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构建蒙医震脑术三维虚拟仿真平台的视觉呈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白雪 王星 +6 位作者 洪国萍 贾茹铄 韩琦 郭怀钰 牛泓凯 张少杰 朝鲁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26-3832,共7页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的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模型。方法:使用Motion Analysis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测力台采集蒙医专家的运动捕捉数据,在Motion Builder软件中构建震脑术三维动作模型,使用Maya软件构建角色模型并与动作模型相匹配,运动Unity3D软件构建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系统,系统整合蒙医震脑术操作3D动画、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信息。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和计算机仿真重现蒙医震脑术操作,能够显示施术者和受试者的运动姿态,记录关节运动的关键空间位置参数与变化情况,得出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蒙医震脑术的三维虚拟仿真的视觉呈现,为蒙医震脑术手法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震脑术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 足底测力台 Anybody 虚拟仿真 三维可视化 Motion Builder MAYA UNITY3D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步行生物力学特征:三维运动捕捉的横断面分析
2
作者 苟艳芸 侯美金 +4 位作者 江征 陈少清 陈祥 高誉展 王芗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7,共7页
背景: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分析病例数量有限,仅限于对脊柱或下肢独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缺乏对人体多维度整体的评估,难以反映躯干与下肢在日常活动中的运动关系,不利于综合指导临床治疗。目的:通过测量脊柱侧弯患者在步行活动中的脊柱运... 背景: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分析病例数量有限,仅限于对脊柱或下肢独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缺乏对人体多维度整体的评估,难以反映躯干与下肢在日常活动中的运动关系,不利于综合指导临床治疗。目的:通过测量脊柱侧弯患者在步行活动中的脊柱运动学,研究脊柱不同节段及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在步态活动中的关系,以全方位多层次评估脊柱侧弯患者与正常人群在生物力学的差异,为临床防治脊柱侧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此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福州大学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纳入脊柱侧弯患者28例及同年龄段正常人28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以100 Hz的采样频率捕捉步态的运动学数据,2块测力台(AMTI 400600,采样频率1500 Hz)嵌于长10 m(数据采集有效长度为4 m),宽2.4 m平地走道采集动力学数据。比较两组受试者执行平地步行时步态时空参数,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所有受试者在纳入后立即接受全脊柱X射线片测量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与结论:(1)脊柱侧弯患者肩胛带-躯干相对旋转活动度、胸廓-骨盆相对旋转活动度较正常组小(P<0.05),骨盆旋转活动度相较正常组大(P<0.05)。(2)脊柱侧弯患者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髋关节凹凸侧屈伸峰力矩、地反力凸侧内外向峰值较正常组小(P<0.05)。(3)脊柱侧弯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肩胛带-躯干相对旋转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胸廓-骨盆相对旋转活动度非对称性指数较正常组大(P<0.05)。(4)上述结果证实,脊柱侧弯患者在平地行走时肩胛带-胸廓-骨盆之间僵硬的运动模式,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减少,髋关节双侧屈伸力矩峰值及地反力凸侧内外向峰值降低。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康复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三维运动捕捉 步态 平地行走 运动 动力学 运动模式 全脊柱X射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面料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蕊超 谢红 《针织工业》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研究面料对人体运动时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网球运动动态捕捉试验研究面料弹性及厚度对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NDI公司的Optotrak运动捕捉系统,进行网球上抛式发球运动数据采集,使用5种不同弹性的面料制作具有3层厚度的护肩、护肘、护腕... 为研究面料对人体运动时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网球运动动态捕捉试验研究面料弹性及厚度对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NDI公司的Optotrak运动捕捉系统,进行网球上抛式发球运动数据采集,使用5种不同弹性的面料制作具有3层厚度的护肩、护肘、护腕3种款式的护具,被测者佩戴不同护具进行试验,并针对面料的弹性及厚度对动量和动量缓冲力系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料厚度对人体防护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运动防护服装的研究中应注重面料厚度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捕捉 运动防护性能 厚度 弹性 动量 动量缓冲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不同技术的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猛 陶卫丽 《科技风》 2014年第18期116-116,共1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角色动作的创作中。给动画中角色动作的创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动画制作的成本。想要利用好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需要认识各系统的优缺点,有的放矢的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角色动作的创作中。给动画中角色动作的创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动画制作的成本。想要利用好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需要认识各系统的优缺点,有的放矢的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角色动作 动画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第18期116-118,共3页
回顾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历史和原理,同时结合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要求,提供建立合理、经济的三维运动捕捉实验室的基本构成。
关键词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 高校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廓容积与腹腔容积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陆洋阳 徐纯鑫 +4 位作者 陈岑 任婕 翟歆昳 朱沈雨 沈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5807-5811,共5页
背景:三维运动捕捉技术近年来通过其计算机辅助特性,针对不同病种建立了多样化模型。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方面还未有良好的模型具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评估。目的:建立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廓容积与腹腔容... 背景:三维运动捕捉技术近年来通过其计算机辅助特性,针对不同病种建立了多样化模型。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方面还未有良好的模型具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评估。目的:建立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廓容积与腹腔容积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4例,年龄10-18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12例。对所有纳入患者的胸围、Cobb’s角进行测量,并通过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建立胸廓容积与腹腔容积模型,分析胸廓容积、腹腔容积与年龄、胸围、Cobb’s角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轻中度患者的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胸廓容积以及腹腔容积与患者的胸围呈正相关,但与患者的Cobb’s角不相关。通过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建立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廓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模型,可以对Cobb’s角10°-45°患者的胸廓及腹腔进行无害、精准、量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三维运动捕捉 胸廓容积 腹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式三维运动捕捉在运动系统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菁华 晏怡果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29-2032,共4页
骨科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相关测定与关节骨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康复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创伤对运动系统功能的影响、不同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评价等都需要使用运动测量这一研究手段。其主要研究关节间的相... 骨科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相关测定与关节骨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康复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创伤对运动系统功能的影响、不同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评价等都需要使用运动测量这一研究手段。其主要研究关节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与运动范围。基于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因其具有精准度高、便携性优良及可扩展性等优点使其在医疗基础及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步态分析及术后康复领域。本文就光学式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在运动系统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式运动捕捉 三维运动捕捉 运动系统 生物力学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的篮球护膝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青青 阎玉秀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
在篮球运动中,需要完成大量高速度和强对抗性的篮球技术动作,其中急停跳投与争抢篮板球特别容易引起膝关节的损伤。本文运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捕捉这两个技术动作,探讨在无护膝防护和两种护膝防护状态下,膝关节屈曲角,外旋角与外展角的变... 在篮球运动中,需要完成大量高速度和强对抗性的篮球技术动作,其中急停跳投与争抢篮板球特别容易引起膝关节的损伤。本文运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捕捉这两个技术动作,探讨在无护膝防护和两种护膝防护状态下,膝关节屈曲角,外旋角与外展角的变化,并对不同状态下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最大外旋角和最大外展角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在急停跳投和争抢篮板球动作下,两种护膝装置对膝关节屈曲和外旋均有防护效果,其中半刚性护膝对膝关节外展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损伤 护膝 三维运动捕捉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用于生物力学测试的精准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谭菁华 薛静波 +2 位作者 谢勇 王程 晏怡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2-1827,共6页
背景: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体外或体内实验以及医疗或生活方面均应用广泛,但尚无研究客观分析该系统精准度及其影响因素。目的:建立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分析其应用于生物力学测试的精准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首先,... 背景: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体外或体内实验以及医疗或生活方面均应用广泛,但尚无研究客观分析该系统精准度及其影响因素。目的:建立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分析其应用于生物力学测试的精准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安装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摄像机为半弧形高低交替位置,捕捉静止标记点18组坐标数据,每组400个坐标值,计算出系统精密度。应用机械臂完成沿坐标轴X、Y和Z轴方向运动,所得的坐标数据经MATLAB处理计算出运动距离(测量值)。然后,以电子千分尺为实际值基准,计算运动捕捉系统的准确度。最后,根据前述精准度测试方法分别在不同运动方向、各个坐标轴、有无室内照明、不同相机数目、不同Marker尺寸材质和不同相机位置变量下,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系统的精准度是否有差异。结果与结论:(1)光学式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摄像机为半弧形交替摆放时,X、Y和Z轴坐标精密度分别为5.00,10.26,5.50μm,沿X、Y和Z轴运动的准确度分别为15.58,20.69,12.24μm;(2)随着摄像头从单面形到环状,精密度逐渐增加,呈环形摆放时精密度最优;(3)室内有无开始照明灯对系统的精准度无明显影响;(4)随着摄像机的数目增加,捕捉系统的精密度随之上升,但数量达到一定时精密度会渐近极限;(5)该系统中塑料硬质12.7,14.0,15.9 mm和橡胶材料直径为14.0 mm的Marker点精密度无差异;(6)结果说明,光学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摄像机数量及摆放位置对系统精准度均有影响,Marker尺寸材质、运动方向、室内照明对系统的精准度无明显影响。该系统精准度满足生物力学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捕捉 光学式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精准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运动捕捉数据关键帧的动画合成要素分析
10
作者 封心珠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年第6期266-266,共1页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动画合成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社会的进步下对动画合成的技术有着新功能要求,即重新使用现有的运动,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合成技术的应用可以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让用户产生震撼的视觉效应,现有的合成技...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动画合成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社会的进步下对动画合成的技术有着新功能要求,即重新使用现有的运动,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合成技术的应用可以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让用户产生震撼的视觉效应,现有的合成技术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首先,从背景和意义出发,深入研究相关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合成要素,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数据关键帧的动画合成方法,阐述了动画合成的技术内容,简要介绍了三维动画合成领域中运动合成和运动重定向的技术特点,并进一步介绍了三维动画合成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捕捉分割技术和关键帧提取技术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捕捉 关键帧提取 动画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炜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年第12期43-44,共2页
随着运动捕捉技术的发展,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组成,详细阐述运动捕捉系统数据处理及三维人体建模过程,以排球教学为例,分析了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的详细应用。
关键词 三维运动捕捉 体育教学 数据处理 建模
原文传递
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在田径技术诊断中的应用——以女子100m栏运动员王丽为例
12
作者 何俊良 许以诚 李广凯 《体育科研》 2014年第6期70-73,共4页
利用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对运动员王丽的跨栏动作进行影像捕捉、分析,揭示其现有技术动作的特点。研究发现王丽跨栏技术的特点:(1)跨栏步幅大,主要体现在起跨步步幅大,这可能对其腾空时间有影响;着地距离较短,比较合理。(2)起跨腿支撑... 利用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对运动员王丽的跨栏动作进行影像捕捉、分析,揭示其现有技术动作的特点。研究发现王丽跨栏技术的特点:(1)跨栏步幅大,主要体现在起跨步步幅大,这可能对其腾空时间有影响;着地距离较短,比较合理。(2)起跨腿支撑时间和摆动腿支撑时间较短,说明其下肢肌肉较为有力,能够快速支撑其身体质量。(3)腾空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 运动生物力学 跨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干预下冻结肩盂肱关节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平 王晓东 +2 位作者 李海 张超 吴纯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914-1916,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干预下冻结肩盂肱关节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选择医院骨伤科门诊冻结肩患者5例,采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操作规范进行手法操作,在操作同时运用OptotrakCertus TM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患者肩关节运动数据采集,并...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干预下冻结肩盂肱关节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选择医院骨伤科门诊冻结肩患者5例,采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操作规范进行手法操作,在操作同时运用OptotrakCertus TM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患者肩关节运动数据采集,并观察患者盂肱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干预下患侧肱骨的旋转角度,以及干预前后患侧上臂位置变化产生的欧拉角分量。结果:外展牵伸法干预下冻结肩盂肱关节的平均角速度、最大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小于跨躯体内收外旋法、跨躯体外展内旋法;患侧肱骨旋转角度均未超过当限制肱骨旋转的韧带处于紧张状态时肱骨旋转可以达到的角度;干预前后患侧上臂位置变化产生的欧拉角分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对冻结肩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捕捉技术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在体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远栋 王平 +3 位作者 李嘉钰 刘广伟 冯敏山 陈永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565-2567,2687,共4页
目的:通过对C5/6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操作进行动态捕捉实验,对该手法的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阐述该手法空间运动特征以加强其技术量化。方法:在已标定的动态捕捉场地内,2位高年资整脊手法操作医生对10位健康年轻受试者完... 目的:通过对C5/6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操作进行动态捕捉实验,对该手法的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阐述该手法空间运动特征以加强其技术量化。方法:在已标定的动态捕捉场地内,2位高年资整脊手法操作医生对10位健康年轻受试者完成C5/6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结果: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扳动时间为(0.21±0.04)s,扳动位移为(13.93±4.27)mm,旋扳角度为(18.81±3.83)°;左右侧扳动时间、扳动位移及旋扳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双侧手法主要参数基本一致。结论:确定了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主要运动学参数量化的范围,双侧操作手法主要运动学参数基本相似,该手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旋扳角度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 运动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下肢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艳利 王欣然 +1 位作者 刘洪腾 许晓云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人体下肢行走为周期性规律运动,研究行走的步态特征对双足行走机器人步态规划以及动力型假肢运动控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利用VICON人体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平地行走髋关节与膝关节的运动信息并进行分析.将人体简化为刚体模型,借助CAD... 人体下肢行走为周期性规律运动,研究行走的步态特征对双足行走机器人步态规划以及动力型假肢运动控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利用VICON人体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平地行走髋关节与膝关节的运动信息并进行分析.将人体简化为刚体模型,借助CAD软件Solidworks进行人体建模,利用COSMOS Motion插件进行下肢运动学分析.搭建双下肢运动平台,直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髋关节与膝关节运动的动力装置,通过对人体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信号的控制,最终达到模拟人腿的步态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分析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双下肢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儿童下肢运动规律及步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若依 冉诗雅 +2 位作者 蔡小月 晏诗阳 杨璐铭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56,62,共6页
利用Coda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和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11名7~11岁之间无明显身体缺陷和步行障碍的儿童进行测试,根据儿童的BMI指数,选取10组肥胖儿童及10组年龄、身高相仿的正常儿童,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其步行运动中,踝关... 利用Coda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和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11名7~11岁之间无明显身体缺陷和步行障碍的儿童进行测试,根据儿童的BMI指数,选取10组肥胖儿童及10组年龄、身高相仿的正常儿童,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其步行运动中,踝关节角度、膝关节角度、躯体前倾角度和头部前倾角度的周期性变化及差异,并分析其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及步态时相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摆动早期,肥胖儿童膝关节角度明显小于正常儿童;在前掌着地期,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膝关节角度较小,膝关节曲挠程度较小;肥胖儿童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在x轴的变化范围,比正常儿童范围广,且沿足外侧方向的位移较大,说明肥胖儿童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更易造成儿童时期的生理性足外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三维运动捕捉 步态周期 压力中心轨迹 膝关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onnell贴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步态运动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轶帆 杨丽旭 +3 位作者 刘莎莎 仲荣洲 刘玲 王陶黎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的探究无弹性贴布(McConnell贴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患者踝关节步态运动学表现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健康人群与CLAI患者各25例。通过使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Vicon)进行步态分析,先后进... 目的探究无弹性贴布(McConnell贴布)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患者踝关节步态运动学表现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健康人群与CLAI患者各25例。通过使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Vicon)进行步态分析,先后进行赤足状态与McConnell贴布贴扎状态下的步态分析,共采集四组实验数据,使用IBM-SPSS 20.0软件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无弹性贴布对CLAI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伸膝(P=0.015)和屈膝(P<0.001)下踝背屈均少于正常组,试验组屈膝下患侧踝背屈少于健侧(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McConnell贴布,试验组和正常组的步速均有增快(P=0.026)、足初次触地时踝跖屈(P=0.003)与踝内翻(P=0.037)的角度、足初次触地前100 ms至触地后80 ms的踝跖屈最大值(P=0.02)均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McConnell贴布贴扎方法可使CLAI患者的足初次触地前后踝跖屈与内翻的角度减小、步速增快,步态表现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无弹性贴布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文胸对乳房振幅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越云 吴志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7,共7页
为了探究在运动中运动文胸对乳房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文章选择了7款不同背部款式和面料成分的运动文胸,运用OptiTrack运动捕捉系统采集了蹦床运动中6名80B罩杯的年轻女性的乳房各部位的位移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将乳房上各部位的位移数... 为了探究在运动中运动文胸对乳房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文章选择了7款不同背部款式和面料成分的运动文胸,运用OptiTrack运动捕捉系统采集了蹦床运动中6名80B罩杯的年轻女性的乳房各部位的位移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将乳房上各部位的位移数据转化成相对躯干的位移,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分析,比较运动文胸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背部款式的运动文胸从优至劣为工字形> X字形> Y字形>一片式;前侧带拉链的运动文胸与不带拉链的相比,虽然方便穿脱,但对乳房的保护效果略差;运动文胸面料中的氨纶含量越高,面料弹力越大,在运动时乳房上各部位的位移极差也越大,对乳房的保护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文胸 运动文胸设计 乳房振幅 相对位移极差 三维运动捕捉 蹦床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乳房运动学参数的运动文胸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越云 吴志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66,共7页
为了探究运动中乳房舒适性与乳房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了5款不同款式和面料成分的运动文胸。运用Matlab R2020a软件建立相对位移坐标系统,将乳房位移数据转化为相对躯干的位移数据,并通过一阶、二阶求导分别计算出速... 为了探究运动中乳房舒适性与乳房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了5款不同款式和面料成分的运动文胸。运用Matlab R2020a软件建立相对位移坐标系统,将乳房位移数据转化为相对躯干的位移数据,并通过一阶、二阶求导分别计算出速度、加速度。运用SPSS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发现不同款式运动文胸对乳房位移和速度有显著影响,对加速度无显著影响。运动文胸主体面料中的氨纶含量较高,则运动时乳房震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也越大,对乳房的保护效果越弱。结合主观舒适性评价分析与斯皮尔曼分析发现,乳房舒适性与加速度没有相关性,而与位移和速度相关,且与速度的相关性略大于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文胸 舒适性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三维运动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文胸的乳房位移坐标系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越云 吴志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67,共5页
为了探究在不同相对位移坐标系统中乳房位移规律的差异,文章方案Ⅰ以胸骨角上切迹、第十肋骨的左肋弓下缘和右肋弓下缘共3点为躯干参考点建立相对位移坐标系统,而方案Ⅱ以胸骨角上切迹和第二、第七胸椎棘突共3点为参考点。运用OptiTrac... 为了探究在不同相对位移坐标系统中乳房位移规律的差异,文章方案Ⅰ以胸骨角上切迹、第十肋骨的左肋弓下缘和右肋弓下缘共3点为躯干参考点建立相对位移坐标系统,而方案Ⅱ以胸骨角上切迹和第二、第七胸椎棘突共3点为参考点。运用OptiTrack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在蹦床上高抬腿运动时乳房上5点和建立2种坐标系参考点的位移数据,然后比较乳房上5点在2种方案下的位移标准差差异。结果显示:在方案Ⅰ的相对位移坐标系下,乳房各点的位移数据更为准确,符合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原始位移规律,并且方案Ⅰ将各点的位移差距放大得更为直观,优于方案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文胸 乳房位移 相对位移坐标系 三维运动捕捉 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