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评估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重复计划肺总体受照剂量体积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洁 李建彬 +5 位作者 尹勇 陈进琥 刘翠翠 刘波 白曈 孙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97-99,共3页
选择9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过程中于3~4周行重复CT定位和重复计划的肺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采用公式计算叠加法和计划拟合叠加法评估整个放疗过程中正常肺组织的总体受照剂量体积。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各项数值(V10、V20、V30、V40、... 选择9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过程中于3~4周行重复CT定位和重复计划的肺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采用公式计算叠加法和计划拟合叠加法评估整个放疗过程中正常肺组织的总体受照剂量体积。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各项数值(V10、V20、V30、V40、V50、Dmean)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对应数据除V。外均密切相关。认为两种方法评估肺癌患者3DCRT重复计划肺总体受照剂量体积数值相近,从方便实用角度考虑,公式计算叠加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重复计划 肺受照剂量体积参数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的移位及体积变化对其受照剂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延军 王凯 +3 位作者 马瑞 王瑾瑜 魏世鸿 谭子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的移位及体积变化对其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3例,均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期间肿瘤区移位、大体肿瘤靶区(GTV)体积变化,及GT...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的移位及体积变化对其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3例,均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期间肿瘤区移位、大体肿瘤靶区(GTV)体积变化,及GTV剂量、临床靶区(CTV)剂量、计划靶区(PTV)剂量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40、60 Gy时肿瘤区前后移位、左右移位的显著移位率均高于20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首次定位时比较,二次定位时GTV总体积、最大横径、长度较小,GTV D100(100%靶体积所受照剂量)、D95、D90、10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00)、V95及V90较低;CTV及PTV的D100、D95、D90、V100、V95及V90均较小(P<0.05)。靶区移位相同时,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CTV及PTV的D100、D95、D90、V100、V95及V90均少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者(P<0.05)。二次定位的脊髓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左肺平均剂量及右肺平均剂量均小于首次定位时(P<0.0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可能发生移位及体积变化,对于靶区有明显变化及移位发生的病例,尤其是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病例,临床可采用CT二次定位并更改放疗计划、加强放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从而改善肿瘤区域的照射精度、受照剂量,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肿瘤区移位 体积变化 受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NSCLC三维适形放疗肺低剂量-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付和谊 卢冰 +6 位作者 王刚 胡银祥 甘家应 周华宁 欧阳金陵 李青松 徐冰清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肺低剂量-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男性39例,女性7例。Ⅲa期6例,Ⅲb期18例,Ⅳ期22例。鳞癌22例,腺癌24例...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肺低剂量-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男性39例,女性7例。Ⅲa期6例,Ⅲb期18例,Ⅳ期22例。鳞癌22例,腺癌24例。初治37例、术后复发9例。单纯放疗8例,放化综合治疗38例。放疗剂量60Gy-79Gy,中位值70Gy。60Gy-69Gy 10例,≥70Gy 36例。剂量-体积(Vx)通过计划系统DVH图计算获得。肺损伤的评估根据CTC3.0标准评价。化疗方案采用紫杉类+铂类一线方案。结果:(1)V5为37.4%-80%,中位值62.O%;V10为27%-66%,中位值43.1%;V20为17%-39%,中位值29.8%;V30为9%-30%,中位21.1%。(2)急性肺损伤:Ⅰ级12例(27%),Ⅱ级18例(40%),Ⅲ级4例(9%),无Ⅳ级急性损伤。晚期肺损伤:Ⅰ级29例(71%),Ⅱ级5例(12%),无Ⅲ级及以上级晚期损伤。(3)V5、V10、V20、V30与大于Ⅱ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均具有显著相关性。v5、V10还与大于Ⅰ级的急性肺炎有显著相关性。(4)V5、V10与大于Ⅰ级的晚期肺损伤有显著相关性。V5、V10、V20、V30与大于Ⅱ级的晚期肺损伤无显著相关性。(5)在Vx的分层分析中,V5、V10、V20、V30分别大于62%、43%、30%、22%时,大于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增高。V20、V30分别大于30%、22%时,发生大于Ⅱ级的晚期肺损伤的几率有统计学差异。(6)性别、年龄、病理、临床分期、处方剂量、GTV体积、PTV体积与各级放射性肺损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低剂量一体积参数v5、V10与V20、V30一样,均是Ⅱ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有效的预测因素,V5、V10可能在预测轻度放射性肺损伤中有着独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剂量-体积/V5 V10 放射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直接子野优化调强适形放疗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的效果差异 被引量:8
4
作者 梁文龙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5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2D-RT)、三维适形(3D-CRT)放疗、直接子野优化调强适形(DMPOIMRT)放疗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的效果差异。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于该院进行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33例,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2D-RT)、三维适形(3D-CRT)放疗、直接子野优化调强适形(DMPOIMRT)放疗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的效果差异。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于该院进行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需设计2D-RT、3D-CRT、DMPO-IMRT3种照射技术治疗方案,95%靶区体积符合所有治疗方案处方剂量(50 Gy/2 Gy/25次),对比3种方案靶区受量、相关正常器官受量差异、剂量分布。结果 DMPO-IMRT适形度指数(CI)(0.72±0.06)明显高于2D-RT(0.60±0.06)、3D-CRT(0.64±0.07),DMPO-IMRT的均匀性指数(HI)(1.11±0.03)明显低于2D-RT(1.1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的CI略高于2D-RT,DMPOIMRT的HI略低于3D-CRT,3D-CRT的HI低于2D-RT,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各剂量区的患侧肺、对侧乳腺、心脏受照体积小于2D-RT,DMPO-IMRT患侧肺V30、V20受照体积小于2D-RT,患侧肺V10、V5、对侧乳腺、心脏大于2D-RT,而DMPO-IMRT患侧肺V30小于3D-CRT,患侧肺V20、V10、V5、对侧乳腺、心脏大于3D-CRT。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3D-CRT、DMPO-IMRT,能明显改善靶区适形度与均匀性,且3D-CRT可缩小各剂量区危及器官受照体积,DMPO-IMRT可缩小高剂量患侧肺受照体积,同时可增大低剂量患侧肺以及对侧乳腺、心脏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术 常规放疗(2D-RT) 三维适形(3D-CRT)放疗 直接子野优化调强适形(DMPO-IMRT)放疗 靶区剂量分布 危及器官受照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体积直方图算法的改进
5
作者 杨绍洲 吕庆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简称DVH)表示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立体定向外科中评价治疗计划好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DVH算法是基于剂量域对采样点进行处理,采样众多,误差大... 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简称DVH)表示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立体定向外科中评价治疗计划好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DVH算法是基于剂量域对采样点进行处理,采样众多,误差大。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体积域对采样点按剂量大小进行处理的算法,精度高,速度快,特别适用于采样点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外科 三维治疗 剂量体积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盛 王彩莲 范丽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分析剂量体积参数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50例来自不同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行χ~2检验,对剂量体积参数等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 目的分析剂量体积参数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50例来自不同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行χ~2检验,对剂量体积参数等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独立相关因素的最佳分界值。结果(1)三维适形放疗后共20%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了≥2级放射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提示双肺V5、V10、V20、V30及肺平均剂量(MLD)是≥2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2)多因素分析提示双肺V5、V20是≥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3)ROC曲线提示控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最佳分界值为V5<53.9%,V20<23.2%。结论双肺V5和V20是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食管癌 放射性肺炎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正常器官体积剂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震吾 王明智 +1 位作者 杨波 楚建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运用重复CT扫描和重新设计计划,观察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正常器官体积及剂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接受全程调强放疗的首治鼻咽癌患者20例,鼻咽、颈部和锁骨上区均采用IMRT技术,按IMRT步骤设计计划1得到DVH1。患者在放疗20次时,... 目的运用重复CT扫描和重新设计计划,观察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正常器官体积及剂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接受全程调强放疗的首治鼻咽癌患者20例,鼻咽、颈部和锁骨上区均采用IMRT技术,按IMRT步骤设计计划1得到DVH1。患者在放疗20次时,按原固定体位和参考坐标重新CT扫描,拷贝计划1至重新勾画的靶区产生计划1-2和DVH1-2,对第2次CT扫描重新进行设计得到计划2并得到DVH2。应用DVH图对放疗前和放疗20次时正常器官的体积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计划1相比较,计划1-2左右腮腺体积明显小于DVH1(P<0.05),左右腮腺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D50和V35,脊髓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Dlcc均明显增加(P<0.05),脑干最大剂量增加(P=0.011),腮腺的剂量增加与放疗所致的体质量下降、轮廓减少和腮腺体积缩小程度密切相关,脊髓的最大剂量增加与左右轮廓减少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69,P=0.037)。结论鼻咽癌IMRT过程中正常器官体积剂量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腮腺变化比较明显,建议放疗中后期有必要重新勾画靶区,重新计划,以减小正常器官的受照射量和放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体积参数对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影响
8
作者 熊琦 谢玲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体积参数对老年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罗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有食管癌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79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放射治疗后是否发生RP...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体积参数对老年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罗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有食管癌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79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放射治疗后是否发生RP分为未产生RP组(44例)和产生RP组(35例)。分析不同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对RP发生的影响因素,对计量体积参数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剂量体积参数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结果75例患者中未发生RP患者44例(55.69%),发生RP患者35例(44.30%);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化学治疗史、食管癌TNM分期、癌变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VH参数V10、V20、MLD是患有食管癌鳞癌的老年患者应用3D-CRT后发生RP的相关因素(OR=5.737,95%CI为2.522~13.051;OR=3.770,95%CI为1.657~8.575;OR=4.362,95%CI为1.917~9.923;P<0.05)。结论DVH参数V10、V20、MLD是患有食管癌鳞癌的老年患者应用3D-CRT后发生R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体积参数 老年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宗毅 苗成龙 +2 位作者 孟猛 赵红 陈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年第4期274-276,281,共4页
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对40例首程放疗肺癌患者同时进行X线和CT模拟定位,每位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常规治疗计划和虚拟常规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分析来评价不同放疗方式对肿... 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对40例首程放疗肺癌患者同时进行X线和CT模拟定位,每位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常规治疗计划和虚拟常规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分析来评价不同放疗方式对肿瘤的剂量分布和危及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差异。说明三维适形放疗能给予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能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治疗 治疗计划系统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原发胃淋巴瘤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戈 黄晓波 +4 位作者 张玉晶 陈利 高远红 胡永红 刘孟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5-858,共4页
目的: 分析早期原发胃淋巴瘤不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的剂量分布特征,为临床优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例早期原发胃淋巴瘤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做模拟定位CT,并在CT图像上勾画出胃肿瘤和受累淋巴结、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 目的: 分析早期原发胃淋巴瘤不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的剂量分布特征,为临床优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例早期原发胃淋巴瘤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做模拟定位CT,并在CT图像上勾画出胃肿瘤和受累淋巴结、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以及邻近危及器官(OARs)。每例设计2种放疗计划:四野3DCRT及上下半束六野的优化3DCRT,用剂量体积关系图分析剂量学结果。结果:四野及优化3DCRT的适形指数分别为0.67±0.06及0.64±0.05;剂量不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0±0.02及1.11±0.03。左、右肾V15在四野3DCRT及优化3DCRT中分别为(47±30)%、(33±18)%和(24±18)%、(12±12)%。优化3DCRT的肝脏V_(20)较四野3DCRT减少24%。结论:3DCRT能够给予肿瘤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而采用优化六野3DCRT可以更好的保护肾脏、肝脏等危及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原发淋巴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关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再次CT定位对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卫光 王振光 +3 位作者 刘长民 宁方玲 马隆波 郝延璋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积参数,与不修改的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结果放疗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为(20.0±4.2)次,计划修改后GTV缩小了(71.98±34.6)cm3,且GTV变化与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06。最初设计的总计划与再次CT设计的计划拟合后患侧肺和全肺的平均受量分别下降了(4.6±10.1)%、(4.1±8.7)%,P值分别为0.03和0.02。拟合叠加计划与初次总的计划比较,心脏的V30受照射剂量下降了(2.68±1.3)%,脊髓的Dmax下降了(12.4±2.8)%。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中肿瘤体积发生退缩,可以适时地修改放疗计划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可以推量照射以提高肿瘤的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参数 计划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燕光 刘海涛 +3 位作者 张珏 万志龙 蔡晶 夏小春 《交通医学》 2013年第5期547-548,550,共3页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IMRT和3D-CRT计划,给予DT:64Gy/32f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IMRT计划中肺的V20、V30及肺平均剂量低于3D-CRT,而V5高于3D-CRT计划(P<0.05),V10无差异(P>0.05)。IMRT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不均匀指数(HI)显著优于3D-CRT,而靶区平均剂量(PTVDmean)无明显差异(P>0.05),IMRT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较3D-CRT低(P<0.05),而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V40和脊髓的平均剂量(Dmean)评价在IMRT及3D-CRT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惠 木尼热 《新疆医学》 2008年第8期13-16,共4页
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现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 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现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应证。方法:选择20例接受保乳手术Tis—2NOMO早期乳腺癌病例,利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00c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均匀度及正常组织如肺、心脏所受剂量来比较两种计划。结果: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8%和99%。与常规计划比较,IMRT计划的PTV接受105%处方剂量从19%降至7.7%;110%处方剂量从3.6%降至0.3l%;心脏的V30(接受3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6%±4.3%和12.7%±6.3%(P<0.001);V40(接受4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5%±2.1%和8.3%±4.1%(P<0.001)。结论:两种靶区剂量均匀度有统计学意义。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在于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邻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与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体积直方图的扩充——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
14
作者 杨卫东 李树祥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8年第3期168-172,共5页
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表示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立体定向外科中评价治疗计划好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DVH[1]都是未考虑到正常器官功能区域分布不均匀性... 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表示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立体定向外科中评价治疗计划好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DVH[1]都是未考虑到正常器官功能区域分布不均匀性这一特点,故在利用放射线对病人照射时引起了不必要的损伤。本文介绍的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functionaldose-volumehistograms,fDVHs)算法,就是为了克服传统DVH的缺点,是对传统DVH的扩充。此种算法既继承了传统DVH的特点,又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正常器官功能区域分布不均匀的三维放射剂量覆盖范围的定量估定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外科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三维治疗 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黄晓波 蒋国樑 +2 位作者 陈佳艺 陈兰飞 胡伟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5-8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 背景与目的:乳房保留治疗已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推广应用,其中全乳根治性放疗的标准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切线野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技术有望在保障相同疗效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三维计划系统评价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与适应证。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is~2N0M0早期乳腺癌病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切线野常规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00c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s,DVH)来比较各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at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靶区覆盖率在两种计划中相似,分别为98.3%和97.7%。与常规计划比较,IMRT计划的PTV接受<95%处方剂量与>103%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和(inhomogeneityindex,IHI)从29.9%减少到2.9%,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从28.2%减少到0.6%;IMRT计划改善IHI和减少V105%的平均值在PTV较大的患者中优势更明显。左侧患者中冠状动脉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分别从5057.1cGy减少到4832.9cGy和从629.8cGy到450.7cGy;右侧患者肝脏的Dmean从283.9cGy减少到172.0cGy;所有患者中同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925.2cGy减少到765.9cGy,从16.0%到15.3%,Dmean与V20的平均值在IMRT计划中减少的百分比在不同射野中心肺厚度(centrallungdistance,CLD)亚组中分别是14.7%与20.9%,7.0%与12.9%;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Dmean也分别从75.4cGy减少到20.3cGy和从30.9cGy到16.1cGy。结论:全乳IMRT的剂量学优势主要在于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OARs的受照剂量与容积。乳房体积和CLD较大的病例可以通过IMRT技术获得更好的剂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体积直方图 乳房保留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癌三维适形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秀梅 李莉 +4 位作者 戴立言 曹鸿斌 吴旭东 叶明 白永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 目的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_(dose):V_5、V_(10)、V_(13)、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103例中2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6例发生于放射治疗中,19例发生于放疗后4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_5、V_(10)、V_(13)、V_(15)、V_(20)、V_(25)、V_(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评估三维适形食道癌放射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_5、V_(10)、V_(13)、V_(15)、V_(20)、V_(25)、V_(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肺炎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分野加量照射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晓波 何智纯 +3 位作者 张卫东 胡丹 胡婧晔 夏云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11,共9页
【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形侵犯鼻咽癌(NPC)放射治疗中传统耳后野补量(PAP)、三维适形野推量(3DCRT)及互补分野加量照射(SF-SBI)计划的剂量学特征,为进一步改进其计划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广泛颅底及脑干... 【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形侵犯鼻咽癌(NPC)放射治疗中传统耳后野补量(PAP)、三维适形野推量(3DCRT)及互补分野加量照射(SF-SBI)计划的剂量学特征,为进一步改进其计划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广泛颅底及脑干侵犯NPC患者的增强CT模拟图像传输到三维放疗计划系统,在面颈联合野和面颈缩野加上颈后区电子线野照射50Gy的基础上,分别模拟设计传统PAP、3DCRT及改进的SF-SBI计划,计算出等剂量曲线分布,并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分析比较三种计划中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TVnx)和脑干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特点。【结果】①三种计划均有满意的PTVnx靶区覆盖(接受95%处方剂量照射的PTVnx体积比V95%均>98%);②PAP计划存在明显的高剂量区,接受80Gy以上剂量照射的PTVnx体积比V80为59.4%,3DCRT和SF-SBI技术均能一定程度改善剂量均匀性,其中3DCRT计划V80仅为1.1%,而SF-SBI计划还能对常规50Gy照射计划欠量的颅底等区域同期大分割高剂量照射;③PAP计划和3DCRT计划中脑干的照射明显增加,接受60Gy以上剂量照射的V60分别为36.0%和30.2%,33%体积接受的最大照射剂量D33分别为61.0Gy和57.0Gy,SF-SBI计划能有效的减少脑干的照射,V60和D33分别降低为15.1%和55.5Gy,三种计划中同侧颞叶、颞颌关节与中耳的受照剂量和体积也以SF-SBI计划为最低。【结论】在C形后上侵犯局部晚期NPC患者后段放疗计划中,SF-SBI方法能在有效减少脑干等OARs照射的基础上予原发肿瘤靶区足够剂量和一定均匀性的照射,同时能提高颅底等区域的分割照射剂量和总剂量,但同期加量的合理分割剂量、如何设置优化互补射野和是否能于放疗计划开始时提前应用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曲怡 滕云 +3 位作者 杨月琴 陈英海 张卓 邹丽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3期3652-365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三维适形放疗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位置、有无化疗、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三维适形放疗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位置、有无化疗、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记录双肺V5、V10、V15、V20,照射剂量及照射野面积等物理参数;记录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RP,比较这些与RP发生的关系。结果 7例发生RP。放疗前行化疗的32例患者有6例发生RP,未行化疗的34例中有1例RP;糖尿病9例有4例出现RP,无糖尿病的57例中有3例RP;COPD 8例中有3例出现RP,无COPD的58例中有4例RP。各组配对数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变部位与RP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V5≥60%的17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RP,V5<60%的49例中有3例RP;V10≥50%的20例中有5例出现RP,V10﹤50%的46例中有2例RP;V15≥40%的16例中有4例出现RP,V15﹤40%的50例中有3例RP;V20≥25%的14例中有4例出现RP,V20﹤25%的52例中有3例RP;处方剂量≥60 Gy的15例中有4例出现RP,处方剂量<60 Gy的51例中有3例RP;照射野面积≥120 cm2的19例中有2例出现RP,照射野面积<120 cm2的47例中有5例RP。各组配对数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放疗前化疗、合并糖尿病、COPD与RP的发生密切相关。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物理计划参数中体积剂量关系、靶区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与RP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病变部位与R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肺炎 体积剂量关系 照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松喜 李伟雄 +1 位作者 林映如 邹文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34-1037,共4页
背景与目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局部控制率较低,在适形放疔技术下可以采用大分割放疗,有望提高其局部控制率,但合适的分割剂量和毒性还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前瞻性评估采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背景与目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局部控制率较低,在适形放疔技术下可以采用大分割放疗,有望提高其局部控制率,但合适的分割剂量和毒性还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前瞻性评估采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V20(受到20Gy以上照射的肺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治疗:①低V20组(V20≤20%组),②中V20组(20%〈V20〈30%组),③高V20组(V20≥30%组),每5例患者为一组依次进入上述3个V20水平进行试验,放疗方法为三维适形放疔,每次3Gy,总剂量57~66Gy,4~5周完成。最大耐受剂量定义为10例患者中有至少有8例患者能耐受剂量限制毒性(≥Ⅲ级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毒性分级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和晚期损伤标准。所有患者不进行同期放化疔。结果:低V20组,共10例患者完成试验,无≥HI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中V20组,先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Ⅲ级放射性肺炎,再增加5例患者后无发生≥Ⅲ级的放射性肺炎;高V20组,5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Ⅲ级放射性肺炎,1例发生Ⅳ级放射性肺炎而死亡。没有≥Ⅲ级的放射性食管炎:25例患者中有8例达到完全缓解(32%),13例达到部分缓解(52%).3例稳定(12%),1例进展(4%)。结论:进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时,把V20控制在30%以下是可行的,当V20≥30%时应改为姑息性放疗。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大分割适形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上段食道癌三维适形放疗及周围重要器官的受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锦锋 陈杰 王凯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胸中上段食道癌三维适形放疗对脊髓、心、肺的影响。方法:对72例胸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MLC三维适形设野照射,设4个野适形照射野分割治疗,Dt50 Gy后缩野追量至64 Gy,治疗全程保持GTV体积不变,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剂量体积直... 目的:评价胸中上段食道癌三维适形放疗对脊髓、心、肺的影响。方法:对72例胸中上段食道癌患者采用MLC三维适形设野照射,设4个野适形照射野分割治疗,Dt50 Gy后缩野追量至64 Gy,治疗全程保持GTV体积不变,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受量分析,同时与常规3野计划进行比较。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41例发生放射性食道炎(56.9%),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或痊愈;23例血象下降(31.9%);4例发生放射性肺炎(5.6%);2例心包积液(2.8%);1例左心室肥厚(1.4%)。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靶区适形度好,剂量更均匀,周围重要器官受量低,适形照射更能保护周围重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道癌 放射治疗 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受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