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静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3
1
作者 邬晴媛 林江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972-976,共5页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腔静脉 血栓闭塞性疾病 放射治疗后 中心静脉导管 影像学检查 静脉系统 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志章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5期488-489,共2页
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和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显得极其重要。目前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enhance... 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和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显得极其重要。目前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已经成为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不但能克服超声、CT血管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检查技术的诸多缺点,并且无创、无辐射,检查准确,能够全面的评价血管情况。随着3.0 T超高场磁共振技术的成熟和多通道表面线圈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行采集技术的应用,3D CE-MRA明显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全身血管树的成像检查。本研究旨在探讨在3.0 T磁共振影像设备上运用3D 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成像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E-MRA 检查手段 影像检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
3
作者 胡旭宇 杨小庆 《现代医学》 2005年第4期273-277,共5页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因快速、无创、无辐射,所有图像均可以360°旋转,并可从腔内和腔外不同方位对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术前制订治疗方案和术后随访等。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临床应用 血管性疾病 血管系统 术后随访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伟 龙晚生 +3 位作者 蔡小琴 罗学毛 梁英林 兰勇 《中国医药》 2011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对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颅脑3DCE-MRA检查患者450例,其中135例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常规MRI包括T1、T2WI轴位扫描和冠状面T1WI扫描及T2WI...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对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颅脑3DCE-MRA检查患者450例,其中135例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常规MRI包括T1、T2WI轴位扫描和冠状面T1WI扫描及T2WIFLAIR轴位扫描;3DCE-MRA采用三维快速场回波序列,Gd—DTPA剂量30ml,注射速率2.5ml/s,行增强前、增强后动脉期及静脉期4次扫描,图像减影后至工作站上三维重建。结果①3DCE-MRA疑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者75例,其中65例行DSA进行对照,3DCE-MRA与DSA在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的一致率分别为75.6%(31/41)、83.3%(30/36)、88.9%(16/18)。3DCE.MRA比DSA更易把正常血管评估为轻度狭窄。②3DCE-MRA疑脑动脉瘤者71例,其中55例行DSA进行对照,3DCE—MRA与DSA在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一致率分别为78.9%(30/38)、86.5%(32/37)、90.0%(18/20)、100%(4/4)。3DCE—MRA比DSA更易把正常血管评估为小型动脉瘤。③3DCE-MRA疑是脑动静脉畸形23例,其中15例行DSA进行对照,3DCE-MRA对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0.7%(39/43)、91.4%(32/35),3DCE.MRA联合MRI对异常血管团的定位优于DSA,但在细节显示上不如DSA。(4)30CE.MRA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采集时间、延迟时间、扫描参数、K空间填充技术、造影剂团注参数等。结论3DCE—MRA能无创、快速、有效诊断常见脑血管病,可作为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使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预先优化最佳的球管倾斜角度 被引量:27
5
作者 N.N.N.Naguib N.E.A.Nour-Eldin +4 位作者 T.Lehnert R.M.Hammerstingl H.Korku-suz K.Eichler 何岸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93-393,共1页
目的评价预先应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观察子宫动脉的起源,判断最佳的球管倾斜角度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对病人的辐射剂量、透视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知情同意。该前瞻性研究包括20例连续... 目的评价预先应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观察子宫动脉的起源,判断最佳的球管倾斜角度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对病人的辐射剂量、透视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知情同意。该前瞻性研究包括20例连续病例(年龄范围37~56岁),应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预测最佳的球管倾斜角度,并提供给介入放射学医师。通过血管图像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由同一介入放射学医师回顾性分析其前操作的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39~5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子宫动脉栓塞术 倾斜角度 球管 伦理审查委员会 介入放射学 优化 MR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区杰浩 郑君惠 +2 位作者 谭绍恒 张杰 刘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的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颈动脉3DCE—MRA的参数设置、实际操作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法、扫描方式、对比剂速率,以及是否使用生理盐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的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颈动脉3DCE—MRA的参数设置、实际操作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法、扫描方式、对比剂速率,以及是否使用生理盐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采用透视触发技术(主动脉弓显影至最亮时启动扫描)、维持对比剂速率2.0—3,0mL/s、使用生理盐水维持团注,可提高3DCE—MRA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 颈动脉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吉华 陈国云 +4 位作者 李艳丽 邓志宏 马婷 赵惠菊 李丹丹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45例疑血管病变患者行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322例,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23例;将... 目的:研究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45例疑血管病变患者行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322例,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23例;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45例中正常31例,有病变者314例,其中有动脉瘤者10例,夹层动脉瘤者1例,动静脉畸形2例,动脉变异者67例,动脉硬化狭窄、闭塞者共123例,动脉迂曲增宽者27例,动脉血管纤细者84例。结论3d ce-mra 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血管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三维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吉华 陈国云 +4 位作者 李艳丽 邓志宏 马婷 赵惠菊 李丹丹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168-169,共2页
目的:研究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7~2009年临床疑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45例疑血管病变患者行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目的:研究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7~2009年临床疑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45例疑血管病变患者行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322例,胸腹部、盆腔及双下肢23例;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45例中正常31例,有病变者314例,其中有动脉瘤者10例,夹层动脉瘤者1例,动静脉畸形2例,动脉变异者67例,动脉硬化狭窄、闭塞者共123例,动脉迂曲增宽者27例,动脉血管纤细者84例。结论3d ce-mra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等特点,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血管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三维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9
作者 Prince,MartinR., 冯逢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病变 成像原理 成像序列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射器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卢雨零 孟志华 陈振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 通过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效果 ,总结经验使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造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6 9例患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先做testbolus试验 ,继而根据测试结果增强。结果 ... 目的 通过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效果 ,总结经验使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造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6 9例患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先做testbolus试验 ,继而根据测试结果增强。结果  6 9例患者中 6 8例图像质量较佳 ,1例患者由于屏气不好 ,图像受呼吸影响出现伪影。结论 高压注射器是 3DCEMRA检查成功的关键 ,它的科学运用为 3DCEMRA检查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器 三维对比增强 磁共振血管成像 应用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廖林 周晶 傅志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68-70,7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MRA、DWI、3D-ASL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3D-ASL联合DWI和MRA评估ICVD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DSA诊断脑梗死患者32例,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3D-ASL诊断脑梗死患者24例,DWI诊断脑梗死患者21例,MRA诊断脑梗死患者22例。3D-ASL联合DWI、MRA检查诊断梗死的灵敏度、准确度为93.75%、86.67%(Kappa=0.730)。结论3D-ASL联合DWI、MRA检查可提高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丁伟莉 毛龙云 方权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探究。根据EMVI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阴性组(35例)和阳性组(3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序列、DCE及DWI-MRI检查,获得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反流速率常数(K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测。对EMVI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详尽对比,并深入剖析这两类患者在MRI参数上的差异;同时,评估MRI-EMVI检测结果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参数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CEA水平高于阴性组,肿瘤浸润深度大于阴性组,环周浸润率、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组织中低分化、T分期3~4期及N分期阳性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Ktrans、Kep、ADC均高于阴性组,MRI-EMVI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均P<0.05)。两组患者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9,P<0.05),准确率为83.33%[(29+31)/72],敏感度为78.38%(29/37),特异度为88.57%(31/3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ADC联合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为89.53%,特异度为85.67%,均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在直肠腺癌的术前评估中,DCE与DWI-MRI技术均展现出与病理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特别是在确定EMVI阳性状态方面的诊断效能颇为显著。这两项技术不仅能揭示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而且通过联合应用Ktrans、Kep及ADC定量参数,进一步提升EMVI阳性诊断的精确性,预示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体积转移常数 反流速率常数 标准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临床对比分析
13
作者 付银霞 王红 赵副皓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兴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79例三...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兴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7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进行MRI迷路水神经成像检查和3D-FIESTA,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的结果。结果 在179例患者中,手术结果共诊断出82例阳性,97例阴性。MRI迷路水神经成像、3D-FIESTA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09、0.761、0.909。提示3种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迷路水神经成像和3D-FIESTA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检查方式对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查对小脑前下动脉压迫责任血管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17/18),高于MRI迷路水神经成像和3D-FIESTA的88.89%(16/18)、61.1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9,P<0.05)。结论 3D-FIESTA联合MRI迷路水神经成像,在提高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小脑前下动脉作为责任血管的诊断上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MRI迷路水神经成像 三叉神经痛 神经血管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 瞿刚 +1 位作者 刘朝敏 李进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0例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0、0.877。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探讨肾血管解剖变异
15
作者 何大业 王星 +1 位作者 唐懿刚 卢景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重建后,根据模型,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角度对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肾动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动脉、肾动脉早发分支、混合型变异;肾静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静脉、肾静脉晚期汇合、混合型变异。结果:本研究222例患者(共444个肾),男性、女性的肾动脉变异比例分别为40.83%、40.20%,肾静脉变异比例为25.42%、3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和肾静脉存在变异分别为180个(40.54%)和127个(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个(17.11%)肾存在多支肾动脉,右肾35个(15.76%),左肾41个(18.46%);132个(27.73%)肾存在肾动脉早发分支,分别为右肾92个(41.44%),左肾40个(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个(28.60%)肾存在多支肾静脉,右肾81个(36.47%),左肾46个(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金标准”术中所见,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222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阳性的有195例,阴性27例,漏诊3例,误诊5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0.984、0.828。结论:3D-slicer软件对3D-DCE-MRA数据重建结果能够在手术前精准对患者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肾血管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解剖变异 3D-sli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对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叶清岚 敖炜群 +3 位作者 侯金丹 蔡磊 王能 茅国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_(e))、速率常数(K_(ep))]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分析LVI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LVI阴性46例,LVI阳性33例。两组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K^(trans)、K_(ep)、V_(e)值高于LVI阴性组(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OR=143.46)和V_(e)(OR=50.92)为直肠癌LV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直肠癌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V_(e)(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对直肠癌LVI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K^(rans)、V_(e)值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直肠癌LVI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范凌燕 邢国平 +2 位作者 吴晓丽 于海宁 郭国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5 s、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_(1.5)、CBF_(2.5)),比较两组WMLs评分差异,分析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WM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的CBF_(1.5)值均明显较低,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与海马区的CBF_(2.5)值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PLD下,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双侧额叶CBF_(1.5)与CBF_(2.5)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额叶CBF_(1.5)值/CBF_(2.5)值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双侧额叶、颞叶、海马CBF_(1.5)值及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CBF_(2.5)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D-ASL技术中PLD=1.5 s指标下对识别VCI患者脑低灌注的敏感度较高,而PLD=2.5 s指标下特异度较高;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技术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罗健君 李晓兵 +4 位作者 许建铭 须同禄 刘仁坚 秦明明 汤建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91-893,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 ( 3DCE MRA)的技术方法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 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 ,对 3 8例病人进行靶血管 3DCE MRA检查。其中脑动脉 14例 ,颈动脉 9例 ,胸主动脉 8例 ,门静脉4例 ,股动脉 3例...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 ( 3DCE MRA)的技术方法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 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 ,对 3 8例病人进行靶血管 3DCE MRA检查。其中脑动脉 14例 ,颈动脉 9例 ,胸主动脉 8例 ,门静脉4例 ,股动脉 3例。成像技术包括 3DCE MRA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 ,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及多平面重建 (MPR)。结果 图像质量优良者达 97.4% ,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 2 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和 /或手术证实。结论 高质量的 3DCE MRA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
作者 刘畅 刘静红 方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