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婧婧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联合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联合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32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确诊11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灵敏度、准确率高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子宫内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瑶 邱艺琼 +1 位作者 郑泽锋 马晓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5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诊断结...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三维容积成像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子宫内膜炎诊断符合率为66.67%、对粘膜下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1.67%、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100.00%、对子宫内膜癌变诊断符合率为66.67%;经一致性检验显示,超声三维容积成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3,一致性好。结论: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超声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病理哲东南 病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文静 梁海丽 马艳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35-16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3DVI)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8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TVCDU和3DV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VCDU、3DVI单独以及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联合三维容积成像技术(3DVI)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8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TVCDU和3DV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VCDU、3DVI单独以及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结果8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良性病变53例,恶性病变27例。TVCDU联合3DVI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TVCDU、3DVI(P<0.05)。Kappa检验显示,TVCDU、3DV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74、0.609,P=0.000、0.000),联合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90,P=0.000)。结论TVCDU联合3DVI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
4
作者 杨喜惠 佘义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2月到2017:2014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纵隔子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诊断。断。结果:在120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2月到2017:2014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纵隔子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诊断。断。结果:在120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纵隔子宫103例,检出率为85.8%,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正确诊:在断纵隔子宫114例,检出率为95.0%,检出率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可以提高纵隔子宫的诊断准确性,有利于进行临床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纵隔子宫 二维超声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及分型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邹林娟 刘欢 王珍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自2021年1月起,2023年1月止,纳入疑似宫腔粘连患者共计80例,均为至我院就诊,才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宫腔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不... 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自2021年1月起,2023年1月止,纳入疑似宫腔粘连患者共计80例,均为至我院就诊,才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宫腔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联合超声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P<0.05;宫腔粘连患者、非宫腔粘连患者的超声征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诊断模式,对于宫腔粘连严重程度的检出率,高于单一超声的检出率,P<0.05;联合超声诊断模式,对于不同分型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技术,便于分析宫腔粘连的严重程度与分型,提高诊断价值,临床采纳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分型 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 经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玉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联合三维超声(3D-TVS)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9月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2D-TVS和3D-TVS容积...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联合三维超声(3D-TVS)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9月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2D-TVS和3D-TVS容积成像检查。比较不同影像技术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以宫腔镜检查取病变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D-TVS容积成像的图像清晰度优良率为94.33%,高于2D-TVS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266例,包括中子宫内膜息肉8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3例、子宫内膜增生42例、子宫内膜样腺病48例、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30例以及恶性子宫内膜病变34例。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2D-TVS和3D-TVS容积成像单独检查,3D-TVS容积成像的诊断符合率高于2D-T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2D-TVS,3D-TVS容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清晰、准确的超声图像,且3D-TVS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高于2D-TVS,二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高于单一诊断,临床建议采取联合诊断的方式以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 子宫内膜病变 良性 恶性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佘义梅 宋小磊 +1 位作者 籍雪晶 靳云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4期6017-60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超声或其他诊断方式疑似存在纵隔子宫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前采用经阴道三维容积...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超声或其他诊断方式疑似存在纵隔子宫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前采用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以术中宫腹腔镜手术为金标准,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诊断纵隔子宫的准确度。结果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纵隔子宫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各为97.44%、90.48%及95.00%,术前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纵隔子宫与术中宫腹腔镜手术诊断相比,检出率、类型区分及纵隔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是一种诊断纵隔子宫一致性较高的方法,具有经济实用、可重复性佳及无危害作用等优势;此外,通过测量纵隔厚度,提供完整的声学信息,有助于准确区分纵隔子宫类型,从而实现对纵隔子宫的个性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子宫 经阴道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宫腹腔镜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玲 赵梓君 +3 位作者 陈亮 许焕才 王长杰 金龙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5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77例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77例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DWI序列、LAVA技术、DWI+LAVA技术三种序列的检查方法对直径<3 cm的小肝癌检出率、血管瘤栓的检出率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结果 DWI+LAVA技术序列小肝细胞癌的检出率为73.73%、血管瘤栓的检出率为74.19%、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7.22%,均著显高于LAVA技术、DWI两种序列(均P<0.05)。结论 DWI联合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有着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此种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 肝癌分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及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9
作者 唐蓉 余琦 +1 位作者 李小清 陈光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0,共6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IUA)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IUA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宫腔检查正常的71例女性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经阴道二维... 目的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IUA)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IUA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宫腔检查正常的71例女性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宫腔血流参数,对比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结果,比较研究组不同IUA程度患者宫腔血流参数,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分型结果。结果宫腔镜检查显示,128例IUA患者中,78例轻度粘连,27例中度粘连,23例重度粘连;其中,20例周围型,45例中央型,63例混合型。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及两者联合诊断IU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95%CI:0.775,0.906)、94.53%(95%CI:0.886,0.976)、97.66%(95%CI:0.928,0.994),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IUA的敏感性高于二维超声诊断(P<0.05)。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及两者联合诊断IUA特异性分别为94.37%(95%CI:0.855,0.982)、98.59%(95%CI:0.914,0.999)、100.00%(95%CI:0.936,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25,P=0.070)。研究组重度粘连患者ED、EV、VI、FI、VFI低于轻、中度粘连患者(P<0.05),中度粘连患者ED、EV、VI、FI、VFI低于轻度粘连患者(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分型的检出率为93.75%,高于二维超声的83.59%(P<0.05)。结论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及分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阴道二维超声 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静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诊的100例HDCP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A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B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C组(25例,... 目的探讨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程度与其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诊的100例HDCP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A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B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C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3组,同期择期4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D组。观察4组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同时分析上述有意义指标与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A、B、C、D 4组的CO、LVEF、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LVESV、LVED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的RI、hs-CRP及IL-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DCP患者的LVESV、LVEDV与RI、hs-CRP、IL-12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可评估HDCP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其左心室重构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子宫动脉RI及炎症反应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左心室重构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疾病严重程度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三维容积成像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
11
作者 李耀波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多层螺旋CT检查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骨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海红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期149-149,共1页
〈正〉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实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扫查,探讨三维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 乳腺肿块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性生活质量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联合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研究
13
作者 钟卫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74-0177,共4页
探讨经阴道超声三维容积技术(3D)联合生理盐水宫声造影(SHG)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不孕症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3D联合SHG诊断。结果 上述联合诊断效果与宫腔镜刮宫活检结果基本相符。... 探讨经阴道超声三维容积技术(3D)联合生理盐水宫声造影(SHG)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不孕症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3D联合SHG诊断。结果 上述联合诊断效果与宫腔镜刮宫活检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SHG技术,应用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重复性好,属于微创检查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 联合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在宫腔粘连诊断及其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静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在宫腔粘连(IUA)诊断及其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IUA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经宫腔镜检查正常的女性5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采取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在宫腔粘连(IUA)诊断及其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IUA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经宫腔镜检查正常的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愿意配合研究,且观察组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两组均接受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超声检查宫腔血流指标情况,不同检查方法诊断IUA分型情况。结果(1)两组超声检查宫腔血流指标比较,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EMT)、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不同检查方法诊断IUA结果比较,二维超声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3.09%(118/142)、88.00%(44/50)、80.43%(74/92),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9.44%(127/142)、92.00%(46/50)、88.04%(90/92),二者联合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8.59%(140/142)、100.00%(50/50)、97.83%(9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IUA程度宫腔血流指标比较,重度粘连者EMT、EV、VI、FI、VFI最低,而轻度粘连者最高(P<0.05)。(4)不同检查方法诊断IUA分型情况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单一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的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检出率比较,二者联合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或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P<0.05)。结论应用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技术诊断IUA,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宫腔粘连 分型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经腹VCI-C技术在诊断胎儿小脑蚓部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星星 刘俊 +2 位作者 张屹辉 梁喜 张大娟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VCI-C技术检测胎儿小脑蚓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Voluson E8三维超声诊断仪,应用VCI-C技术来获得胎儿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测量。结果按照Malinger等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Dandy-Walker畸形(... 目的探讨经腹VCI-C技术检测胎儿小脑蚓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Voluson E8三维超声诊断仪,应用VCI-C技术来获得胎儿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测量。结果按照Malinger等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Dandy-Walker畸形(DWM)3例,小脑蚓部发育不全(VA)5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VH)2例,Blake陷窝囊肿(BPC)4例,颅后窝池蛛网膜囊肿(PFAC)5例,颅后窝池扩张(MCM)4例。2例经尸解证实,5例产后经颅脑MRI证实。结论经腹VCI-C技术可以简便、有效地获得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可以较客观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 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 小脑蚓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淑颖 成红宇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内超声与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内超声、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将... 目的探讨阴道内超声与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内超声、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检查,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诊断准确度的影响。结果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图像清晰度优良率(95.70%,178/186)高于阴道超声(72.04%,13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72,P<0.05)。三维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且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阴道内超声三维容积成像技术成像清晰度、诊断准确率优于阴道内超声,而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良恶性辨别准确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超声 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子宫内膜 良恶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