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的深部成矿预测——以黑河地区永新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忠海 崔晓梦 +4 位作者 孙景贵 陈俊 乔锴 梁杉杉 Manirambona Alain Jospin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8-515,共18页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Creatar XModeling构建了区域和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刻画了主要控矿地质体三维形态,揭示了区内深部构造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特点及与各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依据证据权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圈定了8处深部找矿预测靶区。部分深部靶区钻孔发现了多处矿化信息,验证了本次深部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示研究区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成矿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永新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床深部三维地质模型与资源量估算
2
作者 邴元敏 李顺达 黄丙湖 《黄金》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为助力三山岛金矿床深部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法,收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创建综合地质数据库,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实现了对断裂深部延伸趋势的推测,构建了地表、地球物理、断裂、蚀变带、矿体等5种数字化地质模型,在... 为助力三山岛金矿床深部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法,收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创建综合地质数据库,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实现了对断裂深部延伸趋势的推测,构建了地表、地球物理、断裂、蚀变带、矿体等5种数字化地质模型,在三维地质模型透明可视化集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创建矿体模型,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算矿体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中,在走向、倾向上受三山岛断裂控制,主要分布在其下盘,且富集于主断裂由陡变缓的转折处,在F3断裂上被切割;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算矿体资源量,矿体1金金属量为145.47 t,并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岛金矿床 深部 三维地质模型 资源量 估算 地质-地球物理 距离幂次反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安县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庆俊 李伟 +2 位作者 李凤哲 孙银行 李戍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物探勘查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广西隆安县岩溶石山区断裂带、溶洞、岩溶管道三种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电性响应特征。受构造控制或侵蚀基准面变化的影响,广西隆安岩溶石山区形成多层溶洞及岩溶管道系统,地下水... 通过物探勘查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广西隆安县岩溶石山区断裂带、溶洞、岩溶管道三种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电性响应特征。受构造控制或侵蚀基准面变化的影响,广西隆安岩溶石山区形成多层溶洞及岩溶管道系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洞、管道和构造裂隙中。地球物理上,断裂带及多层洞道系统均表现为纵向低阻条带的电性特征,但储水构造充填物或是水或是泥,难以用电阻率参数加以区分。为提高解译精度,结合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物探资料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在勘察工作中采用在高阻中找低阻、低阻中找高阻的找水定井方法,基本避开了泥质充填的难题,提高了成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岩溶水 储水构造 泥质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球物理-地质找矿模型:以地质与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结合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申萍 沈远超 刘铁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92,共9页
矿床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是建立在成矿模式和地球物理模型基础上,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将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高度概括拟合,从中抽象出赋矿部位的空间占位规律及其几何形态,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一种找矿模型。采用地质与EH4双源大... 矿床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是建立在成矿模式和地球物理模型基础上,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将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高度概括拟合,从中抽象出赋矿部位的空间占位规律及其几何形态,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一种找矿模型。采用地质与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国38个金属矿床进行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概括出12种成矿模式和8种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8种地球物理-地质找矿模型,努力使成矿预测从定性的概念预测转变为定量的定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物理-地质找矿模型 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 隐伏矿体 定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重磁电震综合解释在楚雄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玲 张明华 +4 位作者 王平 张盛 乔计花 余海龙 黄金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21-4933,共13页
楚雄盆地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底深度及内部构造隆拗深度一直不明了.本文以楚雄盆地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为基础,依据横贯东西的两条重磁电震剖面定量反演解释结果,并以云参1及楚参1钻井作为约束,分西区、中区及东区三个区块反演得到... 楚雄盆地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底深度及内部构造隆拗深度一直不明了.本文以楚雄盆地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为基础,依据横贯东西的两条重磁电震剖面定量反演解释结果,并以云参1及楚参1钻井作为约束,分西区、中区及东区三个区块反演得到了楚雄盆地三叠系顶底界面深度,进而得到三叠系厚度分布特征.本次取得的成果为研究楚雄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和主要沉积盆地厚度以及盆地基底深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可作为楚雄盆地油气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盆地 重磁电震综合解释 重力界面反演 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资料的九瑞矿集区三维地质模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威 王大勇 +4 位作者 刘桂芹 王书民 王刚 姚大为 张振宇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5期915-922,共8页
基于MAPGIS K9平台开发的立体填图图示系统,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推断剖面构建了江西九瑞(九江瑞昌)矿集区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矿集区的2个不同目标层位的查证钻孔,验证了该三维模型的精确程度。在该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九瑞矿集区... 基于MAPGIS K9平台开发的立体填图图示系统,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推断剖面构建了江西九瑞(九江瑞昌)矿集区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矿集区的2个不同目标层位的查证钻孔,验证了该三维模型的精确程度。在该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九瑞矿集区深部地层、岩体、构造等地质情况,为探索九瑞地区深部矿产资源远景区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矿集区 综合地球物理 立体地质填图 三维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地质模型在龙首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宏 汪冰 +1 位作者 邓国武 张俊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15-721,共7页
根据龙首山地区的岩矿石电性、磁性参数,结合区内铀成矿模式等建立了地电及地磁等地球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正反演计算,对其结果的电、磁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性分析,建立了区内铀矿找矿有利地段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S01线实测... 根据龙首山地区的岩矿石电性、磁性参数,结合区内铀成矿模式等建立了地电及地磁等地球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正反演计算,对其结果的电、磁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性分析,建立了区内铀矿找矿有利地段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S01线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及解释,推断了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对闪长岩分布范围进行了推断解释,圈定了铀找矿有利地段,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地区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电、磁特征 铀找矿有利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体地质-地球物理快速定位预测模型--以丰宁门营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褚少雄 张寿庭 +2 位作者 高阳 刘晓吉 杜家茂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 随着矿产勘查实践的日益深入及找矿难度的增大,矿区大比例尺矿体定位预测已成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甚低频电磁法(VLF-EM)作为一种浅层物探技术,具有仪器轻便、方法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矿产勘查实践的检验,且勘查效果明显。简要叙述了甚低频电磁法及其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方法对丰宁门营铜多金属浅地表隐伏-半隐伏矿体进行快速定位预测,建立了目标矿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实践研究表明,在矿体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并应用磁倾角数据的Fraser滤波、线性滤波技术可以很好提取地球物理异常,揭示隐伏矿体的空间产状及延伸,为勘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优选靶区。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质噪声及外界电磁噪声的干扰,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并对解译成果进行二维三维的表达和对比研究,是正确提取矿致异常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电磁法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门营铜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铜钼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莎莎 陶龙 +3 位作者 郭冬 兰学毅 王云云 叶林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麻姑山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宣城Cu-Fe-Mo-PbZn-Ag-Au-煤-硫成矿亚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多年积累资料的梳理,总结了矿床所在地区的重力、航磁异常特征以及所在位置的地面高精度重磁异常特征、激电中梯异常和... 麻姑山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宣城Cu-Fe-Mo-PbZn-Ag-Au-煤-硫成矿亚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多年积累资料的梳理,总结了矿床所在地区的重力、航磁异常特征以及所在位置的地面高精度重磁异常特征、激电中梯异常和复电阻率剖面异常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建立了麻姑山铜钼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其深部以及同类型矿床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姑山 铜钼矿 地质-地球物理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10
作者 白云 廖芝华 +5 位作者 熊昌利 马志磊 徐云峰 周游 唐耀 沈位元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目的:基于拉浪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指导拉浪麦地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在综合阐述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此,系统构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结果:W-Sn-Mo-Au-Ag-As-Sb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元素相关性差;已发现的钨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类岩石中,英云闪长岩与白沙河组地层接触带是找钨矿最为有利的部位;北东-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钨矿体中的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为辅。结论:依据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为指导,在拉浪麦地区圈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1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大。研究创新点:系统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有效指导拉浪麦钨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现了东昆仑东段钨矿的找矿突破,为东昆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勘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拉浪麦 钨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勘查模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宝兴沟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与找矿模型
11
作者 李向文 刘智杰 +3 位作者 岳洪举 孙桐 杜海双 黄继民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64-869,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大兴安岭北部宝兴沟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便于更好地指导下步找矿工作,通过物性参数测定、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等工作,提取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建立适合该区的找矿模型。结果表明: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脉与二... 为进一步探究大兴安岭北部宝兴沟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便于更好地指导下步找矿工作,通过物性参数测定、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等工作,提取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建立适合该区的找矿模型。结果表明: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脉与二十二站组地层接触部位,地层优于岩体;低磁场中高磁条带、高电阻率内低阻带分布区域有利于成矿,而金矿化体相对于围岩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矿体部位磁异常梯度变化较大并呈正负交替现象,矿体上盘一侧总体表现为正异常,矿体、脉岩顶部出现明显的峰值,梯度变化小的一侧指示其倾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兴沟金矿床 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锡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志岐 敬荣中 +1 位作者 黄理善 黄航如 《矿产与地质》 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根据广西某锡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CSAMT法测量结果,推断了隐伏岩体顶界面及矿化富集规律。钻孔验证结果与物探推断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CSAMT法在本矿区深边部找矿... 根据广西某锡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CSAMT法测量结果,推断了隐伏岩体顶界面及矿化富集规律。钻孔验证结果与物探推断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CSAMT法在本矿区深边部找矿的有效性,所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本矿区成矿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CSAMT法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深部富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仕祥 赵洪振 +3 位作者 李厚民 姚良德 洪学宽 杨志辽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鞍山式铁矿的典型矿床,近年来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深部富铁矿体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总结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深部富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解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鞍山式铁矿的典型矿床,近年来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深部富铁矿体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总结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深部富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解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预测了矿区深部富铁矿体赋存部位并经钻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长岭富铁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陈台沟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仕祥 姚良德 +3 位作者 李厚民 赵洪振 洪学宽 杨志辽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陈台沟铁矿床为新太古代时期形成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近年来在鞍山地区将地质与物探相结合,寻找深部贫铁矿床最为成功的典型范例。文章分析了陈台沟铁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对深部铁矿... 陈台沟铁矿床为新太古代时期形成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近年来在鞍山地区将地质与物探相结合,寻找深部贫铁矿床最为成功的典型范例。文章分析了陈台沟铁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对深部铁矿赋存部位进行了预测,并实施了钻探验证,以期为类似条件下寻找深部隐伏铁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台沟铁矿床 控矿地质条件 磁异常 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寇玉才 李战业 +1 位作者 王英孝 孟军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31,共12页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是1976-1980年青海省物探队检查航磁M512异常时发现的。通过1:5万、1:5000地面磁法、电法、重力测量和钻探验证、勘探,目前查明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以上。鉴于尕林格矿床资料相对齐全,以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是1976-1980年青海省物探队检查航磁M512异常时发现的。通过1:5万、1:5000地面磁法、电法、重力测量和钻探验证、勘探,目前查明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以上。鉴于尕林格矿床资料相对齐全,以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例,建立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在该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寻找类似矿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铁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盆地北缘盐田桥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友宇 姜必广 +3 位作者 覃金宁 刘红兵 周锡平 蒋国清 《矿产与地质》 2016年第4期646-651,共6页
盐田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衡阳盆地北缘茶恩寺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总结了矿区内岩(矿)石物性特征,研究了岩(矿)石物性组合模型,激电中梯异常、激电测深异常及高频大地电磁异常(EH4)特征,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初步... 盐田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衡阳盆地北缘茶恩寺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总结了矿区内岩(矿)石物性特征,研究了岩(矿)石物性组合模型,激电中梯异常、激电测深异常及高频大地电磁异常(EH4)特征,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建立了盐田桥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找矿模型,以期指导矿床深部及其外围同类型矿床地质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地球物理特征 地质-物探模型 衡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约束的分布式神经网络三维地应力预测模型
17
作者 马天寿 向国富 +2 位作者 桂俊川 贾利春 唐宜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11-3228,共18页
地应力是油气藏全生命周期中井壁稳定分析、水力压裂设计、地层出砂预防、套损预测防治和油气开采措施制定的重要基础参数.针对缺乏三维地震资料情况下的三维地应力场预测问题,以工区已钻井地应力测井解释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物... 地应力是油气藏全生命周期中井壁稳定分析、水力压裂设计、地层出砂预防、套损预测防治和油气开采措施制定的重要基础参数.针对缺乏三维地震资料情况下的三维地应力场预测问题,以工区已钻井地应力测井解释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物理约束的分布式神经网络三维地应力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测井解释方法获得工区已钻井地应力单井剖面,并通过Kriging插值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其次,将测井数据和三维地质模型的三维空间坐标喂入3个并行的全连接神经网络,引入地应力物理约束条件,提出了数据和物理双约束的条件,进而通过三维空间坐标实现三维地应力场的预测;再次,优选了数据和物理双约束的权重参数,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等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克里金插值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评价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地应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的地应力满足潜在正断层应力状态,即垂向地应力>最大水平地应力>最小水平地应力;(2)数据和物理双约束权重参数取值对预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当权重参数λ=0.2时,三维地应力预测效果最优;(3)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克里金插值等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预测得到的地层三维地应力和孔隙压力更准确,在工区内测试集预测得到的垂向地应力、最大水平地应力、最小水平地应力和地层孔隙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63%、7.59%、7.16%、3.21%,而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准确捕捉地应力梯度的三维变化特征,水平井段地应力和地层孔隙压力参数的正态分布特征明显.结论认为,物理约束的分布式神经网络模型能有效融合地形构造与地应力之间的联系,提高三维地应力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为油田三维地应力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应力 孔隙压力 神经网络 物理约束 数据驱动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开泉 《甘肃科技》 2010年第12期38-40,30,共4页
甘肃柳园花牛山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田是1958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发现并勘查评价后,由瓜州县政府组织开采,属国有矿山企业。通过多年开采证实,矿石储量变化较大,属严重危机矿山。2008年全国危机矿山办公室批准进行接替资源勘查,开展了物探工作... 甘肃柳园花牛山金银铅锌多金属矿田是1958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发现并勘查评价后,由瓜州县政府组织开采,属国有矿山企业。通过多年开采证实,矿石储量变化较大,属严重危机矿山。2008年全国危机矿山办公室批准进行接替资源勘查,开展了物探工作,经地面磁测、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新发现异常(与原异常对比)重现性良好,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异常显示在主矿带的外围及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为此,在已知矿区上进行了物探方法对比,总结物探异常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牛山铅锌矿 地质-地球物理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典型含矿构造岩相带的地质-地球物理信息预测方法与找矿实践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宝林 苏艳平 +5 位作者 张国梁 梁光河 徐兴旺 蔡新平 徐光晶 李会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4,共10页
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隐伏矿床定位预测是矿产勘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是研究热点。构造是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准确识别控矿构造是预测成功的首要条件,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就是含矿的构造岩相带。依据构造岩相标志及其物... 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隐伏矿床定位预测是矿产勘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是研究热点。构造是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准确识别控矿构造是预测成功的首要条件,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就是含矿的构造岩相带。依据构造岩相标志及其物性参数特点,提出了面向找矿预测目标的矿床地球物理类型划分方案。摆脱经济指标对矿体范围的限制,将更大规模的含矿构造岩相带作为预测目标,提高了物探方法的识别精度,预测成功率随之显著提高。选择胶东金矿集区内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焦家、蓬家夼、七宝山3个典型金多金属矿田,具体介绍了该预测方法的操作程序。首先,在详细的地质观察测量基础上,分析成矿规律,识别含矿构造岩相带,建立成矿地质模型。然后,测量含矿地质体的物性参数,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而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和观测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优选找矿靶区靶位。最后,实施工程验证,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相带 隐伏矿床 定位预测 矿床类型 物性参数 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典型剖面的地质-物理模型及其综合解释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鹏 陈华根 +1 位作者 王家林 吴健生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6-79,共4页
鉴于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复杂构造背景,从典型剖面的综合物探解释入手,讨论了南海北部地质-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建立了琼东南盆地1104剖面定量物理模型并予地质解释。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地质-物理模型 地震勘探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