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对硝苯地平缓释片(Ι)一致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聪 徐有坤 吴青青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34-37,40,共5页
建立硝苯地平缓释片(Ⅰ)体外溶出评价方法,以原研制剂为参比,评价本公司一致性研究前后的自研制剂(以下简称自制1、自制2),为质量一致性提供依据。选取0.3%吐温80的不同pH值(pH值1.0,pH值4.0,pH值6.8,水)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 建立硝苯地平缓释片(Ⅰ)体外溶出评价方法,以原研制剂为参比,评价本公司一致性研究前后的自研制剂(以下简称自制1、自制2),为质量一致性提供依据。选取0.3%吐温80的不同pH值(pH值1.0,pH值4.0,pH值6.8,水)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0.25,0.5,1,2,3,10,12 h的释放度,从而建立体外溶出曲线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最后采用相似因子法(f_(2))将自研制剂与参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本品体外溶出曲线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准确度、滤膜吸附、溶液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自制1与参比溶出行为不一致且f_(2)小于50,调整处方工艺后,自制2与参比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且f_(2)均大于50。本品建立的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准确可靠,自制1与参比体外溶出不一致;自制2与参比溶出曲线相似,体外溶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缓释片(Ι) 溶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相似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环体外理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莉 黄元礼 +1 位作者 赵丹妹 柯林楠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0期1213-1221,共9页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环体外理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梳理国内外阴道环研发和上市产品现状,对体外理化评价方法如药物释放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进行...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环体外理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梳理国内外阴道环研发和上市产品现状,对体外理化评价方法如药物释放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阴道环作为一种新型药械组合产品,目前国内外缺乏该类产品体外理化评价的标准方法。结论:阴道环在艾滋病预防及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备药品和器械双重特点,决定了其质量控制和评价手段不能单纯地按照药品的相关要求来进行,亟需开展阴道环体外评价试验方法标准化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环 药械组合产品 理化评价方法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体外一致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梦琦 李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8-893,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的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特性,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该类药品体外一致性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安德森撞击器(ACI)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别对两种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进行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特性... 目的比较两种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的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特性,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该类药品体外一致性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安德森撞击器(ACI)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别对两种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进行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通过微细粒子分数(FPF)、空气动力学质量中直径(MMAD)、几何标准偏差(GSD)对两种气雾剂的微细粒子进行空气动力学评估,并建立空气动力学微细粒子分布方程。结果A企业样品的FPF小于B企业样品,MMAD与GSD大于B企业样品,A企业样品的微细粒子分布方程拟合程度优于B企业样品。结论两种气雾剂的空气动力学微细粒子分布方程存在差异,可作为吸入制剂体外一致性评价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定量吸入气雾剂 空气动力学特性 空气动力学微细粒子分布方程 一致性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地芬尼多片体外溶出一致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小鹏 陈莉 +1 位作者 陈珉珉 欧阳春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考察盐酸地芬尼多片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测定A、B、C三厂家自研剂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 目的考察盐酸地芬尼多片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测定A、B、C三厂家自研剂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溶液、pH 6.8磷酸盐溶液、水)中的溶出度,分别绘制溶出曲线,并采用相似因子(f_2)法对自研剂和原研剂的溶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A、B、C三厂家国产仿制药在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溶液、水中的溶出行为与原研药一致,而在pH 6.8磷酸盐溶液中,仅B厂产品与原研药溶出曲线一致。结论部分国产仿制药尚需进行工艺改进,以达到与原研药体外溶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地芬尼多片 溶出 一致性评价 相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关皓月 张广超 +1 位作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891-896,共6页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概念及分类,总结并梳理了该方法在原辅料及制剂方面的应用。结果与结论:PAMPA在化合物筛选、制剂开发及验证等方面具有快速高通量筛选的优势,同时也为药物吸收预测方面增加了多角度全方位考察,有效的提高研发质量和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技术 渗透 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 处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膜通透性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峥 郑枫 丁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
药物膜通透性是影响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药研发初期对药物膜通透性进行筛选是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的有效途径。体外评价方法因具有快速、简单等特点已成为药物膜通透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 药物膜通透性是影响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药研发初期对药物膜通透性进行筛选是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的有效途径。体外评价方法因具有快速、简单等特点已成为药物膜通透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两相分配法、色谱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测定法、光学传感器测定法以及平行人工膜通透性测定法等体外测定方法在药物膜通透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筛选 膜通透性 评价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体外溶出一致性评价研究
7
作者 葛楠 余庆祝 +2 位作者 谢秋艳 李桃丽 罗兴洪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的: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工艺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选取4种pH不同的溶出介质,采用桨法,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样品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计算参比制剂和仿制制... 目的: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工艺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选取4种pH不同的溶出介质,采用桨法,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样品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计算参比制剂和仿制制剂在相同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根据结果判断参比制剂和仿制制剂的溶出曲线的相似程度。结果:在4种pH不同的溶出介质中,参比制剂和仿制制剂溶出曲线的f2均大于50。结论: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一致性评价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体外透皮试验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青 刘莹 +2 位作者 王晓芳 高宁 王苗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汇总体外透皮试验(In Vitro Permeation Test,IVPT)的设计要求和评价方法,并以Excel中函数公式计算IVPT,助力评价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研发质量与疗效。方法:对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欧洲药... 目的:汇总体外透皮试验(In Vitro Permeation Test,IVPT)的设计要求和评价方法,并以Excel中函数公式计算IVPT,助力评价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研发质量与疗效。方法:对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PMDA)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相关指导原则中IVPT设计要求及评价方法,并以Excel软件中函数公式计算IVPT,与SAS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EMA和PMDA对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IVPT的评价标准,FDA的评价标准更适合我们对仿制药IVPT进行评价,也较容易被我国药监部门所接受。体外透皮试验除皮肤膜选择PMDA推荐的大鼠、小鼠或猪等至少任何一种动物的腹部或背部外,其他设计可参考FDA指导原则相关建议。对于IVPT结果,Execl软件函数公式计算结果与SAS软件计算结果一致。结论:可优先采用FDA的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IVPT指导原则设计试验,并以其评价标准进行等效性评价。此外,本研究已验证Excel替代SAS软件准确计算IVPT,可用于判断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研发质量及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局部用制剂 透皮试验 EXCEL软件 生物等效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体外一致性评价的研究
9
作者 刘飞 王海燕 +1 位作者 马春丽 赵莹 《中国药剂学杂志》 2021年第5期159-167,共9页
目的制备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进行体外一致性研究。方法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指导草案,进行单驱动含量、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喷雾模式、喷雾几何学、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目的制备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进行体外一致性研究。方法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指导草案,进行单驱动含量、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喷雾模式、喷雾几何学、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驱动含量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4.54,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7.32,喷雾模式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0.41,喷雾几何学的喷雾角度和宽度几何平均数的比值分别为102.7%和107.5%,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6.18。结论测试产品与参比制剂体外等效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倍氯米松 吸入气雾剂 一致性评价 研究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功效体外评价方法组合应用
10
作者 潘丙珍 鲍佳生 +3 位作者 曾广丰 乔栖梧 易蓉 席静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基于化妆品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效,通过生物化学法、体外细胞模型、体外重组3D表皮模型对其紧致、抗皱、保湿等功效进行了多维度的体外方法功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护肤精华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氧化应激损害保护作用。质量分数1.25%精华... 基于化妆品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效,通过生物化学法、体外细胞模型、体外重组3D表皮模型对其紧致、抗皱、保湿等功效进行了多维度的体外方法功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护肤精华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氧化应激损害保护作用。质量分数1.25%精华液能有效修护受UVA照射抑制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和活力受损。质量分数≥1.25%精华液能显著降低经UVA照射后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含量,提升I型胶原蛋白(Col-I)的含量,说明精华液具有紧致、抗皱的功效。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质量分数1.25%和2.5%的精华液作用后的体外重组3D表皮模型角质层中吡咯烷酮羧酸(PCA)含量显著上升,表明精华液具有保湿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紧致 抗皱 保湿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体外释放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杰 陈子礼 +2 位作者 谢春燕 岳峰 徐新军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2期2342-2345,共4页
目的:建立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与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反向透析技术,释放介质为pH 7.4并含30%无水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转速为100 r·min^-1,温度为37℃,以HPLC... 目的:建立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与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反向透析技术,释放介质为pH 7.4并含30%无水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转速为100 r·min^-1,温度为37℃,以HPLC法测定丙泊酚的浓度,计算累积释放度,绘制释放曲线,以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为受试制剂,以原研制剂(得普利麻)为参比制剂,采用差异因子(f1)和相似因子(f2)法评价释放曲线的相似度。结果: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与原研制剂在pH 7.4并含30%无水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曲线的f1<5,f2>80,两种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相似。结论:本法可用于考察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与原研制剂体外释放曲线的相似性,为其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释放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波 黄莺 郭盈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389,共6页
活性药物只有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才可能在体内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脂质体释药过程可通过体外释放行为来模拟,因此,体外释放行为是脂质体重要质量控制指标。文献报道的常用脂质体释放行为评价方法有取样分离法、透析法、流通池法、Franz... 活性药物只有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才可能在体内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脂质体释药过程可通过体外释放行为来模拟,因此,体外释放行为是脂质体重要质量控制指标。文献报道的常用脂质体释放行为评价方法有取样分离法、透析法、流通池法、Franz扩散池法、ussing chamber法以及一些改良优化的方法,每种评价方法都有特定的优势和应用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并没有明确脂质体体外释放评价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脂质体的应用,因此,研究建立重复性好、操作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体外释放方法是脂质体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概括了近年来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每种释放方法的特点,以期为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释放行为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晓 张涛 缪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7,共8页
膳食淀粉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其生物利用度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密切相关。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食品基质与淀粉本身结构性质的影响,在慢性疾病大流行背景下,膳食淀粉的消化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提出多种体外评价方法用... 膳食淀粉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其生物利用度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密切相关。膳食淀粉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受食品基质与淀粉本身结构性质的影响,在慢性疾病大流行背景下,膳食淀粉的消化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提出多种体外评价方法用于分析膳食淀粉的消化机制,相较于体内试验,体外法在效率、重复性、成本和伦理上优势明显,同时能够有效指导食品加工和消费选择。作者概述了目前淀粉消化体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一方面为开发符合我国膳食模式的体外消化模型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为我国淀粉基食品分类与分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淀粉 生物利用度 评价方法 消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片参比制剂与仿制制剂的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婷 姜建国 +4 位作者 张菁 张西如 徐艳梅 王柳 蒋凝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考察国内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原研药)的体外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硝酸甘油片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267测定硝酸甘油片1批参比制剂(A厂家)和4批仿制制剂(B、C、D、E厂家)中硝酸甘油和有关物质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 目的:考察国内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原研药)的体外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硝酸甘油片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267测定硝酸甘油片1批参比制剂(A厂家)和4批仿制制剂(B、C、D、E厂家)中硝酸甘油和有关物质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桨法,转速为50 r/min,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5批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10 min内的溶出量,计算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并以2、5、8 min时的累积溶出度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A、B、C、D、E厂家制剂中硝酸甘油含量分别为99.8%、98.3%、94.0%、93.3%、96.7%(n=2),有关物质含量分别为0.46%、0.55%、0.63%、0.72%、0.49%(n=2)。以A厂家参比制剂为对照,在pH 1.2盐酸溶液中B、C、D、E厂家仿制制剂的f2分别为74、28、25、67,在pH 4.0醋酸盐缓冲液中的f2分别为76、26、28、84,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f2分别为79、39、35、71,在水中的f2分别为69、32、37、62。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硝酸甘油片仿制制剂的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与参比制剂比较,C、D厂家的仿制制剂主药含量较低,体外溶出曲线不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片 仿制制剂 参比制剂 溶出介质 溶出曲线 相似性 质量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体外模型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刚 郑金红 +4 位作者 李国臣 刘阳 张华妮 曹贤达 殷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1期178-183,共6页
血脑屏障(BBB)是位于循环血液与中枢细胞外液之间的一道天然生理屏障,其表现出的动态选择性滤过作用决定了BBB在防卫中枢神经系统(CNS)免受异物侵害的同时也限制了相关药物的递送吸收。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常见BBB体... 血脑屏障(BBB)是位于循环血液与中枢细胞外液之间的一道天然生理屏障,其表现出的动态选择性滤过作用决定了BBB在防卫中枢神经系统(CNS)免受异物侵害的同时也限制了相关药物的递送吸收。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常见BBB体外细胞模型的优缺点,并对各种药物BBB通透性方法进行评价分析,揭示构建一种高度契合人体内真实BBB条件的模型,不仅对BBB生理机制进行研究,而且在新型靶向药物的设计与筛选中都具有极大帮助。最后展望当前中药纳米递药系统这一热点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发穿透BBB治疗CNS疾病的药物提供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通透性 模型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体外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建霞 王春仁 奚廷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61-863,870,共4页
体外实验因其快捷、方便、特点 ,通常被用作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的初步筛选实验。在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中 ,需选用合理的血液与材料接触模型、敏感而又特异的检测指标 ,在整个实验中尽量避免外界非待测材料对血液的激活作用。另外接... 体外实验因其快捷、方便、特点 ,通常被用作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的初步筛选实验。在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中 ,需选用合理的血液与材料接触模型、敏感而又特异的检测指标 ,在整个实验中尽量避免外界非待测材料对血液的激活作用。另外接触时间、接触方式、切变率以及参照材料的选择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体外评价方法虽已取得很大进展 ,但仍有待于标准化 ,以更有效地评价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相容性 评价 生物材料 实验 研究进展 检测指标 切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的低过敏性处理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佳益 王锡昌 +1 位作者 刘源 卢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501,共7页
食物过敏是由食物引起的机体对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食物过敏反应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已成为一个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即能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因此寻求降低食物过敏原的活... 食物过敏是由食物引起的机体对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食物过敏反应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已成为一个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即能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因此寻求降低食物过敏原的活性处理方法显得格外重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物过敏原的低过敏性处理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低过敏性生物处理方法中的酶解法、物理方法和生物物理结合法,以及食物过敏原性的体外评价方法和动物模型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探讨了食物过敏原的低过敏性处理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过敏原 低过敏性 处理方法 评价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质外体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震宇 陶洪斌 +1 位作者 唐玉林 张福锁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9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植物 研究方法 植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研利伐沙班片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莉 孙宇宏 +4 位作者 王晓梅 魏小亮 党珍 马超 孙建敏 《生物化工》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建立利伐沙班片溶出度测定方法,评价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方法:参考FDA溶出数据库中的条件,在250nm波长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吸光度并计算溶出度;考察自研利伐沙班片与原研制剂分别在pH4.5+0.2%... 目的:建立利伐沙班片溶出度测定方法,评价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方法:参考FDA溶出数据库中的条件,在250nm波长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吸光度并计算溶出度;考察自研利伐沙班片与原研制剂分别在pH4.5+0.2%SDS醋酸盐缓冲液、pH4.5醋酸盐缓冲液、0.1mol/mL盐酸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评价其一致性;并进一步考察不同转速下两种制剂的相似性。结果: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均相似,在不同转速下溶出曲线相似。结论: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一致,可开展后续的药品稳定性和BE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片 一致性评价 溶出行为 相似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中药增溶方法对体外药效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海跃 余越 +3 位作者 林兵 孙欣荣 刘志宏 宋洪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8-1251,共4页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中药存在成分复杂、水溶性差等问题,给临床前研究,尤其是体外药效学研究带来困扰。本文就目前体外药效学研究中难溶性中药或中药成分增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可行性及对中药药效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难溶性中药 增溶方法 药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