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选择性电极三电极系统中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响应特性研究
1
作者 马晨 刘兴利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用双选择性电极三电极系统研究了在非最佳酸度条件下直接测试F-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推导出F-选择性电极其响应特性满足ΔE池F| PH2PH1dE池F=- 2 .30 3RTF lg(Ka′+ [H+]) | [H+ ] tn + 1[H+ ] tn并通过实验可知ΔE池F的实验值与理论值... 用双选择性电极三电极系统研究了在非最佳酸度条件下直接测试F-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推导出F-选择性电极其响应特性满足ΔE池F| PH2PH1dE池F=- 2 .30 3RTF lg(Ka′+ [H+]) | [H+ ] tn + 1[H+ ] tn并通过实验可知ΔE池F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选择性电极 三电极系统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F^-选择性电极 响应特性 PH值 电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三电极系统对疏软织物压缩和电阻的影响
2
作者 刘真锐 宋小红 +1 位作者 刘晓丹 贾高鹏 《纺织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72-75,共4页
为探寻适合疏软类织物电阻测试的电极及其压力,文章设计轻质三电极系统来研究疏软类织物的压缩性能以及压缩形变对电阻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织物有不同的压缩特征。实验所用的表面起绒类织物、双罗纹和纬平针织物的压缩过程... 为探寻适合疏软类织物电阻测试的电极及其压力,文章设计轻质三电极系统来研究疏软类织物的压缩性能以及压缩形变对电阻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织物有不同的压缩特征。实验所用的表面起绒类织物、双罗纹和纬平针织物的压缩过程存在2个明显的压缩屈服区域,第1屈服区域在50 Pa附近,第2屈服区域在100~200 Pa附近, 而非起绒织物只有1个压缩屈服区域且不太显著。电极压力对织物的比电阻有显著影响,屈服阶段(100~200 Pa左右)轻压能保证电极与织物表面纤维有效接触的同时,又能兼顾织物不会产生较大压缩变形,该电极压力在100~200 Pa范围能获得较为稳定和准确的比电阻。因此,不同压缩特征的织物应在其适合的压力范围进行电阻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软类织物 电阻 三电极系统 压缩 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三电极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蒋绍阶 盛贵尚 +2 位作者 刘静 向平 陈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00-4805,共6页
实验以掺硼金刚石电极为阳极构建三电极系统处理稳定的垃圾渗滤液。考察了稀释比、初始pH值、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4个因素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稀释比是影响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极板间... 实验以掺硼金刚石电极为阳极构建三电极系统处理稳定的垃圾渗滤液。考察了稀释比、初始pH值、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4个因素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稀释比是影响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极板间距、初始pH值对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较小。在稀释比为1∶2、电流密度为75 mA/cm2、pH值未调节、极板间距为10 mm最优工况时,经过5 h电化学氧化后NH+4-N、COD均能完全去除;NH+4-N、COD去除率分别满足线性方程y=21.759t、y=20.717t,对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和0.9925。最优工况条件下,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的能耗为260 kWh/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电化学氧化 掺硼金刚石电极 羟基自由基(·OH) 三电极系统
原文传递
应用三电极系统研究相比为1时可质子化的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美芹 孙鹏 +3 位作者 陈勇 李菲 高曌 邵元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7-792,共6页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电解池,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相比为1(r=Vo/Vw)时可质子化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W/DCE)上的转移反应,确定了它们的亲油性.该系统是将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滴在银/氯化银电极上,然后将1,2-二氯乙烷溶液覆盖在水...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电解池,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相比为1(r=Vo/Vw)时可质子化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W/DCE)上的转移反应,确定了它们的亲油性.该系统是将含有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滴在银/氯化银电极上,然后将1,2-二氯乙烷溶液覆盖在水溶液的表面,再与有机相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构成常规的三电极系统.由不同pH值下测得的循环伏安图计算出了阿米替林、苯海拉明和苯海索3种药物离子在W/DCE上的标准离子分配系数、标准离子转移电位及标准离子转移吉布斯自由能等.由实验结果构建的离子分布图可用来预测和解释可离子化物质在两互不相溶溶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质子化药物 三电极系统 水/1 2-二氯乙烷界面 离子转移反应 相比 反应机理 药物离子转移反应
原文传递
三电极系统处理含藻水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平 方宇 张亚晴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3-797,共5页
以铝、掺硼金刚石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构建三电极系统处理含藻水,考察了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降时间、初始pH、极板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藻的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降时间>初始pH>... 以铝、掺硼金刚石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构建三电极系统处理含藻水,考察了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降时间、初始pH、极板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藻的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沉降时间>初始pH>极板间距,而且电流密度2 m A·cm^(-2),通电时间为30 min,沉降时间为15 min,pH=6,极板间距取1.0 cm为实验的最优工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铜绿微囊藻 掺硼金刚石 三电极系统
原文传递
电极系统对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波 梁智明 +2 位作者 漆临生 张小俊 何海洋 《电气技术》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对测量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tanδ)的三电极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介质损耗测量电极系统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影响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间距、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 通过对测量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tanδ)的三电极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介质损耗测量电极系统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影响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间距、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表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相对相容率均与线棒的介损有关,同时该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电极测量系统 影响参数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316L不锈钢薄膜电极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广霞 陈艺聪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6,共7页
应用sol-gel法和提拉技术于316L不锈钢表面构筑纳米TiO2薄膜,再经水热后处理以消除膜中的细小龟裂.SEM和XRD技术表征膜的形貌和厚度,线性极化法分别考察膜厚度、pH、和Cl浓度对纳米膜电极耐腐蚀性能影响.电化学交流阻抗检测纳米TiO2膜在... 应用sol-gel法和提拉技术于316L不锈钢表面构筑纳米TiO2薄膜,再经水热后处理以消除膜中的细小龟裂.SEM和XRD技术表征膜的形貌和厚度,线性极化法分别考察膜厚度、pH、和Cl浓度对纳米膜电极耐腐蚀性能影响.电化学交流阻抗检测纳米TiO2膜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阻抗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定了经浸泡1008 h后的纳米膜中各元素相对百分含量和价态.结果表明: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厚度为375~464 nm的纳米膜其耐腐蚀性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初期增加而后稳定,浸泡48 h后腐蚀电流较之浸泡初期降低2个数量级,耐腐蚀电阻增加2个数量级,在浸泡1 008 h内没有发现腐蚀的产物,Fe是以原子态扩散到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薄膜 316L不锈钢 腐蚀现象 防护方法 光电子能谱技术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不同体系下的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雷鸣 袁子刚 +1 位作者 祁欣 陈娟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4期6-10,共5页
为了从实验的角度分析证明三电极系统比两电极系统在离子检测时稳定性更好,针对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的两种电极系统,对两种电极系统下氯离子检测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设计和研究。当外部环境pH大于7时,电极响应电势出现漂移,碱性越强... 为了从实验的角度分析证明三电极系统比两电极系统在离子检测时稳定性更好,针对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的两种电极系统,对两种电极系统下氯离子检测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设计和研究。当外部环境pH大于7时,电极响应电势出现漂移,碱性越强,漂移幅度越大,稳定性越差。当温度变化,在19℃和9℃时,相对于三电极系统,两电极系统的响应时间延迟2s以上。实验中三电极体系在离子检测过程中呈现的复现性优于两电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电极系统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处理含藻水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广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6期0170-0177,共8页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起的有毒蓝藻爆发性繁殖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许多江河湖泊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富营养化状况,其导致的藻类水华严重威胁了人们的饮水安全。蓝藻是我国的大多数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优势藻种。...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起的有毒蓝藻爆发性繁殖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许多江河湖泊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富营养化状况,其导致的藻类水华严重威胁了人们的饮水安全。蓝藻是我国的大多数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优势藻种。传统水处理工艺对水华水体处理效果有限,而电化学技术能获得较高的藻去除率。本文对电化学技术处理含藻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提出关于设计电化学除藻反应器的一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除藻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流注传播动力学特性随气压湿度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惠建峰 关志成 +1 位作者 王黎明 李秋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了解流注传播电场测量中大气参数的影响,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不同气压湿度条件下正流注的传播电场和传播速度。利用两个光电倍增管检测流注在平行极板间的传播,获得了流注传播电场的概率分布及平均传播速度,得到了无外加脉冲电... 为了解流注传播电场测量中大气参数的影响,利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不同气压湿度条件下正流注的传播电场和传播速度。利用两个光电倍增管检测流注在平行极板间的传播,获得了流注传播电场的概率分布及平均传播速度,得到了无外加脉冲电压时流注传播的“稳态电场”与相对空气密度、湿度间的经验公式,并和其它研究者提出的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流注传播的“起始电场”和“稳态电场”随着外加脉冲电压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气压和湿度降低而减小;电场强度相同时,流注平均传播速度随着气压和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其数量级为10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 湿度 正流注 传播电场 传播速度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敌百虫浓度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娟娟 连惠婷 +2 位作者 黄咏星 殷静芬 刘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92-92,共1页
取一定量壳聚糖固体于稀盐酸溶液中超声30min溶解,用NaOH溶液调节pH后,逐滴加入已在饱和KCl溶液中阴离子化16h的敌百虫溶液,搅拌配制成含敌百虫的壳聚糖溶液。将三电极系统移入10mL上述溶液中,以-1.4V(vs.SCE,下同)恒电位沉积2... 取一定量壳聚糖固体于稀盐酸溶液中超声30min溶解,用NaOH溶液调节pH后,逐滴加入已在饱和KCl溶液中阴离子化16h的敌百虫溶液,搅拌配制成含敌百虫的壳聚糖溶液。将三电极系统移入10mL上述溶液中,以-1.4V(vs.SCE,下同)恒电位沉积2min,用二次水淋洗,再将电极浸于2.5%戊二醛溶液中,20min后取出,用二次水迅速淋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溶液 壳聚糖溶液 传感器应用 分子印迹 电化学 稀盐酸溶液 三电极系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海水中铜、铅、镉、锌 被引量:35
12
作者 于庆凯 李丹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10期25-27,共3页
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了海水中Cu、Pb、Cd、Zn4种痕量元素,在选定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加入法对海水的Cu、Pb、Cd、Zn进行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4.6%、1.80%、1.98%,而回收率分别为98.0%~105.6%、95.3%~10... 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了海水中Cu、Pb、Cd、Zn4种痕量元素,在选定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加入法对海水的Cu、Pb、Cd、Zn进行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4.6%、1.80%、1.98%,而回收率分别为98.0%~105.6%、95.3%~106.5%、90.0%~107.4%和90.8%~103.5%,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 海水 重金属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水中多氯联苯含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源 吴海云 +2 位作者 于亚平 常若葵 王利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593-4595,共3页
检测水中多氯联苯含量传感器由电化学三电极、信号采集及转换电路、单片机和显示单元组成。采用示差脉冲法,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为三电极提供-0.3~0.6 V连续变化电压信号,驱动三电极系统中待测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系统实现了对多氯联... 检测水中多氯联苯含量传感器由电化学三电极、信号采集及转换电路、单片机和显示单元组成。采用示差脉冲法,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为三电极提供-0.3~0.6 V连续变化电压信号,驱动三电极系统中待测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系统实现了对多氯联苯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电化学三电极系统 免疫传感器 示差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COD在线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思祥 刘伟玲 +2 位作者 冉多钢 李晓晓 王建英 《现代仪器》 2003年第5期30-32,共3页
本论介绍基于虚拟仪器平台构建的污水COD在线检测仪的测量原理,硬、软件设计及性能参数。仪器实现COD的在线快速连续自动测量。
关键词 污水 虚拟仪器 化学需氧量 三电极系统 COD 检测仪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表面沉积AlTiN涂层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博 朱维东 +1 位作者 苏向东 石磊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AlTiN陶瓷涂层。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用三电极系统对Ti6Al4V—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进行抗侵蚀试验,并作出极化曲线与Ti6Al4V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相同条件... 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AlTiN陶瓷涂层。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用三电极系统对Ti6Al4V—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进行抗侵蚀试验,并作出极化曲线与Ti6Al4V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Ti6Al4V -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抗侵蚀性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离子化脉冲 AlTiN涂层 电化学腐蚀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COD在线检测仪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思祥 刘伟玲 +2 位作者 冉多钢 尹霞 李哓哓 《光谱仪器与分析》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构建的污水 COD 在线检测仪的测量原理,硬、软件设计及性能参数。仪器实现了 COD 的在线快速连续自动测量。
关键词 污水 化学需氧量 虚拟仪器 三电极系统 在线检测 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伏安法测定茶叶中铝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训健 郑平 +2 位作者 陆文娟 朱泓 谢冬存 《茶叶科学技术》 1992年第4期5-8,共4页
Al^(3+)在茜素红——三乙醇胺(pH=7.6)——亚硫酸钠体系中,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检测下限为1.10×10^(-9)mol/L,线性范围为1.10×10^(-9)~2.21×10^(-6)mol/L,可准确测定茶叶中铝含量。
关键词 吸附伏安法 络合吸附波 示波极谱仪 电化学分析法 滴汞电极 亚硫酸钠 检测下限 工作电极 茜素红 三电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钴
18
作者 刘训健 赴阳 +6 位作者 朱琳 吴莹 陈三朋 吴亚英 谢毅 高明 朱娟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于钴的测定,已有不少报道,用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钴,尚未见报道。扫描电压范围为-0.70V到-1.20V,钴的催化极谱峰为-1.14V(VS.SCE),可准确用于定量测定。一、仪器: 1.JP—2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滴汞电极。
关键词 极谱法测定 滴汞电极 示波极谱仪 工作电极 三电极系统 扫描电压 催化极谱法 成都仪器厂 谱峰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方法的改进
19
作者 孙伟 焦奎 张书圣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对伏安酶联免疫分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在酶联板的孔中直接加入强酸或强碱 ,这样既可以中止酶催化反应 ,又可以调节测定所需的支持电解质的 pH值 ,采用自制的微型化三电极系统极大的方便了测定 ,可直接在酶联板中进行测定 ,并用OPD ... 对伏安酶联免疫分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在酶联板的孔中直接加入强酸或强碱 ,这样既可以中止酶催化反应 ,又可以调节测定所需的支持电解质的 pH值 ,采用自制的微型化三电极系统极大的方便了测定 ,可直接在酶联板中进行测定 ,并用OPD -H2 O2 -HRP体系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酶联免疫分析 微型化 三电极系统 邻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型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等离子体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跃东 欧阳吉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4-1017,共4页
为在高气压条件下获得稳定、大体积的放电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了氩气中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放电(SMHCD)特性.设计了包括SMHCD的三电极放电系统,并利用SMHCD作为预电离源(等离子体阴极),在不同放电条件下测试了该系统的放电特性并讨论了其... 为在高气压条件下获得稳定、大体积的放电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了氩气中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放电(SMHCD)特性.设计了包括SMHCD的三电极放电系统,并利用SMHCD作为预电离源(等离子体阴极),在不同放电条件下测试了该系统的放电特性并讨论了其放电模式.结果表明,SMHCD具有微空心阴极放电的特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辉光放电.利用SMHCD离子源可以获得大体积、高气压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SMSD)等离子体.SMSD具有普通直流辉光放电的特性,且SMHCD本身的放电电流以及第三电极处所加的电压对SMSD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可以产生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型微空心阴极 辉光放电 三电极系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