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壁画数字图像的三维信息恢复 被引量:10
1
作者 柯长青 冯学智 顾国琴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8-634,共7页
详细阐述了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恢复敦煌壁画三维信息的过程,以达到原样数字保存敦煌壁画的目的.通过建立洞窟的统一坐标系统,对洞窟壁画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并把近景摄影测量获取的底片用高分辨率的扫描仪扫描成数... 详细阐述了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恢复敦煌壁画三维信息的过程,以达到原样数字保存敦煌壁画的目的.通过建立洞窟的统一坐标系统,对洞窟壁画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并把近景摄影测量获取的底片用高分辨率的扫描仪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经过坐标变换,建立每个墙面壁画的辅助空间坐标.在此基础上,经过模型定向、核线重采样、影像匹配、数字表面模型的生成,直至最后生成正射影像,恢复壁画的三维信息.从壁画图像处理的结果来看,所有控制点绝对定向的残差都在毫米级,壁画数字表面模型的中误差也在毫米级,也就是说敦煌壁画图像数据的几何纠正达到了毫米级.这表明用近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很精确地恢复敦煌壁画的三维空间信息,从而达到保护和永久地数字化存贮敦煌壁画、塑像文物的目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物保护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古代珍贵文物的保护、复原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近景摄影测最 影像匹配 数字表面模犁 正射纠正 三维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传统体视技术三维测量精度的一种新方法
2
作者 董育宁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2-26,共5页
针对被动式体视技术精度受限的缺点,研究了改善被动式技术三维测量精度的方法。其主要手段是:(1)使用参数曲线精确地逼近(亚象素精度)混有噪声的线段,从而减小测量噪声的影响;(2)利用广义圆锥直接求出连续域空间物体坐标值,基本克服了... 针对被动式体视技术精度受限的缺点,研究了改善被动式技术三维测量精度的方法。其主要手段是:(1)使用参数曲线精确地逼近(亚象素精度)混有噪声的线段,从而减小测量噪声的影响;(2)利用广义圆锥直接求出连续域空间物体坐标值,基本克服了取样点不够细而引入的量化误差限制。文中算法无需知道两幅图中精确的点对应关系,因而即使是分辨率较低的输入设备,也可达到较高的三维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技术 三维信息恢复 双目视觉系统 亚像素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有效的体视图匹配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育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8-33,共6页
研究了体视技术中最困难的一点:体视图的特征匹配问题。首先探讨了若干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线段的、快速有效的体视图匹配方法。其匹配过程分为两步:初始匹配和引导匹配。在初始匹配中,施加了epipolar约束和局部的几何与区... 研究了体视技术中最困难的一点:体视图的特征匹配问题。首先探讨了若干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线段的、快速有效的体视图匹配方法。其匹配过程分为两步:初始匹配和引导匹配。在初始匹配中,施加了epipolar约束和局部的几何与区域约束,以减小搜索空间。引导匹配在一个线段连接关系图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其特点是使用启发式搜索技术,基本避免了搜索空间的指数爆炸问题。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匹配 双目视觉系统 三维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双目立体测量方法
4
作者 芮挺 马光彦 +1 位作者 廖明 甄树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60-163,共4页
摄像机标定和三维信息恢复是实现双目立体测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空间的搜索能力,求解摄像机标定模型和三维信息恢复模型两个超定方程的方法,讨论了目标函数的建立方式及算法实现步骤。通过实验,分析了... 摄像机标定和三维信息恢复是实现双目立体测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空间的搜索能力,求解摄像机标定模型和三维信息恢复模型两个超定方程的方法,讨论了目标函数的建立方式及算法实现步骤。通过实验,分析了该方法求解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摄像机标定 三维信息恢复 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识别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修正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乘东 钟继勇 +1 位作者 陈玉喜 陈善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针对传统大厚板手工电弧焊和半自动焊工艺复杂、焊接效率低下、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大厚板焊接的新方法:双机器人双面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打底焊采用双机器人双面MAG错位焊接,填充焊采用双机器人双面MAG对称焊接.多层多道焊... 针对传统大厚板手工电弧焊和半自动焊工艺复杂、焊接效率低下、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大厚板焊接的新方法:双机器人双面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打底焊采用双机器人双面MAG错位焊接,填充焊采用双机器人双面MAG对称焊接.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累积误差和焊接变形会对多层多道路径规划精度造成影响,准确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是实现大厚板机器人自动焊接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视觉识别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修正方法,通过图像处理结合图像三维信息恢复获得各焊道实时填充信息,对多层多道路径规划进行修正,提高多层多道路径规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双弧焊 路径规划 视觉识别 三维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轨道监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先铮 《北京测绘》 2022年第12期1781-1786,共6页
随着各地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公路、管网的建设持续推进,施工建设大量出现在既有铁路附近,对既有铁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产生巨大风险。传统解决方案通过人工监测或半自动化监测,方法效率低、监测难点多、管理系统化程度低,... 随着各地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公路、管网的建设持续推进,施工建设大量出现在既有铁路附近,对既有铁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产生巨大风险。传统解决方案通过人工监测或半自动化监测,方法效率低、监测难点多、管理系统化程度低,不能实时反馈轨道变形数据,影响施工决策。针对上述不足,本文基于机器视觉相机成像模型与三维信息恢复理论方法,采用亚像素插值算法,联合拟合计算出不同期次钢轨轨面中心点位置,同时获得轨道中心点成果精度评估。通过轨道施工现场的试验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可有效提取轨道中心点信息,为铁路运营安全监测提供准确的轨道中心点变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三维信息恢复 亚像素差值 轨道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