45)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9.23±2.32)min、(13.57±4.54)min、(103.46±11.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SS评分为(31.02±3.14)分,低于对照组的(32.78±2.51)分,CRAMS评分为(6.74±1.31)分,高于对照组的(5.6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护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不良事件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创伤评分的一体化救护模式应用于急诊多发性创伤中,能提升急救效率和效果,改善患者创伤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救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急诊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勤 黄桂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差异划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急... 目的探究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差异划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38例,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评估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急救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后3 d、7 d及出院前,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溶栓后7 d和出院时,2组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和下肢)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更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缩短急诊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提升神经和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脑卒中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彭艳丽 张彩玲 李小静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3年06月收治的70例多发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急救组和医护一体化急救组,各35例。常规急救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医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3年06月收治的70例多发外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急救组和医护一体化急救组,各35例。常规急救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医护一体化急救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效率、应激反应[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救治效果、急救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急救组急救反应、预检分诊、术前检查、急诊至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急救组(P<0.05);急救48 h后,医护一体化急救组AD、NE水平低于常规急救组(P<0.05);医护一体化急救组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急救组(P<0.05);医护一体化急救组总急救满意度(68.57%)高于常规急救组(42.86%)(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严重多发外伤患者中,能提高急救效率,优化救治效果,降低AD、NE水平,提高急救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急救 多发外伤 救治效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氧合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周萍萍 刘岚岚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氧合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莆田市急救中心收治的9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实...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氧合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莆田市急救中心收治的9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p H值、碳酸氢根(HCO3-)、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 E)水平、临床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反跳、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 H值、HCO3-、氧合指数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h 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Ch 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Ch E恢复时间、昏迷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联合血液灌流有一定效果,可改善氧合指数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中毒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无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晓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O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O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MDT模式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效率高于对照组,中毒症状消失早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AO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急救效率,促使中毒症状消失,改善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 救治效率 有机磷农药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闫震 刘萍 邢娅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急救相关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科室会诊时间及转科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总满意度为97.96%(48/49),高于参考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35)。结论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抢救效率、预后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实施效果
19
作者 肖艳 张明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25-0028,共4页
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中毒患者抢救中实施效果。方法 遴选2019.11~2023.11月期间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均分每组150例患者,将分组名称定为:对照组、研究组。将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将一体化急救... 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中毒患者抢救中实施效果。方法 遴选2019.11~2023.11月期间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均分每组150例患者,将分组名称定为:对照组、研究组。将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将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用于研究组,对比抢救效果。结果 以抢救效果作为对比指标,研究组总有效142例,占比94.67%,对照组总有效115例,占比76.67%,研究组较高(P<0.05);以抢救相关指标(院内急救时间、病情评估时间)作为对比指标,研究组院内急救时间37.56±5.02min,病情评估时间3.02±0.29min;对照组院内急救时间62.84±5.17min,病情评估时间4.98±1.33min;研究组抢救相关指标所用时间较短(P<0.05);以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指标,研究组总发生7例,占比4.67%;对照组总发生29例,占比19.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在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升高更加突出(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为:研究组140例(93.33%),对照组112例(74.67%),研究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将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于急性中毒患者抢救中,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免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中毒 抢救效果 并发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周琼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对其急救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选取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1例划分到对照组(提供常规急救...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对其急救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选取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1例划分到对照组(提供常规急救护理),余下41例划分至观察组(予以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指标,急救效果,并发症,苏醒时和离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率指标(急救、辅助检查、会诊、就诊到手术、有效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失败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两组在NIHSS得分方面均较苏醒时降低,在ADL得分方面均较苏醒时升高,且观察组在NIHSS得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ADL得分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救满意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能提升其急救效率及效果,减轻其神经功能受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急救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