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分辨率体素空间实时三维感知方法
1
作者 钱华泉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3D感知技术是智能设备了解世界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多数仅用于构建数字模型。文章提出一种从RGBD图像序列进行实时重建、分割和细化的方法。首先,利用语义信息和多分辨率体素块设计隐式表示模型。其次,在RGBD流间隔帧进行实例分割。然后,... 3D感知技术是智能设备了解世界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多数仅用于构建数字模型。文章提出一种从RGBD图像序列进行实时重建、分割和细化的方法。首先,利用语义信息和多分辨率体素块设计隐式表示模型。其次,在RGBD流间隔帧进行实例分割。然后,将语义信息集成到隐式表达模型中,细化三维模型。最后,绘制高精度的隐式曲面。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各种环境下重建、分割和细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感知 三维重建 多分辨率 三维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三维感知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肖甫 王汝传 +1 位作者 孙力娟 翁娇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7-172,共6页
覆盖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础问题直接反映了网络感知服务质量.本文在分析现有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的基础上,构建节点三维感知模型,提出面向三维感知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Three-Dimensional Perception Base... 覆盖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基础问题直接反映了网络感知服务质量.本文在分析现有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的基础上,构建节点三维感知模型,提出面向三维感知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Three-Dimensional Perception Based 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TDPCA).该算法将节点主感知方向划分为仰俯角和偏向角,并根据节点自身位置及监测区域计算并调整各节点最佳仰俯角,在此基础上基于粒子群优化调整节点偏向角,从而有效减少节点感知重叠区及感知盲区,最终实现监测场景的区域覆盖增强.仿真实验表明:对比已有的覆盖增强算法,TDPCA可有效降低除节点感知重叠区和盲区,最终实现网络的高效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三维感知模型 覆盖增强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感知模型的WMSNs最优空间覆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子熙 吴成东 +1 位作者 张云洲 王清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3-1677,共5页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的覆盖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基于二维感知模型.对于视频节点而言,二维感知模型无法准确地描述其感知范围,监测平面上方的空间通常会被遗漏.因此,提出了空间覆盖的概念,并重新定义了三维感知模型.通过分离两个...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的覆盖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基于二维感知模型.对于视频节点而言,二维感知模型无法准确地描述其感知范围,监测平面上方的空间通常会被遗漏.因此,提出了空间覆盖的概念,并重新定义了三维感知模型.通过分离两个影响空间覆盖的因素——视频传感器俯仰角和偏向角,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一重空间覆盖率进行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有效空间覆盖率的概念,保证了对监测目标的有效视频信息收集.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优化,网络的空间覆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证明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空间覆盖 三维感知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引导的主动式三维感知与交互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凯 胡瑞珍 杨鑫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9-1056,共8页
随着三维感知设备的发展和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出现,基于三维重建与理解的视觉感知技术得到了大量关注。与此同时,智能图形逐渐改变了传统图形系统在交互中的被动角色,朝着任务引导的、感知驱动的智能体对真实或虚拟环境的主动交互发展。... 随着三维感知设备的发展和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出现,基于三维重建与理解的视觉感知技术得到了大量关注。与此同时,智能图形逐渐改变了传统图形系统在交互中的被动角色,朝着任务引导的、感知驱动的智能体对真实或虚拟环境的主动交互发展。可以说,计算机图形学正在突破“信息表达”这一传统范畴,逐步拓展迈入“信息感知”领域;图形学的交互技术也由传统的人机交互,逐渐延伸和发展出面向智能任务的主动三维交互。其中,数据驱动三维几何分析与建模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线重建与分析技术,对三维感知和三维交互形成了重要支撑。本文从图形学和视觉融合的视角,结合研究案例,介绍了主动式三维感知与交互,讨论了“主动式”的特点、优势和挑战,并试图探讨这一方向的开放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引导 三维感知与交互 主动感知与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三维感知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庄曜铭 吴成东 张云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9-612,618,共5页
现存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优化算法,都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布谷鸟算法利用长距离的搜索可以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解,基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三维感知模型,提出了改进布谷鸟搜索的覆盖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精英机制、多维度优... 现存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优化算法,都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布谷鸟算法利用长距离的搜索可以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解,基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三维感知模型,提出了改进布谷鸟搜索的覆盖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精英机制、多维度优化和学习反馈策略来优化多媒体传感器节点的旋转角度以降低覆盖重叠,优化网络覆盖,这是首次利用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来优化网络覆盖.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优化网络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三维感知模型 覆盖优化 改进布谷鸟搜索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法飞行时间三维感知的误差机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纯青 宋玉志 +1 位作者 武延鹏 杨孟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8-146,共9页
飞行时间测量是三维感知系统的重要原理之一。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基于信号相关法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以其无活动部件、高集成度、低功耗的优势,在三维成像领域迅速发展。文中系统研究了基于信号相关的飞行时间测量技术的数学原... 飞行时间测量是三维感知系统的重要原理之一。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基于信号相关法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以其无活动部件、高集成度、低功耗的优势,在三维成像领域迅速发展。文中系统研究了基于信号相关的飞行时间测量技术的数学原理,分析了其误差来源及其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飞行时间成像系统的光源误差、多路径误差和环境光是制约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感知 飞行时间 相关函数 主动式成像 抗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三维感知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俊华 魏华兵 +1 位作者 富银芳 乔敏 《自动化与仪表》 2022年第12期1-5,11,共6页
为了提高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感知精度,判断换流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三维感知仿真。根据换流变压器的绕组磁场分布和电磁力,计算了流过绕组的电流值,利用绕组电磁场和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换流... 为了提高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感知精度,判断换流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三维感知仿真。根据换流变压器的绕组磁场分布和电磁力,计算了流过绕组的电流值,利用绕组电磁场和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换流变压器绕组的磁场与受力情况,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映射处理变压器绕组的振动信号,结合归一化处理过程,提取出换流变压器绕组振动信号特征,基于相似判别函数,求得变压器正常状态下振动的特征矢量中心,通过构建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三维感知模型,实现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的三维感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感知到的换流变压器绕组状态都是正常的,感知结果与换流变压器绕组的实际状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三维感知 特征提取 变流变压器 绕组状态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非结构化环境下番石榴视觉三维感知研究
8
作者 程佳兵 邹湘军 +1 位作者 陈明猷 王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0,共8页
自然环境下的番石榴与背景颜色相似,视觉特征稀缺,光照条件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测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此,结合全卷积神经网络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基于具有强鲁棒性的图像分割算法及高精度视觉三维测量算法,构建了适用于... 自然环境下的番石榴与背景颜色相似,视觉特征稀缺,光照条件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测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此,结合全卷积神经网络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基于具有强鲁棒性的图像分割算法及高精度视觉三维测量算法,构建了适用于野外番石榴采摘的实用和稳定的视觉算法框架。试验结果表明:图像分割的均交并比为85.3%,双目视觉系统对番石榴果径和果距的平均视觉测量误差的1-σ区间分别为(1.68±0.57)mm和(2.84±0.62)mm,验证了提出的视觉测量框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研究所提的方法不依赖敏感的人工阈值,比经典方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同时,硬件系统部署简便,技术模块集成度高,充分兼顾了户外作业对灵活性与精度的需求,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非结构化采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三维感知 全卷积神经网络 番石榴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感知算法在船舶自主靠泊场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涵清 邓乃铭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随着船舶自主化在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提出了针对自主靠泊场景的环境感知等相关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感知算法,将多传感器的点云和图像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目标检测和分类的精度,用于寻找... 随着船舶自主化在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提出了针对自主靠泊场景的环境感知等相关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感知算法,将多传感器的点云和图像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目标检测和分类的精度,用于寻找指定的靠泊目标。搭建基于虚拟物理引擎的船舶靠泊仿真系统,模拟靠泊场景,解决数据采集的难题。最后结合成熟的决策和控制算法,构建完整的自主靠泊系统,完成靠泊仿真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船舶自主靠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靠泊 三维感知 深度学习 特征融合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列车运行环境感知关键算法研究综述
10
作者 陈智超 杨杰 +1 位作者 李凡 冯志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阐述深度学习在感知任务中的理论和相关基础,梳理深度学习在视觉、点云处理方面的模型架构及性能.系统总结基于图像识别的轨道区域提取、接触网异物检测和低照度图像增强等关键算法,归纳现有算法的难点.针对列车对3D感知的需求,进一步... 阐述深度学习在感知任务中的理论和相关基础,梳理深度学习在视觉、点云处理方面的模型架构及性能.系统总结基于图像识别的轨道区域提取、接触网异物检测和低照度图像增强等关键算法,归纳现有算法的难点.针对列车对3D感知的需求,进一步梳理面向铁路场景的点云分割、单目3D检测和多模态融合检测算法,对常见于文献的数据集进行模型性能的对比分析.总结列车运行环境感知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环境感知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三维感知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维协作感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顺 龚能 史美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96-102,共7页
协作感知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中自然交互的基础。但迄今在协作感知方面尚未取得清晰的图景,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合适的协作感知参考模型。为此,根据现有协作感知的相关概念和技术,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协作感知模... 协作感知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中自然交互的基础。但迄今在协作感知方面尚未取得清晰的图景,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合适的协作感知参考模型。为此,根据现有协作感知的相关概念和技术,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协作感知模型。该模型采用自下而上的构建原理,能方便地划分现存的协作感知术语,指导协作系统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协作工具中嵌入协作感知信息(解决了协作系统设计人员不知如何将感知信息嵌入协作系统的问题),并已在虚拟设计中心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感知 三维协作感知参考模型 同步群件 异步群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危害事件三维态势感知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松 朱东升 +1 位作者 左钦文 苏宏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针对目前化学态势融合系统存在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不足、监测数据来源单一、融合结果精度不高等局限性,提出了化学危害事件三维态势感知系统。将基于多监测点最优化理论的源相反演技术和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引入到化学危害事件态势构建中,... 针对目前化学态势融合系统存在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不足、监测数据来源单一、融合结果精度不高等局限性,提出了化学危害事件三维态势感知系统。将基于多监测点最优化理论的源相反演技术和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引入到化学危害事件态势构建中,设计了基于源相反演定位、烟团扩散模拟、数据融合分析的化学危害事件三维态势感知系统模型,提出了在多维数据采集基础上的化学危害源定位、危害区域预测和三维态势融合的可行方法。该感知系统提高了三维态势感知的精度和范围,为化学危害事件后进行精准防护与高效指挥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危害事件 污染事故 三维感知 态势融合 源相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三维场景感知技术及初步验证
13
作者 徐佳龙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11,共4页
直升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高效的态势感知至关重要。三维态势感知需解决高精度测量和电力线检测两大难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窄波束、虚拟孔径、高度维干涉、俯仰超分辨四种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然后,对电力线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 直升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高效的态势感知至关重要。三维态势感知需解决高精度测量和电力线检测两大难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窄波束、虚拟孔径、高度维干涉、俯仰超分辨四种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然后,对电力线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利用一部毫米波雷达,获取了电力线实际回波数据,并进行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态势感知 精确测量 电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压缩感知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方青 张弓 +2 位作者 王鑫海 张宇 贲德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基于张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是雷达信号处理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现有张量算法无法在估计精度和计算复杂度方面达到良好的折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压缩感知(Three-way compressive sensing,TWCS)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角度估计算法。... 基于张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是雷达信号处理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现有张量算法无法在估计精度和计算复杂度方面达到良好的折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压缩感知(Three-way compressive sensing,TWCS)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利用匹配滤波后的信号内部隐含的多维结构,将接收数据堆叠成一个三阶张量模型。为降低高维张量在存储和计算方面的复杂性,利用高阶奇异值分解对高维张量数据进行压缩。其次将压缩后的张量与三线性模型相联系,获取压缩的方向矩阵。利用目标角度在所处背景的稀疏性,设计两个过完备字典,采用优化的方法获取目标角度。由于利用了接收数据的多维结构,TWCS中参数估计的精度要优于传统的子空间算法。此外所提TWCS算法不需要额外配对计算,且能进一步获取目标的多普勒信息。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TWCS算法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角度估计 三维压缩感知 高阶奇异值分解 三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轮式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睿韵 田文斌 +4 位作者 鲍海波 李端 谢鑫浩 郑永军 谭彧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4期16-32,共17页
[目的/意义]作为未来农机装备的研究重点,农业轮式机器人正向着智能化与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三维环境感知技术因其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好,成为了农业轮式机器人智能化无人作业的基础与关键,其发展水平直接影... [目的/意义]作为未来农机装备的研究重点,农业轮式机器人正向着智能化与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三维环境感知技术因其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好,成为了农业轮式机器人智能化无人作业的基础与关键,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包括农业轮式机器人在内的无人农机的作业质量与效率。[进展]本文首先总结了农业轮式机器人和农业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业轮式机器人的使用特点和应用现状。其次分析了在农业轮式机器人上实现三维环境感知所主要使用的感知设备及其对应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的农业轮式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技术的研究进展。[结论/展望]结合农业作业特点与实际需求,指出了农业轮式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技术在适用性、环境信息处理和感知效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传感器的农业适用性、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业环境感知技术、发展智能化的高速在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三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农业轮式机器人三维环境感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三维环境感知 激光雷达 视觉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仓储中的激光三维物探系统
16
作者 古毓建 林伟坚 +1 位作者 王剑峰 王远刚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9期38-40,共3页
随着国家智能制造战略推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崛起,无人化应用日益广范,在采矿、制造、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了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无人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以激光雷达和摄像机为基础,采用大视野图像拼接和修复技术,结合联合标... 随着国家智能制造战略推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崛起,无人化应用日益广范,在采矿、制造、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了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无人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以激光雷达和摄像机为基础,采用大视野图像拼接和修复技术,结合联合标定和空间转换配准异构数据,为复杂工业场景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同时,通过采用中间融合深度集成点云与图像信息、建立标准化数据流程技术架构、制定插件扩展范围,并将设备数据和算法组件通过插件耦合方式接入系统框架来满足多种典型工业场景中的目标定位和控制决策,提升系统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兼容及扩展能力。仓储领域的自动化、无人化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三维重构 数据融合 三维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三维实景无人值守感知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黄金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2,共6页
传统变电站现场监测的技术与方法缺少对空间全景的探测感知,不利于无人化、智能化作业下获取变电站实景情况。应用三维激光雷达等全景感知技术与方法,构建了智能变电站三维实景无人值守感知系统,通过采用静-动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获... 传统变电站现场监测的技术与方法缺少对空间全景的探测感知,不利于无人化、智能化作业下获取变电站实景情况。应用三维激光雷达等全景感知技术与方法,构建了智能变电站三维实景无人值守感知系统,通过采用静-动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获取变电站的全景效果,而且可识别变电站周围移动体,所构建的变电站三维实景系统能够较为生动地展现变电站物理全貌,实时监测其特征变化信息,有助于运行维护人员了解变电站整体运行状况。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三维实景感知 无人值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件感知的高分辨率三维物体重建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伟超 马天朔 +1 位作者 武玉伟 贾云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87-1898,共12页
基于体素表示的三维物体重建计算代价会随着体素分辨率的增加呈立方增长.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提出组件感知的三维物体重建方法,将三维物体分解成多个组件,通过预测组件几何结构和组装组件的方式重建三维物体,从而将高分辨率三维物体的重... 基于体素表示的三维物体重建计算代价会随着体素分辨率的增加呈立方增长.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提出组件感知的三维物体重建方法,将三维物体分解成多个组件,通过预测组件几何结构和组装组件的方式重建三维物体,从而将高分辨率三维物体的重建问题分解成一系列低分辨率组件的重建问题.组件感知的三维物体重建方法使用组件位置预测模块预测所有组件的位置;使用组件特征提取模块融合组件表观特征与组件几何特征生成组件联合特征;使用组件几何结构重建模块根据组件联合特征重建组件的几何形状;最后将所有组件按其位置信息组装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物体.实验使用ShapeNet数据集在一个拥有12 GB内存的NVIDIA 1080 Maxwell GPU上进行.对比方法包括一个基于八叉树的高分辨率重建方法、一个基于LSTM的低分辨率重建方法和一个使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的Baseline方法.高分辨率重建结果显示,组件感知的三维物体重建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计算代价取得满意的高分辨率三维物体重建精度.在低分辨率重建实验上,该方法也取得了更高的重建精度,在13个类别上的平均精度达到了0.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感知三维重建 深度学习 高分辨率三维重建 体素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机器人探索式三维重建与视觉感知
19
作者 吴芯政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5期153-153,共1页
视觉感知是机器人探寻、感知和了解未知环境的最重要方式。随着三维传感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维几何数据的迅速膨胀,视觉技术正与三维图形学深度交融,形成了基于三维几何的机器人视觉新方向,为机器人对未知环境情况的三维感知和立体交互提... 视觉感知是机器人探寻、感知和了解未知环境的最重要方式。随着三维传感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维几何数据的迅速膨胀,视觉技术正与三维图形学深度交融,形成了基于三维几何的机器人视觉新方向,为机器人对未知环境情况的三维感知和立体交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论文将去具体的描述室内场景的数据获取方式、三维场景的重建技术和室内场景的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场景重建 闭环检测 探索式 三维场景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三维曲面覆盖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树 季忠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27-131,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三维空间曲面覆盖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传感器节点的三维感知模型,考虑到曲面的不规则性,曲面凸点会成为节点感知过程中的障碍物,形成三维空间中特有的三维感知盲区。首先从理论上对简单曲面进行分析,计算出实现有限...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三维空间曲面覆盖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传感器节点的三维感知模型,考虑到曲面的不规则性,曲面凸点会成为节点感知过程中的障碍物,形成三维空间中特有的三维感知盲区。首先从理论上对简单曲面进行分析,计算出实现有限曲面全覆盖所需的最少节点数,在对三维曲面进行网格划分以及根据三维感知盲区改进适应度函数后,引入差分进化(DE)算法对随机部署在三维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坐标进行优化,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得出实现目标曲面全覆盖所需的最少的节点数,引入误差率,通过提出的测试准则验证了引用DE算法解决简单三维曲面覆盖问题的有效性。最后将DE算法运用到解决复杂三维曲面覆盖问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三维曲面覆盖 三维感知盲区 误差率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