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新冠感染疫情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宁宁(综述) 申了 +1 位作者 田雨 席居哲(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40-844,共5页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等心理症状。个体、工作和社会3个层面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线上和线下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目前研究多聚焦于疫情暴发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追踪研究较为匮乏;干预研究更多报道方案的开发和执行,而较少涉及干预效果的循证检验,未来可考虑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医务工作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
2
作者 韩广营 马宗仁 尹建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7期00032-00033,共2页
分析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人类发生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感染科登记存档的25例临床一线医务工作HIV职业暴露者,对其职业暴露的科室分布、暴露方式及暴露后处理... 分析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人类发生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感染科登记存档的25例临床一线医务工作HIV职业暴露者,对其职业暴露的科室分布、暴露方式及暴露后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防控措施。结果:25例临床一线医务工作HIV职业暴露者中,其中门诊科1例(4.00%)、检验科2例(8.00%)、艾滋病科16例(64.00%)、手术室4例(16.00%)、妇产科2例(8.00%);其中医生7例(28.00%),护士16例(64.00%),检验人员2例(8.00%);暴露方式:锐器损伤19例(76.00%),防护不当6例(24.00%)。25例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均按照医院规定的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治疗。对25例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或联合依非韦伦口服治疗)。在暴露后的0周、6周、12周、6个月5次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防护,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立即进行规范化治疗,可尽量减少HIV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职业暴露 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