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的四川湿热病证易感性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龙迪 彭波 +3 位作者 刘嘉 王振兴 王飞 王雷 《四川中医》 2017年第4期41-44,共4页
近年来湿热致病逐渐引起医家们的重视,同时也是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湿热邪气是四川地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四川人罹患湿热病证的机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病证,四川地区对湿热病证具有高度易... 近年来湿热致病逐渐引起医家们的重视,同时也是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湿热邪气是四川地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四川人罹患湿热病证的机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病证,四川地区对湿热病证具有高度易感性。笔者立足"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探索、总结四川人易感湿热病证的成因,为进一步制定四川人湿热病证防治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病证 易感性 “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四川地区 四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被引量:23
2
作者 匡调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3,17,共4页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论的启示下 ,探讨了人、天与人、地与人、食与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后 ,提出了超越“社会 心理 生物医学模式”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此可为当代中医人如何发掘、整理和...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论的启示下 ,探讨了人、天与人、地与人、食与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后 ,提出了超越“社会 心理 生物医学模式”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此可为当代中医人如何发掘、整理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病理休质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急千金要方》中疾病分类与“三”思想研究
3
作者 黄天宇 张其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5-68,共4页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目录编排上独具匠心,将疾病归纳为外感疾病、脏腑疾病和杂治诸病三大门类,既反映了他对三类疾病病因、病机的独到见解,也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中外感病得之于六气,六气本于天,为天为阳,三因之中属于外因...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目录编排上独具匠心,将疾病归纳为外感疾病、脏腑疾病和杂治诸病三大门类,既反映了他对三类疾病病因、病机的独到见解,也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中外感病得之于六气,六气本于天,为天为阳,三因之中属于外因,其中中风为阳中之阳,伤寒为阳中之阴。内伤病发于脏腑,在里,属阴,法地,三因之中属于内因,又根据五脏所主分为五行。杂治诸病则往往介于内外之间,得之于外,但又不是六气所伤,为中,为人,三因之中属于不内外因。这种三分的思路上承《道德经》“三生万物”和《太玄经》“三进制”思想,经由《金匮要略》“三因说”引入医学领域,又曾被道教吸收,演化为道教经典分类的“三洞四辅”体系。孙思邈学贯百家,将“三”的思想贯穿全书。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中“三”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孙思邈及其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分法 生万物 三才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是科学进步的里程碑 被引量:1
4
作者 匡调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630-632,共3页
传统中医药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其进步的标志不在于一方一药的发现,而在于历代医家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前人之未发而总结起来的各家学说及某些新理论。迄今为止,公认的中医学各家学说有七大派。认为人体体质... 传统中医药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其进步的标志不在于一方一药的发现,而在于历代医家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前人之未发而总结起来的各家学说及某些新理论。迄今为止,公认的中医学各家学说有七大派。认为人体体质学是自明清以来形成的一个学派。能否被公认,还要等待历史的审定,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此外,扼要地介绍了提出来的新理论,主要有:"人体新系"猜想,"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天人同构"论,"整体制约"论,调控情绪的"三棱镜理论","心肾为先天之本,肺脾为后天之本"等。其他新概念,新名词难计其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体质学 人体新系猜想 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整体制约论 情绪的棱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万物”思想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5
作者 鲁明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三生万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三"是指三阴三阳开、阖、枢,其中"枢"最为关键。"三生万物"是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依据,《黄帝内经》据此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以及蕴... "三生万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三"是指三阴三阳开、阖、枢,其中"枢"最为关键。"三生万物"是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依据,《黄帝内经》据此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以及蕴含相关思维特征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深入分析"三生万物"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可以深化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万物 开阖枢 三才医学模式 中医理论模式
原文传递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三分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涵 鲁明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7-761,共5页
中医理论体系中最普遍运用的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两分法和五分法,而三分法亦普遍存在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当中。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一分为三的分类方法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不仅构建了"三才"医学模式,还形成了&... 中医理论体系中最普遍运用的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两分法和五分法,而三分法亦普遍存在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当中。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一分为三的分类方法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不仅构建了"三才"医学模式,还形成了"三分脏腑"的生理观,"三部之气"的病因观,"三部九候"的诊断观,以及"三因制宜"的治疗观。对三分法的内涵与理论渊源予以深入挖掘,才能深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法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生万物 三才医学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