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解协同氧化技术深度降解三氯乙烯和1,4-二恶烷复合污染
1
作者 贺妮 肖劲光 +2 位作者 冯闯 刘喜 肖武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98-104,共7页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污染物,具有密度大、迁移能力强、相对持久及生物难降解等性质,常见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存在TCE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大多数TCE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常发现有氯代烃稳定剂1,4-...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污染物,具有密度大、迁移能力强、相对持久及生物难降解等性质,常见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存在TCE去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大多数TCE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常发现有氯代烃稳定剂1,4-二恶烷(1,4-D)的伴生污染且难以综合去除。当前,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青睐,是一种降解有机污染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研究以铁碳原电池(n ZVI/C)为活化剂,过氧化钙(CP)为增强剂,柠檬酸/过硫酸钠(CA/PS)为氧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微电解-氧化耦合技术体系(n ZVI/C/CP-CA/PS)探究水中高浓度TCE的降解。考察了不同修复体系类型、药剂投加比、间隔投放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降解TCE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耦合体系对TCE及1,4-D复合污染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为20℃,间隔时间为3h,活化剂n ZVI/C、增强剂CP与氧化剂CA/PS摩尔投加比为35∶0.5∶26的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μg/L的TCE经n ZVI/C/CP-CA/PS耦合体系处理6h后,出水浓度满足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Ⅳ类水要求,去除率接近100%。降解机制说明TCE在活性炭吸附及n ZVI/C/CP原电池的还原脱氯作用下优先发生部分降解,随后通过原电池及其产物进一步活化CA/PS氧化剂产生·OH和SO_(4)·^(-)等强氧化性自由基起到深度降解的目的,从而使TCE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且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该试验表明n ZVI/C/CP-CA/PS耦合体系对高浓度TCE的降解兼具高效及经济双重优势,并在TCE及1,4-D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助于推进该耦合体系在有机污染水处理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氧化 三氯乙烯(tce) 1 4-二恶烷 有机复合污染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在TiO_2上光降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5
2
作者 戴智铭 陈爱平 +2 位作者 古政荣 古宏晨 朱中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设计了新型气固相间歇循环式光催化反应器,选取三氯乙烯为污染物的工作系统进行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循环气流量大于310mL/min时,消除了扩散的影响.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小于0.5mW/cm... 设计了新型气固相间歇循环式光催化反应器,选取三氯乙烯为污染物的工作系统进行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循环气流量大于310mL/min时,消除了扩散的影响.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小于0.5mW/cm~2和三氯乙烯浓度大于67μmol/L时.反应处于光子传递控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_(overall)=1.08 I_0.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在0.5-2.0mW/cm~2和三氯乙烯初始浓度小于25.00μmol/L时,反应动力学完全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在紫外光辐射强度大于5mW/cm~2和三氯乙烯浓度小于5.20μmol/L时,光催化反应速率与光强无关,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光催化反应处于表面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二氧化钛 降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气相光催化降解三氯乙烯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功虎 马胡兰 安纬珠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三氯乙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反应 .检测到四种新的含三个碳原子的中间体 ,说明三氯乙烯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CC双键的裂解及加成反应 .研究表明 ,水...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三氯乙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反应 .检测到四种新的含三个碳原子的中间体 ,说明三氯乙烯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CC双键的裂解及加成反应 .研究表明 ,水蒸气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不仅与水蒸气的浓度有关 ,还与催化剂对水的吸收能力有关 .反应副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积累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 ,反应后催化剂表面可能有部分钛原子与反应副产物中的氧原子或氯原子直接键合 ,但钛仍为 + 4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三氯乙烯 光催化 降解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条件下气相三氯乙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鸿 成少安 +2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蒋伟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以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主波长254nm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气相三氯乙烯(TCE)在无水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发现,TCE的光催化降解产物为HCl、CO2及Cl2,并得出TCE在无水条件下光催化反应的计量式... 以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主波长254nm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气相三氯乙烯(TCE)在无水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发现,TCE的光催化降解产物为HCl、CO2及Cl2,并得出TCE在无水条件下光催化反应的计量式为C2HCl3+2O2hvTiO2→HCl+2CO2+Cl2,该计量式与有水条件下光催化反应降解TCE的计量式不同。结果还发现,TCE初始反应速率与光强的0.16次方呈正比,光催化降解速率方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公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二氧化钛 三氯乙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条件下气相三氯乙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鸿 成少安 +2 位作者 王琪全 张鉴清 蒋伟川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研究无水条件下气相三氯乙烯(TCE)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三氯乙烯的降解产物为HCl、CO2及Cl2,光催化降解速率方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公式。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三氯乙烯 降解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降解三氯乙烯 被引量:14
6
作者 晏乃强 杨虹 +2 位作者 吴祖成 谭天恩 李道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 2种放电方式和 2种反应器对三氯乙烯进行降解 ,脉冲放电和交流放电均对三氯乙烯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且电压越高降解率越大 .对脉冲放电 ,当气体停留时间为 1 5s、三氯乙烯初始浓度 1 350mg m3、电压 4 2kV时空腔式反应器对三氯乙烯... 采用 2种放电方式和 2种反应器对三氯乙烯进行降解 ,脉冲放电和交流放电均对三氯乙烯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且电压越高降解率越大 .对脉冲放电 ,当气体停留时间为 1 5s、三氯乙烯初始浓度 1 350mg m3、电压 4 2kV时空腔式反应器对三氯乙烯的降解率接近 1 0 0 % ;对交流放电 ,使用 32kV的电压可使降解率达 98% ,且频率越高降解效果越好 .与脉冲放电相比 ,交流放电的功率消耗量大、能量利用率低 ,且填充式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也低于空腔式反应器 .对于空腔式反应器 ,三氯乙烯降解率达 80 %时所需的脉冲和交流放电能量消耗分别为 4 9W·h m3 和 1 1 6W·h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 三氯乙烯 降解 放电反应器 能量消耗 有机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厌氧降解颗粒污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刘洋 +2 位作者 李娟 胡淼 王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8,共7页
通过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成功驯化TCE厌氧降解颗粒污泥,于小瓶中进行温度、pH和TCE浓度等对TCE厌氧降解颗粒污泥降解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5℃是颗粒污泥最适温度,降解速率常数为0.1879,半衰期为3.69 d,TCE... 通过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成功驯化TCE厌氧降解颗粒污泥,于小瓶中进行温度、pH和TCE浓度等对TCE厌氧降解颗粒污泥降解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5℃是颗粒污泥最适温度,降解速率常数为0.1879,半衰期为3.69 d,TCE降解率为90.15%;颗粒污泥最适pH为7.2,降解速率常数为0.1672,半衰期为4.15 d,TCE降解率为88.74%;在温度为35℃,pH 7.2条件下,试验浓度范围内(14.6~73.0 mg·L-1),TCE初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快,降解率越大;当TCE浓度达到73 mg·L-1时,TCE厌氧降解颗粒污泥仍能以较高速率降解TCE,14 d后TCE均可被有效去除,最终降解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厌氧降解颗粒污泥 温度 PH tce初始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零价铁/钯(ZVI/Pd)双金属活性炭去除水中三氯乙烯(TCE)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巍 左军 +3 位作者 韩晓琳 邱兆富 吕树光 应维琪 《净水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67-73,共7页
使用"初湿含浸法"将纳米级零价铁/钯(ZVI/Pd)颗粒负载于颗粒活性炭(GAC)上,考察制得的反应性活性炭(RAC)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TCE)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制得的RAC中零价铁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其上,粒径范围在50~100 nm之... 使用"初湿含浸法"将纳米级零价铁/钯(ZVI/Pd)颗粒负载于颗粒活性炭(GAC)上,考察制得的反应性活性炭(RAC)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TCE)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制得的RAC中零价铁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其上,粒径范围在50~100 nm之间,其负载量具有上限,一般低于30%。相比于GAC,RAC的BET比表面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RAC上的铁成分主要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分散度。通过批式试验发现,RAC能够快速有效降低水中TCE浓度,其去除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萃取试验和氯离子检测结果表明,RAC在吸附TCE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还原脱氯,在48 h内不同RAC对于吸附其上的TCE的脱氯比例可达14.5%~30.4%。RAC对于水中TCE的去除能力短期内以吸附为主,铁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其对于TCE的吸附但会有助于增加长期TCE的还原降解量。RAC在不同溶解氧环境下对TCE的去除性能优良,在短期内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若经过大量好氧(DO=6.9 mg/L)的纯水浸泡,表面零价铁颗粒可能逐渐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颗粒活性炭 反应性活性炭 三氯乙烯(tce) 地下水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好氧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翠柏 杨琦 +1 位作者 尚海涛 沈照理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5-37,47,共4页
工业溶剂三氯乙烯 (TCE)是地下水污染物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氯代化合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以葡萄糖为初始基质时好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的可行性 ,以及以TCE为单一基质时的生物降解情况。微生物培养是在好氧条件下以驯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 工业溶剂三氯乙烯 (TCE)是地下水污染物中发现的最普遍的氯代化合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以葡萄糖为初始基质时好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的可行性 ,以及以TCE为单一基质时的生物降解情况。微生物培养是在好氧条件下以驯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体。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时 ,葡萄糖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作为共代谢基质使TCE发生生物降解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32 12d-1,半衰期为 2 16d ;TCE可以作为单一基质发生好氧生物转化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0 2 6 2 4d-1,半衰期为 2 6 4d ;降解过程中无二氯乙烯 (DCE)和氯乙烯 (VC)等中间产物的形成 ;表明葡萄糖共代谢降解TCE的速率大于TCE作为单一基质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条件 好氧生物降解 tce 共代谢基质 活性污泥 地下水污染 一级反应 三氯乙烯 葡萄糖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共代谢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隋红 李鑫钢 +1 位作者 段云霞 黄国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稀(TCE)共代谢对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能够支持TCE共谢的生长基质之一的甲苯的初始浓度对TCE的生物降解影响很大,在TCE对甲苯的物质浓度比为1∶23、1∶115和230的实验中,分别有60%、95.44%和...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稀(TCE)共代谢对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能够支持TCE共谢的生长基质之一的甲苯的初始浓度对TCE的生物降解影响很大,在TCE对甲苯的物质浓度比为1∶23、1∶115和230的实验中,分别有60%、95.44%和64.3%的TCE被降解了。在第二种浓度比下,TCE和甲苯的降解速率最快,降程度最为彻底。另外,在TCE和甲苯的降解曲线中观察到了曲线振荡现象,并且两者浓度比越接近于1,其振荡越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共代谢生物降解 生长基质 室内培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种对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吸附解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翠柏 杨琦 +1 位作者 尚海涛 沈照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51,共5页
由于氯代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处置 ,致使三氯乙烯 (以下简称TCE)成为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本实验以TCE为靶污染物 ,采用批试验方法 ,研究了灭菌后的混合菌种对不同浓度TCE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TCE浓度在 10~ 2 ... 由于氯代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处置 ,致使三氯乙烯 (以下简称TCE)成为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本实验以TCE为靶污染物 ,采用批试验方法 ,研究了灭菌后的混合菌种对不同浓度TCE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TCE浓度在 10~ 2 0 0mg l范围内 ,TCE的吸附模式符合Cs =0 17976C2 36 39e 等温方程 ;TCE的解吸模式符合C =0 0 2 987C2 1 46 1 e 等温方程 ;吸附在 15min内平衡 ;解吸在 1h内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种 地下水 三氯乙烯 生物降解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在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文亚 张彭义 +2 位作者 祝万鹏 李来胜 赛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三氯乙烯(TCE)在TiO2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CE在主波长为254nm的低压汞灯照射下易于发生光降解反应,而TiO2薄膜催化剂能显著提高TCE的降解.光催化降解反应的伪一级速率常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 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三氯乙烯(TCE)在TiO2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CE在主波长为254nm的低压汞灯照射下易于发生光降解反应,而TiO2薄膜催化剂能显著提高TCE的降解.光催化降解反应的伪一级速率常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基础上建立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模型包含了发生在薄膜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和发生的溶液体相的光降解过程,该动力学模型适用于表达低浓度有机物在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三氯乙烯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Fenton试剂氧化催化降解水中三氯乙烯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景联 任国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0,共6页
对微波辐射与Fenton试剂氧化催化法相结合降解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反应时间、Fenton试剂用量和配比、反应物初始浓度、pH值、微波功率和压强等条件对脱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氯乙烯脱氯率随微波功率、压强、... 对微波辐射与Fenton试剂氧化催化法相结合降解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反应时间、Fenton试剂用量和配比、反应物初始浓度、pH值、微波功率和压强等条件对脱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氯乙烯脱氯率随微波功率、压强、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随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Fenton试剂用量、比例和反应物初始 pH有一个最佳值。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脱氯降解作用明显的催化剂量、Fenton试剂配比、反应时间、微波功率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Fenton试剂摩尔比为 6 0 ,Fenton试剂用量 10 %、反应时间 12min、微波功率 75 0W的最佳条件下 ,三氯乙烯脱氯率可以达到 87.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FENTON试剂 氧化催化 三氯乙烯 脱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好氧共代谢降解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祥胜 李军辉 +1 位作者 康怡军 董珊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4,119,共5页
由加油站附近污染土壤分离到一株好氧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的菌株Em-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为假单胞菌属。该菌可以利用甲苯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以甲苯为生长底物降解三氯乙烯。对Em-1在甲苯中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 由加油站附近污染土壤分离到一株好氧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的菌株Em-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为假单胞菌属。该菌可以利用甲苯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以甲苯为生长底物降解三氯乙烯。对Em-1在甲苯中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发现经过活化的菌株在甲苯培养基中8 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连续降解实验,表明甲苯经过24 h即消耗完毕,在含200 mg/L甲苯和50 mg/L三氯乙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经168 h培养,三氯乙烯去除率达29.6%。为研究微生物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共代谢 生物降解 假单胞菌属 三氯乙烯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新新 张颖 +2 位作者 韩斯琴 王元芬 李慧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78-1783,共6页
三氯乙烯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有机氯代烃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三氯乙烯进入自然环境,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获得更为丰富的三氯乙烯降解微生物资源,利用水-硅油双相系统... 三氯乙烯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有机氯代烃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三氯乙烯进入自然环境,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获得更为丰富的三氯乙烯降解微生物资源,利用水-硅油双相系统从实验室高浓度三氯乙烯胁迫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两株三氯乙烯降解菌WF1、FT10。在三氯乙烯初始质量浓度为5mg·L-1的条件下,培养72h,菌WF1、FT10对三氯乙烯的降解率分别为53.36%、48.06%;在500mg·L-1乙酸钠作为共代谢基质的情况下,降解率分别为55.95%、55.62%,降解速率明显提高。根据形态学观察、16项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WT1归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将菌株FT10归为Sporosarcina aquimarina。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SlideWrite统计软件拟合,菌株WT1和FT10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3.7℃和35.4℃,最适生长pH分别为7.6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降解 分离鉴定 底泥 无色杆菌 八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利用细菌降解三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润南 李树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9,共7页
GYJ3菌株细胞微细结构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它具有Ⅱ型甲烷利用细菌的特征,应归属于Ⅱ型菌。考察了Cu2+浓度、培养气相中甲烷浓度对菌株细胞中甲烷单加氧酶(EC1.14.13.25,简称MM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Cu2+浓度为1.5... GYJ3菌株细胞微细结构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它具有Ⅱ型甲烷利用细菌的特征,应归属于Ⅱ型菌。考察了Cu2+浓度、培养气相中甲烷浓度对菌株细胞中甲烷单加氧酶(EC1.14.13.25,简称MM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Cu2+浓度为1.5μmol/L,培养气相中甲烷:空气比为2∶1时,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占细胞中MMO总量的95%。研究了GYJ3菌株细胞悬浮液降解三氯乙烯过程。实验结果表明,GYJ3菌株能够降解不同浓度的三氯乙烯,较高浓度的三氯乙烯对降解反应没有明最的抑制作用。加入甲酸盐作为电子给体能够提高三氯乙烯降解反应速率。实验中观察到GYJ3菌株降解三氯乙烯过程中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下降,在三氯乙烯降解过程中三氯乙烯氧化产物是导致细胞失活的主要原因。实验室中测定了GYJ3菌株单位重量细胞降解三氯乙烯极限量,它可作为评价细菌降解三氯乙烯能力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利用细菌 降解 三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供氧条件下Burkholderia cepacia好氧降解三氯乙烯和苯酚的共代谢机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施阳 朱瑞利 +1 位作者 李辉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71,共7页
氯代有机溶剂与酚类化合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缺乏,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难以发挥。本文驯化好氧微生物Burkholderia cepacia耐受高浓度H2O2,并利用H2O2作为供氧源降解地下水环境中的三氯乙烯(TCE)和苯酚... 氯代有机溶剂与酚类化合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缺乏,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难以发挥。本文驯化好氧微生物Burkholderia cepacia耐受高浓度H2O2,并利用H2O2作为供氧源降解地下水环境中的三氯乙烯(TCE)和苯酚。结果表明,对于Burkholderia cepacia的生长过程,H2O2的最佳投加量为4mmol/L,加入H2O2后,会短暂抑制TCE降解,但最终大幅提高了TCE的降解率,达到79.80%。动力学分析表明,在H2O2供氧条件下,共代谢苯酚与TCE的比降解速率可以由Monod模型和Haldane模型分别进行描述,且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好氧微生物控制地下水环境中的TCE和苯酚复合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苯酚 过氧化氢 BURKHOLDERIA cepacia 好氧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对脱氯菌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俊杰 王玉婷 +2 位作者 冯炘 王薇 李铁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30,共5页
以电气石作为环境微生物强化介质材料,协同以Dehalococcoides spp.为主体的脱氯混合菌群(简称脱氯菌)对水中的三氯乙烯(TCE)进行降解,探讨了电气石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可调节水溶液的p H使之趋向于中性并提高水溶液... 以电气石作为环境微生物强化介质材料,协同以Dehalococcoides spp.为主体的脱氯混合菌群(简称脱氯菌)对水中的三氯乙烯(TCE)进行降解,探讨了电气石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可调节水溶液的p H使之趋向于中性并提高水溶液的电导率;在脱氯菌接种量为8%、电气石加入量为5.0 g/L的条件下降解20mg/L的TCE,84 h时TCE已全部降解,而未加电气石体系只降解了54.7%;外加电子供体甲醇和外加电气石均可明显提高脱氯菌对TCE的降解速率,且外加电气石的降解效果更好,说明电气石可能在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合适的电子供体,这对降解地下水中的TCE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脱卤拟球菌 三氯乙烯降解 电子供体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条件下三氯乙烯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立勇 林匡飞 +4 位作者 徐圣友 张卫 张梅 杨莎莎 苏爱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和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以受TCE等氯代烃严重污染的地下泥样为材料,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硫酸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500、2500mg/L时,硫酸盐对TCE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盐更有利于TCE的降解... 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和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以受TCE等氯代烃严重污染的地下泥样为材料,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硫酸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500、2500mg/L时,硫酸盐对TCE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盐更有利于TCE的降解;在硫酸盐还原条件下,通过添加2-溴乙基磺酸钠抑制产甲烷菌,发现产甲烷菌在TCE的降解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硫酸盐浓度变化与TCE降解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产甲烷菌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在苯酚菌中的共代谢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流雅 胡娟 +1 位作者 张巍 应维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8,23,共7页
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考察三氯乙烯(TCE)在苯酚驯化微生物中的共代谢降解性能,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酚是TCE-苯酚共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共代谢基质;TCE的共代谢降解与苯酚和TCE初始浓度有关。TCE在降解初期会出现一个短暂的迟滞期,... 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考察三氯乙烯(TCE)在苯酚驯化微生物中的共代谢降解性能,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酚是TCE-苯酚共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共代谢基质;TCE的共代谢降解与苯酚和TCE初始浓度有关。TCE在降解初期会出现一个短暂的迟滞期,TCE的大量降解要在苯酚被利用后才发生;高质量浓度TCE(>9mg/L)对共代谢降解有抑制作用。苯酚/TCE(质量比)在10~15以上时,苯酚菌对TCE的去除率较大。Haldane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苯酚和TCE的比降解速率。动力学分析表明,微生物对苯酚的亲和力要大于TCE,苯酚对TCE共降解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TCE对微生物存在毒性抑制作用;结果证实了生物降解实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苯酚 降解 Haldan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