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辽源 李解方 +2 位作者 沈周俊 刘伟军 陈昭典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 (STEAP)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用STEAP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及非前列腺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其中PCa组织 131... 目的 :探讨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 (STEAP)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用STEAP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及非前列腺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其中PCa组织 131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组织 16 4例 ,非前列腺肿瘤组织标本 5 6例。引入阳性面积单位概念判定STEAP染色强度。 结果 :2 95例前列腺病变组织中 ,仅 3例PCa和 5例BPH组织STEAP呈阴性表达 ,STEAP在PCa组织中明显高表达 ,非前列腺肿瘤组织染色均呈阴性。STEAP表达与PCa的Gleason分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结论 :STEAP能够用来判断PCa的预后 ,在PCa的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肿瘤 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六段跨膜上皮抗原4对炎症环境下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孙兴华 于涛 +3 位作者 张学新 常鸿艳 洪月光 李伟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4-10,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前列腺六段跨膜上皮抗原4(STEAP4)在前列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和VCa P的炎症环境;将PC3和VCa P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将PC3和VCa P细胞暴露于1μg/ml的LPS)、...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前列腺六段跨膜上皮抗原4(STEAP4)在前列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和VCa P的炎症环境;将PC3和VCa P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将PC3和VCa P细胞暴露于1μg/ml的LPS)、转染对照组(LPS+转染si-con)和转染沉默组(LPS+转染si-STEAP4)。转染24 h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TEAP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和Ed 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环鸟苷酸(c GMP)-c 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的STEAP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的STEAP4蛋白表达水平与转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沉默组PC3和VCa P细胞的STEAP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和转染对照组PC3和VCa P细胞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沉默组PC3和VCa P细胞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24、48、72 h的增殖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和转染对照组PC3和VCa P细胞24、48、72 h的增殖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沉默组PC3和VCa P细胞24、48、72 h的增殖活力均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和转染对照组PC3和VCa P细胞的增殖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沉默组PC3和VCa P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中c GMP、PKG1、PKG2和磷酸化血管扩张剂刺激磷酸蛋白(pVASP)/VAS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对照组和LPS处理组PC3和VCa P细胞中c GMP、PKG1、PKG2和pVASP/VASP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沉默组的PC3和VCa P细胞中c GMP、PKG1、PKG2和pVASP/VAS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对照组(P<0.05)。结论STEAP4沉默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STEAP4下调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来抑制LPS诱导的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六段跨膜上皮抗原4 脂多糖 炎症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胚抗原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夏芳 何鑫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比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周期的化疗。测定并计算所有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比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周期的化疗。测定并计算所有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的CEA/SCC。评估化疗疗效,重点分析CEA/SCC比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相较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EA/SCC比值降低,相较于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的CEA/SCC比值降低,组内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肿瘤体积的患者CEA/SC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经化疗,有效41例,占68.33%。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在化疗后,CEA/SCC比值均降低,且化疗有效组化疗前的CEA/SCC比值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CEA/SCC比值与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无效发生的关联强度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CEA/SCC比值阈值取0.74时,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无效发生风险随CEA/SCC比值升高而增加。结论 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化疗前CEA/SCC比值水平较高,随着化疗的开展,CEA/SCC比值有一定降低,但化疗前CEA/SCC比值的异常升高可能会影响化疗整体效果,增加无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疗 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
4
作者 李玲玲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43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43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R-HPV、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血清SCC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T、HR-HPV、血清SCC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HSIL+的诊断效能。结果243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2例,HSIL 173例,宫颈癌38例。TCT阳性率72.43%,HR-HPV阳性率83.54%,随着宫颈病理级别升高,TCT及HR-HPV检测阳性率随之升高(P<0.05)。血清SCCA阳性163例,随着宫颈病理级别的升高,血清SCCA阳性率及SCCA表达量均随之升高(P<0.05)。TCT+HR-HPV+SCCA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血清SCCA检测结果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血清SCCA联合TCT、HR-HPV能提高HSIL+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伴乳腺癌患者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2、转录因子家族中成员GATA3的表达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唐静 杨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50,共7页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2(STEAP2)、转录因子(GATA)家族中成员GATA3与糖尿病伴乳腺癌的关系,并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方法检测45例糖尿病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XNIP...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2(STEAP2)、转录因子(GATA)家族中成员GATA3与糖尿病伴乳腺癌的关系,并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方法检测45例糖尿病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XNIP、STAMP2、GAT.A3 mRNA表达量、蛋白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XNIP mRNA、STAMP2 mRNA、GATA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0.05)。TXNIP、STAMP2、GATA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3个指标的表达阳性率为60%、66.7%、73.3%,均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XNIP蛋白表达阳性率(2.2%)(P<0.05)。乳腺癌组织中TXNIP、STAMP2、GATA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级相关(P<0.05)。患者术后血清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SOD及总抗氧化力(TAC)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术后6 d为转折点。结论 TXNIP、STAMP2、GATA3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可能成为糖尿病伴乳腺癌患者诊断及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尿病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2 转录因子(GATA)家族中 成员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血清人附睾蛋白4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朱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病变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HE4、CYFRA21-1、SCC水平。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HE4、CYFRA21-1、SCC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E4、CYFRA21-1、SCC过表达与肺癌有关,可能是肺癌的风险因子(P<0.05)。血清HE4、CYFRA21-1、SCC单独、联合预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50,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血清HE4、CYFRA21-1、SCC在肺癌患者中呈过表达,三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肺癌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及血清应答因子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刘慧丽 陈生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患者SCC、CYFRA21-1、SRF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CC、CYFRA21-1和SRF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8例EC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1.2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情况、教育程度、抽烟、饮酒、病变部位、肿瘤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302、0.236、1.283、0.145、0.348、0.348、0.984、0.046、0.029、0.332、2.086、0.398、1.112,P>0.05),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SRF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88、5.593、7.435、7.160、8.50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及SRF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C、CYFRA21-1、SRF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0.645、0.667、0.658,P<0.05);SCC、CYFRA21-1、SRF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860及0.883,而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CYFRA21-1、SRF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血清应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SA的关系
8
作者 李辽源 杨明 +4 位作者 张海滨 高新 徐文峰 吴振权 沈周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表达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5例前列腺癌(其中T19例、T214例、T317例、T425例,高分化癌37例、中分化癌12例、低分化癌16例)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表达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5例前列腺癌(其中T19例、T214例、T317例、T425例,高分化癌37例、中分化癌12例、低分化癌16例)组织标本中STEAP的表达,引入阳性灰度值概念判定染色强度;分析STEAP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血清PSA及游离PSA/总PSA(f/tPSA)比值的关系。结果65例患者血清PSA值为(27.65±8.34)ng/ml,f/tPSA为0.15±0.04。STEAP阳性表达63例,其中T17例、T214例、T317例、T425例,高分化癌37例、中分化癌11例、低分化癌15例。T1、T2、T3、T4前列腺癌组织中STEAP表达平均阳性灰度值(Gs)分别为26.8%、45.6%、62.3%、76.5%,高、中、低分化癌组织中STEAP表达平均Gs分别为71.2%、52.8%、34.4%。STEAP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r=0.67,P〈O.01);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高,STEAP表达逐渐降低(P〈O.01);STEAP表达与患者血清PSA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而与f/tPSA比值呈负相关(r=-0.83,P〈0.01)。结论STEAP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
原文传递
上皮膜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脑膜癌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庄建华 李焰生 +3 位作者 倪麟 赵忠新 赵瑛 黄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脑膜癌病(MC)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脑脊液(CSF)细胞学和EM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查14例确诊为MC患者的CSF标本,共23份。 结果 常规CSF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39.13%(... 目的 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脑膜癌病(MC)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脑脊液(CSF)细胞学和EM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查14例确诊为MC患者的CSF标本,共23份。 结果 常规CSF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39.13%(9/23),EM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阳性率为 86.96%(20/23),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对首次腰穿获得的CSF标本检查,两种方法的阳 性率分别为28.57%(4/14)和78.57%(11/14),两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EMA免疫细胞 化学检查方法诊断MC的敏感性优于常规CSF细胞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脑膜癌病 脑脊液 上皮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玲莎 李美琴 黄文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904-1906,190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结合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癌预后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94例[其中30例接受全程同步放化疗(CCRT)]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通过检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结合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癌预后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94例[其中30例接受全程同步放化疗(CCRT)]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①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鳞癌阳性率最高(71.4%),腺癌亦有表达(20.0%),总灵敏度为67.0%(63/94);②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的直径大小呈正相关性(P<0.05);③血清SCC-Ag≥4.00ng/mL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④在接受CCRT后,86.7%(26/30)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⑤在25例完全缓解的宫颈癌患者中,有96%(24/25)治疗后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可疑复发转移诊断中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PET-CT单用或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西伦 杨建波 +1 位作者 谭蓓蓓 王明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可疑复发转移诊断中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PET-CT单用或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宫颈癌术后可疑复发患者90例,依次行PET-C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灶与病理结果符合情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可疑复发转移诊断中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PET-CT单用或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宫颈癌术后可疑复发患者90例,依次行PET-C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灶与病理结果符合情况。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明显高于术前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升高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明显高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正常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特异度显著高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淋巴结转移和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升高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应行PET-CT检查,以提高可疑复发转移检出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转移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及癌胚抗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帆 王丹 郑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放化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研究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放化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研究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SCC-Ag、CEA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疗后4周的血小板、粒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疗后4周的SCC-Ag、CEA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显著,能减轻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宫颈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癌胚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喜青 邓敬兰 +2 位作者 汪静 沈建军 梁晓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检测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107例不同临床分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CC-Ag阳性率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不同分...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检测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107例不同临床分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CC-Ag阳性率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不同分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SCC-Ag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高危型HPV感染人群宫颈病变分流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阳春 张园 +1 位作者 刘诚明 黄艳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在高危型HPV(HR-HPV)感染人群宫颈病变分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1 039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SCC、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R-HPV检查的结果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在高危型HPV(HR-HPV)感染人群宫颈病变分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1 039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SCC、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R-HPV检查的结果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R-HPV感染者SCC含量和HPV-DNA负荷量呈正相关(rs=0.802,P=0.012),SCC含量及阳性率随宫颈细胞病变的加深而增加。HR-HPV感染者中,TCT阳性人群SCC含量[(3.8±0.9)ng·ml-1]与阴性人群SCC含量[(1.0±0.3)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2,P<0.001),SCC阳性率分别是4.35%和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81,P<0.001)。SCC诊断细胞学阳性的灵敏度为68.79%,特异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75.34%。对于HR-HPV感染者,SCC阳性患者存在细胞学病变的可能性是SCC阴性者的48.889倍。结论:SCC可以为HR-HPV阳性而细胞学阴性的就诊者的分流诊治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建华 杨宇星 董春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5-406,共2页
目的 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监测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 116例宫颈鳞癌治疗前后进行SCC测定。结果 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性为 73.2 8% ,特异性为95 .10 %。SCC阳性率在宫颈鳞癌大细胞角化型及非角... 目的 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监测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 116例宫颈鳞癌治疗前后进行SCC测定。结果 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性为 73.2 8% ,特异性为95 .10 %。SCC阳性率在宫颈鳞癌大细胞角化型及非角化型中较高 ,在小细胞型中较低。并且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在根治性治疗后SCC阳性者均转阴性。结论 SCC是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 ,治疗效果的判断 ,监测疾病状态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毳毳 刘艳 +2 位作者 尹佳锋 杨生莲 赵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3-1025,1028,共4页
目的观察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FE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入选的514例皮肤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清FET和SCCA检测,并随机选取同期其它科室住院患者5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ET和SCCA值... 目的观察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FE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入选的514例皮肤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清FET和SCCA检测,并随机选取同期其它科室住院患者5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ET和SCCA值。结果皮肤科住院患者组血清FET升高129例(25.10%),SCCA升高257例(50.00%),对照组患者血清FET升高6例(1.17%),SCCA升高8例(1.56%)。FET检测结果:红斑狼疮(4/7)、多形红斑(3/6)、皮肌炎(19/40)、荨麻疹(11/25)、带状疱疹(27/95)、硬皮病(3/14)等的血清FET值有所升高。SCCA检测结果:银屑病(92/96)、湿疹(21/22)、红皮病(24/26)、泛发性神经性皮炎(6/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7/9)、毛发红糠疹(3/4)等的血清SCCA值升高明显。皮肤肿瘤患者血清FET值正常,血清SCCA值升高(3/6)。结论结缔组织病类疾病、多形红斑、荨麻疹、带状疱疹可出现血清FET值升高。鳞状上皮增生明显、伴有大量鳞屑的皮肤病血清SCCA值可能升高。血清FET和SCCA值不是常见皮肤肿瘤(除皮肤鳞癌)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 银屑病 红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抗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婧 杨艳荣 梁显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抗原(KL-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40例ARDS患者,按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0例)... 目的研究血清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抗原(KL-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40例ARDS患者,按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0例);于ARDS确诊后1、2、3d检测血清K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设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KL-6[(243±121)kU/L]和PaO:/FiO2[(452.78±35.86)mmHg,1mmHg=0.133kP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常规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随病情进展血清KL-6(kU/L)、Pa02/FiO2(mmHg)进行性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1、2、3d血清KL-6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980±132、1121±151、1320±143,地塞米松治疗组:697±132、832±125、957±136),PaO2/FiO2明显下降(常规治疗组:125.73±33.26、172.33±22.18、228.32±41.72,地塞米松治疗组:159.92±30.21、230.18±32.78、352.64±4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清KL-6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a02/FiO: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RDS患者血清KL-6表达升高,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可降低KL-6水平,减轻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抗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细胞膜抗原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滨 卜仁戈 +2 位作者 詹运洪 吴斌 邱雪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寻求有助于鉴别二者的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肾细胞癌及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人肿瘤中EMA表达。结果EMA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寻求有助于鉴别二者的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肾细胞癌及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人肿瘤中EMA表达。结果EMA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均有明显阳性表达,肾颗粒细胞癌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肾盂移行细胞癌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期肾透明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EM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A在肾癌和肾盂癌中表达随细胞类型和分期分级不同而有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EMA可以作为鉴别高分期肾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一个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肾盂移行细胞癌 上皮细胞膜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与宫颈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美琴 黄玲莎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血清肿瘤标志物 宫颈癌 病情监测 生物学特性 SCC 分子水平 辅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E钙黏素表达水平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婷 蔡涛 +2 位作者 邓爽 刘银奎 王曦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E钙黏素(E-cadherin)不同表达情况下疾病特征、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收治及定期随访的194例食管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的病例检查结果,比较食管癌组织...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E钙黏素(E-cadherin)不同表达情况下疾病特征、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收治及定期随访的194例食管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的病例检查结果,比较食管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CCAg、E-cadherin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不同表达情况下食管癌疾病特征、病情进展的差异;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分析二者表达情况对食管癌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SCCAg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病理分期的食管癌组织中SCCAg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4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1.24%(177/194),SCCAg、E-cadherin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SCCAg表达、E-cadherin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CCAg、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二者均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E钙黏素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