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瞿雄伟 商淑瑞 +2 位作者 刘国栋 姬荣琴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以正己烷 /苯为溶剂 ,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溶液法合成了丙烯腈 -三元乙丙橡胶 -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AES)。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用称量法计算接枝参数 ,并就接枝机理进行了讨论 ;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 以正己烷 /苯为溶剂 ,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溶液法合成了丙烯腈 -三元乙丙橡胶 -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AES)。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用称量法计算接枝参数 ,并就接枝机理进行了讨论 ;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EPDM含量及 St/ AN质量比等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适当的引发剂浓度及 EPDM用量可得到具有较高接枝参数的 AES。用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热性能 ,表明 AES耐热性优于 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共聚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接枝ABS的性能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宝明 杨荣杰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通过热失重分析、氧指数等方法对甲基丙烯酸 ABS接枝共聚物(ABS g PMMA)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甲基丙烯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BS的阻燃性能。而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证明ABS g PMMA接枝物的适量添加对ABS与溴 锑... 通过热失重分析、氧指数等方法对甲基丙烯酸 ABS接枝共聚物(ABS g PMMA)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甲基丙烯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BS的阻燃性能。而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证明ABS g PMMA接枝物的适量添加对ABS与溴 锑协同阻燃剂组成的阻燃体系有一定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甲基丙烯酸 共聚 ABS树脂 性能表征 应用 增容 阻燃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崔鹤 张龙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73-376,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EPDM-g-AMPS),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EPDM-g-AM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质量分...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EPDM-g-AMPS),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EPDM-g-AM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8%、EPDM/AMPS(质量比)为1以及AMPS中和度为110%的条件下,所得共聚物为EPDM-g-AMPS,其接枝率最大为19%,且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反相乳液聚合法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接枝法合成EPD M-g-SAN 被引量:9
4
作者 曾治平 王炼石 +1 位作者 蔡彤旻 曾祥斌 《弹性体》 CAS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正庚烷/环己酮为溶剂,用溶液接枝法合成了高胶含量的苯乙烯(St) 三元乙丙橡胶(EPDM) 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EPDM g SAN)。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EPDM含量、混合溶剂的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正庚烷/环己酮为溶剂,用溶液接枝法合成了高胶含量的苯乙烯(St) 三元乙丙橡胶(EPDM) 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EPDM g SAN)。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EPDM含量、混合溶剂的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FTIR分析证实EPDM已接枝上SAN支链。实验证明,接枝共聚物对SAN树脂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合成 EPDM-G-SAN 过氧化二苯甲酰 引发剂 正庚烷/环己酮体系 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丙烯腈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接枝物的制备及其对r-PET/ABS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智军 王益龙 郑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通过反应挤出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g-MAH)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ABS(ABS-g-GMA),将其用于增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片(r-PET)/ABS共混物,发现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 通过反应挤出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g-MAH)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ABS(ABS-g-GMA),将其用于增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片(r-PET)/ABS共混物,发现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ABS-g-MAH的增容效果优于ABS-g-GMA;ABS-g-MAH的接枝率为1.35%,w(ABS-g-MAH)为5%时对r-PET/ABS的增容作用最佳,此时r-PET/ABS/ABS-g-MAH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比r-PET/ABS分别提高了42%和2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加入ABS接枝物能使ABS在r-PET连续相中的分散更均匀,粒径尺寸更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废饮料瓶片 反应挤出机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优化研究
6
作者 姜山 刘姜 +3 位作者 李国锋 陆书来 张辉 张馨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2,139,共8页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使用由甲醛次硫酸钠(SFS)、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和硫酸亚铁(FES)组成的还原剂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接枝单体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和接枝过程都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补/全程连...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使用由甲醛次硫酸钠(SFS)、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和硫酸亚铁(FES)组成的还原剂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接枝单体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和接枝过程都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补/全程连续”方式加入还原剂,连续滴加方式加入氧化剂和接枝单体,能够实现对整个反应阶段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的速率的精准调控,改善接枝效果,提升粉料的增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无磷 无糖 反应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g-MAN增韧聚氯乙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勇平 付锦锋 +2 位作者 王炼石 张安强 吴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2,共5页
用悬浮法合成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增韧聚氯乙烯(PVC)树脂。研究了PVC/EPDM-g-MAN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增韧机理、相结构以及热稳定性,并与PVC/氯化聚乙烯(CP... 用悬浮法合成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增韧聚氯乙烯(PVC)树脂。研究了PVC/EPDM-g-MAN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增韧机理、相结构以及热稳定性,并与PVC/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的冲击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PDM含量为17.5%时,PVC/EPDM-g-MAN缺口冲击强度达到91.9kJ/m^2;而CPE在含量为25%时,PVC/CPE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84.9kJ/m^2,说明EPDM-g-MAN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SEM分析表明,随着EPDM-g-MAN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增韧机理由裂纹支化终止转变为剪切屈服兼有空穴化。TEM分析表明,EPDM以分散相均匀分散于PVC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模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转变为近连续相结构。热重分析表明,EPDM-g—MAN的加入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使其分解温度提高了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聚氯乙烯 相结构 增韧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增韧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江江 白绘宇 黄丽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3-35,39,共4页
针对植物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脆性大的问题 ,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EPDM)及乙烯 辛烯共聚物 (POE)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体系中 ,当植物纤维含量较低时 ,植物纤维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且EPDM及POE质量分数均为 2 5 %左... 针对植物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脆性大的问题 ,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EPDM)及乙烯 辛烯共聚物 (POE)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体系中 ,当植物纤维含量较低时 ,植物纤维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且EPDM及POE质量分数均为 2 5 %左右时增韧效果较好 ,且POE的增韧效果优于EPDM ;当植物纤维含量较高时 ,会出现团聚现象。而加入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 (M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性 植物纤维 丙烯 复合材料 三元乙丙橡胶 乙烯-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S增韧SAN树脂及其相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银环 王炼石 +1 位作者 代惊奇 张安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6,共4页
合成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POE-g-MAS)。用POE-g-MAS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SAN/POE-g-MAS共混物,研究了接枝链极性、接枝率和POE含量对共混物冲击... 合成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POE-g-MAS)。用POE-g-MAS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SAN/POE-g-MAS共混物,研究了接枝链极性、接枝率和POE含量对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当m(St)/m(MMA)/m(An)为10:70:20,接枝率为45.1%,w(POE)为2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6.1 kJ/m^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表明,POE-g- MAS与SAN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 苯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共混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g-MAN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凯 朱勇平 +3 位作者 王炼石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MMA+AN)投料质量比(fAN)对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产物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接枝共聚体系存在PEB与MMA-AN接枝共聚、PEB与MMA接枝均聚、MMA与AN共聚和MMA均聚等基元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丁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反应 橡胶 组分分离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基元反应 凝胶渗透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g-MAN增韧SAN树脂的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勇平 王炼石 +3 位作者 蔡彤旻 王霞 曾祥斌 林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0-44,共5页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并用其增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研究了SAN/PEPrg-M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韧机理和相结构。结果表明:...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并用其增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研究了SAN/PEPrg-M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韧机理和相结构。结果表明:PEB-g-MAN是SAN树脂的优良增韧剂,当PEB用量为25%时,SAN/PEB-g-MAN的缺口冲击强度达63.3kJ/m^2,约为SAN树脂的60倍。SAN/PEB-g-MAN共混物在PEB含量为15%~20%时发生脆韧转变。脆韧转变前、脆韧转变过程中和脆韧转变后的冲击断面形态的SEM分析表明,共混物的增韧机理先是裂纹支化终止和空穴化,随后为高度空穴化,再为基体剪切屈服兼空穴化,最后转变为空穴化为主,剪切屈服为辅。TEM分析表明,PEB均匀分散于SAN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模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PE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丁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增韧机理 相结构 脆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引发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山 刘姜 +3 位作者 于万权 张辉 张馨元 陆书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高等问题。使用甲醛次硫酸钠(SFS)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分别替代原有配方中的葡萄糖(DX)和焦磷酸钠(SPP),通过间歇聚合和半连续聚合试验,考察了不同SFS/FES质量比和EDTA-4Na/FES质量比对还原剂活性,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高胶粉接枝率和最终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S/EDTA-4NA/FES等于50/5/1时,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无磷 无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g-MS对MS树脂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锦锋 王炼石 张安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25,共4页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接枝共聚物(EPDM-g-MS),用其与 MMA/St 共聚物(MS 树脂)共混制备高抗冲塑料(MES),研究了 EPDM-g-MS 对 MS 树脂的增韧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接枝共聚物(EPDM-g-MS),用其与 MMA/St 共聚物(MS 树脂)共混制备高抗冲塑料(MES),研究了 EPDM-g-MS 对 MS 树脂的增韧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 MES 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PDM-g-MS 的接枝率、接枝链的极性及 EPDM 在 IVIES 中的含量是影响其对 MS 树脂增韧效果的主要因素。增加 EPDM-g-MS 的接枝率、增强其接枝链的极性及增加其用量均可提高 MES 的缺口冲击强度。MES 相结构的 TEM 分析和冲击断面形态的 SEM 分析表明,随着 EPDM 在 MES 中的含量的增加,EPDM-g-MS 分散相的粒径增大,粒面距离缩短,导致MES 的增韧机理由空穴化向轻度剪切屈服转变,MES 的缺口冲击强度随之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相结构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氧烷接枝改性ABS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桂芬 武伟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用溶液接枝共聚法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接枝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上。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万能电子拉力机测试产物的热性能...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用溶液接枝共聚法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接枝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上。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万能电子拉力机测试产物的热性能、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接枝后材料的氧指数提高了2.6%,点燃时间从28s延长到36s,热释放速率降低40%,总烟释放量从4300 m^3降至3167m^3,表明MPTMS已被接枝到ABS上,可提高ABS的阻燃性。接枝ABS的拉伸强度有较大提高,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接枝马来酸酐增容ABS/PMMA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及形貌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明穗 张昌婷 +2 位作者 赵炎 罗菊香 苏志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69-73,87,共6页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马来酸酐为相容剂,制备不同增强剂含量下的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合金.研究不同配比ABS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对ABS/PMMA共聚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BS接枝马来酸酐增容P...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马来酸酐为相容剂,制备不同增强剂含量下的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合金.研究不同配比ABS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对ABS/PMMA共聚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BS接枝马来酸酐增容PMMA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相容剂含量在8%时,拉伸强度可提高到55.1MPa极值; PMMA的加入提高ABS力学性能;共混物呈现较单一聚合物更优异综合性能;合金中PMMA:ABS为20:80时,其综合力学性能处于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改性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EPDM-g-MS/PS的冲击和耐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锦锋 麦剑章 +4 位作者 王炼石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王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5,共5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含MMA-St共聚物的共组成质量比(FMMA)对M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MES的相结构与增韧机理、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并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P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fMMA为15%、FMMA为29.1%时,EPDM-g-MS对PS的增韧效果最好;当MES所含EPDM质量分数为30%时,其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5.1 kJ/m2;在MES的微观结构中,橡胶相EPDM以具有包藏结构的分散相存在,MES的增韧机理为裂纹分支终止兼有轻度基体剪切屈服;而在SBS/PS中,橡胶相(聚1,4-丁二烯嵌段)以网络状连续相存在,其增韧机理为基体剪切屈服。MES的热稳定性和耐气候老化黄变性能显著高于SB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 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 聚苯乙烯 共混物 相结构 增韧机理 热稳定性 耐气候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含量对POE/EPDM复合材料相容性、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臣臣 宋立夫 +5 位作者 白楠 于帅 史颖 王元霞 刘立志 宋立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61,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相容性,结晶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少量的POE-g-MAH时复合材...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相容性,结晶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少量的POE-g-MAH时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略微增大,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体系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并且复合材料结晶峰半峰宽呈减小的趋势,晶体结构分布变窄。同时小角X射线散射(SAXS)结果说明,POE-g-MAH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层状堆积结构影响较小;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POE-g-MAH增加而降低,然而,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大,EPDM(包含POE)的转变峰略微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峰强有所增大,POE的α转变峰的强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当加入7份的POE-g-MAH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在拉伸强度没有降低的条件下,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 部分结晶型三元乙丙橡胶 马来酸酐聚烯烃弹性体 相容性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AES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18
作者 周文斌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28-30,共3页
分别以氯化聚乙烯(CP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作为增韧剂,利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纳米CaCO_3填充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_3填充量和增韧剂种类对纳米CaCO_3-AES复合材料力学... 分别以氯化聚乙烯(CP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作为增韧剂,利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纳米CaCO_3填充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_3填充量和增韧剂种类对纳米CaCO_3-AE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CaCO_3加入到AES树脂中,可以与AES基体充分吸附、键合,提高AES树脂的力学性能;以CPE和SBS作为CaCO_3-AES复合材料增韧剂,添加质量分数12%的纳米CaCO_3的CaCO_3-AES复合材料,分别用质量分数12%的CPE、SBS改性复合材料,与未改性AES树脂相比,其拉伸强度相当,弯曲强度提高了10%,抗冲强度提高了20%;CPE增韧CaCO_3-AES的抗老化性能明显优于同比例的SBS增韧CaCO_3-A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共聚物 纳米碳酸钙 氯化聚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本体法制备工艺用低顺橡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彦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分析表征了3种低顺丁二烯橡胶(简称低顺橡胶)的微观结构,并利用这3种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通过对聚合过程监控、聚合物微观组成及相结构的表征和物理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低顺橡胶对ABS本体聚合... 分析表征了3种低顺丁二烯橡胶(简称低顺橡胶)的微观结构,并利用这3种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通过对聚合过程监控、聚合物微观组成及相结构的表征和物理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低顺橡胶对ABS本体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顺橡胶的乙烯基含量及聚合体系黏度对所制备的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国产低顺橡胶P30AF相比于进口低顺橡胶720AX,乙烯基含量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类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偏大,分布偏宽;利用国产低顺橡胶制备ABS树脂时会引起ABS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拉伸强度减小,以及橡胶相的接枝率偏低、分布不均匀、粒径小,导致冲击强度明显偏低于进口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顺丁二烯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对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晓东 陈光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尼龙6(PA6)/聚丙烯(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考察不同PA6、PP及滑石粉和增容剂种类及含量对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黏度(2.4~2.7 Pa·s)PA6、聚乙烯(PE)含量达到7%~9%的嵌段共... 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尼龙6(PA6)/聚丙烯(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考察不同PA6、PP及滑石粉和增容剂种类及含量对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黏度(2.4~2.7 Pa·s)PA6、聚乙烯(PE)含量达到7%~9%的嵌段共聚PP及粒径为2~5μm的滑石粉制备的PA/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随着PA6含量增加,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增加,吸水率上升,PP含量增加,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吸水率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下降;滑石粉的粒径越大,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的刚性越好,冲击强度越差,滑石粉的粒径越小,则容易团聚,三元复合材料形成应力集中点;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复配对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增容效果优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或EPDM-g-MAH;当EVAC-gMAH和EPDM-g-MAH添加量各为5%,PA6/PP/滑石粉质量比为50/20/20时,制备出的PA6/PP/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并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可达6.6 k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聚丙烯/滑石粉三元复合材料 冲击强度 马来酸酐三元乙丙橡胶 马来酸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