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泡氧合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燕斌 陈平 +1 位作者 陈怡霏 陈龙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前进行七氟醚预处理对肺顺应性、氧合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单肺通气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常规麻醉的七氟醚组和接受常规麻...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前进行七氟醚预处理对肺顺应性、氧合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单肺通气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常规麻醉的七氟醚组和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检测单肺通气过程中的肺顺应性、氧合功能参数以及血清中炎症介质的含量、肺灌洗液中炎症调节分子的含量。结果:单肺通气后30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20 min(T3)时,七氟醚组患者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结束后,七氟醚组患者萎陷侧肺灌洗液中AQP-1、p38MAPK、TLR4、NF-k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单肺通气前进行七氟醚预处理能够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七氟醚预处理 顺应性 氧合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东昕 侯文杰 +1 位作者 刁世琪 阚红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插入双腔管,经纤支镜定位双腔管位置准确,行机械通气。S组OLV前吸入七氟醚30min,行七氟醚预处理,维持1.0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停用七氟醚快速充氧气气体交换,使OLV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C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OLV后30min(T2)、OLV后60min(T3)、术毕(T4)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TNF-α、IL-6和MDA浓度、T3、T4时两组IL-8浓度明显升高、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4时S组TNF-α、IL-6、IL-8和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S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肺癌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细胞因子 氧自由基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在肾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詹琼慧 +2 位作者 陈珏 郑蓓洁 何振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69-3672,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HIF-2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WT)小鼠和HIF-2α基因敲除(HIF-2α-/-)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ev预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I/R+Sev组)。...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HIF-2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WT)小鼠和HIF-2α基因敲除(HIF-2α-/-)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ev预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I/R+Sev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后检测肾血流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HIF-2α水平。结果:WT小鼠中I/R+Sev组的血BUN和Cr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01)、肾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I/R组(P<0.05)、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I/R组(P<0.05),而HIF-2α-/-小鼠中I/R组和I/R+Sev组的这些监测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WT小鼠中I/R+Sev组的HIF-2α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 :Sev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HIF-2α表达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醚预处理 缺氧诱导因子-2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征兵 明腾 +1 位作者 胡华琨 谢维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8例须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S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30 min,随后洗脱10 min,使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C组则单纯吸入...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8例须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S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30 min,随后洗脱10 min,使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C组则单纯吸入空—氧混合气体,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于诱导后、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5、10、30 min抽血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测定诱导后及主动脉开放6 h后的CK-MB、cTnI。结果两组患儿诱导后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主动脉开放6 h后S组CK-MB、cTnI低于C组(P均<0.05);在主动脉开放5、10、30 min时S组SOD活性较C组高,MDA较C组低(P均<0.05);但在转流前S组MDA较C组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过程中通过产生少量氧自由基提前启动机体的抗氧化机制,使体外循环过程中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最终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体外循环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华丽 韩冲芳 +4 位作者 周晓辉 雒珉 王晓鹏 张建文 张卫卫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9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按随机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七氟醚预...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按随机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剂LY294002组(S+LY组)和溶剂组(DMSO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灌注24h后取大鼠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的Akt表达,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相比,其余4组AI、p-Akt指标表达均增加(P<0.05),与IR组相比,S组AI表达降低显著(P<0.05),p-Akt表达明显增加(P<0.05),S+LY组及DMSO组AI和P-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七氟醚预处理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质丝/苏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及全身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欧阳诗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07-509,51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及全身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择期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70例,按照单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麻醉诱导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及全身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择期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70例,按照单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麻醉诱导后,对照组接受空氧混合通气,观察组接受七氟醚预处理30min,其后均开始单肺通气。麻醉诱导后即刻(T0)、七氟醚预处理后30 min(T1)、七氟醚预处理后60min(T2)、术毕胸壁缝合时(T3),采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测定两组左侧、右侧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根据呼气末气道阻断法及气道相关指标计算健侧肺静态顺应性(Cst)、肺动态肺顺应性(Cdy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应激激素含量。结果:T0时,两组脑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及全身应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左侧、右侧rSO2水平高于对照组,Cst、Cdy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提升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及肺顺应性,减轻全身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七氟醚预处理 脑氧饱和度 肺顺应性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术患者血清CysC、Cr和BUN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以平 谢诚 朱金有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66-166,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术患者血清CysC、Cr和BUN浓度的影响,探讨其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术前肝肾功能正常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异丙酚诱导及维持,观察组(S组)采...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术患者血清CysC、Cr和BUN浓度的影响,探讨其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术前肝肾功能正常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异丙酚诱导及维持,观察组(S组)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即在CPB开始前吸入七氟醚至呼气末浓度达1.2MAC后维持时间不少于30min,洗脱10min,而对照组(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前10min(T0)、麻醉后30min(T1)、心脏复跳时(T2)、术毕时(T3)抽取静脉血测定CysC、Cr、BuN值。结果 T0、T1时两组CysC、Cr、BuN值无显著差异,T2、T3时两组Cr、BuN无显著差异,CysC值S组明显低于C组(P<0.05),也明显低于S组T0时(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降低心肺转流术患者血清中CysC值浓度,对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心肺转流 光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静 薛原 +2 位作者 李长松 钱涛 孙灿林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拟行肺叶切除术及术中采取单肺通气的患者40例(2018年1月~2019年3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0例/组,对照组施行丙泊酚全凭静脉... 目的研究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拟行肺叶切除术及术中采取单肺通气的患者40例(2018年1月~2019年3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0例/组,对照组施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施行七氟醚预处理,比较两组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麻醉结束至意识恢复时间、脑氧代谢指标、认知功能评分。结果(1)单肺通气后10min、30min,观察组的丙二醛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肺叶组织血红素氧合酶较对照组更高(P<0.05)。(2)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3)手术后,观察组的SjvO2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Da-jvO2、CEO2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4)两组手术后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而手术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有效减轻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单肺通气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肺组织,有利于纠正脑氧代谢,保护认知功能,加快术后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麻醉 七氟醚预处理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尹长久 郭凯敏 麻海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0-1351,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七氟醚预处理及局灶脑缺血(PMCA)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七氟醚预处理(2%sevoflurane,2 h)+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 h、24 h4、8 h、72 h)GFAP表达的...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七氟醚预处理及局灶脑缺血(PMCA)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七氟醚预处理(2%sevoflurane,2 h)+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 h、24 h4、8 h、72 h)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再灌注损伤后随时间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多,于缺血后24 h达高峰。七氟醚预处理各时间点GFAP表达明显降低,尤其在缺血周边区明显,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反应性增生可能是七氟醚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
10
作者 王东昕 杨静远 刘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择期化疗后肺癌患者40例,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择期化疗后肺癌患者40例,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插入双腔管,经纤支镜定位后行机械通气。I组OLV前行吸入七氟醚预处理,给予吸入1.0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30min后停用。Ⅱ组OLV前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单肺通气后60min(T3)、术毕(T4)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比较,I组T2-T4时点IL-1β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时IL-1β的释放,促进IL-10的生成和释放。且不影响氧合功能,最终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细胞因子 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NF-κB、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国庆 刘德军 +2 位作者 程保育 张顺 赵盟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7期1801-1805,共5页
目的探究七氟醚(SEVO)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n=10):(1)Shame组(假手术组)。(2)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3)BW1... 目的探究七氟醚(SEVO)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n=10):(1)Shame组(假手术组)。(2)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3)BW1组:缺血前注射NF-κB特异性激动剂灰树花β-葡聚糖BW1 1.0 mg/kg,30 min后进行缺血再灌注。(4)SEVO+NO组:缺血前先吸入SEVO 30 min后,停止吸入165 min,不进行缺血再灌注。(5)SEVO组:缺血前30 min吸入SEVO维持30 min。(6)BW1+SEVO组:缺血前先注射BW1,30 min后,吸入SEVO。(7)SEVO+BW1组:缺血前先吸入SEVO 30 min后,立即注射BW1。对于SEVO处理组,SEVO持续吸入30 min后,停止吸入15 min以排除SEVO,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 h。比较各组麻醉后即刻、吸入SEVO 15 min、缺血前、缺血15 min、再灌注1 h、再灌注2 h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情况。采用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法测定心肌危险区域梗死面积和梗死区域面积。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Shame组、I/R组、SEVO组大鼠处理同上。再灌注2 h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分别测各组血清NF-κB、TNF-α、IL-6水平。结果吸入SEVO 15 min时,SEVO-NO组、SEVO组、BW1+SEVO组、SEVO+BW1组的HR、MAP、RPP水平均显著低于麻醉后即刻水平(P<0.05)。各组危险区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SEVO组和BW1+SEVO组梗死区面积显著减小(P<0.05);与SEVO组相比,SEVO+BW1组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5)。与Shame组相比,I/R组NF-κB、TNF-α、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I/R组相比,SEVO组NF-κB、TNF-α、IL-6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来抑制TNF-α、IL-6分泌,保护心脏以免于受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七氟醚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清核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通过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津津 孙一恺 +2 位作者 刘彦宏 杨保仲 张彦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是否参与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Sham-Control(假手术组)、MI/R-control(模型组)、MI/R-Sevopre(预处理组)、APN-KO-M... 目的探讨脂联素是否参与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Sham-Control(假手术组)、MI/R-control(模型组)、MI/R-Sevopre(预处理组)、APN-KO-MI/R-Sevopre(敲基因预处理组),MI/R造模术后24 h检测各组小鼠血浆脂联素水平;检测各组小鼠24 h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射血分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和凋亡情况;伊文思蓝-TTC染色观察心梗面积。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功能受损,射血分数降低,舒张末期内径以及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同时,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凋亡细胞增多,并且血浆脂连素水平降低;相比于模型组,七氟醚预处理组小鼠心功能改善,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凋亡细胞减少,血浆脂连素水平升高;敲基因预处理组小鼠相比于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改善MI/R损伤作用降低。结论七氟醚预处理通过升高血浆脂连素水平保护M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鼠 七氟醚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联素 凋亡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逯益平 邢群智 韩学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究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1~2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和对照组(P组)各30例,记录术前30 min(T_0)、单肺通气(OLV)... 目的探究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1~2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和对照组(P组)各30例,记录术前30 min(T_0)、单肺通气(OLV)30 min(T_1)、OLV 60 min(T_2)、OLV结束前(T_3)及手术结束(T_4)5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数据,并在每个时间点抽取肘静脉血4 m L,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超氧歧化酶(SOD)活性。从胸腔镜手术切除的肺叶上切取小块正常的肺组织,测定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上清液血红素加氧酶1(HO-1)浓度。结果在T_4时间点SP组MDA浓度(8.74±0.78)nmol·m L^(-1)低于P组(11.71±0.62)nmol·m L^(-1)(P<0.05);在T_3、T_4点,SP组SOD浓度显著高于P组(P<0.05);SP组肺组织HO-1浓度(2.22±0.23)ng·m L^(-1)高于P组(1.35±0.11)ng·m L^(-1)(P<0.05);SP组Caspase-3表达水平(11.10±1.41)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2.18)。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胸腔镜单肺通气患者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单肺通气 肺功能 肺损伤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表达、NOS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福萍 何焕钟 +2 位作者 顾栋桦 徐伯赢 沈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24只。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模前1 h七氟醚组吸入O2和七氟醚的混合气体,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2...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24只。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模前1 h七氟醚组吸入O2和七氟醚的混合气体,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2%。分别于制模后4、12、24 h测定各组肾组织NOS活性及血清Cr、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肾组织形态结构正常,NF-κB蛋白几乎不表达,NOS活性未升高。模型组及七氟醚组肾组织均出现结构异常;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F-κB表达增高、iNOS活性增强,血Cr、BUN升高,但七氟醚组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降低i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核因子-ΚB 一氧化氮合酶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CK—MB、cTnI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周明 祝晓娟 +3 位作者 韦新阁 李慧芳 贺玉芹 古丽拜尔·努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92-2193,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cK—MB、cTnI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采取胃癌根治术治...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cK—MB、cTnI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醚预处理和吸入七氟醚持续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持续麻醉,对比两组患者CK-MB、cTnI及炎性因子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CK—MB、cTnI、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cK—MB、cTnI及炎性因子水平,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老年冠心病 胃癌根治术 心肌标志物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氧果蝇保护作用的全基因表达谱分析
16
作者 张龙明 王儒蓉 刘进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806-807,共2页
目的:观察果蝇七氟醚预处理与缺氧后基因差异表达,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CapitalBio的Drosophila Genome Oligo Set基因表达谱芯片对七氟醚预处理35 min与缺氧4 h果蝇的差异基因进行检测,与保护... 目的:观察果蝇七氟醚预处理与缺氧后基因差异表达,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CapitalBio的Drosophila Genome Oligo Set基因表达谱芯片对七氟醚预处理35 min与缺氧4 h果蝇的差异基因进行检测,与保护作用相关的基因我们用基因本体进行分析。结果:按差异显著阳性标准,从14593个基因中筛选出七氟醚预处理35min差异表达基因206条,其中170条表达上调,36条表达下调,缺氧4h差异表达基因66条,其中23条表达上调,43条表达下调,包括免疫诱导蛋白、信号转导、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蛋白、转录因子及核糖体蛋白等相关编码基因。结论:用cDNA表达谱芯片分析七氟醚预处理与缺氧基因表达,能快速筛选出七氟醚预处理保护作用相关基因,可以进一步探究七氟醚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基因芯片 果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张琛琳 翟津津 +3 位作者 王春晖 刘小霞 刘少凯 张彦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后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七氟醚预处理组、2%七氟醚预处理组、3%七氟醚预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后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七氟醚预处理组、2%七氟醚预处理组、3%七氟醚预处理组、4%七氟醚预处理组。使用不同浓度七氟醚处理各组小鼠后,建立MI/R模型。分别于术后0,6,12,24 h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浆脂联素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七氟醚预处理组、2%七氟醚预处理组、3%七氟醚预处理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增加,而4%七氟醚预处理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在24 h内,随着再灌注的时间增加,血浆脂联素水平逐步降低。结论低浓度七氟醚预处理(1%-3%)可增加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浆脂联素浓度,而高浓度七氟醚预处理(4%)可降低其血浆脂联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联素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礼权 焦燕琴 《江西医药》 2021年第7期896-898,918,共4页
目的探讨常用吸入麻醉药物七氟醚对老年大鼠相关认知功能影响及其对海马区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影响。方法30只20月龄的老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七氟醚1组(S1组n=10),和七氟醚2组(S2组n=10),老年雄性wi... 目的探讨常用吸入麻醉药物七氟醚对老年大鼠相关认知功能影响及其对海马区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影响。方法30只20月龄的老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七氟醚1组(S1组n=10),和七氟醚2组(S2组n=10),老年雄性wister大鼠放置一密闭麻醉箱中,该麻醉箱放置于预设温度为35℃度的水浴箱中。麻醉箱进气口与装有七氟醚气体挥发罐的麻醉机连接,出气口接延长管置于通风厨,S1组大鼠用1.5%七氟醚麻醉2h,S2组大鼠用3.0%七氟醚麻醉2h,C组大鼠暴露于纯氧中2h。麻醉气体由纯氧通过麻醉机输送通过该麻醉箱,实验中使用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麻醉箱出气口的麻醉气体浓度。在麻醉过程中每隔30 min监测大鼠肤色,并记录呼吸频率。对照组在手术后第一天处死,七氟醚组分别于处理后第2天各断头处死10只,冰盘上快速取海马,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区BDNF、CREB及Erk1/2相关表达,并分别在处死前2小时进行水迷宫实验,并判断其记忆认知相关行为是否产生了改变。结果试验组吸入低浓度1.5%七氟醚老年雄性wister大鼠试验后认知记忆功能不如对照组,试验组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BDNF、CREB及Erk1/2相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浓度越高该信号通路表达活性越低。七氟醚预处理后吸入低浓度1.5%七氟醚后老年雄性wister大鼠认知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有关,高浓度组(吸入低浓度3%七氟醚)影响情况较低浓度组显著。S1组、S2组麻醉后潜伏期均较麻醉前及C组麻醉后明显延长(P<0.05),S2组麻醉后潜伏期较S1组延长更为显著(P<0.05);S1及S2组大鼠120S内穿越原平台区域进入次数麻醉后显著低于麻醉前及C组,组间比较S2组<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可通过调节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上对大鼠行为记忆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加重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老年大鼠 认知功能 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Tau蛋白磷酸化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焦燕琴 梁礼权 +1 位作者 李甜 郑娜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及5-羟色胺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24个月龄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S1组大鼠吸入1.5%七氟醚,S2组大鼠吸入3.0%七氟醚,C组吸入纯氧作为对照。麻醉时保留大鼠自主呼吸、体温在(37&#...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及5-羟色胺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24个月龄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S1组大鼠吸入1.5%七氟醚,S2组大鼠吸入3.0%七氟醚,C组吸入纯氧作为对照。麻醉时保留大鼠自主呼吸、体温在(37±1)℃,通过使用气体监护仪监测麻醉箱内O2、CO_(2)及麻醉气体浓度并使其保持稳定。C组在手术后第1天处死,七氟醚S1及S2组各10只大鼠在实验后第2天做断头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au蛋白Thr262和Ser369位点磷酸化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参与调节Tau蛋白磷酸化的PKA,cdk5和GSK-3B激酶活性;并取股动脉血标本检测体内组织中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结果S1、S2组Tau蛋白Thr262和Ser369位点磷酸化的表达水平、Tau蛋白磷酸化的PKA,cdk5和GSK-3 B激酶活性及鼠血清中5-羟吲哚乙酸(5-HIAA)表达水平均高于C组,S1、S2之间比较发现吸入七氟醚浓度越高,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也越高(Ser369位点除外)。S1组、S2组麻醉后潜伏期均较麻醉前及C组麻醉后明显延长(P<0.05),S2组麻醉后潜伏期较S1组略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及S2组大鼠120 s内穿越原平台区域进入次数麻醉后亦显著低于麻醉前及C组,S2组<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可通过使Tau蛋白产生过度磷酸化使得体内神经胺类物质5-羟色胺的含量变化对大鼠行为记忆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七氟醚预处理 TAU蛋白磷酸化 5-羟色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SOD、MDA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辉 侯丽娟 +6 位作者 蔡强 韩红 王丽阳 梅欢 张茜 吕昆阳 李莲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616-619,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VR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在麻醉诱导后吸入1.0%七氟...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VR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在麻醉诱导后吸入1.0%七氟醚30min后洗脱,至CPB开始时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均<0.1%。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他用药与S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及主动脉开放30min(T1)、1h(T2)、2h(T3)和6h(T4)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浆SOD活性、MDA含量及白细胞NF-κB活性。结果两组患者T1~T4时的SOD活性较T0降低(P<0.05),MDA含量较T0升高(P<0.05);S组T1~T4时的SOD活性高于C组,而MDA含量和NF-κB活性均低于C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CVR患者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肺转流 氧化应激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