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LAS一次谐波的甲烷浓度检测系统及其温度补偿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可可 齐勇 +2 位作者 付晓 苗斌 白雪娇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6-21,44,共7页
本文结合甲烷1 653.72 nm波长2v3带R3支气体吸收线,分析温度变化对甲烷吸收线的谱线特性及甲烷气体浓度测量产生的影响。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应用一次谐波信号检测甲烷气体的浓度,通过温度补偿抑制环境温... 本文结合甲烷1 653.72 nm波长2v3带R3支气体吸收线,分析温度变化对甲烷吸收线的谱线特性及甲烷气体浓度测量产生的影响。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应用一次谐波信号检测甲烷气体的浓度,通过温度补偿抑制环境温度变化给检测带来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性能稳定,利用温度补偿系数校准后系统测量偏差在1%以内,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波长调制 一次谐波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一次谐波法测量CO_2温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可可 齐勇 +1 位作者 付晓 苗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研究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选取6241.402828cm、6242.672190cm。处的2条二氧化碳谱线进行分析,应用一次谐波幅值信号完成CO2气体温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K范围内,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在... 研究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选取6241.402828cm、6242.672190cm。处的2条二氧化碳谱线进行分析,应用一次谐波幅值信号完成CO2气体温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K范围内,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在±3.2%以内。该温度测量方法仅需检测一次谐波信号,系统结构简单,并可消除光强波动对温度测量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测量 波长调制 一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一次谐波的二氧化碳温度测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可可 齐勇 +2 位作者 付晓 苗斌 白雪娇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0-303,307,312,共6页
为了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温度的实时、非接触测量,研究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温度测量方法。根据单激光器的电流调谐特性和谱线对的选择标准,选取6241.402828 cm-1、6242.672190 cm-1处的两条对温度有不同依赖关系的... 为了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温度的实时、非接触测量,研究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温度测量方法。根据单激光器的电流调谐特性和谱线对的选择标准,选取6241.402828 cm-1、6242.672190 cm-1处的两条对温度有不同依赖关系的二氧化碳谱线进行分析。针对二次谐波幅度法和一、二次谐波幅度比值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一次谐波信号的TDLAS温度测量方案。首先测量两吸收谱线的一次谐波峰峰值和平均值,以峰峰值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单吸收线的输出,再以两吸收线输出值之比来实现气体温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K范围内,气体温度测量误差小于30 K。该温度测量方案可消除光强波动对温度测量产生的影响,且仅需检测一次谐波信号,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以满足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实时、非接触测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测量 波长调制 一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双通道测角系统一次谐波误差补偿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庆双 张秀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37-40,共4页
由旋转变压器和感应同步器组成的精粗双通道测角系统可达到较高的精度。但由于感应同步器安装、布线等原因会造成一次谐波误差。要提高测角精度,必须对一次谐波误差进行补偿。本文对一次谐波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测角系统 一次谐波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谐波锁频的快速光腔衰荡光谱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迈 陈祥 +4 位作者 张辉 胡梦鹏 金文玲 李萌 阚瑞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赫兹级响应速率的光腔衰荡光谱探测大气痕量气体的检测技术。将100 MHz正弦波调制信号加载在电光相位调制器上产生边带,用混频器提取载波与边带通过3 m气体吸收池后拍频所产生的一次谐波作为误差信号,实现了1572 nm分布... 本文介绍了一种赫兹级响应速率的光腔衰荡光谱探测大气痕量气体的检测技术。将100 MHz正弦波调制信号加载在电光相位调制器上产生边带,用混频器提取载波与边带通过3 m气体吸收池后拍频所产生的一次谐波作为误差信号,实现了1572 nm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对于二氧化碳气体分子6361.25 cm^(-1)处超精细跃迁线的频率锁定。采用波分复用方法对空腔衰荡时间和有气体吸收时的衰荡时间进行同时测量,在330 mm光学谐振腔上得到了4.82×10^(-10) cm^(-1)的系统检测限。在较大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9。系统长时间的观测结果与Picarro商用仪器的数据高度吻合,二者偏差小于1.0%。该系统论证了一次谐波锁定激光频率至分子超精细跃迁线并用于光腔衰荡光谱系统实现快速痕量气体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调制 一次谐波锁频 光腔衰荡光谱 快速痕量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谐波的光谱吸收式甲烷气体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建中 曹家年 +3 位作者 王琢 张可可 杨蕊 陈少勇 《应用科技》 CAS 2010年第7期52-55,共4页
甲烷气体检测是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在基于波长调制技术的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次谐波信号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次谐波设计的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实施方案,设计... 甲烷气体检测是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在基于波长调制技术的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次谐波信号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次谐波设计的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实施方案,设计精确的电流和温度电路控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利用锁相放大器AD630提取一次谐波信号幅度,实现对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一次谐波信号幅度与浓度存在着很好的线性关系,分辨率达到20ppm.该系统消除了光源波动的影响,工作稳定,简化了结构,调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光谱吸收 一次谐波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外差干涉一次谐波非线性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洪芳 丁雪梅 +2 位作者 钟志 谢站磊 岳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为了补偿激光外差干涉纳米测量中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减小非线性误差的一次谐波方法。基于全反射理论分析了镀膜实体角锥棱镜反射光偏振特性,并由此推导出角锥棱镜反射光偏振特性及测量角锥棱镜以其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对激光... 为了补偿激光外差干涉纳米测量中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减小非线性误差的一次谐波方法。基于全反射理论分析了镀膜实体角锥棱镜反射光偏振特性,并由此推导出角锥棱镜反射光偏振特性及测量角锥棱镜以其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对激光外差干涉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测量角锥棱镜以其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会减小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当测量角锥棱镜轴向旋转97°时,可使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达到最小,约为原有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分量的1/20倍。当激光器出射的两束线偏振光存在6°非正交误差时,镀膜实体测量角锥棱镜轴向旋转角度从0°增加到97°,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由5.30 nm减小到0.3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外差干涉 非线性误差 角锥棱镜 一次谐波
原文传递
利用取样积分实现激光饱和吸收一次谐波稳频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弋戈 陈伟亮 +3 位作者 李天初 林平卫 王平 刘年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5-1079,共5页
对激光器进行频率调制,检测原子分子饱和吸收信号中的一次谐波成分得到频率误差信号,反馈控制可以实现激光频率的稳定。介绍了取样积分提收一次谐波信号的原理和利用单片机实现的取样积分和数字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技术。相对于传... 对激光器进行频率调制,检测原子分子饱和吸收信号中的一次谐波成分得到频率误差信号,反馈控制可以实现激光频率的稳定。介绍了取样积分提收一次谐波信号的原理和利用单片机实现的取样积分和数字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锁相放大和模拟PID技术,取样积分和数字PID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调试方便,实现难度大大降低。建立的Cs原子饱和吸收外腔半导体激光(ECDL)稳频系统,估算相对频率波动优于1.2×10-9(p-p),平均锁定时间可达7天,并实现了自动扫描饱和吸收峰、自动锁定和意外失锁的自动重新锁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饱和吸收 取样积分 一次谐波 稳频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一次谐波背景消除与基线校正的新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锐 赵学玒 +5 位作者 胡雅君 郭媛 王喆 赵迎 李子晓 汪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8,共8页
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一次谐波信号中具有背景信号及较大的基线信号,提出一种新型的背景消除与基线校正的处理方法.分析了一次谐波背景中的激光器相关强度调制信号,电子学噪声和光学干涉条纹,采用无吸收谱线区域检测谐波方法消... 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一次谐波信号中具有背景信号及较大的基线信号,提出一种新型的背景消除与基线校正的处理方法.分析了一次谐波背景中的激光器相关强度调制信号,电子学噪声和光学干涉条纹,采用无吸收谱线区域检测谐波方法消除背景信号.给出了激光器不同工作温度时的电流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由此设计出消除背景后剩余基线的校正方法.文中给出了背景搜索方法的原理以及LabView软件流程图.设计了检测氟化氢气体的实验系统,根据谱线选取原则确定吸收谱线为1312.59 nm,设置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为27.0?C,对应的背景温度为30.2?C.一次谐波信号经过背景消除和基线校正后,信号的畸变得到明显改善,基线得到校正,验证了该方法在激光器其他工作温度(26.7—27.2)是有效的,并对HF气体浓度精度的改善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一次谐波信号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一次谐波 背景消除 基线校正
原文传递
轴系倾角回转误差中一次谐振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霍炎 任顺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89,共7页
为更加准确地评定轴系的倾角回转误差,首先推导了轴系倾角回转误差、平面反射镜和自准直仪的安装误差与自准直仪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指出平面反射镜的安装误差在自准直仪的二维读数中为正交一次谐波,然后分析了一次谐振运动误差的形成机... 为更加准确地评定轴系的倾角回转误差,首先推导了轴系倾角回转误差、平面反射镜和自准直仪的安装误差与自准直仪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指出平面反射镜的安装误差在自准直仪的二维读数中为正交一次谐波,然后分析了一次谐振运动误差的形成机理,其在自准直仪的读数中表现为同相一次谐波.针对二维数据中的一次谐波,设计了同相和正交一次谐波的分离方法,扣除了由平面反射镜的安装误差引起的正交一次谐波误差,保留了轴系倾角回转误差中的一次谐振成分,从而改进了轴系倾角回转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最后,通过改变平面反射镜的安装误差,并且对同一轴系的倾角回转误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从两次测试数据中所分离出来的一次谐振误差具有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该分离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只扣除了平面反射镜安装误差引起的正交一次谐波,保留了同相的一次谐振误差项.从最终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改进后的倾角回转误差数据处理方法更加的合理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误差 一次谐波 一次谐振 误差分离技术 方向余弦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加速器主磁铁非理想磁场垫补方法研究
11
作者 陆锦荣 安世忠 +5 位作者 边天剑 陈忻禹 王飞 杨光 凌丽 魏素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7-1136,共10页
回旋加速器主磁场的精密测量和误差垫补技术是回旋加速器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备建造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受铁材料内部缺陷、机械加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回旋加速器主磁铁所产生非理想磁场通常会偏离所需要的等时性磁场分布,... 回旋加速器主磁场的精密测量和误差垫补技术是回旋加速器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备建造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受铁材料内部缺陷、机械加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回旋加速器主磁铁所产生非理想磁场通常会偏离所需要的等时性磁场分布,且含有一定幅值的谐波磁场。因此,在研制回旋加速器的过程中需对非理想磁场进行多次垫补,通过修正实际磁场的分布而最终达到使用要求。与传统磁场垫补算法相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垫补算法,加入对一次谐波磁场的计算,实现对磁场等时性误差与一次谐波误差同时进行定量化垫补,省去了单独针对一次谐波磁场的垫补过程。为避免增加有限元计算量,本文在新算法中使用了基于1/4磁铁模型获取平均磁场、一次谐波磁场的垫补形状函数。最后使用本文所提垫补方法,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6 MeV回旋加速器主磁场的等时性误差降低至10-4量级、一次谐波磁场降低至6 Gs以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形状函数计算量小、垫补精度高、迭代次数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等时性误差 一次谐波磁场 同时垫补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嵌入式芯片的全数字控制轨道交通高压直流LLC电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宏佺 常江龙 +1 位作者 李嘉诚 王雷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率LLC(电感、变压器、电容)拓扑结构的高压直流电源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LLC电路的变频控制特性,难以实现全数字化,且国产化研究滞后,故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基于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目的]采用高效率LLC(电感、变压器、电容)拓扑结构的高压直流电源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LLC电路的变频控制特性,难以实现全数字化,且国产化研究滞后,故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基于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楫”)HPM6300系列的全数字控制LLC高压电源电路,采用一次谐波近似法分析并建立电路模型;分析了电路系统程序的控制流程;通过搭建功率为1.5 kW的原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及结论]证实了采用国产先楫嵌入式控制芯片HPM6300 MCU(微控制单元)来搭建LLC试验样机,并通过PFM(脉冲频率调制)+PWM(脉冲宽度调制)混合控制能够实现宽范围输入,能快速稳定电压输出,后续可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在结构上进行改变,以实现宽范围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压直流电源 LLC谐振变换器 一次谐波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MCU混合控制的高压直流变换器
13
作者 秦吉娜 郑罡 +1 位作者 王一民 洪峰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分析采用一次谐波近似法(FHA),忽略高次谐波的影响。对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宽范围输入,只调节开关频率稳定输出电压,会出现输出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根据归一化频率和电压增益曲线,当开关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FHA... LLC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分析采用一次谐波近似法(FHA),忽略高次谐波的影响。对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宽范围输入,只调节开关频率稳定输出电压,会出现输出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根据归一化频率和电压增益曲线,当开关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FHA不再有效,会导致电压致增益失效。采用单一调节频率控制模式,不能控制输出电压的允许范围。因此,通过调节频率和调节开关管占空比的混合控制方式,稳定输出电压。控制芯片采用国产的HPM6300单片机,具有160 MHz主频。这里搭建功率为1.5 k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额定输入电压为400 V,电压输入范围为±10%,额定输出电压为1500 V。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一次谐波近似法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外差干涉的非线性误差补偿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洪芳 钟志 丁雪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3-1047,共5页
为了补偿用激光外差干涉法进行纳米测量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非线性误差补偿的实验研究。根据镀膜实体角锥棱镜反射光的偏振特性,推导出当激光器出射光束存在偏振椭圆化时,测量角锥棱镜以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对非线性误差一次... 为了补偿用激光外差干涉法进行纳米测量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非线性误差补偿的实验研究。根据镀膜实体角锥棱镜反射光的偏振特性,推导出当激光器出射光束存在偏振椭圆化时,测量角锥棱镜以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对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测量角锥棱镜以其运动方向为轴线的轴向旋转会减小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实验显示,当测量角锥棱镜轴向旋转角从0°增加到100°时,非线性误差从3.48 nm减小到1.39 nm,实现了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减小为原来的40%。该方法避免了现有的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复杂的缺点,系统实现很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外差干涉术 非线性误差 一次谐波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成像回旋加速器磁铁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涛 杨国君 +3 位作者 何小中 庞健 赵良超 张开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93-2197,共5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目前正在建造一台医用11MeV回旋加速器,该加速器磁铁采用小气隙、深谷结构以提供更高的平均磁场和更强的聚焦能力。为实现5×10-4的测量精度,自行研发了一套磁场点测装置,该装置可实现二维极坐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目前正在建造一台医用11MeV回旋加速器,该加速器磁铁采用小气隙、深谷结构以提供更高的平均磁场和更强的聚焦能力。为实现5×10-4的测量精度,自行研发了一套磁场点测装置,该装置可实现二维极坐标下的精确测量。经过多次磁场垫补,束流的相位偏移控制在±9°,一次谐波幅值控制在0.001T以内,满足了磁铁的设计需求。在束流调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质子束的引出,表明回旋加速器磁铁建造成功。此外,还对磁铁研制过程中出现的磁场缺陷及磁测误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 磁场 等时性 聚焦 一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滑移模型的B-G型叶片干摩擦缘板阻尼器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尚文 任兴民 +1 位作者 秦卫阳 邓旺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干摩擦接触面间引入弹性剪切层来模拟干摩擦接触,考虑摩擦接触界面在振动过程中可能经历完全粘滞、局部滑移、完全滑移三个阶段,提出一种改良的微滑移摩擦阻尼模型。在该阻尼模型基础上对摩擦力-位移迟滞曲线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符合工... 在干摩擦接触面间引入弹性剪切层来模拟干摩擦接触,考虑摩擦接触界面在振动过程中可能经历完全粘滞、局部滑移、完全滑移三个阶段,提出一种改良的微滑移摩擦阻尼模型。在该阻尼模型基础上对摩擦力-位移迟滞曲线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符合工程实际的迟滞曲线;分析了不同外力下接触面上的摩擦分布,揭示了微滑移模型的本质;利用一次谐波平衡与等效线性化相结合,研究多种参数对阻尼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及减振特性的影响,得到的减振规律为工程中该类阻尼器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滑移模型 B—G型缘板阻尼器 等效线性化 一次谐波平衡法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条件下波长调制光谱无标测量的压强修正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金义 樊鸿清 +3 位作者 田鑫丽 李红莲 武志超 宋丽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7-1412,共6页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由于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势广泛用于痕量气体检测领域。然而其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目标气体压力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大气环境下尤为明显,现有方法多为在现场安装压力传感器,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提出了...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由于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势广泛用于痕量气体检测领域。然而其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目标气体压力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大气环境下尤为明显,现有方法多为在现场安装压力传感器,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提出了一种无需压力传感装置的气体浓度修正方法。选取碰撞展宽占主导地位的气体吸收谱线,分别建立谱线展宽与波长调制光谱一次谐波(WMS-1f)信号的峰谷值间距和二次谐波(WMS-2f)过零点间距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测量一次谐波峰谷值间距或二次谐波过零点间距直接得到被测气体压强,进而利用波长调制光谱一次谐波归一化的二次谐波(WMS-2f/1f)技术补偿测量环境中压力波动对气体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以浓度为1980 mg·m^-3的CO2为目标气体,选取其位于4989.97 cm^-1的吸收作为目标谱线,在大气压附近进行不同调制深度的变压力测量实验,通过实验分析了压强变化对二氧化碳吸收谱线谐波信号的影响,利用一次谐波峰谷值间距和二次谐波过零点间距分别反演了气体压强,并与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压强数据进行对比,压强偏差在1%以内,验证了通过谐波间距解析表达式计算压强的正确性及通过测量谐波间距对浓度补偿的可行性。最后利用WMS-2f/1f技术和通过谐波间距测得的压强数据对气体浓度进行压强补偿修正,结果表明通过测量谐波间距修正后的浓度与通过高精度压力表补偿后浓度相比误差小于2%,与通过谐波间距推导得出的压力不确定度(小于2%)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TDLAS技术在压强波动较大环境下进行气体浓度检测的测量精度。利用谐波间距对气体浓度补偿的方法无需额外的气体压力传感器,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大气环境中气体成分的高灵敏高精度开放光路遥测,也可用于气体浓度和压强的同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光谱 一次谐波 谐波 压强波动补偿 CO2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整体滑动模型的缘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娜 任兴民 +3 位作者 岳聪 何尚文 邓旺群 杨永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考虑了接触面间正压力过大时阻尼器将逐步失去阻尼的特性,参考实验结果将正压力过大时干摩擦力与位移简化为线性关系,对整体滑动模型进行完善。在考虑了阻尼器刚度系数、接触面正压力以及外激励幅值等的影响因素下,结合一次谐波平衡法... 考虑了接触面间正压力过大时阻尼器将逐步失去阻尼的特性,参考实验结果将正压力过大时干摩擦力与位移简化为线性关系,对整体滑动模型进行完善。在考虑了阻尼器刚度系数、接触面正压力以及外激励幅值等的影响因素下,结合一次谐波平衡法对缘板干摩擦阻尼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该类阻尼器振动及减振特性随相关参数变化的规律。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完善后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阻尼器 改良整体滑动模型 一次谐波平衡法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冠状动脉阻抗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剑英 钱菊英 +8 位作者 葛均波 裘振 张峰 葛雷 刘学波 杨巍 孙爱军 汪源源 邹云增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经导管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冠脉微栓塞后冠脉阻抗的变化情况。方法:15头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6h及1周时冠脉阻抗和冠脉阻抗储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h... 目的:经导管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冠脉微栓塞后冠脉阻抗的变化情况。方法:15头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6h及1周时冠脉阻抗和冠脉阻抗储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h、6h及1周时基础冠脉阻抗分别为2.448±1.891mmHg·mL-1·s-1,3.229±2.872mmHg·mL-1·s-1,3.197±3.227mmHg·mL-1·s-1和3.466±2.683mmHg·mL-1·s-1;冠脉一次谐波阻抗分别为0.538±0.559mmHg·mL-1·s-1,1.604±1.727mmHg·mL-1·s-1,0.834±0.858mmHg·mL-1·s-1和1.233±1.809mmHg·mL-1·s-1;最小冠脉阻抗分别为1.778±1.352mmHg·mL-1·s-1,2.577±2.276mmHg·mL-1·s-1,2.710±2.733mmHg·mL-1·s-1和3.039±2.671mmHg·mL-1·s-1;冠脉一次谐波最小阻抗分别为0.388±0.395mmHg·mL-1·s-1,0.947±0.844mmHg·mL-1·s-1,1.639±1.9780mmHg·mL-1·s-1,0.716±0.624mmHg·mL-1·s-1(其中微栓塞后6h与微栓塞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冠脉阻抗储备分别为1.463±0.235,1.265±0.105,1.160±0.068和1.276±0.266(其中微栓塞后6h与微栓塞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冠脉阻抗数据进行校正后发现,冠脉阻抗储备和冠脉一次谐波最小阻抗是反映微栓塞后微循环功能变化最为敏感的指标。结论:急性冠脉微栓塞后冠脉阻抗呈逐渐升高又恢复正常的变化趋势,而冠脉阻抗储备呈逐渐下降又恢复正常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微栓塞 微循环功能 冠脉阻抗 一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HA的LLC变换器稳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治国 余昌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13,16,共6页
基于对LLC谐振变换器稳态特性的详细分析,推导出一种针对LLC变换器的设计方法。该分析是基于"一次谐波近似"理论,该理论可极大地简化系统的模型,将系统模型线性化,可用经典的交流电路补偿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 谐振 一次谐波近似 软开关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